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_侯家林

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_侯家林

河南神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永城 476600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混凝结构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尤其是在常年高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此通病尤为明显,且不易控制。因此,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旨在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的产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裂缝的解决也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同,其裂缝的种类也不同,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有以下这些:干缩裂缝;塑性变形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因此,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的种类按胶凝材料分类

①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

凝土等

②有机胶结料混凝士,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类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种混凝士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Kg/m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Y射线的性能。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³,集料为砂、石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³;的混凝土。它由可以分为三类:

a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Kg/³轻集料包括浮石、

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b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士、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

1000Kg/m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c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

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Kg/m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Kg/m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2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施工过程的各种因素组合产生的,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

2.1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外加剂、水泥与骨料等,一旦这些因素质量不达标,那么就会产生裂缝现象。如果混凝土材料里的骨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对混凝土的安全性以及强度造成严重影响。在进行搅拌时,如果掺入过量水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收缩性造成破坏,导致其产生裂缝。而且必须要充分重视混凝土材料中对外加剂的选择,保证其质量,从而防止其与骨料和水份结合以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结构受荷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如: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过大等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而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普通钢筋混凝士构件在承受了309%6-40%的设计荷载时,就可能出现裂缝,肉眼一般不能察觉,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在设计荷载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这类裂缝有的文献称之为无害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分别不同情况规定裂缝的最大宽度为0.2mm~0.3mm,对那些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裂缝,以及不允许开裂的构件上出现裂缝,则应认为有害,需加以认真分析,慎重处理。

2.2塑性裂缝

所谓的塑性裂缝,即为在混凝土发生硬化之前产生的裂缝。依照其形成原因的基本原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塑性收缩裂缝以及塑性沉降裂缝。前者即为在浇筑以后,混凝土还处在塑性状态,在其表面经受风吹雨打、严寒酷暑时会出现巨大的温度变化,而其内部发生较小的温度变化,于是内外出现较大的温差,使得结构出现很大的拉应力,出现裂缝现象;后者即为混凝土在发生硬化以前,由于大比重的颗粒下沉,例如骨料等,缩小其竖向体积,于是出现塑性变形裂缝。

2.3温度裂缝

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时,将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低,因而出现裂缝。但这种温差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内出现,表面层以下的结构仍保持完整。

3 现浇结构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3.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应该首先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从而确保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此外,必须要保证搅拌时的材料用量,应该按照现场搅拌的现实状况,对耗水量给予合理的控制,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抗裂性。同时应该按照提前设计好的结构标准对原材料的等级进行选择,确定选材种类,选用优良的骨料等等,严格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原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上,应充分保证其满足施工及设计要求。在选择水泥时,应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收缩量偏低的水泥,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水泥用量,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水泥性能及各项指标进行检验,禁止应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在集料应用中,针对细骨料,需要严格控制其含泥量,粗集料应为质地坚硬的石料,保证其级配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孔隙率,保证集料中不含有害物质等杂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化学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如应用减水剂,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少混凝土收缩量,从而避免混凝土裂缝。

3.2塑性裂缝的防治

首先,在选用水泥时,应该选择普通的硅酸盐或是具有非常高的早期强度与非常小的干缩值的硅酸盐水泥;其次,要对水灰比的配比给予严格的控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应该掺进一定量的减水剂,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水份与水泥的使用量;同时,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必须要对模板以及基层进行均匀的浇水,而且要对其给予实时养护;最后,在施工时,要合理的堆放混凝土材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3.3温度裂缝的主要预防措施

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一是选用低中热品种的水泥;二是减少水泥用量;三是降低水灰比;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外加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五是改善混凝土搅拌工艺,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250C;六是掺加一定的减水、增塑、缓凝等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七是高温季节应注意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降低浇筑时温度,最大不得超过280C;八是编制大体积混凝土专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取以利于及时散热、能减小相互约束的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或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减小内外温差;加强温度监控及时采取冷却措施等施工工艺来控制裂缝的产生;九是合理预留温度缝;十是在容易开裂部位配置增强抗拉强度的钢筋或纤维材料减少裂缝产生的机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对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延喜.现浇简支箱梁施工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视界,2017(13):168-169.

[2]王苓任,王旸.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J].河南建材,2016(02):122-123.

[3]阳春雄.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337.

论文作者:侯家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_侯家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