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杜逸群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摘要: 本文重点探索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教育方法进行比较,进而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方面提出教育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传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但是研究关注点更多集中在“修复”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学生积极品质,“预防”心理问题更加重要且有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于上世纪末创建,它致力于探索人的美德和积极品质,主张心理学不仅重视心理问题,更要关注普通人如何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发挥潜能,获得更高的生活幸福感。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1]

中州之西,有数道高山巨脉横亘大地。凭天俯瞰,宛如数条巨龙,自北向南骈列而行。其间山岭褶皱,断层成束,崖谷深切,江水横流,将中州的繁华喧嚣与西域的苍凉广袤横为两断。是以,中州人将这群山脉合称作横断山脉。

(“Xylem”源于希腊语,意指植物中从根茎向枝干输送水分的细胞,这一品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Xylem公司的业务。Xylem公司专精于为客户提供供水、输水解决方案,专注于水的取用和质量,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解决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水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座右铭是“共创和谐水世界”。——Xylem公司副总裁、中国区总监吕淑萍在Xylem公司启动仪式暨新公司品牌发布会上的致辞)

积极教育思想之所以适用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是属于没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一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去教育这部分学生是成效寥寥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积极品质,通过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挖掘积极的人格特质、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感悟和追求人生意义,来提高生活幸福感。积极人格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二、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比较

(一)关注重点不同

传统心理学的教育模式一般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断解决个案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并非将人看作心理疾病的载体,而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对象自身的人格力量,帮助教育对象获得持久的自愈能力。积极心理治疗理论的创始人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曾认为:“治疗和消除患者存在疾患并不是第一位的,最紧要的是通过努力发动每个病人自身拥有的力量和潜力[3]

(二)治疗目标不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培养积极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包括看起来心理健康的学生,对全体学生实施积极教育,让每一位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其次,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积极情感。“如果一个人是悲观的,即使他是很有能力和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他也是很容易失败的。”[4]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观,与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成为心理问题的代名词,而是应该成为大学生获得幸福自信的途径。

(三)教育方法不同

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点侧重于展示问题、解决问题,更多展示负面情绪、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注重挖掘普通人的潜能和积极品质,做到“未雨绸缪”,提高生活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从怎样让心理更健康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对人类病态心理的探讨转向挖掘人类内心潜力和正面特质为主。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一)确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传统心理学的治疗目标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消除问题,目标是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吸取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合理内核,它反对悲观主义,目标是预防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本身拥有着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预防的任务就是挖掘和建造人们本身拥有的这些力量和品质[2]

(二)探寻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人格特质,以完善个人为目标,强化学生已有的积极特质并挖掘潜在的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总结了包含二十四种人格特质的六大美德,包括: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其次,体验积极的情绪。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讲座等实践,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性的体验积极情感,比如被表扬、被感谢、被需要……。然后,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健全的人格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人格是渐成的。”[5]形成一个积极的整体教育系统十分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与校内各项工作融合,建立学生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医院为主线由下而上的“教育连线”。

和一杭分手后,雪萤发现被人跟踪。她看了看那个戴墨镜的男子,不动声色地跨上一辆公交车。当她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位置站好时,那个男子也上了车。他朝雪萤瞥了一眼,又把目光移开,钻到密集的人群中,消失了作为个体的特征,成为无数灰色背影中的一个。

(三)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首先,采取积极的测量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辅助运用人类积极品质的测量问卷,如生活满意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整体快乐指数问卷等,这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筛查问卷的积极补充。其次,充分利用团体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深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倡,团体辅导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自卑、自尊、社交恐惧等心理健康问题。”[6]。在团体辅导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中来,在活动的全过程中要贯彻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并善于从案例中发现和总结积极成分。然后,培养学生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这一方法是指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帮助自己的心理满足需求,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班级、社团等团体帮助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训练和辅导。使他们进一步关注和了解自己,学会自我调节,合理控制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具有积极地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萌,赵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9):242-243.

[2][4]于风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

[3]Nossrat Peseschkian,白锡方,译.积极心理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5]张念宏,主编.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6]陈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4):75-77.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30-0396-01

标签:;  ;  ;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