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移民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PISA成绩比较论文

德国移民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PISA成绩比较

孔佳彧1,朱平2

(1.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2. 陕西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摘 要: 到2015年,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测试已经是第6次。目前,PISA测试结果被世界上许多国家视为测试教育体系效能的试金石,德国也不例外。2000年,德国学生第一次PISA成绩并不理想,引起德国教育界的重视,推动了德国教育改革,德国将教育比较重点由国际转向国内。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已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移民国家。在德国,义务教育阶段移民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近30%,因此,移民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是德国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移民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重点评估调查年的PISA成绩,分析导致德国移民学生PISA测试结果可能存在的原因,最后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 PISA;德国移民;移民学生教育

一 PISA测试概要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测试由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筹划,测试对象为参加测试国的15岁学生。PISA最早开始于2000年,每三年进行一次,到2015年,已经举办6次。目前,PISA已经成为世界上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测试之一。测试主要内容有: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1-3]

PISA每一届测试都侧重一项素养测试。德国遵循这一原则,2000年测试重点为阅读素养,2003年重点评估调查数学素养,2006年重点为自然科学素养,到2006年第三次PISA测试调查评估完成第一次重点循环;第二次重点循环从2009年第四次PISA测试开始,2009年重点评估为阅读素养,2012年重点为数学素养,2015年评估调查重点同2006年一样为自然科学素养。

目前,随着各国对教育质量的重视,PISA测试成绩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测评结果对一些国家教育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国家将PISA结果视为测试教育体系效能的试金石,德国也不例外。2006年德国各联邦州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出台《教育监测全局战略》,该战略中,PISA测试作为该战略代表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估四大支柱之一,用于德国州际间义务教育相关评估比较。可见PISA测试结果在德国教育评估中的重要性。

由于后勤工作对学历要求不高、工作门坎低,导致聘用的多数临时工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劳动、轻技术的思想,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僵化,不思进取。造成安全隐患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工作局面。

正反对比也是突出中心论点,贴合论据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将与论点相关的观点或人物进行正反对比论证,从而在对比映衬中强化自己的观点。正反对比可以是同一个人或事情不同时期的“纵比”,也可以是不同的人和事的“横比”,由于正反事例和观点有强烈的反差,可以形成明显的对照,优与劣、美与丑、对与错特点鲜明,作文的观点就不言自明了,起到突出中心、强化论据的作用。在素材的选择和运用上,不能强行对照,要有明确的对照点,并且以正面材料为主,反面材料为辅。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拥有大量移民的国家,德国参加PISA测试的学生中也包括许多有移民背景的学生,本文通过比较移民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三项素养重点评估调查年的PISA成绩,分析可能导致移民学生PISA测试此结果的原因。

二 德国不同移民状况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PISA三项科目成绩比较

5.平行毕业式类型(Das parallele Modell Schulabschluss)

我支教结束离开小学的时候,特意去书店买了几本书,然后送给了他,每本书上我都写了一些话,我并不能给他多少物质帮助,我只能尽力给他一些希望和勇气。

(一) 阅读素养成绩比较

要做到社会融合,移民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正等学者年研究指出德国跨文化教育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60至1970年的外国人教育;1970至1980年的文化整合教育;1980年至1990年的反种族主义教育;1990年至今的跨文化教育[12]

图1 德国不同移民背景类型学生PISA阅读素养成绩

(二) 数学素养成绩比较

2003年和2012年两年,是PISA测试重视数学素养评估调查的两年。通过图2[7-9]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素养这一项中:(1)与2003年相比,德国2012年无论是有移民史学生,还是德国本土学生,以及德国平均值分数都高于2003年。(2)德国本土学生分数与德国平均值相比,2003年、2012年两年,没有移民史,也就是德国本土学生的分数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分数。(3)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成绩与德国平均值相比,父母一方是在国外出生的学生2003年分数高于德国平均分数,2009年则低于德国平均分数;而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学生是德国出生以及父母学生本人都是国外出生两种移民情况的学生2003年、2012年两年分数都低于同年德国平均值分数。(4)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相比,2003年、2012年两年,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都低于同年德国本土学生成绩。(5)通过比较三种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我们可以发现,2000年,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最低,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最高;2012年,父母学生本人都是国外出生、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以及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同年依次递增。

