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综合管廊关键技术及质量管理要点论文_栾波

市政综合管廊关键技术及质量管理要点论文_栾波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和使用,不但避免了城市道路二次开挖情况,同时也为后期管线施工和维修提供了便利条件,与传统管线铺设相比,其具有较大的优势。基于此,下文对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简述质量管理要点。

关键词: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程实例

引言

市政技术设施建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建设主要是电力、通信、热力等各种管线的综合体,并且能设置检修口、吊装以及监测控制系统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综合管廊越来越多。综合管廊具有独特的优势,管线在扩容、改建以及日常的维护都比较方便,对其他设施没有破坏和影响,提高城市的形象。

1市政综合管廊的概述

市政综合管廊,又可以称之为共同沟或者共同管道,主要是指建设于城市地下环境中,可以容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市政管线构筑物及相关附属设施总称。市政综合管廊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集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一身的的重要基础性公共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2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关键技术

2.1市政综合管廊明挖法施工技术

市政综合管廊明挖发施工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基坑开挖、维护和降水,通过人工开挖方式,按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对综合管廊主体结构进行施工。但是市政综合管廊明挖法施工技术受环境限制较大,主要适用于城市新建道路或规划区浅层综合管廊施工。此外,由于明挖法施工技术操作简单、施工快捷、经济有效、安全可靠,因此,广泛应用于在我国市政管廊施工中。然而,明挖法的施工技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对施工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导致交通中断的时间相对较长、干扰地下管线,施工粉尘、噪声等污染物产生较多,因此,在市政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理应依照施工位置的具体环境情况,对不同的施工方式,酌情加以选择。

2.2市政综合管廊暗挖法施工技术

市政综合管廊暗挖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地下进行开挖,适用于繁华的城市中心内部,交通较为繁忙;同时对城市景观要求较高,无法满足开挖施工条件的地区,例如,松散地层、含水量较高的软质土底层以及岩层等,进行应用。暗挖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有盾构法、矿山法、盖挖暗做法、矩形顶管法等等。

2.3市政综合管廊明挖预制拼装法施工技术

市政综合管廊明挖预制拼装法施工主要通过明挖方式,将预制的管道放到施工槽中,以完成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结构管片预制、降水、基坑开挖、的基地处理、预制管片拼装和砌筑、综合管廊的防水处理;土方回填以及地表的恢复工作。其中,施工现场相关工作人员理应对拼装管片的预制工作加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加强对进场材料的监控力度,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对成品管片进行合理的质检工作。明挖预制拼装法的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城市中心,发展较为繁华和工期较短的地段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运用BIM技术进行图纸复核

为了提高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质量,再加上综合管廊施工特殊性,因此,要充分发挥BIM技术质量控制作用。在施工准备阶段,运用BIM技术对图纸进行审核,将图纸信息输入到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信息整合,将所有数据综合到拟建地下综合管廊的三维模型中。一方面,可以方便理解设计意图,及时对不合理地方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管线的施工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将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专业的数据汇聚到一起,检查组合的合理性,同时进行碰撞检查,将可能出现的冲突暴露出来,及时改进“错、缺、漏、碰”。

3.2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

市政综合管廊为地下施工作业,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利用BIM技术对施工工艺进行模拟,实现可视化施工,并对多种施工方案进行选择,选出最优施工方案。此外,运用4D技术模拟施工现场,根据工程状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综合管廊的施工现场的资源和场地占用,在保证工期不延误的同时,可进行施工过程的预演,合理安排资源分配,避免施工机械、场地等冲突,还考察了施工方案的可实施性,提前发现并解决了施工时的安全隐患和矛盾冲突,保证了地下施工的质量安全。

4工程实例

4.1工程概况

金城路管廊工程施工范围为金城路(白沟~姜尚大道)段,在金城路的北侧,西起白沟西路东侧,下穿姜尚大道,至管廊终点,管廊起止桩号:K0+000~K1+431.834,开挖深度5.457m~10.924m。工程内容是主体工程、消防工程、给水、排水工程、通风系统和配电系统,包括所有预埋件、支架、支座等。

4.2工艺流程

4.2.1管廊工程施工流程

降水井施工→基坑开挖、修坡→土钉施工(钢筋插筋)→挂钢筋网片→喷细石砼(养护)→排水沟、集水井→坑底垫层→管廊结构→管廊防水→基坑回填→停止降水并回填降水井。

4.2.2管井降水工艺流程

定位→成孔→清孔→下管→填砾→洗井→下泵→抽水。

4.2.3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第一步土方开挖→第一步基坑支护→第二步土方开挖→第二步基坑支护→第N步土方开挖→第N步土方支护→至基底以上300mm→人工清底。

4.3降水井点布置

本次综合管廊施工基坑长度较长,汇水面较大,要做好排水施工。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枯水期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下4.20m~5.50m,土方开挖受地下水的影响。根据地下水位、土质及管廊基坑开挖深度和降水试验情况,为了保证管廊顺利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降水方式采用管井降水加集水明排,降水井钻孔孔径φ800,滤管外径500mm,间距25米,深度15米,沿管廊基坑呈梅花形布置。

4.4基坑开挖原则

金城路管廊基坑深度5.7~7.2m,项目拟采取下述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基坑大小要满足管廊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基坑土方开挖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坡度为1:1,二级放坡时,在基坑顶下部4米位置处设置2米宽平台。此外,土方工程施工采用退挖分层分段施工,每作业面上均配置反铲下挖机和推土机配合堆土,按流向直接挖至分层面标高,随挖随装车随转运。

4.5保证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4.5.1地面超载

由于地面荷载较大,容易引起基坑变形,进而影响基坑施工安全和质量。为了保证基坑施工安全、质量,出现地面超载情况,要立刻减轻地面荷载,并根据现场情况添加支撑预应力,控制位移发展,或者在坑底脚被动区压重。

4.5.2地面沉降、坑底隆起

如果施工中出现地面沉降、坑底隆起现象时,要进行回填反压,并采用静压注浆等措施迅速加固坑底。若有深层土体流动迹象,应立即停止挖土,查明原因后再开挖,采用进一步增加被动土压力等方法加固坑底。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市管线集约化、科学化、综合化的管理,要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交通现状、强化城市防灾抗灾能力,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城市土地得到节约利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中,要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运用BIM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质量,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超勇,赵龙.市政综合管廊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3):25-26.

[2]孟昊博.市政管廊基坑施工监测分析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5):233-235+22.

[3]李芊,赵雪婷.综合管廊风险应对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217-218.

论文作者:栾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市政综合管廊关键技术及质量管理要点论文_栾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