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

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

林坚[1]2000年在《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科技传播系统入手,阐述科技传播的特征、实质、要素、结构、功能、效果及传播中的障碍;论述信息选择的必要性及其行为过程、心理机制,探讨信息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信息选择的途径和工具;阐述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及其转化中的选择机制,对科技共同体内的信息交流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科技知识和信息向社会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和类型,着重分析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选择问题;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状态,针对不同的信息环境,探讨科技传播中的文化过滤问题;最后,着眼于科技传播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效的科技传播网络对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结论是:(1)科技传播是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传播过程存在多因素相互作用,是一个非线性动态过程,必须适应需求,全面传播,适度选择,以达到有效应用的目的。(2)科技传播,不仅要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还要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技文明,对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必须予以充分注意。(3)信息选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个人、传播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团体企业还是整个国家,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切合自身需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科技信息和知识进行恰当的选择。(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整体构建,综合创新,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科技传播,注重信息选择。一、科技传播系统分析科技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科技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革命和生物革命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科技传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行为的一个分支,科技传播与知识传播、信息传播是相互交叉的关系,由于强调着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以传播科技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传播已成为科技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作为一种“血液循环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所系。构建一个迅捷、高效的科技传播网络,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科技传播活动包括科技交流、科技写作、科技出版、科技新闻、科技教育、科技宣传、科技普及、科技翻译、科技信息咨询、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计算机数据库与综合服务网等等。科技知识和信息通过跨时空的扩散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从“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并使之增值,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予以提升,形成高度的科技文明。科技传播的灵魂是确立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形成科技文明。科技传播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不是各种手段和渠道的总和。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相互联结,一环扣一环,具有等级层次结构。传播过程不是采取线性模式,而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向互动、循环反馈的非线性方式。科技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1)科技共同体内的信息交流;(2)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技普及;(3)培养人才的科技教育;(4)面向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科技咨询;(5)对企业的技术传播和农业技术推广;(6)国际科技传播。科技传播的功能主要有:促进知识扩散,驱动科技进步;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推进人类文明。科技传播力图收到长期的、预期的、积极的效果,要警惕假冒科学之名,实为传播非科学、反科学的信息的行为。把科

吴平[2]2006年在《论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新闻是科技传播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候,科技新闻的传播也因此倍受关注。在人们对科技的强烈呼唤中,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也被放大。而在科技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科技新闻的传播者-科技新闻记者成为最多被指责的对象。事实上,在科技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都影响了科技新闻的传播质量。本文详细分析了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以及社会因素对科技新闻传播的交叉影响,运用大量数字和图表的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力图从宏观和微观上找出科技新闻报道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黎明[3]2008年在《论科技传播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而科学技术的传播则承担着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其相关要素的作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己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正在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技传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科技传播的形式、结构、主体和功能都各不相同。进入20世纪中后期尤其是在信息社会到来之际,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与扩散,在工业社会时期建构起来的科技传播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科技传播无论是其结构还是功能都出现了进行适应性调适与改进的变革趋势。本文借鉴西方科技发达国家发展科技传播的经验的基础上,对科技传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与讨论,分析了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科技传播的因素,同时对当代中国科技传播的结构变迁态势以及促进其顺利实现变革调整的方式与手段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