对于类似机组主轴密封、迷宫环冷却供水冷却作用后直接流入流道的用户,无法通过自循环供水系统实现冷却功能,故该类用户建议采用稳定的施工支洞渗漏水或其他市政供水作为汛期的备用冷却水源。对于消防供水建议设置消防水池作为汛期消防供水的备用水源。

图2 德国不同移民背景类型学生PISA数学素养成绩

图3 德国不同移民背景类型学生PISA自然科学素养成绩

(三) 自然科学素养成绩比较

2006年和2015年两年,是PISA测试重视自然科学素养评估调查的两年。通过图3[10,11]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这一项目中:(1)与2006年相比,德国2015年除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成绩较2006年高外,其他情况有移民史学生、德国本土学生,以及德国平均值2015年分数都低于2006年。(2)德国本土学生分数与德国平均值相比,2006年、2015年两年,没有移民史,也就是德国本土学生的分数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分数。(3)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成绩与德国平均值相比,2006年、2015年两年,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成绩都低于同年德国平均值分数。(4)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相比,2006年、2015年两年,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都低于同年德国本土学生成绩。(5)通过比较三种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我们可以发现,2006年,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最低,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最高;2012年,父母学生本人都是国外出生、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以及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同年依次递增。

(四) 总结

通过以上对各科素养成绩数据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1)阅读、数学两科德国学生无论是有移民史学生,还是德国本土学生,以及德国平均值分数都较之前侧重年成绩有所提高;而自然科学项目除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成绩较2006年有所提高外,其他情况有移民史学生、德国本土学生,以及德国平均值2015年自然科学分数均都低于2006年成绩。(2)阅读、数学、自然科学三科,没有移民史,也就是德国本土学生的分数均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值分数。(3)阅读、数学、自然与科学三科,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成绩与德国平均值相比,除父母一方是在国外出生的学生阅读能力分数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分数,其余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各科成绩均低于同年德国平均值各科成绩。(4)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相比,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阅读、数学、自然与科学三科各科成绩都低于同年德国本土学生成绩。(5)通过比较三种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数学、自然科学三科中,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各科分数一直高于其他两种移民情况学生分数。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没有移民史,也就是德国本土学生各项素养PISA分数均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值分数。(2)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相比,移民学生各科成绩都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3)阅读、数学两科德国移民学生成绩都有明显提高,虽移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成绩没有明显提高,但在德国平均分和OECD平均分均下降的前提下,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移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成绩497分仍高于2015年OECD平均值493分。(4)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阅读、数学、自然科学三科分数,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各科分数一直高于其他两种移民情况学生分数。

三 导致德国移民学生PISA测试结果可能原因

(一) 政策和文化方面

4.平行式类型 (Das parallele Modell)

现代观赏石的审美理念突破了古典观赏石的局限性,其审美标准被界定为:形、质、色、纹、韵及命名、配座、传承八大要素,极大地扩展了观赏石的现代审美范畴,适应了人们对观赏石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在新的观赏石标准里,色彩成了重要的审美元素。

2000年和2009年两年,是PISA测试重视阅读素养评估调查的两年。通过图1[4-6]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阅读这一项目中:(1)与2000年相比,德国2009年无论是有移民史学生,还是德国本土学生,以及德国平均值分数都高于2000年。(2)德国本土学生分数与德国平均值相比,2000年、2009年两年,没有移民史,也就是德国本土学生的分数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分数。(3)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成绩与德国平均值相比,2000年、2009年两年,只有父母一方是在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高于同年德国平均分数,而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学生是德国出生以及父母学生本人都是国外出生两种移民情况的学生分数都低于同年德国平均值分数。(4)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相比,2000年、2009年两年,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都低于同年德国本土学生成绩。(5)通过比较不同情况移民史的学生分数,我们可以发现,2000年、2009年两年,父母学生本人都是国外出生、只有父母双方是国外出生,以及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分数同年依次递增。

