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电影:技术的过程_有声电影论文

百年电影:技术的过程_有声电影论文

电影一百年:技术的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百年论文,进程论文,电影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1995年到来的时候,世界电影迎来了它一百周年的生日。

电影是摄像艺术。它最初由照像发源,延续至今日,已经成为一门手段最为复杂、功能最为奇特、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现代视觉艺术形式。

在极短的时间内,电影跨过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鸿沟,迅速发展成声、像、色全方位地表现生活的最有利手段。

让照片动起来

现实社会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中。人走路,马儿跑,小鸟飞翔,直至太空星体的运行。

但是,能通过一种什么手段,把这些运动记录下来,并复原给人看吗?

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照相术,能把影像留下来,但它不会活动。

于是,人们开始了好奇的探索。

电影的原则是活动的影像。而要让人造的影像活动起来,必须先解决幻觉理论的问题。

十九世纪上半叶,比利时青年教授约瑟夫·普拉多发现了人在视觉感官上的一个秘密:眼睛所看到的形象在视网膜上有一定的持续性。就是说,当人看到了一个影像之后,这个影像不会立即消失,而要仍旧停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最突出的例子是:当眼睛注视了一个光点以后,闭上眼睛,这个光点的印象会一直存在于视网膜上很久。

于是,活动的物体就给人留下连贯的视象。

例如挥舞一根烧着的棍子,你就看见一条火带。高速旋转的轮子幅条就连成一片。雨点落下来,你看见的却是雨线。让一枚硬币旋转起来,你就同时看到它两面的重叠影像。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视像停留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平均持续时间是百分之三十四秒。只要在这个时间内,让两个图像在相同的地方接连出现,它们的视觉上就会连在一起。如果这两个图像是相同的,视觉上就会认为它们是一幅图,中间并没有出现间隔。如果两幅图像上的物体稍有位置上的差异,视觉上就以为是物体发生了移动。那么,如果许多幅图像上物体的位置差异逐渐增大,而让这些图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连续显现,就会给人物体在连续运动的感觉。

这就是电影的原理。电影是以每秒钟十六格(后来改为二十四格)画面重复显现的方式,造成物体运动的效果的。

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通过机械手段在银幕上操作起来,却花费了人类半个世纪的时间。电影的诞生,要归功于上一个世纪西方的发明热潮。

十九世纪是一个机械和光电发明的世纪。从火车、轮船的开动到电灯、电话、留声机的普及,生产力革命的成功一次次更加强烈地激起人们的发明狂热。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从成百个研究家和学者的苦心钻研中,电影终于一步步地走出来了。

最初利用人类视觉原理的是一些玩具制造商,他们造出了一些被称为“幻盘”、“诡盘”、“走马盘”的玩具出售,利用画有人物和动物的旋转轮盘,显现出舞蹈、杂技表演和奔马等活动场面。

照相术的发明,为电影胶带的制作提供了条件。

1882年,法国生物学家马莱发明了连续摄影机,它能够快速而连续地把一个物体的运动拍摄下来。同时,应该说他也就奠定了把动作复原在银幕上的基础。

1890年到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指导他的助手狄克逊,制出了旁边打有洞孔的胶片。他们把这种胶片通过一种带有机械传动装置的“电影视镜”,放映给人看。电影视镜是一个柜子样的东西,人们通过上面安装的放大镜孔来观看里面比明信片还要小的投影画面。当机械装置带动连续摄影的胶片转动起来时,人们就看到了活动的人像、动物、机械等物体。

最终,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活动电影机。它的放映原理是利用片爪的机械运动,使胶带在带有光源的镜头前作匀速间歇性滑动,以每秒十次的频率移动和停顿,这样,逼真的画面就出现在电影屏幕上了。他是从缝纫机脚一进一停的运动原理上找到启示。

1895年12月28日,他在巴黎卡布辛路大咖啡馆里举行了首次公开放映。当人们看到影片中的人和现实生活中一样走动起来,以及被风吹动的树叶、冲向岸边的海浪、飘动的烟雾的时候,感到无比的惊讶。

卢米埃尔的放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首次放映的日期被定为世界电影的正式诞生日。

电影是世界艺术,为了便于影片在世界范围内的放映,1925年召开的国际电影与摄影大会上,通过了各国电影的统一制片技术标准,即采用爱迪生的35毫米宽胶片,每格画面打四个园角齿孔,孔距为一英寸,放映速度为每秒16格。这样,各国生产的电影胶带就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了。

