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情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对建筑质量方面的要求也相对提升,故使得建筑工程在实施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方面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显得极为重要,将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信誉问题是否得以进一步提高,并对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文现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阐述,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为推动我国今后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根据我国现今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间接性提升了城市化的建设水平,其技术及建筑质量也获取了大幅度提升,对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实际建筑过程中确常有问题存在,建筑行业仍然是目前高危行业之一,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安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追其原因发现我国工程建筑中其管理工作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未能有效落实到位,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事业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笔者现就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如下所示。
1.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环节中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整体的工程建筑水平存在直接影响作用,但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有大量问题存在,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展开,具体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
根据我国现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可以看出工程建筑通常是施工单位选择分包的形式来进行施工,虽然能有效帮助工程各项工作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以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但工程整体程序却易引发混乱,致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提升其工作难度。且在施工现场不难发现有部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施工或管理过程中其工作涉及范围及深度过于浅显和表面,未能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参照依据来进行施工或管理,致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未出现显著性提高[2]。
1.2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且涉及专业范围广,故相对的施工技术要求也会相对提高。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发因素较多,大部分技术要求通常是在满足施工需求下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突发性,间接性提高了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展开。以往的建筑工程通常是采取传统的施工模式来进行建设,施工队伍多由进城务工的农民所组成,其文化水平普遍存在较低现象,通常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施工,整体的工作素质较低,是影响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1.3监督体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在其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但目前我国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仍缺乏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导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无法有效明确自身工作权责,而无法有效落实其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同样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相关因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因素分析
2.1物质基础
工程材料的质量保障是为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间接性影响作用,故笔者认为需着重注意工程材料方面的监督,具体监管方法如下所示:(1)工程建筑材料采购人员需时刻关注建材市场的变动,根据货比三家的采购理念来选择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并着重注意检查工程所需的采购材料,避免伪劣品混入施工现场中而影响工程的顺利展开。(2)加大工程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权责意识,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来严格规范其材料发放流程,同时定期清点工程材料的库存情况,防止出现材料供应不足或丢失的现象,影响工程建设进度[3]。
2.2人力基础
工程的有序开展和质量提高均离不开施工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力、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以及其决策水平,工程项目中开展的人力基础指的就是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人员需严格规范其操作流程,是工程得到高质量发展及圆满竣工的有效保障。
2.3组织基础
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基础指的是工作人员的施工方式,其优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方式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需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制定,确保方案指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工作人员需综合分析工程建筑中的施工工艺、技术、设计等多个环节的可实施性。高效合理的施工方式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有效措施,对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的质量控制提升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各方的协调工作
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现状来看,大部分均是以工程项目分包的形式来进行建设活动开展。例如,在进行某房屋工程建设时,房屋建设所需的防水工程以及墙体保温工程需分配给不同工种的建筑承包商,但实际建设过程中两者必定会存在一定联系,此时管理人员对各环节工作的有效衔接是促进项目建设有序开展的关键工作之一,通过明确各施工单位在建设环节中的权责和确保施工材料的准确供应,来将各单位项目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具体协调方法有以下几点:(1)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开展前期需根据项目单位建立好相应的科学管理结构,避免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被过度分解,而提高管理人员协调项目单位工作的难度系数,不利于施工单位间协调机动性的提高。(2)优化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来建立具有原则性的协调管理程序,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稳定提升[4]。
3.2加强成本控制力度
加强成本控制力度是帮助建筑公司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树立其成本控制意识来高效落实和运用于施工细节过程中,最大化体现出其成本意识的水平控制。除此之外,建筑企业需定期开展对于工程建筑成本的计算和评估,将此活动发展长效机制来进行开展,有利于控制工程建筑的亏损额度,避免企业工程建设出现过度亏损现象,有效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提高企业效益。
3.3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工程建设过程中除去相关的协调工作以及成本控制以外,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提升同样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由此可看出建立管理监督机制运用于工程建设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方法如下所示:(1)强化工程质量的建立环节,确保施工各环节运行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2)以工程建筑相关规范制度要求为工作原则来监督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和质量验收。
3.4反复确认工程施工各环节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要求得不到有效控制,是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之一,故反复确认工程施工各环节质量是对施工质量的一种有效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人员需在施工前期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例如工程材料质量选择、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并在工程验收期间需根据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来进行工作展开,确保其建筑工程的完美竣工。
4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建筑工程建设中通过高效落实其建筑质量监督工作,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其自身权责的同时加以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执法体系,不仅能有效解决工程建设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所间问题,还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其工作效率、质量起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作用,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望采纳。
参考文献
[1]钟敏.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6):24-25.
[2]何井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0):284+287.
[3]舒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177-178.
[4]肖征.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27):165-166.
论文作者:刘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