德国针对移民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政策法规已经相对完善,然而,2000年第一次PISA结果公布,德国学生成绩十分不理想,德国上下一片哗然,推动了德国教育变革。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在2001年开始着手对中小学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改革措施涉及众多领域,尤其是在加强学前教育、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及促进教学专业性方面。在加强学前教育方面,采取了提升语言能力和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地衔接的措施。社会背景密切影响学生成绩,尤其是弱势群体和移民家庭的学生,对此,学校设立新方案促进该群体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设立高要求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确立最低学习标准。同时,德国推行全日制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扩建,这会扩大优秀学生和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在教师教育方面,制定提高教学活动专业性的综合计划,改善教师的初次培训和继续教育[13]。2006年德国各联邦州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出台《教育监测全局战略》,该战略中,PISA测试作为该战略代表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估四大支柱之一,用于德国州际间义务教育相关评估比较。德国将教育重心从与国际比较转移到国内州际间比较。德国自2000年后这一系列的举措收到了成效,这也是无论是德国本土学生,还是德国移民学生PISA成绩较之前有所提升的原因之一。

然而,大批移民学生以及近年来难民学生人数的增加,对于学校和教师又是一个挑战。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0到20岁人口数约为1458.3万,而有移民背景的人口数为467.4万,约占总人口数的32%[15]。根据德国移民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6-18岁避难申请人数为15437人,而2013年6-18岁避难申请人数上升至24734人,2014年,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35971[16]人。移民学生人数的过多,可能会造成德语促进课程人数过多,授课教师师资有限,精力有限,移民学生学习德语质量与效率不会特别高。德语提高的速度减慢,也会是造成移民学生PISA成绩一直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德国,德国人种族优越感较强,排外势力和种族主义势力也一直存在,这使得移民教育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许多德国公众认为,一个国家中,文化存在一定的层级,再加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激进言论和近年来恐怖主义的威胁,使得一些持排外或种族主义的德国人无法认同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来促进社会融合。这些思想辐射到德国青少年之中,影响教育领域,对针对移民子女的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在德国,宗教课程是必修课,但是主要都是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很少有伊斯兰宗教教育。不支持除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外的其他正规宗教的文化传播,可能使得不同文化移民背景的民众与德国民众之间的不理解,导致移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也有可能是造成移民学生成绩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的原因之一。

(二) 学校教育方面

在德国,针对移民子女的教育政策规定相对完善。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并不是由联邦政府层面来制定,而是德国16个州自己根据本州情况来制定,州政府有很大的自主权。州政府通过学校法出台规定移民学生可以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条件,针对近年来难民学生增加这一问题,各州又相继出台了补充条款以及框架条件。同时针对移民学生义务教育,各州相继出台相关框架条件,以保障移民学生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框架条件涉及方面有:移民学生入学校方行政进程及职责、校方针对班级和促进小组的安排的框架条件、外语课程的规定、专业课和语言促进课的课时比例等等。

移民学生在这种授课类型下,一边进入正常的班级接受常规课程教育,一边接受专门针对移民学生开设的德语促进课程。

1.浸入式类型 (Das submersive Modell)

在采用这种移民子女授课类型的学校,移民学生不上专门的德语促进课程,而是与德国其他学生一样,直接进入到正常班级中,接受教育,正常的德育课程。在德国,一般小学采用这种授课类型。

从“金庸诉江南”案看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张伟君 10.14

2.全纳教育类型 (Das integrative Modell)

