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语篇教学的尴尬与对策_说明文论文

说明文教学的尴尬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明文论文,对策论文,尴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到说明文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说明文教学太枯燥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教不出什么名堂。翻阅不同时期名师的课堂实录,通览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以及阅读各类语文教学杂志,我们发现少有说明文的教学实例和研究。说明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块贫瘠的土地。说明文教学,能否像其他课文教学一样精彩纷呈、常教常新呢?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先来看看目前说明文教学的现状。

一、剖析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目标模糊

很多教师误以为说明文的目的就是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在教学中就应当以此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处理说明文教学,或在引导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后便“大功告成”,或千方百计地大量拓展关于该领域的知识,进行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知识轰炸。这都势必将语文课异化为常识课。

2.分析过多

教师们又习惯地认为教说明文就得讲说明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于是,课堂上我们常看到的是教师生硬地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教师一厢情愿地大谈说明方法,学生学得无精打采、了无生趣。

3.模式僵化

反观说明文课堂教学,“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从哪几方面介绍的?”“怎样介绍的?”成了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而久之则僵化成型;一旦成了固定模式,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

可见,说明文教学迷失了语文的自我,游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说明文课堂枯燥干瘪,单调乏味。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回归语文本色?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策略。

二、浅析说明文教学实施的策略

1.创设情境让说明文趣味浓浓

尽管说明文叙述简洁,语言缺乏感染力,但只要我们善于创设情境,就能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愉快积极的心情走进课文。

如学习《太阳》一课,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出示“后羿射日”的画面。

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就像十个大火球,烤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年轻人,他叫后羿,他对着太阳射下了一个、两个、三个……你们看,后羿正对着最后一个太阳准备拉弓呢!小朋友,你有话要说吗?

生:不能射。

师:为什么呢?答案就在课文里。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急于走进文本的兴趣。

2.读中感悟让说明文情意绵绵

教师当着力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情感因子,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之旅。

如学习《长城》一文,课文语言极平淡,学生往往进行着枯燥乏味的指令性的朗读,这样的读毫无意义。我在小结中设计了这样的引读,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长城?(气魄雄伟)

引读:是啊,这是一座气魄雄伟的长城!——齐读第2自然段

师:透过长城,你仿佛看到了谁的身影?(劳动人民)

引读:是啊,这是一座凝聚着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长城!——齐读第2自然段

师:我们是炎黄子孙,面对长城,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骄傲、自豪)

引读:是啊,这是让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长城!——齐读第2自然段

调动学生的情感因子,引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说明文也可以读得如此深情,这样的说明文课堂谁不喜欢?

3.语言实践让说明文乐趣无穷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在鲜活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历练语文、发展丰富的语言。

如《颐和园》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实践:

师:小朋友,如果你是颐和园的小导游,你准备怎样给游客介绍美丽的颐和园呢?我们来评评“优秀小导游”。

这样,学生在介绍中就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真正实现语言的内化。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课堂就有了别样的生趣。

4.领悟写法还说明文语文本色

纵观说明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把完成“课文写了什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其实,抓住知识要点只是说明文学习的一小部分内容,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让学生在梳理课文、提取知识后,完成了下面的表格:

但我并不满足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对课文写作方法的领悟和学习上。

师:请仔细观察这张表格,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试验2和试验3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是呀!那作者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生:作者把这两次试验写在同一个自然段里,而且只写了一次结果。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发现3次试验前的布置是一样的。

师:对呀!那课文又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生:课文没有写后两次试验前的布置。

师(小结):是啊,后两次试验的结果是一样的,课文就把这两次试验写在同一个自然段里,而且只写了一次结果;后两次试验前的布置和第一次的是一样的,课文就只字不提。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像作者一样该简略的地方就简略,该写清楚的地方就写清楚。

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得、习得了写作方法,这样的说明文教学科学又不乏语文味。

总而言之,说明文作为语文教材,就应具有语文课共有的特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因此,我们要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说明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回归语文本色。

标签:;  

插图语篇教学的尴尬与对策_说明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