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马利梅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马利梅

广东省兴宁市福兴五里小学 514500

在语文课堂这片蓝天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因素,以其鲜活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思维,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儿童生命灵动,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奏响课堂实效的音符。

一、找准情感激发点

1.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教学时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例如《美丽的规则》一文,读课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课题中“规则”指的是什么?

(2)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3)规则本是一个个条文,为什么说它是美丽的?

又如教学《毽子变乖了》时,向学生提出: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说毽子还能变乖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疑问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思维的积极性便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2.以画激趣

根据学生好动、喜欢画画的特点,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画画,解读出文中之画,画中之文,文中之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海上日出》时,可另辟蹊径,利用“读文、想象、作画、评画、悟文”这一途径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将自己体会到的美丽的日出画下来。在学生作画之前,先引导学生根据时间的推移变化,梳理出课文重点介绍的几幅画面之后,学生神情振奋,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到后来的读文理解,作画悟情,再到析画赏美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立足思维展开点

1.媒体辅助转换角色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得好:“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可采用 “媒体辅助,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的教学思路。新课伊始,我一反往常以学习课文为主的常规,改成了学生转换角色后进入情境之中的仿作,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一开始,紧紧地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目标,用悠扬、柔情的音乐——《西风颂》奠定本课的基调,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揭示本课的训练重点——进行角色转换(转换成朝鲜人民的身份),仿课文结构(话别——回忆——赞美)进行习作,再有感情地读好自己的习作,即于情感体验中学好本文。由于有音乐的刺激,媒体的辅助,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引发了情感。接着,教师又以身示范,为学生做榜样,在电教手段的帮助下成了一位朝鲜老大娘,饱含深情地和志愿军战士话别:“孩子啊!让大娘再看你一眼……”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灵感被激发了,创作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于是一位位“小金花”“朝鲜大嫂”应运而生,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的壮举又在学生的眼前浮现,成了学生笔下的素材,并牵出了万般柔情,学生进行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很快地写出了一段段文字。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朗读,互评,互改,学生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内涵。到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学生通过充满激情的朗读就把那深奥的含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2.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好问、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

三、强化心灵兴奋点

1.以“读”为兴奋点

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或静思默读,或低吟慢诵,或高声吟唱。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充当课文描写的角色,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以“演”为兴奋点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情境表演是低年级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它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幽默的寓言,有趣的童话都适合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最容易使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如《自己去吧》这一课,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导,共同讨论怎样表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并进行分组比赛。各小组代表分别扮演小猴、小鸭、小鹰及它们的妈妈上台进行表演,还要求它们展开想象,继而扮演小猪、小鸡、小狗及它们的妈妈等。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了表演,将课文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儿童是教师心中永远的太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好胜的特点,找准情感激发点,立足思维展开点,强化心灵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意志、情感和谐统一起来,让儿童生命灵动,情感放飞,思维碰撞,人格升华,变“苦学”为“乐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乐园,共谱语文课堂之歌,奏响课堂实效之音符。

论文作者:马利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马利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