而州政府的针对移民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又给予了德国各中小学很大的自主权。这样,对与德国各中小学来说,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对移民学生的教育授课类型。移民学生在德国最主要的是掌握德语语言学习,德语学习是作为移民学生尽早尽快融入德国社会的门槛,掌握了德语学习,才能使移民学生更快适应学校生活,与德国本土学生一样进行正常的听课,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德国各中小学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类型德语促进课程与正常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移民学生的德语水平。在德国,如图4[14]所示,共有5类针对移民学生授课类型:

3.部分纳入教育类型 (Das teil integrative Modell)

采用部分纳入教育类型学校的移民学生,他们首先并不进入德国常规班级学习,而是先进行德语促进课程教育,当德语水平不断提高后,再逐渐参与常规班级的课程中去。

从二战之后,移民在德国经济与社会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初,德国本土居民认为这些移民会返回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德国是一个福利国家,大部分移民最后选择留在了德国。德国政府为此被动出台了针对移民的相关政策,但并不认为自己是移民国家。直到2005年,德国实施了新《移民法》,历史上首次承认德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促进移民融合、多元文化社会的和平共处问题一直是德国社会的重要议题,目前德国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结果好坏参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断完善。

平行式类型要求移民学生在针对他们组织的班级中接受6-18个月的课程学习,学习内容,课程类型与德国本土学生课程大致相同。

针对上述所说风沙对沥青路面的各种破坏作用,在路面结构设置时必须采取合理的设置方式,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不难发现,沙基封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缓解沙漠地区沥青路面此类病害的发生。二级以上高等级沙漠公路沙基以上应设置封层,本文在基层以上设置下封层,可以有效阻止沙漠路面病害的发生。考虑到一级公路交通量大,且沙漠地区温度条件恶劣,故表面层选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PISA测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上一部分已经提到,PISA每一次测试的侧重素养不同。因此,本文对于德国移民学生和德国学生PISA测试成绩比较同科目重点评估年的PISA成绩,即阅读素养成绩比较数据为2000年与2009年数据,数学素养成绩比较数据为2003年和2012年数据,自然科学素养成绩比较数据为2006年与2015年数据。

平行毕业式类型是说,移民学生所有课程学习在针对他们组织的班级中,直到毕业。并不参与到德国常规班级中去。

图4 针对移民学生授课类型

各种针对移民学生的授课类型都有其优缺点,但是对于提高移民学生德语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移民学生PISA成绩阅读与数学素养都有明显提高,与此是分不开的。

然而,即使移民学生PISA成绩有所提高,如前面比较得出的结论可知,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相比,移民学生各科成绩都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移民学生成绩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其中之一的原因与文化这一因素是分不开的。

记:“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很重要的一点;但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您认为全面依法治国还存在哪些困境?该如何破局?

移民学生PISA成绩一直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的另一原因,可能是由于德国义务教育阶段早期分流的原因。

在德国,小学教育一般是四年,部分州为6年。到小学毕业,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评估分数,决定学生接下来进入到哪类中学继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到普通中学(Die Hauptschule)或实科中学(Die Realschule),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到文理中学(Das Gymnasium)。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学生会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虽然学生在5、6年级如果取得好的成绩可以转学到文理高中,但是,对于移民学生来说,由于存在语言障碍等原因,需要比德国本土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转学到文理高中,接受更好的教育。移民中学生初入学时,只能先进入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学习。在掌握德语后,同时其他课程取得优异成绩,达到转学标准,方才能进入文理高中学习。德国义务教育早期分流现象也体现了德国义务教育可能存在不平等不公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移民学生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造成移民学生PISA成绩一直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关键原因之一。

(三) 学生及其家庭方面

由之前得出的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情况移民背景的学生阅读、数学、自然科学素养三项分数,移民学生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各科分数一直高于其他两种移民情况学生分数。因此,移民学生家庭父母受文化程度以及父母德语掌握情况也是影响移民学生PISA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移民家庭中,如果父母双方皆是国外出生,那么移民学生在家里与父母沟通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德语,而是母语。这使得,即使移民学生在学校不断学习德语,提高德语水平,但是在家庭氛围下,不能更多的使德语在实践中应用。语言障碍时提升移民学生成绩的第一大难关,德语水平不够高,会直接影响移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以及自信心等,致使移民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由于导师自身也是在校生,也有较为繁重的学业压力,因此无法全职开展工作,故设置合理的工作机制,是导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例如合理设定导师的工作时长和工作频次,创设专用活动室,创造导师共同参与团队活动机会等。