一种新的技术和艺术,被世界接受了。

声像同步

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之为“默片”。

在1927年有声电影发明以前的三十年,电影是默片的世界。

在默片电影里,我们只看到人物的表演,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人们曾经为给电影配上声音而经过了艰苦的努力。

爱迪生是留声机的发明者,因此,当他的电影视镜出现时,他一直在追求发明一种声音与视像同步的放映机器。他当时拒绝公开在银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杀死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他想在发明了有声电影以后,再推广他的成功。

但是他没有成功。他最终的研究成果“有声电影镜”还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而且声像不能同步。

于是,当时的电影院里是沉寂的。

也有人为了打破这种沉寂,采用了直接人工配音的办法。例如,放映影片时用专人对于内容进行解说,或请乐团为它扮奏。最早的电影艺术家梅里爱就曾在放映自己的片子时坐在钢琴前为它配音。

默片的形式给演员提出了特殊的表演要求,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由于没有声音的辅助,演员必需用身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感情和意念,这培养了他们的独特演技,并形成一套完善的表演方法。

默片以喜剧最为擅长。因而涌现出卓别林这样世界级的电影艺术大师。

但是,尽管演员们可以凭借演技来弥补声音的缺失,在表现能力上仍然受到严重限制。当时的影片不得不频频使用字幕,来帮助解释剧情以及进行时空转换。

在演出的过程中,画面时时被插入的全幅字幕打断,造成情感阻隔,观众对其厌烦的到来是一种自然的趋势。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声电影的录音方法已经成熟了。

有声电影的专利权被一些大的是电气公司所垄断。但是当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向美国一些大电影公司提议,采用它们的录音方法时,这些影公司却认为有声电影会危及好莱坞的电影霸权地位,拒绝接受。

原因之一是,无声片可以不受语言和国界的限制,好莱坞因此而统治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电影市场。如用语言以后,市场就会缩小。

西方电气公司在失望之下,转而向华纳公司接洽。这个公司的制片人对于在电影院里用扩音器代替管弦乐队的方法很感兴趣,而当时该公司正面临破产,也促使它寻找其它出路。

于是,华纳公司决定摄制一部有声歌剧片《唐璜》,利用先进的录音设备,在影片中穿插许多著名的歌曲和小调。公司投入了最后的资本,冒险一搏。

《唐璜》一举成功!卖座空前。美国观众争先恐后地前来观看这部音乐片,他们对于歌中的唱词和银幕上演员的嘴唇动作完全一致这一点感到惊奇。

该片在美国获得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利润。继之而来的第二部片子《歌痴》更创了收入五百万美元的记录。

有声片的成功,证实了观众对于电影艺术一种新质的期待。尽管它最初的成就似乎和利用了人们喜爱的流行歌曲有关,而且只唱歌不说话,只可以称之为音乐片。

真正的有声片的诞生,还有待于1927年10月23日《爵士歌王》这部片子的第一次上映,它的声音里包括了音响、对白、歌唱三种元素。不过,它仍旧不是一部完全应用语言的电影,其中充其量也只是插入了几段对话。要想看到真正的“全”有声电影,我们不得不等待1929年《纽约之光》出现。

当最早的有声电影产生时,和人们预料的相反,它受到了电影界特别是一些表演大师的竭力反对,其中包括伟大的天才卓别林。

他们宣称:用管弦乐式的对位法,把一个摄成的场景加上台词和音响,将毁灭导演艺术--这种意见形成了一篇由当时一批电影大师共同署名的,反对有声片的著名电影宣言。

的确,最初的有声片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阉割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电影蒙太奇手法。当时的录音声带是和画面一起印在同一卷胶片上的,这种胶片必须采用声像同步录制的方法,既录了画面,也录了声音。但这种录制法只能够象拍摄舞台剧现场直播那样生产影片,无法剪辑,它使电影技术倒退了二十年。

的确,卓别林的无声片有着独具风格的视觉特色、浓郁的诗意和独特的表现力。他不用声音而能表现人的深刻精神悲剧,让他对准摄影机说话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表演。

无声片有其艺术上不可替代的一面。

此时无声胜有声。

然而,人们很快就解决了录音和电影剪辑的矛盾。他们先是把声音和画面分别录在不同的胶片上,然后合成。再后来又把录音胶片细分成三条,即台词、音乐和音响效果分别录制,然后通过剪辑和叠印的方法,把它们合并印在影片的声带上。

