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救援措施论文_舒毓

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救援措施论文_舒毓

广州嘉立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电梯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交通生活。人们在享受电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使用者的安全,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了解电梯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时做出改进,增强电梯的安全性,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电梯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电梯的常见事故包括蹾底、溜梯、冲顶以及系统事故。对这些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有利于全方位解决电梯事故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救援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电梯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人们乘坐电梯的最高要求。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保证电梯安全、可靠的是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以及各个电梯组成的元器件质量。因而,为了避免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电梯的检验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

1电梯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环节

1.1安装维修人员操作不当

安装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梯安装时如果没有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也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另外,定期规范地进行维保和检测也是保障电梯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相关的工作不到位也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2自检工作不全面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当电梯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电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检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仔细研究相关的报告说明,认真分析哪些项目需要重点检验检测。然而当前的很多单位并没有对检验检测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单纯的敷衍了事,从而埋下安全隐患。更有甚者,根本没有开展在电梯的检验工作,随便编几个数据就认为是完成了电梯的检验工作,这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做法也对日后电梯的维修检测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使日后的检测维修工作不便展开。

1.3设计制造环节留下的隐患

我国电梯制造起步较晚,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自主研发制造,8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电梯的设计制造与其能否长时间安全运行密切相关,这些隐患主要表现在:建筑施工方对所选电梯的性能及运行情况不了解,或者在即将竣工时更换其他型号电梯,导致电梯土建设计与实际不符;一些厂家为节约成本,将老旧电梯翻新,重新包装,再次投入市场,以次充好;部分企业重绩效轻安全,仅凭客户反馈的安全质量问题和以往的经验就确定了设计方案,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评价工作。

1.4电梯管理不受重视

许多物业和工程单位对电梯管理没有落到实处。电梯没有专人管理更没有对施工队伍进行身份和专业性审核。对于乘客反映的问题也视若无睹。电梯管理人员离开原有的岗位以后,没有及时交接,甚至有时对讲室的值班人员也出现了擅自离岗的情况。电梯使用人员和安装人员的不当行为没有有效管理也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有的业主自家装修,运送材料的过程中损坏了电梯操纵盘,而没有及时进行汇报。而相关单位毫不知情,置之不理。

2电梯事故的预防救援措施

2.1成立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平台

在科技得到发展之后,电梯安全事故变得越来越少,但是人们关于这个方面的意识较为浅薄,所以事故在不可避免的发生,所以就必须要建立一个事故应急救援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综合信息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保证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分析好信息,加强预测,保证高层建筑电梯的平稳运行。

2.2树立安全意识,加强维修保养

首先,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容易发生人身和伤亡事故,因此在电梯从业人员中要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处处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其次,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如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流程、电梯大修改造及应急事故处理工作流程等;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岗位,如电梯维修工、安检员、安全主任等,实行“公司经理→安全主任→安检员→电梯维修工”的纵向安全管理,层层落实的安全负责制,保证责任到人。

2.3对检测人员的规定

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规划的检验工作通常难以正常的开展。因此如果想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在进行检定工作前制定一个高效且有效的检验方案。当检验检测工作依据检验发案有计划地进行的时候,检验工作一般可以顺利的完成。通过检验方案的制定,检验人员可以清楚地明白当前的工作以及随后的检验工作。同时方便不同的检验人员相互了解,有利于检验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还保证了检验工作的效率。检验方案的设计规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使得检验方案切实可行。切不可脱离工程实际去盲目的制定检验方案,这样不仅不会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反而会降低检验工作的效率,从而造成时间经济上的浪费。同时要考虑到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如在检验工作中发现威胁检测人员的人生安全的问题,应该立即停止检验工作,在相应的危险排除之后再进行检验工作。同时检验人员在检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去进行检验,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在进行检验工作的时候,检验人员绝对不能自主决定忽略或增加某些检验操作。

2.4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是预防电梯检验事故发生的关键。电梯检验事故类型多样,在进行验收之前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方案,对电梯的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电梯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风险预警系统在电梯检验阶段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当进行电梯检验中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时,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在检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检测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风险预警系统在整个电梯验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发挥其功能的最大化效果,相关人员要提前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安全性和科学性评估,保证风险预警系统能够满足预警要求,并提前设置好放置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电梯检验事故的发生。

2.5加大日常检查力度

电梯制造单位授权的安装维保单位以及相应工作人员需要发挥联动作用,互相配合与监督。按规定每个月至少两次常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电梯维护单位需要定期排查电梯的故障,出现问题及时抢修。还应该对电梯的运行装置和制动系统等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松动或损坏迹象应及时更换。公共交通型的自动扶梯需要有专人把守,对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制定出应急措施预案。当发现有安全隐患,要及时解决。当电梯的载客量过多时,需要及时进行疏导,并帮助群众安全乘坐电梯。当电梯的运行状态不稳,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停止电梯运行,解救被困群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多发有诸多方面原因,只有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此做出应对性策略,笔者提出的相关建设性意见,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严学文.电梯安全运行及保障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141-142.

[2]路成龙,顾雯雯,孙勇.关于电梯事故主要危险源的分析[J].中国电梯,2018,29(21):42-45.

[3]曲卉,王兴隆.电梯管理对电梯运行质量的影响研究[J].居舍,2018(30):180.

[4]王亚军.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7.

[5]穆学凯.浅谈电梯安全隐患及安全保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229.

论文作者:舒毓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救援措施论文_舒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