移民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也将影响到移民学生的教育质量。根据数据显示,德国移民学生中学毕业率2004年为85.3%,2008年为87.7%,而2012年上升为91.4%,2013年则为91.8%[17]。虽然毕业率一直在上升,但是移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就率低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辍学,没有毕业的上一辈移民学生可能是目前一代移民学生的父母。移民学生家庭对于学业的不重视以及无法给予移民学生很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是致使移民学生成绩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的原因。

对于移民学生自己本身,在学校与德国学生的人际关系,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都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如上面提到,德国仍存在排外势力,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德国青年。学校开设宗教课程几乎没有除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以外的正规宗教课程,这也阻碍了德国民众对于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与包容。移民学生处于弱势地位,也会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好坏。这也可能是移民学生PISA成绩一直低于德国本土学生的原因之一。

四 结语和未来展望

通过PISA成绩数据比较,我们发现,经过德国2001年后教育改革,移民学生PISA成绩有明显提高,但是与德国本土学生相比,移民学生各项素养能力分数一直低于德国本土学生的成绩。德国政策文化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德国目前排外势力依然存在,这对于促进社会融合,多元文化共存制造了一定的障碍。这种排外思想可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德国青少年。同时,德国学校针对移民学生教育已经有相当完善的体系。但是,德国教育的早期分流将使得移民学生无法全部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这里可能存在教育不平等不公平问题。另外,学校宗教课几乎没有开设除基督新教以及天主教以外的正规宗教课程,这可能会阻碍德国民众认识,理解其他外来文化,加深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移民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影响其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与自信心。

固瑞克专注于研发制造流体处理设备和系统方案提供,典型的应用有涂装车间的涂料输调漆系统、PVC中央供胶系统、液体成型隔音垫(LASD)工艺设备、减震降噪和结构增强发泡(NVH)工艺设备;焊装车间的折边胶、结构胶、减震胶、焊缝密封胶等涂胶设备和胶型控制设备;总装车间的风挡玻璃胶涂布设备,机油、清洗液、冷却液等定量加注设备,以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车用电池等的灌封、粘结、成型和组装等工艺设备。

而不同类型移民背景学生PISA测试成绩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父母一方是国外出生的学生各科分数一直高于父母双方是在国外出生的移民学生分数。这说明,父母的德语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对移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移民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最重要的一项是首先要掌握好德语,而如果学生家庭使用母语,很少用德语交流沟通,可能会使得移民学生的德语无法经常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阻碍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移民学生父母如接受教育程度不高,不重视孩子的学业,也会影响到移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促进移民融合、多元文化社会的和平共处问题一直是德国社会的重要议题,目前德国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结果好坏参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断完善。

这样,不能进行矩阵乘法运算的两个矩阵A和B,在矩阵分块意义下,能够进行矩阵A和B的广义交叉乘法。文献[6]中已经证明:这种运算满足结合律和分配率的条件是运算符号π(x,y)满足结合律和分配率。容易验证运算符号π(x,y)是满足结合律和分配率的,于是上述矩阵A和B的广义交叉乘法也是满足乘法结合律和加法分配率的,即相应的运算是可以采用的运算。

近年来,由于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难民大批涌入德国,对于德国教育界来说,他们将迎来更多的挑战。为最终成为和谐相处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就要摒弃民族中心主义,理解包容外来文化,给予移民更多的关注,平等对待。移民学生的教育问题从近看是教育问题,从长远来看则是德国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移民学生得到好的教育质量,在毕业之后可以求得一份工作,减轻社会救济补贴的压力。所以,针对移民学生教育问题,德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从2000年后到2015年,德国学生PISA成绩进步明显,但是,移民学生成绩仍是一直低于德国本土学生成绩,低于德国PISA平均分数。为此,德国针对移民教育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刘丽丽. 德国移民子女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薇. 德国学校的跨文化教育[D]. 华东师范大学,2013:17-64.