摄影机又重新恢复了它的活力。

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的实践为声音蒙太奇的特技开辟了新路。他拍的《巴黎屋檐下》,在描写殴斗时,故意将瓦斯灯打灭,这时银幕上一片漆黑,只听见物品被撞倒、被摔碎,人们在喊叫、在喘息。而在《巴黎一妇人》里,他创造了省略形象的音响象征法,表示火车驶过,银幕上并不出现火车,也不用惯常的煤烟飘过法,而只听见汽笛声和车轮的轧轧声。

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具有了其自身的独立价值。

从此,有声片的蒙太奇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候。

好莱坞的电影巨头们看到了有声片可以创造巨额利润,纷纷开始寻求有声电影的专利权,尽管此时他们不得不接受西方电子公司更为苛刻的条件。

卓别林在坚持抵抗了十几年后,他于1939年拍摄的《大独裁者》中第一次使用了声音。该片取得极大的成功。

有声电影的时候不可阻挡地到来了。现在,当我们坐在举行历史电影回顾展的影院里,重新观看那些无声电影时,听惯了声音的耳朵确实已经不能接受那种沉闷的气氛了。

现代电影探索中,甚至有人尝试摄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电影。巴黎曾经放映过一部叫做《大西洋人》的片子,整个放映过程中银幕上大都一片漆黑,只听到音响和对话。其电影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证实,但已经有不少人对之表示关注。

至少,它强调了声音在电影里的重要作用。

世界的色彩

最初的电影都是黑白片。

人们为了让银幕上所反映的世界出现和实现一样的颜色,也经历了长期的努力。

最幼稚的做法当然是在黑白电影的胶带上涂颜色,这是一个极其繁重的工作,因为每秒钟十六格的片子,一秒钟的镜头就需涂十六张。

因此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些重点甚至细节来涂色。例如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曾经把一面红旗涂红;中国电影《红侠》也把红侠的衣服染红。

拍摄了许多魔术和科幻影片的早期电影家梅里爱,就喜欢用这种方法,来使自己的片子充满奇异色彩。

彩色电影的摄制建立在彩色胶片的发明上。

早在1765年,法国人梅育就提出了世界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科学原理,任何色彩都可以分解为这三种颜色,或者由这三种颜色合成。

一百年以后,奥地利人科伦和郎松男爵,利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底片拍摄景物,然后将三者合在一起制成照片,第一张彩色照片就出现了。

1897年人们利用相同原理制成了第一部彩色影片。在拍摄时,把镜头装上一个旋转的遮光器,上面安着红、绿、蓝三块滤色镜,一秒钟内用三种颜色各拍十六格画面,一共得到四十储备格画面。放映时把速度提高到每秒钟放四十八格画面,由于三色画面的迅速交替,彩色影片就出现了。

1930年,有人把红、绿、蓝三种颜色涂在同一片基上,制出了彩色胶片。彩色摄影兴盛开来。

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界》终于诞生了。

和有声片的出现一样,彩色片在最初也被摈弃于艺术的大门之外。

因为彩色电影只能机械地再现自然的原色,而不象绘画那样可以对色彩进行主观重组。机械的再现不是艺术--这个曾经阻挠电影进入艺术殿堂的理由,现在又横亘在彩色影片面前了。

既然彩色影片拍出的只能是世界的自然主义映像,那么,它就还不如黑白片能够在一个灰色的系统中调整明暗的变化,利用对比强烈的黑白光影创造一个质朴的世界--流水的光,星月的光,林隙的光,都能造成一个完美的意境。

彩色片却没有这种功效。

因此,黑白片还一直盛行。

因此,一直到1961年的第三十三届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评选活动中,仍然是黑白片《桃色公寓》夺取了大奖--但这也是最后一次。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一部黑白片夺得这顶桂冠。

然而,彩色是自然界的本色。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自然和生命,生命是自然的再造,还要归结于自然。人的眼睛先天具有对于真实自然界的色彩感受力,人的审美趋势也总是向着多彩的世界倾斜。在银幕上恢复自然界的原色,符合观众最原始的感官需要。

所以,彩色终于不可抗拒地占领了电影的阵地。

色彩的介入,为电影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特别是在泻染情绪上,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声、像、色彩的结合,才把电影艺术推向它表现力的极致。

银幕空间

电影塑造艺术形象的空间是银幕。

银幕空间处于不断扩展的趋势中。

1925年,巴黎国际电影与摄影工作大会规定,以爱迪生35毫米宽的胶片为通用电影胶片。同时规定,胶片中画面的宽度和高度比率为1.33∶1,这个比率是爱迪生根据黄金分割的美学原则制定的。而银幕的宽度则通常为放映厅长度的1/5。

