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式压制下“V了个假X”构式的研究论文_曹桩雨

基于构式压制下“V了个假X”构式的研究论文_曹桩雨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省 南宁市 530006)

摘要:本研究基于构式压制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V了个假X”构式进行探究。研究发现“V了个假X”构式在句法上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X”为名词、形容词和的字短语。由于受到构式压制的影响,“V了个假X”构式在语义和语用上都发生了变化,“假”由原来的贬义色彩逐渐变成中性和褒义色彩,扩展了构式意义。

关键词:构式压制;“V了个假X”;句法;语义;语用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行语在其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下应运而生并飞速传播,如“且X且Y”、“X就是任性”等。近期,“我可能……了个假……”句式在出许多新闻标题和社交软件中频繁出现。本文将含有这一类流行句式的句子抽象概括为“V了个假X”结构。

构式是形式-意义的配对体,本身具有意义。Goldberg认为构式对词项施压使其产生跟系统相关联的意义,即当构式的句法框架与构成构式的词项发生冲突时,构式能强制其中的词项改变原义,形成构式压制[2]。本文语料来自于新浪微博,我们从中检索了所有含有“V了个假X”字符串的句子,并人工选出200条包含该构式的例句,形成封闭语料库,统计时间截止于2018年3月20日。由于互联网信息庞大,可能处理时存在遗漏等缺陷。

2.“V了个假X”构式的句法分析

从我们所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在“V了个假X”构式中,当“假”的词性为形容词时,根据“X”的成分异同,可以分为A,B,C三种类型构式。A类构式:充当“X”的成分是普通名词,如“我怀疑昨天睡了个假觉。”;B类构式:“X”是形容词,如“火锅太爽,我可能吃了个假微辣。”;C类构式:当“假X”是一个词语,如“假的X”,这时充当“X”的成分是普通名词,如“你们可能认识了假的90后。”根据语料库信息显示,A类构式174条(87%),是数量上最多的,而B类构式仅有2条(1%),C类构式共24条(12%)。

3.“V了个假X”构式的语义分析

“假”作为形容词的释义是: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3]。当“V了个假X”构式的句法框架与构成构式的其他词项发生冲突时,由于构式压制,该构式便强制其中的词项改变原义,衍生出了新的意义。

A类构式:“X”是名词,“假”作为形容词修饰“X”,形成名词短语,例:

(1)今年初,山西文水、朔州出了个假酒案。

(2)我大概找了个假教练,让我自己来练车。

根据语境的不同,A类构式有两种不同语义表达,如例(1)中的假酒案是因为数百人因饮用含有过量甲醇的白酒中毒,“假”在这里保留原来的意思,即“伪造的”。但“假”在例(2)中并不是原义,说话者的教练在现实生活中是真是存在的,表达一种对现实状况不满的情绪。

B类构式:“X”为形容词,这种用法不是很常见,例:

(3)火锅太爽,我可能吃了个假微辣。

在例(3)中,“假”和“微辣”都是形容词,看似不合乎语法规则,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说话者是因为点的微辣火锅,结果太辣了让人接受不了。同样,基于构式压制,该构式中原本是形容词的“微辣”被强迫变成名词词性,指代“火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C类构式:指“假的”,作为一个形容词短语来修饰名词,如“假的2017”,其语义表达与A类构式相似,由于构式压制,C类构式可以描述与现实相反的、假的、仿造的事物,也可以表达对现实的抱怨,或者起到幽默效果,如例(4)中“假的世界”是一种自我嘲讽、调侃。

(4)3·15打假盘点行业大曝光,感觉来了一个假的世界。

3.1“假”的语义演化

在“V了个假X”构式中,“假”是关键词,释义为虚伪的、不真实的,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但当“假”进入“V了个假X”构式中,其含义受构式压制的影响发生改变,随着该构式不断扩展,“假”由原来的贬义色彩逐渐变成了中性和褒义的色彩。例:

(5)称了下体重居然没胖,我可能过了个假年。

(6)老妈见女儿出糗笑翻,女儿:我可能有个假妈妈。

上述例句中“假”并没有带明显的贬义色彩,都是表达对现实的自我嘲讽、调侃,其中例(5)表达出得意自满、炫耀的情绪,因此“假”的语义由贬义逐渐上升为中性或褒义色彩。

4.“V了个假X”构式的语用分析

“V了个假X”构式也像“V也不V”这样的构式一样具有凸显性,“假”是构式的核心,是焦点的标记,突出后面陈述的事物或行为,即“X”。如例(8)中说话者强调洗衣机不好用。此外,“V了个假X”构式大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达一种自我嘲讽的意义,具有极强的口语性。在语料中我们还发现,“假X”也像曾经出现的网络流行体(淘宝体、咆哮体等)一样走红,如“假爸妈”、“假大学”等。“V了个假X”构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看似并不合乎语法的表达基于构式压制,产生了独特的语用效果,也促使更多使用者应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4.1“V了个假X”构式与语境

构式语法是以使用为基础的语法,任何一个不起眼的构式都“隐含着特定的语义或语用功能”[1]。构式意义的产生离不开语境,相同的构式在不同语境中产生不同的效果,表达的语义自然不一样。例:

(7)今日看篮球,学会了假动作。

(8)洗完还得手动拧干,我可能买了个假洗衣机。

上述两例尽管包含相同构式,但因为语境不同,产生的语义和语用效果都是不同的。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出例(7)是做了个虚假的动作,而例(8)中说话者试图表达一种对洗衣服抱怨、不满的情绪。

5.结语

本研究基于构式压制理论,以“V了个假X”构式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考察“V了个假X”构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构式意义产生的机制和其延展性的原因,研究发现正是由于构式压制,“V了个假X”构式发生了语义演变,并在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

参考文献

[1]Croft,W.& D.A.Cruse.2005.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Goldberg,A.E.1995.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作者简介:曹桩雨(1993.05-),女,现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论文作者:曹桩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基于构式压制下“V了个假X”构式的研究论文_曹桩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