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与对策论文

铁路企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与对策论文

铁路企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与对策

袁磊

(上海局集团公司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处 经济师,上海 200071)

摘 要: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精准地建立关键指标体系。从指标体系构建重要性、思路与原则出发,分析了上海局集团公司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铁路特点和上海局特色,研究建立“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体系,为企业精准“画像”,通过指标体系有效评价企业发展质量,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铁路;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0 引言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局集团公司)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可量化、可比较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来指引,需要具体有形的抓手来推进。“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是真正把争当好排头兵落到具体项目和实际行动上的有效载体、有形抓手。构建衡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体系,更是全面开展“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的重要提前基础。

1 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上海局集团公司实施公司制改革后,作为公司化运营的企业属性凸显,面临着从生产管理向市场经营转型发展的新挑战。以盈利为目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持续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围绕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从市场化需求实际出发,结合铁路企业实际现状,对照全国先进行业、铁路先进企业等标准,研判企业发展趋势,查找安全质量、效益效率、人才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影响铁路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从多维度、多角度给企业精准“画像”,客观、科学评价企业发展质量。因此,建立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实施“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至关重要。

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2.1 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

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区域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起步早,公路、水运、民航等发展水平高,与区域内交通行业企业比,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还不够明显。新时代新体制下,必须提高站位,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自身的发展。坚持面向市场的发展理念,查找确立影响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指标,从对标中查找自身原因,制定实施对策及措施,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说完,爸爸领着我,乘着索道来到雪道的最高处。我做好热身运动后率先一跃而下。在下滑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脚踏风火轮的哪吒,风驰电掣般地左右飘移。遇到拐弯或者陡坡时,来个帅气的“S”形,又或是“刷”地来个转身急停。最后,我一路顺利到达了终点。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工程位于江苏常州市及镇江市境内,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确定的提高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引排通道工程,其水系调整及影响处理工程(运北丹阳片)中有主要建筑物4座,即永红河泵站(中型)和立新、卫新、红卫三座小型泵站。4座泵站主体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均为三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混凝土设计强度值C25,设计抗碳化性能等级T-Ⅲ。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检测资料,自然条件下1~4个月时间,部分结构碳化深度部分达3~4mm,根据推算,现状混凝土耐久性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采取附加抗碳化措施。

2.2 提升优势与补齐短板同步

在利用既有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突出主题与主线,研究设定新的关键指标项,倒逼改革、管理水平提升。

2.3 精准选标与科学建标相结合

青年人才是石油企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是人才队伍中最富活力的群体。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明确人才职业发展目标、路径、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青年人才成长,增强人才队伍活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笔者凭借在胜利油田(下文简称油田)党群工作部门多年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以油田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的方式对石油企业如何有效开展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现阶段加强石油企业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2.4 体现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是全新的工作,无经验可谈,尤其指标体系设计、建立又是工作开局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江苏省地方政府“对标找差、创优争先”为集团公司顶层设计提供了参考,但由于单位性质不同,借鉴作用不强。建立指标体系时,对“标”为何物概念不明、认知不一,如何建标心中无明确方向,无从下手。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与考核挂钩的习惯性思维,专业系统在参与设计过程中,顾虑较多,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群策群力的作用不明显。

指标体系设计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即集团公司设计一级指标、各专业系统设计二级指标、各单位设计三级指标,指标要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上下交流与互动不够。机关处室之间在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接、沟通协调动作力度不够。各专业系统在强化顶层设计、过程指导上发挥作用不充分,各单位主动承接任务、积极先行先试的热情不高,依然沿用贯彻落实的习惯做法,观望上级指标体系的情绪化严重。

3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指标体系感观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够

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国有企业必须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和制度机制,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全面创优,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结合铁路总公司绩效考核,既充分利用既有指标,也研究设定新的关键指标,指标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与集团公司的规模体量相适应,将运输总收入、客货发送量等既有指标筛选出来,实现逐年增长。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更加注重成本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效率等效益效率,科学设计新指标,强化内涵挖潜,实现提质增效。

3.2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不合理

2)效益类指标。以成本投入与产出为主线,参照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通过既有数据测算、研判,建立能够反映收入、盈亏、成本(支出)、工作量(发送量)、经营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中华龙舟大赛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高、奖金总额最高的龙舟赛,从2011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龙舟协会主办,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与赛事举办地政府共同承办。

3.3 指标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不匹配

安全是铁路永恒主题,走向市场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指标体系框架必须精准体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性不够。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在建立指标主题与主线不明确,投入性的指标偏多,管理性的指标较少。管理与效率、效益与效率指标之间重复交叉。定量的指标未区分阶段目标,直观反映发展趋势,无法分析比较研判。二是关键性不够。在安全管理、经营管理、专业管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等方面既有指标“拿来主义”严重,建标时容易沿用既有指标,指标碎片化,代表性不强。三是创新性不够。初期建立指标质量不高,同类性指标重复性较高,比率性指标不够,无法与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3.4 指标体系各层级相互脱节

