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出口代理论文

山东省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出口代理论文

山东省发展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省论文,出口贸易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发展给山东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在出口贸易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按海关口径计算,自1996年以来,山东省出口依存度一直在12%以上,近1/5的产品通过出口实现了价值。但是,在我国入世的新环境下,山东省在发展出口贸易中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并制定应对之策,已成为今后山东省外贸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山东省发展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目前山东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香港、东南亚及欧盟,2000年,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占到了全部出口总额的85.1%,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仅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4.9%。市场的过分集中,使出口企业的出口极易受进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军事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起伏,不利于企业规避风险。同时,也容易引发出口企业之间的低价竞销,使得出口产品很容易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以蔬菜出口为例,山东省对日本出口蔬菜占其蔬菜出口总量的一半,使其对日本市场依赖过大,日商就利用出口企业之间的竞相压价来压低价格,使蔬菜出口的经济效益下降。据青岛海关统计,2000年1-4月,山东省出口蔬菜19.2吨,比1999年同期增长78.9%,但出口量78.9%的增幅只换来价值33%的增长,平均每吨价格比1999年下降198.5美元。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不仅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出口产品结构层次较低

虽然山东省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已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因其工业制成品大部分属于附加值低、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粗加工或初加工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很少,所以出口产品结构仍然是低层次的。如机电产品,200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42.5%,而山东省这一比重仅为20.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半左右。而且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是小五金工具、钢材、有色金属及其制品、家用电器、空调、手工工具、农用工具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机械设备的出口量很少且大都是小型机械,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只能依靠降低价格来增强竞争力,而面对当今日益走强的贸易技术壁垒,这一优势也逐渐丧失,如欧美、日本是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但这些国家对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兼容性、可回收率及节能性等方面都有严格限制,而且都推行认证制度,这使许多企业无法逾越这一障碍,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

3.产品外销份额少,经济外向度低

据统计,山东省产品在国外、省外和省内市场上的销售比例大体是2:3:5,而广东、江苏等省份大致各占1/3。1999年,山东省海关出口商品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54%,这一比率低于广东省64.73个百分点。例如,目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形成规模优势的仅有花生仁、冻鸡、水产品、蔬菜、水果5个品种。以上5个品种的出口总额仅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11.2%,一些占据国内市场较大份额的农副产品,如烟台苹果、阳信鸭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鲁北黑驴、鲁西黄牛等并没有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这一点与山东省目前所倡导实施的经济国际化战略目标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4.出口企业经营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

山东省绝大多数出口企业没有达到合理经济规模。这是竞争难于规范、竞争力难于提高的潜在因素。目前,在省内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不多,进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只有十几家。1999年全国出口企业200强中,山东省只有6家,其中最大的出口企业仅居第68位,出口额为全国最大出口企业的1/11。

5.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存在一定困难

在国际贸易中,代理制已成为普遍采用的贸易方式,它是一种产销结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互惠互利的经营模式,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外贸效益的有效途径。1991年,外经贸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规范了外贸代理制及其运作。虽然外贸代理的提出已有十几年了,但其在山东省至今仍未得到理想的发展。这是由于:一方面有条件的厂家倾向于搞自营出口而不愿采用代理方式,没条件的厂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做自营出口;另一方面,专业外贸公司大部分业务仍采用经销方式,对代理出口缺乏利益驱动。再加上我国现行法规不健全而造成的外贸代理制不规范等原因,致使外贸代理制在山东省的推行困难重重。

二、山东省发展出口贸易的对策探讨

1.加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目前,山东省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这种贸易格局在一段时间里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是,它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因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是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如任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还可能进一步低级化。为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创造新兴主导产业,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形成产业结构演进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今后,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应是以传统大宗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为基础,以机电产品为主导,以纺织服装和创汇农业为两翼,全面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以工业制成品的小型成套设备为突破点,全面提高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全省出口商品由粗加工、低附加值向精加工、高附加值的转变升级。

2.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是山东省外经贸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战略。“九五”期间,山东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后期又加大了对北美、南美、非洲和东欧的市场开拓。出口市场渐呈多样化态势。但从整体上看,出口市场仍然集中于一些传统市场,对新兴市场的开拓不够。因此,今后要充分利用入世后贸易伙伴的增加为山东省扩大出口所带来的机遇,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和实施市场开拓策略。根据不同市场需要,实施各具特色的战略营销方案。市场开拓的总体思路为: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世贸组织发达国家成员适用规则的研究,大力开拓欧美日市场。例如,我国入世后,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现行的对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逐步削弱或消除,山东省应利用这一机遇,积极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二是充分运用普遍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全面开拓世贸组织中发展中成员的新兴市场,改变市场过分集中的格局,形成全球化的经营新格局。要充分发挥山东省的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进入重点市场和拓展市场份额的策略,要充分考虑不同市场对产品标准、贸易习惯、结算方式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确保重点出口商品与重点市场的协调发展。争取形成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为支撑,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均衡分布的合理市场结构。

3.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培育多元化的出口经营主体

虽然山东省贸易主体已逐步趋向多元化,但是仍有大部分生产企业还没有获得外贸经营权。其原因一是外贸经营程序并未达到规范化和有序化;二是这种外贸经营体制也与世贸组织关于贸易经营企业的规定有较大抵触,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为了保证与国际惯例接轨,按世贸组织有关规定,山东省应适应外贸经营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转变的新形势,加快赋予符合条件的众多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权,使各类出口经营企业在互补性竞争中提升档次。

