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曾红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曾红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638506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早产儿总共89例,按数字随机表分组。甲组实施母乳喂养,有28例。乙组实施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有31例。丙组实施普通配方奶喂养,有30例。对比三组喂养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身长、头围、体质量明显改善,与丙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中乙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最短,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院后应将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作为首选喂养方式,促进生长发育。

关键词:早产儿;生长发育;喂养

现阶段,医疗技术及药物逐渐改进,使得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相应升高,有关早产儿早期营养及生长发育受到临床重视。喂养方式不同,直接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并对短期生长、远期发育及健康有重要意义[1]。此文为研究早产儿有效适宜的喂养方式,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早产儿总共89例作观察对象,设三组对比研究,以下为具体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早产儿总共89例,按数字随机表分组。甲组28例,出生时胎龄均为(33.45±2.17)周,28-36周;出生体质量均为(2155.46±40.61)g,男女分别17例、11例。乙组31例,出生时胎龄均为(33.49±2.32)周,28-36周;出生体质量均为(2178.47±42.16)g,男女分别19例、12例。丙组30例,出生时胎龄均为(33.82±2.22)周,28-36周;出生体质量均为(2193.47±36.34)g,男女分别20例、10例。纳入标准:①两组均娩出顺利,排除脑出血、窒息、先天畸形和感染等疾病;②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标准。两组胎龄、体质量和性别等,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甲组实施母乳喂养,乙组实施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丙组实施普通配方奶喂养。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1岁和3岁测定三组身长、头围、体质量,组间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用(%)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生长发育指标

甲组出生后3个月身长(63.23±7.31)cm,头围(38.52±2.71)cm,体质量(3.88±1.70)kg;1岁身长(76.71±4.93)cm,头围(47.31±3.47)cm,体质量(10.03±1.56)kg;3岁身长(95.66±3.59)cm,头围(51.57±4.87)cm,体质量(15.44±2.44)kg。乙组出生后3个月身长(69.89±4.61)cm,头围(39.67±3.21)cm,体质量(4.05±1.82)kg;1岁身长(78.53±4.72)cm,头围(47.96±3.34)cm,体质量(10.89±1.92)kg;3岁身长(95.79±3.51)cm,头围(51.87±4.12)cm,体质量(15.62±2.80)kg。丙组出生后3个月身长(58.17±7.64)cm,头围(35.85±2.42)cm,体质量(3.51±2.91)kg;1岁身长(66.13±5.05)cm,头围(40.27±3.43)cm,体质量(8.36±2.04)kg;3岁身长(86.71±3.77)cm,头围(46.99±4.74)cm,体质量(12.33±3.17)kg。甲组和乙组身长、头围、体质量明显改善,与丙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组和乙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

甲组恢复时间(9.13±2.32)d,乙组恢复时间(7.11±2.14)d,丙组恢复时间(11.35±2.91)d。乙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较短,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大量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生长发育迟缓几率较高,营养状况不及欧美等国家,令人堪忧。婴幼儿在身体健康状态下,可按特定轨道自然生长和发育,一旦患有疾病或营养不良,偏离既定轨道,导致生长迟缓[2];当去除不良因素后,其生长速度加快,呈追赶性生长,逐渐步入正常轨道。分析指出,追赶性生长最佳时间为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年,特别是前6个月。胎儿期最后3个月为胎儿进行营养物质储备的时期,早产儿出生未足月,储备营养水平低,加上各种不利因素,大多数生长迟缓[3]。为尽快弥补早产儿营养问题,出院后必须给予其营养补充,加快其追赶性生长,缩短恢复正常生长发育的时间。36周之内早产儿缺乏协调有效的吮吸及吞咽,此时给予肠道喂养,常常会加重小儿NEC等病情;而长时间肠外营养又不利于胃肠道发育,易产生胆汁淤积、血管栓塞和败血症等并发症。有研究发现,早期喂养通过刺激胃肠道,可增强胃肠道活动,使其分泌激素,促进肠动力,加快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功能成熟及发育[4];增强消化功能及肠道免疫,促进肠蠕动,尽快使其排出胆红素,避免肝肠循环吸收,减少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配方奶是肠内营养最佳替代品,添加特殊营养素,热卡和蛋白质较高,同时含有DHA等营养素,促进视觉及神经系统发育,加快智力发育及生长发育速度。此文设分组研究,甲组(母乳喂养)和乙组(早产儿配方奶)身长、头围、体质量明显改善,优于丙组(普通配方奶);三组中乙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最短,(7.11±2.14)d,可见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体重恢复,加快其生长发育,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萍,赵泽宇.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05):663-664.

[2] 胡婉珊,徐德乐,黄蔚.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04):47-48.

[3] 彭嘉恒,杨冰岩,赖春华,王维琼,陈小兰,陈少波,杨春晖.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7):23+25.

[4] 唐凤姣.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27):2870-2871.

论文作者:曾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曾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