在岩土工程中钻探技术和取样及测试的目的主要分为五点。一、具体了解地层构成,具体分析地层的特点;二、分析地质构造,对不同地质进行查明,具体针对地质的分布界限以及地质形态;三、对钻探后所采取的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充分了解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四、了解岩石以下的地下水,通过水位测量的方法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查明地下水的化学物理性质;五、钻探产生钻孔可以促进实验进行取样及测试,推动岩土工程科学合理的实施计划。

4 指标体系构建的对策与措施

4.1 切实提高工作认知水平

首先,要认清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部署、任务分劈,而是以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支撑指标体系为纽带,将集团公司、各专业系统、各单位三个层面融为一体,实现以单位保系统、以系统保全局,通过逐级目标的实现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其次,要认清指标体系“标”的内涵,“标”不是简单的设定工作目标值,而是选好定位,找好坐标,向区域经济领先率先的交通运输行业或相近企业的先进水平看齐。对于集团公司各专业系统、单位来讲,以路内外先进企业为“标杆”,以国家或行业标值为“标准”,以铁路总公司考核排名为“标尺”,选好坐标,设定好奋斗目标值;对于个人来讲,以单位内外先进个人为“标杆”,以岗位职责、制度为“标准”,选好坐标,设定好工作目标。

4.2 精准设计指标体系框架

以“路网和技术装备、企业改革管理和经营效益、运输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生活水平、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六个走在全路前列”为引领,把着力点放在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教人才、党群工作六方面,建立“1+6+N”(1个总目标、6个方面、N个分项)的指标体系框架。每个方面设定工作要求,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教人才方面统一建立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在工作要求中予以明确;党群工作以定性指标为主,融入定量指标。对照“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指标体系意义、内涵,同步建立三层指标体系。集团公司指标体系采用分块设计法,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教人才、党群工作等六方面指标,分别对应由安监室、财务处、劳卫处、人事处、企法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牵头研究设计指标。

4.3 突出主题主线建立关键性指标

从集团公司在全路的重要地位和长三角率先发展格局定位出发,聚焦全路领先率先水平,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梳理出呈现向好趋势的指标、领先水平的指标。直面企业发展“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梳理出纵向上处于波动状态的指标、横向处于中下水平的指标,实现整体提升。

1)安全类指标。进一步解决好铁路主体责任和最终责任的指导思想问题,以安全结果为主导,强化安全管控,确保安全持续稳定、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建立能够反映安全结果(事故、故障)等方面指标。

以“路网和技术装备、企业改革管理和经营效益、运输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生活水平、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六个走在全路前列”为总架构,细化分解为路网规模、装备水平、设备维修水平、工程建设质量、修程修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改革管理、经营效益、运输效益效率、劳动生产效率、职工队伍建设、党的组织工作等20分项,对照分项建立200多个指标。由于分项较细较多,面面俱到,所建指标偏多,关键性不强、代表性不够,指标层级(集团公司与专业系统)相互交叉。

3)效率类指标。以运输组织挖潜提效、劳动生产组织深化改革为主题,建立能够反映运输效率、设备检修运用效率、劳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4)质量类指标。以科学养修、精准开车、优质服务为主题,建立能够反映设备质量、服务质量、预测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2014年起,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主动应对、着力破解新老问题交织的困境,培育出新的发展动能?唯有依靠深化改革。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难题,助力实现小康社会,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

5)科技人才类指标,以智能建设和人才强企为主题,建立能够反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教育等方面的指标。

4.4 科学合理设定指标值

坚持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相结合,纵向已经呈现向好趋势的要巩固扩大,纵向处于波动状态的要稳中求进;横向已经处于领先水平的要常态保持,横向处于中下水平的要奋力赶超。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审视和梳理现有的发展基础,对于每一个定量指标都要明晰2016年、2017年的实绩,分析近年来的历史变化规律,研判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按照“跳一跳、够得着”原则,按照逐年向好的要求高标定位,明确近期和中长期赶超目标,努力赶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实现逐年向好,切实以目标为引领推进创优争先工作。

5 结束语

建立“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指标体系既是评价体系,又是引领体系。通过指标体系对企业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技与人才等全面监测、评价,准确反映集团公司转型后企业发展质量。由于指标体系是全程、动态的衡量标准,通过对照行业先进程度和差距,科学修正指标,引领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引虎,胡斌.基于全员责任的同业对标精益化管控[J].企业管理,2018(7):59-61

[2]陈俊松,杨宗武,张谦.烟草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22-124

Conside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Bureau Group Company to Establish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YUAN Lei

(Shanghai Railway Bureau Group Co.Ltd.,Offic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legal Affairs, Economist,Shanghai 200071,China)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precise key indicators for enterprise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Starting from the ideas and principles of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and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ilway and Shanghai Bureau,establishes the key index system of'finding the difference towards the standards and striving for the best'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index system,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uld be evaluated effectively.

Key words: railway;high quality development;index system;construction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9746(2019)01-0025-03

修回日期: 2018-12-15)

(责任编辑: 魏艳红)

标签:;  ;  ;  ;  ;  ;  

铁路企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