从此以后,按照这种规定放映的电影就被称为标准银幕(窄银幕)电影而流行世界。

但是,由于银幕宽度不大,观众的视角受到很大限制,坐在放映厅里距离银幕最远处的观众视角也只有12°。这和人的眼睛接近180°的自然视角差距太大,使人在看电影时常常有通过窗口看戏的感觉。

于是,五十年代以后,各种宽银幕电影应运而生。

宽银幕电影改变了从前电影的宽高比率,把放映画面加以拓宽,使宽高比增加到2∶1甚至更大,这样就比较符合于人的眼睛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的生理规律,使观众在看电影时扩大视野,增加了身临其境的临场感。

宽银幕片子在表现广袤的自然影色、阔大的战争镜头或群众场面上,提供了更为雄阔的艺术表现力。

好奇感又促使人们进行更远的尝试。

最初有人把三台35毫米摄影机连在一起,把视角宽至146°的场影分别拍摄在三条胶片上。放映时三台放映机同时开动,共同组合成一个宽阔的投影。

继而,在相同的原理上,环幕电影产生了。环幕电影是用多台摄影机同步摄制、多台放映机同步放映、银幕呈360°的环形电影。它的放映大厅呈圆筒形。观众席没有座椅,只有供观众倚靠的扶手。观众站在中间,可以向四周任何一个方位观看。

环幕电影带给人以更大的新奇感是可以想见的。在这种影院里,人们的观看视野接近于自然的情况,再配以多声道立体声的音响处理,给人以更多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环幕电影放映自然风光时,你仿佛亲临其间,处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当银幕上出现飞机降落、船只摇晃的镜头时,你会因为视线的晃动而产生重心不稳感--这时扶手就发挥作用了。

尽管,各种宽银幕甚至环幕电影尽最大可能地扩充了视角空间,但由于摄影镜头看到的画面是平面的,而人眼看到的世界却是立体的,因此它们在视觉的真实性上仍然要打很大的折扣。

于是,又有人发明了立体电影。

人之所以看到立体的影像,是因为人的两只眼睛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视差。立体电影的拍摄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用两部摄影机按照一定水平视差来拍摄同一个对象,放映时再把两幅画面同时打在银幕上。但是,重合的画面并不能就形成立体感,反而造成影像虚晃,因此而要特制银幕,观众还得加戴一个光学眼镜。

立体电影的效果,就象事件发生在你的身边一样,甚至有时一些抛物还直接向你的眼睛飞来,这造成一定的新奇感。

五十年代初,立体电影就一度流行开来,一时成为恐怖片的阵地。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立体电影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达到立体的效果,仅仅实现接近于真实的假像,而且出租眼镜的费用太高,很快遭到观众的厌恶。

八十年代以来,又有一种穹幕电影在世界上开始流行,它是由加拿大IMAX公司于七十年代发明的。

影院的观看厅是圆顶式结构,银幕处于圆顶前方,形成半球形,它符合人的视线成扇面形散开的原理,造成全景式观看效果,其面积比标准35毫米影片的画幅面积大十倍。

穹幕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均采用鱼眼镜头,放映出的影像呈凹形,正与半球形银幕相符合。观众的椅子则造成卧躺式,使之能够舒适地朝前上方观看。

与全景式银幕相适应,影院大厅的音响效果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演出时有十八道立体声从各个方位向你传来,造成强烈的立体效果。

制造如此巨大的银幕,是为了能够传导出视野更加开阔的景观,使观众增加身临其境之感,从而造成更为强烈的观赏效果。IMAX影片的题材内容通常都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无尽的苍穹,深邃宇空,密布的丛林,巨大的瀑布,辽阔的草原,无边的荒漠,都是它经常展现的对象,这更突出了它的个性。

IMAX影院的银幕过大,加上运用全方位的音响,因此对于视觉和听觉的传递量也远远大于普通影院,这样就使观众在观看时易于疲劳。因此,它不能播映普通影片,它的影片是特制的,一般长度不超过40分钟,内容设计上还要侧重探险猎奇和娱乐刺激。

这样大的银幕,一定可以容纳大量的观众吧?不,恰恰相反,为了提高观众的环视率,IMAX影院的座位通常只有三、四百个,这样就势必提高了门票价钱,使它的观看成为一种高消费的娱乐。当然,人们去往那里,更多是为了一览新型电影的风貌,这时并不太计较它的价值。