李皋阳[4]2012年在《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文中认为技术推动变革,网络助力传播。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同时,也在快速颠覆着传统的科技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传统“沙漏式”的科技传播模式正在被各种门户的网站整合起来,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被物理链路连结起来组成数据链路,现代科技信息的传播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逐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整体互动的网络科技传播模式。在网络时代,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直到传递等方式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科技信息的传播理念、传播途径与传播模式以及社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类正在快速走向扁平化的信息化社会,传统的科技传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的深层思考。我们知道,网络科技传播不仅有物理块状结构体系之间的纵横移动问题,还有组成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问题。随着网络环境下科技传播能量的不断积聚、演化和愈加强势,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已经成为时下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近十年来,科技传播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研究科技传播问题的学者人数和成果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对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研究寥寥无几,只有个别的学者在研究中稍加涉及,并散落于相关文献中。在国外,相对比较早的研究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1998级社会学韩国留学生林昭廷,他于2001年在《当代韩国》杂志上发表论文《试论韩国的科技传播机制》。该论文立足于韩国国情,考察了韩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科技传播中的政府行为与在市场体制下的科技传播过程以及影响科技传播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国内,最早比较系统的研究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郑念教授,他在2005年出版的《科技传播机制研究》一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专门对科技传播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的著作,开创了研究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先河。书中以报告的形式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传播的比较研究,从市场、政府、社会环境对科技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传播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索。但是,纵观国内外对科技传播机制问题的研究,都是以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为背景来探讨,以求提高科技传播的效率,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忽视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从而未能把科技传播机制放到网络环境中来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本文正是从网络环境出发,以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机制的内部系统结构要素及其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提出了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面临的种种挑战,进而呼吁建立科技传播机制的保障体系。本文共分五章,另有引言和结语,共七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正文部分:第一章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系统作总体描述。详细分析了科技传播系统由科技传播主体、科技传播客体和科技传播渠道三个基本结构要素组成,并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对科技传播系统中科技传播主体、渠道以及流程的影响,进而让我们明确研究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系统是研究科技传播机制的基础。第二章从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两个层面分析了构成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的基本类型。指出构成科技传播内部机制的几方面内容,包括信息自选择机制、系统自组织机制和系统自控制机制,并解释了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外部机制的基本类型以及其性质和程度。第三章分析了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系统的运行机制。本章从动力传递、效果反馈、调节改善三个机制层面分析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系统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网络环境下科技传播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之间是一个怎样的互动作用关系。第四章从信息生态失衡与信息文化落差两部分出发,阐述了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本章解释了信息生态失衡带来的网络信息污染问题以及信息安全隐患,影响着大众对信息的接受和选择,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与数字代沟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第五章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建构一定的保障体系来消除影响科技传播机制运行的不良因素,使科技传播活动能顺利的进行。本章设计了两个基本对策来解决网络时代科技传播机制运行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完善网络技术的安全机制和建构网络信息的过滤机制两个主要策略。

田小庆[5]2006年在《科技传播障碍及其对策分析》文中指出科技传播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但一些消极因素的存在,使科技传播功能的实现困难重重。因此,有必要对科技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传播的三大要素——传播者、受众、传播途径之间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科技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后面科技传播障碍研究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其次,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科技传播内部三要素是如何影响科技传播顺利推进的,也分析了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体制等外部因素对科技传播的制约作用,还分析了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科技传播体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再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尝试性地从科技传播内部问题、外部环境制约、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的缺位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促进科技传播顺利进行的对策。 最后,文章论证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体系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在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背景下,我国科技传播体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试图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以期构建高效率的现代科技传播体系,提升我国知识创新能力,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

刘建美[6]2013年在《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科技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持,被称之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科技的传播需要借助多种途径,随着媒体在社会各领域地位的提高以及传统科普向科技传播的转变,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日益加深。而新媒体的出现为科技传播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科技传播不能固守传统的传播模式,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展。本文试图从新媒体的特征出发,研究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并探讨在新媒体影响下科技传播的路径及建设问题,以促进科学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播。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运用问题,体现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从新媒体自身、新媒体的受众及新媒体科技传播途径来分析新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对策部分,针对新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建设、完善新媒体传播系统以及提高新媒体科技传播功效的途径。这些都是力图贯彻科技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原则,也便于人们切身体会和理解新媒体及科技传播为现代生活带来的变革,对新媒体技术下发展科技传播充满新的期望。

许珂[7]2009年在《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在理论创新上,媒介环境学和创新研究为科技传播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实践经验上,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三方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本文对我国科学技术传播学现状研究后发现,一方面我国现代科技传播体系研究机构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我国科技传播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不仅仅是局限在传播学和新闻学领域,而且涉及社会学、科学学、信息科学、历史、法律等领域。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领域,目前正在形成三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基于社会发展视角的科技传播研究、基于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传播研究和基于传播实践技术视角的"技术传播"研究。科技传播研究的"普及范式"是在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研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科技传播研究的"创新范式"是正在发展中的一个研究范式。