(1)外贸企业要继续发挥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力军的作用。山东省外贸企业应根据出口规模、经营能力、资产存量、人员素质等指标,分别进行合并治小、托管、挂靠、重组等改造。同时积极推进外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战略性重组,构造外贸企业“航空母舰”,形成"1+1>2"的重组效应。此外,也可以通过产品代理、经销、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工业企业与外贸公司的契约式联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外贸公司的国外网络营销国内产品。

(2)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要树立统一大市场的观念,加快与国际市场的相互融合,积极扩大海内外销售网点的建设。贯彻以质取胜战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与合作中谋求更大发展。

(3)搞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与贸易服务。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逐步实施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范围、外汇平衡以及产品内外销比例的限制,努力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符合国际惯例的优良环境。对于新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要主动搞好服务,帮助排忧解难,促其尽快形成出口规模。

(4)大力推动集体、私营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壮大外贸经营主体队伍。“九五”期间,山东省集体、私营企业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偏低,2000年也仅为9.4%。因此,大力推动集体、私营企业出口是山东省培育多元化出口经营主体的重点。一方面,要加快集体、私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申报、审批和登记工作;另一方面,在配额许可证发放、人员出国、参加国内外展销等方面对新获权的集体、私营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集体、私营企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以推动全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

4.采取灵活有效的贸易方式,推动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国际贸易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山东省应尽快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和贸易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1)规范发展加工贸易。从目前山东省加工贸易的行业布局看,加工贸易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力度最大的领域。入世后,我国将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特别是将分阶段逐步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对于山东省加工贸易用量较大的棉花、糖、植物油、橡胶、羊毛等五种商品将分阶段逐步取消配额限制,这将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良好的机遇。因此,山东省应利用这些优势,扩大出口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进口,实现进出结合,以进带出,走外贸可持续发展道路。

(2)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开展境外加工是山东省培育外贸出口的新的增长点。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贸组织通过制定多边贸易规则,逐渐消除阻碍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移动的障碍,为我们开展境外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山东省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出发,在一些优势产业、优势行业的境外带料加工方面先行起步,选择纺织、服装、家电、农用机械、建材等优势行业的优势企业,在拉美、非洲、南亚、中亚、独联体及东欧等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突破,加快山东省成熟产业、适用技术的海外转移步伐,带动产品、设备、原材料、技术和劳务的出口。

(3)积极推行外贸代理制。我国入世后,随着外贸经营许可制度的改革,外贸经营主体将更趋多元化,国际通行的外贸代理制在我国也就更有了其存在与发展的广阔天地。因此,山东省要发挥工贸结合的优势,充分挖掘外贸代理的潜力;外贸公司要转变观念,实现由收购制下的“买断型”向全面服务的“代理型”转变。为此,我们首先应不断完善现行有关代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外贸代理操作有法可依;其次,应提高外贸代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到世贸组织框架下外贸代理的要求;再次,外贸公司应采取形式灵活的代理出口方式,用良好的信誉和服务赢得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赖,以不断扩大产品出口份额。

5.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造服务导向的外贸管理新模式

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入世给我国所带来的环境的变化,山东省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外贸职能部门自身改革的力度,重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初步建立起服务导向的外贸间接调控体系和管理框架。

(1)进一步加强对外贸的宏观调控,建立规避经济国际化风险的机制。我国入世后,整个国民经济将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运行逐步实现国际化。因此强化外贸管理机构的宏观调控职能十分重要。山东省要根据国际惯例的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协调机构。在机构改革中应重点加强宏观调控职能,转移微观事务性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伴随着贸易的自由化、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步融合,经济的风险性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与危机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尽可能消除经济国际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加强涉外法制建设。山东省应尽快建立健全符合国际经济规则和世贸组织要求、符合省情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方法规范化、法规化和国际化。一是要对现行的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凡是与世贸组织规则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规章制度,要进行修改或废止;二是要严格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三是要严格执法,做到依法行政。要坚决治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四乱”行为。

(3)以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契机,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交换的绿色通道。政府向企业提供直接的政策指导、出口咨询和信息支持是构造服务型新模式的重要环节。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随时向出口商和企业提供广泛的贸易信息情报服务,这对促进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山东省企业在获取官方政策咨询、管理规程信息、贸易动态信息和其他国际经贸情报渠道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山东省应利用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时机,改变以往落后、迟缓和保守的信息传递方式,尽快建立起政府与企业之间重要信息交换的绿色通道。

6.多种手段并举,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1)强化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应借鉴国外企业的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内容与手段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现企业管理与国际的接轨。特别是在质量管理方面要严格按照ISO国际组织的质量认证标准组织生产,并积极进行国际认证,以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目前,山东省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仅有200家左右,通过"CE"、"CS"认证的约有近20个单位的20种产品30种规格的出口产品。通过UL认证的企业有50余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证工作,以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实行产品创新,培育壮大品牌优势。入世后,名牌产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将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依靠名优产品拓展市场。尽管山东省目前已有13个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种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和山东省名牌产品,但能与世界名牌相抗衡的品牌还十分有限。因此,企业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依靠技术创新,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山东品牌。

(3)广泛运用电子商务。与其他省市相比,山东省对电子商务的重视不够。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进出口企业可以考虑在业务中更多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协助企业的核心过程管理,从而将企业的业务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企业一是要改革传统的贸易方式和手段,加快自身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充网络互联容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二是要尽快加入国际经贸网络,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以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山东省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出口代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