目前IMAX影院还没有普及,到1989年为止全世界还只有65座,主要分布在欧美,其它地区很少。亚洲只有五座,即日本、南韩、香港、台湾和印度尼西亚各一座。

1988年至1989年之间,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曾经和中国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一部IMAX艺术片《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由于该型电影的特殊表现能力,使影片的场面极其壮阔,充分揭示了中国西北辽阔秦川的地理人文风貌,可惜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IMAX影院,这部片子还仅仅只能用作一件吸引洋人的艺术品。

我们仍需要等待。

多功能影院

观众进行电影欣赏的地方是影院。

电影院的技术设备,是争取观众的重要条件。

人们除了在各式各样的银幕上追求特殊效果以外,也在放映厅和放映手段上翻新花样。

美国为了适应多汽车国家观众的特点,建造了巨大的露天汽车影院。观众把汽车开到入场处,从车窗里递钱买过门票,然后就可以直接开进一个个的“座位”看台。车内的人不用下车,就坐在自己的汽车里看电影。不时还有各种上门的饮食服务。巨幅银幕使得你呆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轻松观看。

因为它的方便和适应于这个汽车民族的享受心理,汽车影院发展迅速,1950年美国已拥有4,000多家,占当时全国影院总数的四分之一。以后汽车影院又逐渐普及到西欧、日本、澳洲、南美等地,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设施也越来越完备。

香味电影院则是在影院里安放一种装置,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这种装置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动与银幕画面同步地散发各种香味。例如银幕上出现了玫瑰花,你就嗅到了玫瑰的香气;出现了森林,你就闻到树木的芬芳。它通过嗅觉调动你的直接环境感。

但是,最初的设计只有散发没有消除香味的功能,等到电影结束时,影院里已经是各种气味的大杂烩了,令人难以忍受。于是粉末过滤器产生了,已能及时吸收气味。

英国又有另外一种香味电影,在入场时发给你一张浸有各种芳香物质的纸片,想闻了,你只要轻轻靡擦一下,它就发出沁人的香味,用来遮盖影院里众多观众散发出的不适味道。

美国为聋哑人在看电影时,把座位旁边的助听器戴到耳上,就能够听到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和各种音响。

1985年,日本在筑波科学城的国际科学博览会上,推出了一座瀑布影院。它用十三台水泵,不间断地把一百三十吨水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帘形成了一道高七米、宽四十米的水膜银幕,灯光下,它呈白色。用放映机把画面打在水幕上,就可以正常观看了。

多厅影院是利用多个放映厅来为观众提供可以进行选择的影片,从而达到更好商业效果的影院。1985年美国AMC娱乐公司在英国伦敦开设波固特多厅影院,外形象一座金字塔,里面分设十个放映厅,座位从一百五十个到二百二十四个不等,银幕也比一般影院稍小。十个放映厅同时放映十部不同的影片,供到来的观众自由选择。

多厅影院受欢迎的原因是,百分之十的观众在去看电影之前,并没有拿定主意要看哪部影片。多厅影院为他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会在想看电影时,立即决定先到了多厅影院再说,反正有好多影片可供选择。而凡是来到多厅影院的人,最后总会满意而归的。就像走进超级市场,无论你原先有没有购物的念头,都会碰到几样想买的东西。

再加上多厅影院还配有更多的服务功能厅,例如餐厅、酒吧、冷饮部、小吃部以及游艺厅、舞厅、俱乐部等,使它还带有游艺场所的性质,就更加能够吸引观众。

类似于波因特这样的电影院,可能会成为以后的趋势。

另外又有一种根据观众意象决定剧中故事进程的实验性演出,值得在这里提出来。

美国影片《我属于你》是一部只有20分钟片长的电影,它的特点是可以让观众从剧情提出的68个情节线索中进行挑选,从而决定片中人物的命运和影片的结局。

它的操作方法是:在每个观众的座椅上都装有一个带三个按钮的把手,观众可以通过它对于电影的情节进行表决,表决结果立即用电脑统计出来,电影就按照多数的意见发展。

这是一种调动观众参预积极性的企图,试图打破以往把结局硬塞给观众的做法,使每一个观看者都投身到创作过程中来。在电影受到电视激烈竞争的时代,它能够给观众提供一种直接参与的手段。

它是否是重新夺取观众的有价值的探索?

标签:;  ;  

百年电影:技术的过程_有声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