吴娟[8]2010年在《科学松鼠会传播要素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届科学嘉年华的成功举办,让科学松鼠会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个民间的科学传播组织一直致力于基于网络传播的科学写作,同时发展了丰富的线下活动和图书出版。这个类似爱丁堡科学节的嘉年华活动,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传播主体、不同媒介的合作和融合。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关于科学传播的主体、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等方面的思考。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受众网络介绍科技传播信息状况和科学松鼠会个案分析的视角;对科学松鼠会网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对科普网站的受众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受众接受科普资源的数据,弥补了目前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期望在讨论科学松鼠会传播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传播模式,归纳其传播功能,并探讨其传播理念、科学写作等方面的启示意义。本文的第一个部分即第二章,重点介绍传播学中关于传播模式的理论以及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为全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这部分主要内容是提出传播学领域可以借鉴的传播模式,阐明科学传播的概念及内涵,明确科学传播的内容,梳理相关的概念,为后文打好基础。第三章是基于5W模式,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讨科学松鼠会传播各要素特点,指出其传播主体的非政府组织性质,热心受众的特征及传受合一的趋势,传播内容的贴近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融合趋势以及基于问卷调查的传播效果分析。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松鼠会的传播模式,亦表现出科学松鼠会的成功之道。第五章通过具体的实例以及我国现状和缺陷探讨科学松鼠会带来的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传播的功能、科学写作及培养方面的启示。

吕媛媛[9]2009年在《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播尤其是科技传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过度环节、作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就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科技传播能否健康有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本身价值的实现,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科技传播机制不够完善、传播过程中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部分传播者和受众科技素养较低等原因的存在,致使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打着科学的旗号制造、宣传、推销甚至贩卖伪科学的现象,例如:乱用“科技”之名的电视广告;故意“张声造势”的专题节目;妄称“科技信息”的科技报道,以及肆意“以假乱真”的网络信息等。这些伪科学现象的存在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例如:危害科学事业与公共利益;误导受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损害受众的物质、精神利益等。因此,鉴于科技传播事业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伪科学现象就具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传播事业的良好运行,而只有做到科技传播的良好运行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有效发展。本文就是在这个原则之下,从科技传播的产生环节、传播环节以及接受环节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伪科学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部分科技工作者科研道德失范、互联网“科学家”素质参差不齐、传播体制结构的不完善、传播过程中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受众科技素养偏低等方面。并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以求达到净化科技传播环境的目的。

陈玉海[10]2011年在《论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众科学技术素养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更需通过科普来增强本国科技实力和提升民众科技素养。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科普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科学性偏离和人文性缺失的问题。本论文以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向度特性为研究对象,主体内容包括五部分:首先,界定了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科普科学性是指在遵循科学的特征、表达科学特性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职业科学的真理性、客观性以适应大众接受能力的通俗性、易理解性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为大众所掌握。科普人文性是指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增进人类的福祉,关注以人为科普活动的主体,通过易于公众理解和互动的形式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其次,梳理了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历史演进。其历史演进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科普的起源阶段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天然统一的特性:第二阶段,19世纪世纪伴随近代科学的职业化,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显现出分离、偏离、错误、颠倒等复杂的关系;第三阶段,20世纪上半叶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呈现统一的复归趋势。第三,对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表征方式、相互关系加以理论阐释。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关系体现为:在目的与手段统一维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维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系在科普系统中的互动性影响体现为冲突与协同两种方式。第四,从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特性维度对我国科普实践进行现实考量,我国科普实践成就与问题并存。我国科普成就体现在三方面:科普科学性不断增强、科普人文性不断深化、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同生共荣。我国科普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科学性背离、人文性缺失、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错位。第五,基于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特性追问我国科普实践问题根源并探寻对策。对我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根源的挖掘从两方面展开:科普系统内部原因和科普系统环境条件原因。解决我国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之对策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调动多元科普主体积极性;强化科普与科技的融合;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资源;开展以受众为核心的科普。本研究对于丰富科普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科普实践。

参考文献:

[1]. 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 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 2000

[2]. 论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与对策[D]. 吴平. 暨南大学. 2006

[3]. 论科技传播中的问题及其对策[D]. 张黎明. 吉林大学. 2008

[4]. 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D]. 李皋阳.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5]. 科技传播障碍及其对策分析[D]. 田小庆.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6]. 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D]. 刘建美. 渤海大学. 2013

[7]. 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现状[C]. 许珂. 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8]. 科学松鼠会传播要素及模式研究[D]. 吴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9]. 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分析[D]. 吕媛媛.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10]. 论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D]. 陈玉海. 东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