[3] 俞可. PISA撬动德国政策变革[J].上海教育.20131(2):70-72.

[4] Klieme,E.Avenarius, u.a..PISA2009.Blianz nach einem Jahrzehnt[M]. Waxmann Verlag Gmbh, Münster 2010: 220.

[5] Stanat.Artelt.Baumert.Klieme, u.a.. PISA2000:Die Studie im Überblick.Grundlagen, Methoden und Ergebnisse[M].Oktoberdruck, Berlin 2002:8.

[6] OECD.PISA2009 Ergebnisse.Zusammenfassung[M]. OECD 2010:9.

[7] Prenzel, M.Sälzer, C, u.a.. PISA 2012. Fortschnitte und Herausforderungen in Deutschland [M]. Waxmann Verlag Gmbh,Münster 2013: 300.

[8] OECD.PISA 2012 Ergebnisse im Fokus . Was 15-jährige wissen und wie sie dieses Wissen einsetzen können [M]. OECD 2013:5.

[9] OECD. Erste Ergebnisse von PISA 2003 [M]. OECD 2004:66.

[10] OECD. PISA 2006. Schulleistung im internationalen Verglei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Kompetenzen für die Welt von morgen[M]. OECD.2007:76/208

[11] OECD. PISA 2015. Graphiken PISA 2015 [R]. OECD.2016.

[12] 陈正,钱春春.德国“跨文化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高校教管理 .2011(2):53-58.

[13] 从德国走出PISA震惊看基础教育改革——访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前秘书长蒂斯教授[DB/OL].(2017-1-19)[2017-2-13].http://www.eduthink.com.cn/index.php/Article/index/id/2098.html.

[14] Mona Massumi , Nora von Bewitz u.a.. Neu zugewanderte Kinder und Jugendliche im deutschen Schulsystem [M]. Mercator-Institut für Sprachförderung und Deutsch als Zweitsprache und Zentrum für Lehrerlnnenbildung der Universität zu Köln. 2015: 43-45.

[15] vbw-Vereinigung der Bayerischen Wirtschaft e.V.. Integration durch Bildung.Migranten und Flüchtlinge in Deutschland[M].Waxmann Verlag Gmbh, Münster 2016: 63,165-201.

[16] Bundesamt für Migrationund Flüchtlinge .Ausländerzentralregister. 2015. c-f.

[17]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Integration durch Bildung-Initiativen für Chancengerechtigkeit und Teilhabe [M]. BMBF, Referat Grundsatzfragen, Lebenslanges Lernen. 2015: 6.

Comparison of PISA Scores between German Immigrant Students and Native German Students

KONG Jia-yu1, ZHU Ping2
(1.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China;2.Education Colleg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China)

Abstract: The PISA test was the sixth time in 2015. The PISA results are now seen by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s a tes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Germany is no exception. In 2000, the first PISA results of German students were not ideal, which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German education circle and promote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 Germany. Germany has shifted the focus of education from international to domestic. For historical reasons, Germany has been a multicultural country of immigrants. In Germany, nearly 30%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phase are migrant students. Therefore,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immigrant students is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has been concerned by the German education commun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PISA test results of German immigrant students and German native students by comparing their scores in reading literacy, mathematics literacy and natural science literacy.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Key words: PISA; German immigration; Immigration student education

本文引用格式: 孔佳彧,等.德国移民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PISA成绩比较[J]. 教育现代化,2019,6(18):196-20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18.075

作者简介: 孔佳彧,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平,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标签:;  ;  ;  ;  ;  

德国移民学生与德国本土学生PISA成绩比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