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吕顺志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吕顺志

北安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黑龙江省

【摘 要】计算机设备与信息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能缺失的重要技术要素。依靠计算机可从互联网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信息传输也可以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展开。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却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双刃剑,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使用者必须明确各种涉及到网络安全保障的问题,加强防控网络风险的力度。现结合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对安全问题开展剖析。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对策

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可与计算机硬件设备融为一体,为现代人提供一些基础服务,给人们创造出新的网络发展空间,各行各业都深受信息网络的影响,然而网络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信息泄露的风险问题直接威胁每个计算机的用户,保障信息安全,必须先将多种风险因素找出,全面控制信息泄露的问题;控制安全工作也必须做到位,系统应当具备自动核实用户身份的能力,以此来对计算机的访问与操作进行管控,降低风险水平。

1 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逐步蔓延,受到威胁的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可运用有效的措施、技术与管理手段,对计算机设备中存储的信息以及内部的软件、硬件实施保护,使其免受网络环境中的负面因素的影响,规避非法变更计算机数据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个人或者机密信息泄露的事件,使计算机能够更为安全地发挥其作用,缩减信息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

2 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在主要安全问题

2.1 计算机网络自身的问题

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为特征的“互联网+”正在改变安全行业,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输,安全威胁的“量”和“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这种开放性的特点对网络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首先,开放性的网络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传统的安全防御体系已难以解决万物互联时代的安全问题。其次,国际性的网络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者也可以对我国网络进行攻击,所以,网络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最后,自由性的网络导致许多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随意地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发布与获取。

2.2 软件问题

网络软件自身的漏洞与缺陷也是网络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之一,黑客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漏洞来对机器进行远程控制。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方面,一定要对网络软件自身的漏洞与缺陷高度重视。

2.3 操作系统的隐患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支撑系统,一般情况下,操作系统会支持文件传输、程序加载等,许多执行文件都是通过人为编写,一旦编写过程出现漏洞,那么文件传输的过程就会被别人监视,所以执行文件、程序安装等都会给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带来隐患,一旦程序被黑客所利用,便会对系统进行攻击,造成信息泄密或丢失。

3 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可行对策

应对网络安全隐患与信息泄露风险问题时,可将管理性与技术性措施结合使用,以此来从多个角度消除信息网络生成的负面影响。

3.1 改善网络环境

计算机网络一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最终在工作成果上取得理想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从外部环境入手,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严肃处理不合格网站,保持整体网络环境的清洁化,加强网站信息的审核力度,积极处理存在漏洞的网站,做好网络榜样,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普通民众,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提高网络安全认知水平,增强风险意识,不要随意透漏个人信息。在受到网络侵害时,要学会依法举报,绝不纵容网络犯罪现象。作为国家层面,要加强网络安全机制的完善,建立长效的保障体系。

3.2 做好防范网络病毒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都是依附其他媒介得以生存的,病毒进入宿主程序之后对其进行篡改,许多计算机病毒并不会立刻发作,存在一定的潜伏性,在符合发作条件时便会产生较大破坏。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主要体现在对计算机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的影响。在计算机病毒防范方面,首先要建立起严格的病毒防范制度,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对主引导区系统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对服务器的每一步操作都要进行登记,一旦受到病毒的攻击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等病毒清除之后再进行联网。其次,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要安装防病毒软件,有效地进行病毒查杀。最后,安装防火墙,虽然防火墙并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但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病毒进行阻截,根据用户的定义来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有效防止外部病毒的入侵。

3.3 应用各种信息保护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以提高信息的隐蔽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数据加密有数据存储加密和数据传输加密,存储加密是对每一份存储数据进行加密并且对权限进行设置。传输加密包括端到端加密、链路加密以及节点解密3种。

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对审计数据及其他网络信息进行操纵,检测计算机网络外部对系统的入侵行为或企图。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不仅可以防护来自外部的攻击,对网络安全进一步强化,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弥补防火墙技术的不足。

3.4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管理力度

除了从技术层面保障信息安全之外,还可以优化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运用多种管理措施,实现信息保护的需求。设置完备的网络安全保障法规制度,提升网络保护行为的法律效益,做好计算机信息网络领域中的立法建设工作,通过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度的制度来规范网络安全工作;网络安全教育工作需要面向学校、企业与政府展开,以此宣传网络安全保护,使更多的计算机应用者都能够重视信息保护工作,抵制网络中黑客等的违法行为,为净化网络环境贡献相应的力量,对技术型人才进行大力培养,打造高水平、高素养的网络安全管理队伍,借此来更好地支持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可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库,尽管网络漏洞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往往会有一定的共性特点,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可对已知的漏洞问题进行总结,以此来打造安全信息库,高效保障网络安全,详细分析漏洞标志、控件信息与端口信息,使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能够全方位实施。鼓励计算机用户积极举办存在隐患的不良网页,抵制存有病毒风险的软件与网址,以此来高度防范风险问题,定期开展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的宣传活动,健康地运行现代网络系统。

4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完善防护系统,在不影响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的同时,保护计算机中的信息,使用技术性手段直接消除风险因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用户也必须形成风险控制意识,能够主动抵御处于信息网络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共同参与网络安全保护活动,以此来消除隐患,打造洁净的网络环境,使信息网络与计算机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贺庆功.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科学与财富, 2017(20):61-61.

[2]李太明. 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通讯世界, 2018, No.334(03):35-36.

[3]吴铁锁, 任静.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J]. 数码世界, 2017(10):260-260.

论文作者:吕顺志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吕顺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