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_鞠仕伟1,郑鸣迪1,马振华2(通讯作者)

四肢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_鞠仕伟1,郑鸣迪1,马振华2(通讯作者)

鞠仕伟1 郑鸣迪1 马振华2(通讯作者)

(1青岛大学 山东青岛 266071)

(2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青岛 266011)

【摘要】四肢骨折骨不连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但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文献对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四肢骨折;骨不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005-02

四肢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手段,患者术后骨不连是常见并发症。四肢骨折骨不连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手术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1]。四肢骨折骨不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恢复,因此需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本文将对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现做如下报道。

1.物理治疗

1.1 电感耦合

电感耦合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机制为:促进微环境生物学改变,促进细胞分解为软骨母细胞以及成骨细胞,进而成骨;电磁场可通过激活骨细胞内环磷酸腺苷,促进细胞代谢,从而激活骨与软骨细胞,加速骨痂连接[2];电磁场可促进钙离子向阴极侧移动、沉着,加速组织钙化;磁场效应可加速骨膜血流促进骨折处血循环重建,增加骨组织营养,从而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1.2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对骨组织产生轻微压力,促进骨折愈合。段志刚[3]研究表明:通过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挠骨远端及胫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刺激,科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骨组织对超声波敏感度高,易产生生物学反应,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此外该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1.3 体外冲击波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原理是利用声学原理及空化效应直接作用于骨折断端,促进数量多、个体小的骨折块形成,并填充于骨折断端的间隙,促使骨折间隙变窄,以达到类似植骨的效果[4]。陈丕峰[5]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50例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治愈率为79.59%,治疗中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表明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操作方便 、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

1.4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压氧可促进自体骨形成,增加骨胶原蛋白合成,增加骨痂内钙、磷等元素的含量,从而加速成骨细胞生长[6]。此外该治疗方法还能够改善组织微循环,增加缺血组织氧供,以促进断端骨组织的生长与修复。

2.局部注射治疗

2.1 自体骨髓局部注射

局部血液供应损伤越多,骨折愈合越慢,骨不连的发生率越高,基于此机制,近年来自体骨髓局部注射在治疗骨折后骨不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体骨髓是一种永生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局部注射后可在体内分化为骨组织或软骨组织,增加缺血部位毛细血管密度,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加快骨折的愈合[7]。孙洪刚[8]将新鲜抽取的红骨髓注入骨膜下或骨髓腔内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达96.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

一项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9]: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有能够促进骨不连患者骨痂的生长及愈合,在骨不连的临床治疗中有良好的运用前景。张远华[10]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骨不连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患者。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抑制骨细胞活动,提高成骨能力,增强骨组织对VD的充分吸收,提高骨折部位钙离子浓度,进而促进骨折愈合。但该药物价格昂贵,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3.手术治疗

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方式,内固定手术是利用骨折块间压力达到稳定的效果,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合理选择植入物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钢板内固定及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宋财[11]通过对比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发现,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整体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及生理要求,固定牢固,且术后感染率低。张宁[12]的研究结果表明: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够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术后骨折愈合率高。高凯[13]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肢创伤骨折骨不 连选择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及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有明显提高。

4.结语

随着临床对四肢骨折骨不连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手术器械、植入物的改进,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各项治疗操作,以确保患者安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有效把康复医学和骨折治疗学联系起来,在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洪祖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773-1775.

[2]王灵君,李常法,王军茹.电感耦合配合针刺治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4):409-410.

[3]段志刚,王恒龙,胡德亚,等.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折愈合促进作用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0):6195-6196.

[4]李丽娟,邵凤娣,李锦,等.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与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44-45.

[5]陈丕峰,董金波.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6(1):23-25.

[6]李宏宇,郁少林,刘博宇,等.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2):1093-1096.

[7]吴勇,鲍恩虎,於睿.自体骨髓局部注射治疗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5,41(18):2190-2191.

[8]孙洪刚,封亮亮,王亚军,等.鲑降钙素联合红骨髓局部注射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7):606-608.

[9]刘宇涛,黄潮桐,陈隆福,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胫骨骨不连效果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6,34(3):326-330.

[10]张远华,李敬矿,刘平胜,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创伤性骨不连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36(1):101-104.

[11]宋财,梁西俊,刘向阳,等.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5):5663-5668.

[12]张宁,董桂贤,李煜,等.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30-532.

[13]高凯.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5):1800-1802.

论文作者:鞠仕伟1,郑鸣迪1,马振华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四肢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_鞠仕伟1,郑鸣迪1,马振华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