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看童书编辑论文

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看童书编辑论文

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看童书编辑

贾 莉

(宁夏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 :儿童健康地成长是每一个家长所希望的,也是社会所重视的。儿童最初的教育除了来源于父母之外,就是童书,童书的内容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童书编辑工作展开,分析童书编辑需要注意的关键点——站在儿童视角,考虑儿童心理,在文末分析了童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希望对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童书编辑;心理学

一、引言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教育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就儿童教育而言,我国的童书编辑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的很多童书在我国畅销,相关单位要引起重视。

二、儿童心理对童书编辑的重要性

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童书方面做得较为成功,对各个方面都把控得较为到位,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主要是源于他们出版社对此方面编辑工作的工作者要求较高,不仅仅是具有专业的文学素养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儿童的心理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还有一点,就是这些编辑者会经常与孩子接触,他们经常会去一些社区、幼儿园与孩子进行交流,并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的接受能力,进而更好地进行童书编辑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童书做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经过多年发展,意识到童书的重要性,从国外将一些优秀的童书引进借鉴,这些书在我国的反响非常好,据调查,其重要原因就是书籍的内容基于儿童心理,符合儿童状况。我国在此方面也开始予以重视,转变传统的编写童书的思想,从儿童心理出发,了解儿童的天性,尊重事实,编写出符合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童书,童书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科学合理。而且,在近几年,国内的优秀童书评选活动中,将童书中是否涉及儿童心理、是否站在儿童视角、是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等等作为关键点[1]

三、从儿童心理看童书编辑

社会的发展对童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简单有趣及色彩搭配,编辑者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儿童成长的心理变化,为儿童接触社会做好铺垫,不能只让儿童处于一种美好、欢乐的环境氛围[2]

首先,优化教师的个性品质,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真诚的友谊,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渴望身边的人能指点迷津。教师虽然生活在固定而狭小的圈子里,但一样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关爱打通与社会圈的封闭;而以宽容隐忍、乐善好施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则能够促进与圈内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打破人际交往障碍。

(一)编入真实情景事件,增加儿童对生活的经验

由于儿童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可能经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要想理解生活就必须亲力亲为,所以必须得有一种方法既可以照顾到儿童的特殊性,又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在儿童阶段,教育方面接触最多的就是童书。所以,童书编辑者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情况,在编写这些书籍的过程中,将一些真实事件适当改编,编写到童书中去。儿童通过阅读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个过程来积累经验,培养儿童对这些事件的认识,不至于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手足无措。例如,童书《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这本童书作者通过狼的视角讲述了与三只小猪的故事,这其中有警察的介入,有冤枉者也有被冤枉者,儿童通过读这本书进行思考,分析究竟谁是冤枉者,谁是被冤枉者,儿童凭借自己的思维去判断真相,从而培养其在此方面的逻辑思维[3]

(二)考虑儿童接受力,避免强迫学习

童书的编辑应当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阶段的思维和理智都处于一种萌发状态,并未完全成熟,对许多未知事物的认知较为单纯,对一些理论知识理解较为困难。经验较浅的童书编辑者往往会忽视站在儿童的角度,只是通过自己的理解编写一些自己觉得儿童能理解的理论知识、名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属于压迫性的学习。如果儿童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受压迫的学习环境,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与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要通过换位思考进行童书编辑工作,以便让儿童快乐学习,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一些道理。例如,可通过故事的形式来给儿童传输一些道理。比如,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直接给儿童讲解,儿童理解较为困难,以故事的形式让其理解就比较容易了[4]。故事讲述一个种地的农民伯伯偶然间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后来放弃了种地,专门去等兔子,直至最后,兔子没等到,田地也荒废了。通过这个故事,儿童就知道这个成语的含义,并能从这个故事得到一些启示,而且,以这样的形式,儿童较为容易接受,能避免强迫灌输知识的现象发生。

(三)尊重事实,让儿童学习处理事情的方法

童书是初生儿童最初接触世界的一扇窗户,儿童通过阅读童书慢慢体会,开始接触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世界中的各个事物,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面对生活的残忍,还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儿童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童书来了解人的本质,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从中积累经验,为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做准备。当然,我们目前对童书的认识并不全面,仅仅是冰山一角,因为我们很难完全了解儿童的想法。例如《手套》这本童书中,作者靠想象编写的一本图画书,讲的是一个老头在森林中将一只手套丢失,后来引出了许多动物——猫、青蛙、狼等等,而且还没有争斗吵架,在我们看来,这明显存在不合理,但儿童就觉得有意思、有趣,能够感受到快乐。所以,童书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待开发。

(四)编入励志故事,让儿童学会面对

儿童是要成长的,是要面对这复杂的社会的,不可能永远只看到光亮的一面,当他慢慢成长,亲身去体会这个复杂的社会,看到社会中的一些不平等行为、不公正现象、虚假的事实、虚伪的人际关系等等,就会愤怒,一旦这种状况达到一种极点就会爆发,他就会怀疑之前的一切,怀疑周围人,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造成心理负担,很难释怀。因此,要在童书中加入一些反映社会真实状况的内容,让孩子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慢慢了解、慢慢认识世界,不至于突然接触到这复杂的世界而不适应。例如《奥当女孩》这一书中就深刻揭露了社会真相,让阅读的孩子明确苦难的真实存在是无法逃避的,要学会如何去应对,孩子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生命的韧性,即使身处苦难也要充满希望。

四、童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

儿童不是木偶,有喜、怒、哀、乐,也有许多情绪,因此在童书的编辑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有意避开或者削弱这部分的内容,正面处理这部分的编写工作,要让孩子从童书中获得如何处理这些情绪,遇到委屈该如何做、遇到愤怒该如何做、遇到焦虑该如何做、碰到沮丧的事该如何调整等等,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野兽国》这本书,其诞生已经长达60年,但其依然有较好的口碑,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确处理儿童情绪这一现象。这本书的出现颠覆了之前规避人类丑恶现象这一状况,尊重事实,使得童书内容更符合儿童的真实状况。据说,这本书是当时最具影响力、最成功的童书之一[5]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乳腺外科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包括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进行相关知识及手术流程宣教,术后预防感染等。

五、结束语

童书编写的好坏对儿童的成长影响巨大。童书编辑者要深入儿童,了解儿童,同时,也要涉及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助于编写出更符合儿童天性的书籍。我们目前对童书编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需要童书编辑者去探索,以编写出更好的童书。

再者,对于打零工的东家,也应积极作为。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社保等员工福利并不能覆盖新型平台就业下的自由职业者,但是,对于“东家”而言,并不能不作为。比如,快递、外卖、速递等高风险行业的劳动者,可以购买商业保险,从而给劳动者多一份保障。其实,只要平台或公司对这些零工多些人性化权益保障,就能弥补法律规定不足之难。

参考文献 :

[1]嵇雅迪.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D].黑龙江大学, 2016.

[2]何欣.基于心理学视角的我国儿童图书馆服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

[3]向利波.学龄前儿童图画书互动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5.

[4]杨丹.中国原创儿童绘本的出版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6.

[5]李慧.浅谈儿童心理学对绘本设计风格的影响[J].出版广角,2016 (24):52-54.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15-0135-02

作者简介 :贾莉,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出版中级。研究方向:童书出版、文艺图书出版。

标签:;  ;  ;  ;  

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看童书编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