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论文

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论文

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孙世虹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 通过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要求。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转变社区教育的主体、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范围、创新社区教育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种”在社区居民的心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键词] 社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一、通过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要求

(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

2012年,“中国梦”理念正式提出。“中国梦”勾画出了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愿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但伟大“中国梦”不会凭空实现,这首先需要增强全体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其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奋发图强等精神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规范,从一个侧面看是对“中国梦”的具体解释,是未来中国在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应有的状态和精神风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这对通过社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社区教育既包括成人教育,也包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通过在社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国家的政策意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面扩大到学历教育体系之外的全体社会公民,同时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认识。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对国人的思想意识冲击很大,各种思潮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当下社会中偶有存在,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偶有发生。这些思潮如果不遏制,容易模糊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成。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管理从单位管理转向社区管理,这就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在社区间的传播更加复杂。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价值观中处于核心、统率地位的价值观,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广泛的价值准则[2]。在价值多元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全社会的价值认同,使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与隔阂,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3]。社区教育扎根在社区,就很接地气。通过社区教育的路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让社区居民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教育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种”在社区居民的心里。

(三)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这说明,新时代的社区教育已由单纯的教育功能向社会功能转变。社区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对其提出的新要求,要有自己的责任担当。除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外,也要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合理引导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使更多的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传播中,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此外,社区教育是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其自身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教育情怀的热心人士参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文明、友善”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参与社区教育,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聚拢人气、人才。

二、通过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一)平民化原则

社区教育本身就扎根在民间,直接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教育只有贴近社区居民、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受到居民的喜爱,才能得到更好发展。因此,通过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平民化原则。要加强对平民百姓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研究,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式、方法更接地气,更生活化、平民化、大众化。

(二)全员性原则

社区教育应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面扩大到学历教育体系外的全体社会公民,不断整合居民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寻找全体社区居民在价值观领域的“最大公约数”,挖掘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价值准则和行为准则并自觉遵守。

(三)多样性原则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社区教育在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主动适应社区居民的多元化特点。深度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心设计教育的内容,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形式,使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立体、更多样。

社区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所谓“能者为师”,社区居民既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有些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可以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他就可以为“师”;有些社区居民身上具有闪光的思想道德品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他就可以为“师”。这样的“师”来自民间,让人倍感亲切,可学性强。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把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推上社区教育的大舞台,从而达到引导社区居民开展自我教育、扩大社区教育影响的目的。通过挖掘蕴藏在社区中的能人、达人,可以扩大社区教育的优秀师资来源,扩大社区教育的教师人才资源供给,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教育师资运用及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教育服务水平。如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中常年活跃着一支“妈妈宣传队”,她们通过自学和助学带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文明创建活动。队员是来自社区中热心社区公益和社区教育的退休人员。近年来,“妈妈宣传队”的队员们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先通过自学,领会有关政策文件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内涵,然后再把政策文件谱成歌、编成曲,以当地特有的山(海)歌的形式唱给社区居民听并组织社区居民学唱,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自学和助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更易于被当地社区居民所接受,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中的弘扬与传播。

三、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转变社区教育的主体

当前的流行音乐课应该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力为学习目标。学生大都偏爱流行的电视剧、电影、明星等,教师可以引入流行题材,找到学生心中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教育。如在欣赏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短剧《牧童》,让学生融入到短剧的意境中,感受生动活泼的音乐氛围,释放各自的内心情感。在播放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让学生轮流起来回答自己最喜爱的音乐明星、音乐类型等,学生一起沟通交流,对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探讨,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师生音乐互动。

(二)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范围

*:本项目得到漳州市林业局韩金发、何水东2位高级工程师;福建农林大学陈礼光副教授;长泰岩溪国有林场张友育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这是新时代对社区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日常的实践中,社区教育更多面向的是社区中的健全人群,如活泼可爱的青少年儿童、健康开朗的老年人、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但容易忽略社区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或由于身体的原因、或由于心理的原因、或是忙于生计,不能参与到正常的社区教育中。社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关于权益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掌握适应新生活、新环境的生存技能。通过社区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帮助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提升生存能力,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社区中弱势群体的获得感,使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满满的正能量。如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放学院自2010年起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开展针对服刑人员的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临时安置、创业培训、就业推荐等5大模块的培训,7年来共计培训服刑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约21000人次,为柳州市乃至整个广西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社区教育是实现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路径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案例说明,社区教育应落实到具体的民生问题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三)创新社区教育的形式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对新时代社区教育工作提出的另一要求。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对新时代不同地域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文化层次、欣赏水平进行研究,创新教育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生活化、大众化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融入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社区居民自然而然地认可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广西来宾市社区教育学院经常组织该学院葫芦丝学习班的学员到社区、学校、城市广场中开展学习成果展暨“我用葫芦丝颂党恩”活动。活动既宣传了社区教育的成果,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前来观看演出的社区居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此外,社区教育工作者还应改变工作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时代学习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使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更具有时代特色。如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自治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简称远程办) 合作,在八桂先锋手机APP中开设社区教育专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APP中,供广大党员和社区居民随时查看;同时通过远程办完善的远程教育系统开展专题讲座,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组织地推送到每一个基层社区。这样的学习便捷、高效、覆盖面广,效果明显。

新时代需要新的思路,新的作为。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拓展了为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功能,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创新点。

魏急促的喘息扑到迟恒脸上,“迟记者,你听我解释,310毫米是海宁地区五十年、24小时连续降水最高记录,现在已经超了40,这雨肯定下不久了,只要雨停,水有时间渗排出去,就没有危险。几万人住在坝下面,我老婆孩子住在坝下面,责任有多大,我能不知道,没把握,这个风险敢冒?”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 .(2013-12-23)[2018-9-21].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3/c64387-23924110.html.

[2]张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黑龙江青云社区建设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17.

[3]谢金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区精神重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56(2019)01-0039-03

*[基金项目] 2017年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运行模式研究”(编号:2017GXOUYB04);2017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依托云平台创新广西社区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编号:2017KY1463)

[收稿日期] 2018-10-27

[作者简介] 孙世虹(1976-),女,山东阳谷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学院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

[责任编辑 孔文静]

标签:;  ;  ;  ;  

社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