刍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赵利奎

刍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赵利奎

赵利奎

身份证号码:53293119870217XXXX

摘要:道路桥梁在现代交通运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行车安全,加强对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分析,有效防范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质量,是该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基础;技术;要点

引言:

道路桥梁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施工较为复杂,施工时间长,路线比较长,涉及范围广,路基施工技术含量高,要经过挖掘、运输、填埋等多道工序,施工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出现下陷、边坡失稳等问题,不仅影响交通顺利通行,也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1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要点问题及成因分析

1.1路桥过渡段处理问题。如果道路桥梁的桥台沉降与桥头填土不能有效吻合,桥头搭板和梁伸缩缝难于密合,接口位置呈现阶梯状缝隙结构。桥台后背回填材料的压实性和排水性差,难以夯实,道路桥面路基路面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道桥通车后路基随着本身重量和行车荷载的不断增大,紧密性随之增大,土体的弹塑性和桥面结构不同,外力作用下引起土体紧缩,发生沉降,路面平整度降低,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出现。

1.2混凝土裂缝。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施工重要的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混凝土材料使用配比不当、施工不当等原因,会造成桥梁各种程度裂缝。混凝土膜板内有密集的预应力管道,利用混凝土浇筑膜板对混凝土振捣时,如果浇筑不密实、振捣不严实,腹板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导致出现蜂窝和麻面,混凝土腹板强度大大降低,导致腹板容易断裂。加工混凝土模时达不到要求,局部漏洞产生漏浆,导致骨料中泥浆缺失,凝固后形成蜂窝。另外,混凝土施工时水分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外界温度较低会导致混凝土水分膨胀,混凝土收缩受力不均匀,超过规定强度时,混凝土出现变形引发裂缝;地基原因引发裂缝,地基下沉,结构产生的荷载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道桥结构出现开裂现象;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构件应力变化,一旦超过混凝土抗压或抗拉强度系数,导致混凝土裂缝;还有施工不当引发结构出现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开裂、施工材料不合格引起的开裂等、混凝土支架因为荷载力引起下沉导致裂缝。除此之外,如果路基夯实度不够,路基没有足够承载负荷,外力反复作用造成路基路面破损,引起积水和塌陷。

1.3承台混凝土腐蚀问题。道路桥梁基础施工中承台是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如果得不到保证,难以保证承台质量。道路桥梁的承台通常处于水位变化较大地带,容易腐蚀,承台出现质量问题必然影响整个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严重时造成危桥影响使用。

1.4路基沉降问题。道路桥梁通车数量多,承载重力大,桥梁施工一般采用台背填筑方式,施工技术复杂,施工材料、施工设备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桥梁路基施工有时注重路基路面平整度而忽略了沉降段的路基夯实度,如果施工质量不高,比如施工材料配比不标准、温度控制不合理、膨胀或收缩系数增大,致使路基路面基底的荷载受力不均衡,容易引起路基路面断裂现象和道路桥梁的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施工原材料收缩性不符合标准,容易导致路基表层沥青产生裂缝,加速路面破损。

2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控制好路面路基施工技术。一是抓好搭板设置施工。桥体搭板设置要结合台背地基的实际情况、台背回填的材料、台背周围土体回填高度和临近搭板的结构物等情况,科学选择合理的搭设方法。根据运行车辆荷载作用计算实际搭板长度,并考虑搭板厚度变化;确保工程搭板的实际厚度大于八十厘米,搭板和顶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搭板顶面的标准高度和桥面地面层的标准高度要保持一致;采用预留反向坡度进行搭板设置。二是抓好台背填筑施工。台背填筑施工技术要求精准、严格,特别是路桥沉降区域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和技术措施,压实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施工。三是台背排水施工技术。道路桥梁之间路段要合理安排排水设施,综合考虑材料渗水量和降雨量等多种因素,选择较为科学合理的排水方式,有效减少后台填料的水分含量,防止出现积水沿着路基的连接区域下渗,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四是做好路基施工技术控制。路基防护要注意坡面的防护处理和冲刷的防护处理。坡面防护减少地表水流动带来的坡面岩石风化和剥落,采用石砌圬工和混凝土预制块处理。公路路段通常用草坪植生带进行防护;路基经过雨水浸泡会发生土质软化,致使路基下沉、滑坡,因此要加强路基排水,保持路基排水通畅,减少路基浸泡破坏。要控制好路基压实度,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设备,控制好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确保较好的压实效果。

2.2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是一个复杂的关键环节,道桥混 凝土必须要保证较强的耐久性与强度。浇筑前做好模板、保护层、钢筋、预埋件等的检查和验收。浇筑时采用正确浇筑技术,加强施工控制。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控制,进行两次振捣,上层混凝土和下层混凝要平均振捣和深层振捣,保证振捣速度均匀,保证振捣整个过程均匀、密实;做好施工缝和后浇带施工,保证模内的干净,浇筑振捣由外向内,先两边后中间,控制好振捣时间。大面积混凝土浇筑要预留施工缝;需要注意的是,浇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为排出气泡、减少蜂窝麻面现象,对混凝土要充分振捣,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浇筑效果。

加固处理软土地基。对一些土质松软的地基,可以采用超载预压法、换土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来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厚度出超过三厘米的浅层软土地基,可以平铺地基土层,然后填筑路基材料,防止路堤与桥台之间出现沉降。

2.3处理好软土地基和施工接缝。对一些土质松软的地基,采用超载预压法、换土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厚度超过三厘米的浅层软土地基,可以平铺地基土层后再填筑路基材料,防止路堤与桥台之间出现沉降;处理道桥施工接缝时首先用切割机对路面做清洁处理再进行新料摊铺,确保切线顺直和侧壁垂直,清理弃材后路面涂刷沥青,增强路面防水防腐性能。摊铺作业要科学掌控松铺系数,并做好纵横冷接缝部位处理。

2.4控制墩台和立柱质量通病。模板影响着道路桥梁的墩台和立柱以及整个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要加强墩台和立柱施工中的模板控制,严格控制模板尺寸,减少误差;要控制好墩台和立柱垂直度,确保墩台垂直度符合设计标准。

2.5严格控制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是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关键环节,由承台与多根桩共同组成,根桩要沉到地基在平面上排列,桩基顶部由承台连接成整体,承台上进行墩台施工。桩基础将墩台传来的外力通过上部传到地层中。承台把外力向各桩传递起到箍住桩顶的目的,确保桥梁基础的稳定性。

3结语

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有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施工单位要不断加强研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并熟练控制施工技术要点,有效提升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解析[J].居业,2018(01):91+93.

[2]赵忠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0):46.

[3]高军军.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06):162-163.

[4]刘溢.简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5(05):127.

论文作者:赵利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刍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赵利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