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能源,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电力设备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要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电力设备安全性是关键。智能电网电力设备涵括了继电保护装置、输配电网、电力变压器与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等。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计算机(网络与传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监测与维护电力设备的过程中,应用智能化的电力设备,可以实现在线监测与维护,为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备;监测;维护技术
引言
当前社会对电能需求不断增加,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力供应的中断,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工业与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所以,必须加强供电系统自身的有效性管理,才可以满足当下社会对电力供应的需求。电力设备监测和维护技术技术是保证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基础。
1 电力设备监测和维护存在的风险
1.1 管理风险
在传统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变电运维一体化方式下,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原来的日常工作职责,还要同时承担变电运行检修与维护工作,拓宽了其工作范围及内容,增加了管理难度,从而使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2 操作人员风险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包括对电气设备的认识、检修与维护等,但受限于现有操作人员较低的职业技能及自身综合素质,容易出现工作中的一些技术性操作问题,在面对设备故障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导致变电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1.3 状态检修工作实施阻力非常大
现阶段,状态检修工作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很大的阻力,大部分管理部门在对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相关规章的执行力度,没有依照一定的检修期进行检修工作,也没有对检修人员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考核。还有的管理者虽然工作态度很认真,只是按部就班的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合理的进行状态检修工作。
2 基于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备监测和维护技术
2.1 合理安排检修
发电企业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一般要求设备退出运行,不论是全面的预防性试验,或是拆装性的检修,考虑到各类电气设备的维护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为了尽可能地保证电气设备的可用性和减少设备停电时间,必须综合安排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如果把电气设备检修的周期及项目上升为一种管理策略,就必须将各类电气设备综合考虑,建立完整监测管理系统。如图1
图1
2.2 建立技术档案
发电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电气设备技术档案(数据库),含各类电气设备出厂资料和技术参数,运输、安装记录,安装试验报告,各类检测报告,油的色谱分析报告,预防性试验报告,运行后的各种试验报告、历年或历次检修记录等,为电气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数据,可准确掌握电气设备状态,并进行分析比较,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需要检修。
2.3 加强状态监测
供电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监测电务设备状态检修,比如,利用红外线测量温、油色谱分析等,这是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方法,可以为设备状态运行的可靠性提供依据,这些数据信息都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息息相关。所以,要加强状态监测工作,企业要充分重视状态监测工作,保证设备状态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对于使用的电力设备进行妥善的管理与维修,于老化的一些老化的部件要及时进行更换。对于有问题的部分进行会诊,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排查。电力设备中经常使用的部件要进行定期的检查,排除隐患,帮助电力设备正常运行。
2.4 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能力培训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会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多种技能以处理更加复杂的电力设备问题。因此,相关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针对性训练,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以达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要求。首先,需要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凝聚力,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与此同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知识技能考试后才能开展相关工作。最后,增加工作人员们与其他工作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机会,方便相互交流,一起总结工作经验,从而共同进步。
2.5 构建智能电网电力设备维护体系
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力设备维护管理技术与系统相比,我国整体的电力设备维护管理水平仍较为落后,对于规范化理论的理解仍一直停留在表面,这也是我国电力设备维护技术水平提升一直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开发与运用理论知道实践系统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要确保电力设备维护管理的规范化,首先要严格遵从科学的原则,对电力设备进行合理的分类,以达到规范维护策略的目的。二针对不同种类的电力设备,可以尝试多种不同的规范化维护的方式,规范电力设备维护的管理。比如,在计划维护与状态维护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电力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选择针对性的维护策略,确保维护策略的规范性。考虑到在计划与状态维护环境,会涉及到维护决策管理与故障诊断系统这两个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维护计划并落实其计划的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维护管理的进度,并促进单位外部维护力量与内部维护机构设计之间合作。
2.6 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性
安全是相关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重视安全问题,相关责任部门也要尽可能地确保安全性。首先,完善预防机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其次,完善监督机制,从而增强监督力度,将监督责任落实的具体负责人身上。最后,从整体层面上把握好变电运维一体化安全工作,完善管理模式,工作机制与安全的生产方式。
3 电力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在供电企业应用实效
经调查统计,1-6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55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8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制造业日均用电量95.4亿千瓦时/天,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增加5.5亿千瓦时/天和8.0亿千瓦时/天。
供电企业在推广试用阶段,以中小私营企业为试点应用电力远程监测管理系统,目前供电企业在供电区域内共对250家客户进行了技术改造,安装了电力远程监测管理系统。通过客户端电能计量装置改造,引入新型防窃电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变非视线管理为视线管理,能更有效地对窃电嫌疑户进行监控管理,起到了极大的防范威慑作用。
结语
毫无疑问,变电运维一体化这样先进的工作模式是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训练,重视提高工作安全性,重视完善相关工作指导。因此,要进一步的提高智能电网运行中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完善其监测与维护技术,规范化电子设备维护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高效地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发展,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炽文.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69+67.
[2] 李坚,张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7(21):91.
[3] 解维兵.关于电力设备运维检修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4.
[4] 独亚军.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J].电子测试,2017(10):128-129.
[5] 何晶金.智能化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论文作者:樊俊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