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月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当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和2016急诊收治的心肌梗死病患中分别随机选择40例为比较组和实验组。对比较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与比较组相比,明显短于比较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患者有2名,复发率为5.0%。比较组有8名患者复发,得发率为20%,两组相比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明显的缩短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明显优异的抢救效果,很好的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理 优化流程 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流程要以缩短转运、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所需时间为目的,通过对抢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生存率。本院在201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了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优化护理流程,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比较效果明显。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和2016年在我院因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40例患者成立比较组和实验组。选取标准: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符合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并在我院实行急诊PCI术者。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同意签署治疗同意书。比较组中有男性患者28名,女性12名,最大年龄75,最小年龄35,平均年龄(52.1+1.5)岁,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0.5-11.5h,平均(3.4+2.12)h。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26名,女性14名,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43.5+9.8)岁,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0.5-12h,平均(3.0+2.87)h。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比较组 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按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院前抢救并接入急诊室,接诊医护人员按常规护理流程,指导患者正确静卧、进行吸氧、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安放留置针头)、抽血化验等。确诊后作术前准备送导管室。

1.2.2实验组 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急诊接诊流程 到达医院后接诊护士将患者在就诊10min内安置于抢救室内绝对静卧,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化验血常规、心肌酶、凝血、心肌标志物等;给予患者心电监测,进行床旁心电图检查,询问患者病史,结合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

1.2.2.2 手术前准备流程 确认病情后建立静脉通道(放置留置针),记录时间,遵医嘱让患者口服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更换患者衣物,协助患者排尿,耐心安抚患者,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持续对患者的神情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1.2.2.3 送导管室流程 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急诊护士携带心电监测仪、除颤器、氧气、病历、介入患者交接单等物品护送患者至导管室,并与导管室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2.2. 培训急诊护士,建立公众平台 对急诊科所有护士定期进行优化护理流程及相关措施的培训,提高急诊护理的效率。建立面对公众开放的平台,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宣传,让公众了解心肌梗死的日常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心肌梗死的疾病知晓程度,对患者的日常护理进行初步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

2.结果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的相关指标比较见表1。如表中所示,实验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相较比较组明显较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一年后对患者进行100%回访,实验组患者有2名复发,复发率5.0%,比较组有8名复发,复发率20.0%,两组相比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症,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闭塞18min后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就会出现坏死,闭塞3h后坏死区扩展到全层的2/3,闭塞6h后可引起透壁性心肌坏死[1]。如在患者到达后的90min内进行PCI,院内病死率仅为3%,而在91-120min、121-150min和大于150min后接受治疗的病死率达到42%、57%和74%。所以,PCI术前护理准备工作的速度直接决定了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时间。传统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只是机械执行医嘱,操作步骤相对繁琐,医护人员按规定被动工作,缺少灵活性,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引入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使医护人员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思考,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作出快速的评估和护理,缩短了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使患者在最佳治疗内得到救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凤兰,王晓莉,王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

[2]赵书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论文作者:张月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月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