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艺术生态概论_文艺论文

民间文学艺术生态概论_文艺论文

民间文艺生态学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导论论文,文艺论文,民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创建

民间文艺生态学是贵州民间文艺研究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在全国民间文艺研究的推动下提出来的。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间文艺丰富多彩。人们把贵州称之为“歌舞之乡”、“诗歌海洋”、“蜡染之乡”,实不过誉。

五十年代以来,对贵州民间文艺不断发掘、整理、推广,使许多文学艺术明珠登上大雅之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深受人们欢迎。各民族的古歌、叙事诗、民歌、民间故事等大量作品整理出版,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侗族大歌,苗族芦笙歌舞,各民族的歌舞、蜡染、傩戏等艺术,应邀赴全国各地和世界许多国家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民族民间艺术节引来了大量中外游人观尝。十多年来,有组织地开展民间文艺普查,陆续编辑出版民间文艺“十套集成”(音乐器乐曲、民歌曲、曲艺、曲艺音乐、戏曲、戏曲音乐、舞蹈、民间歌谣、民间故事、谚语等十套集成)。贵州民间文学资料已出版近200种,现又编辑出版“贵州民学选粹丛书”(10部),荟萃民间文学精品。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民间文艺的理论研究也取得重大成就。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的文学史已先后出版或即将出版,还出版许多民间文艺专著和集子。贵州和全国一样,过去研究主要是“史”和“论”,侧重文艺本体研究。后来,研究范围有所扩展,即把文艺放在整个文艺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杨昌国的《苗族舞蹈与巫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90年出版)就是对舞蹈进行文化社会学的考察。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撰文倡导“民间文学要进行描写研究”,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锡诚研究员也主张“民间艺术要进行整体研究”,这对我国民间文艺研究产生积极影响。贵州民间文艺界于1986年11月召开“神话与史诗学术讨论会”,就把神话和史诗放在民族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探讨。(见潘定智、李建国《神话、史诗与民族文化》,《贵州民族学院学报》87.2.)这接近于文艺社会学研究。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把艺术发展及其本质归之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揭示艺术兴衰的社会根源,指出阶级斗争、时代风尚、社会心理、艺术情趣对文艺的影响,后来发展成“艺术社会学”,佛里采《艺术社会学》一书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艺术社会学侧重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民间文艺除了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外,它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从生态学观点看,艺术是成活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民间文艺生态研究既与文艺社会学有所交叉,又有区别。于是,笔者发表《民间文学生态简论》(《思想战线》1989年第1期)、《论民间文艺生态系统》(《民间文学论坛》90年第3期)等系列论文,倡导“民间文艺生态学”,初步阐述了民间文艺生态学基本理论,受到许多专家学者肯定支持。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撰文指出,“潘定智同志和贵州许多同志正在努力建设民间文艺生态学,这是具有开拓性的专业,有很高学术价值。”广西师范学院过伟教授撰文《民间文艺生态学是民间文艺学的新发展》,支持和丰富了这一学科理论。北京师范大学陈子艾教授撰文指出,“我国苗族学者潘定智将生态学的层次观、整体观、系统学说、协调进化等基本理论与野外考察、定位考察等方法灵活融合运用于民间文艺研究领域,倡导进行‘民间文艺生态学’的研究,取得可喜成绩”。杨正伟《论民间文艺生态学》(《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沈廷志《试论民间文学生态学的理论构建》(《苗侗文坛》90年2期都阐述了民间文艺生态学基础理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编的《苗岭风谣》总第七期系“民间文艺生态学专号”,刊登10余篇论文,讨论了贵州民间文艺生态。曲六一、庹修明等运用民间文艺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傩戏及其生态,全国许多刊物也发表了文艺与环境关系(生态研究)的论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舞蹈生态学导论》(资华筠等著,1991年出版),这些,都为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建设添砖加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在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呼唤学科理论专著,以阐述学科理论和方法,本文仅作专著的导论。

民间文艺生态学是研究民间文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以揭示民间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借鉴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艺社会学和系统论的理论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现在拟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民间文艺的环境适应

民间文艺的产生和兴衰,是环境适应的结果。生物有机体的兴衰与环境适应有关。生物有机体与环境、生物种群之间相互适应,才能促进生物有机体的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文艺这一有机体的兴衰,它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实现,也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有紧密关系。生物有机体通过“自然选择”(“天择”)来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间文艺,要通过“人择”来适应环境,它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更重要的要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而且,文艺内部各门类也要相互适应。原始艺术诗歌舞结合,混融不分,具多功能性,以实用功能为主,尚未形成独立的门类,这是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原始艺术是当时人们生活其间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思想、信仰、习俗等所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规模宏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古歌),只有在民族形成初期、民族意识觉醒时为适应环境而产生。贵州山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生态环境,使贵州民间文艺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苗族的芦笙歌舞源远流长,黔东南苗族和黔西北苗族的生态环境同中有异,为适应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芦笙歌舞也有所不同。黔东南苗族很早迁入这一地区,聚族而居,生活稳定(明清后才被迫反抗),因而芦笙歌舞多为欢乐、热烈、稳健。黔西北苗族迁入后,分散居住高寒山区,并沦为奴隶,为适应这种环境,他们进行更为艰苦的斗争(与自然的社会的恶势力斗争),于是,他们的芦笙歌舞长于机巧,笙声低沉,如泣如诉,有一定压抑感,舞蹈动作灵巧,并加入杂技表演,表现出艰苦斗争中机敏坚韧的性格,享誉中外的“滚山珠”芦笙歌舞就是典型代表。

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这是与小农业自然经济宗法制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现当代,在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民间文艺与环境又要重新适应。适应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文艺本身要改进、创新、发展,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消亡;二是利用、改造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文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影视的普及,各种外来的艺术的传入,使民间文艺受到冲击和挑战。传统民间文艺,有的与当代的环境不相适应而逐渐消失,如古歌不再口耳相传了,而只记于典籍;有的在演变,如民间故事由口耳相传变为书面创作与口耳相传相辅相成,民间歌舞由群众自娱变为自娱和娱人结合,群众与专业结合的形式;各种艺术都要求创新发展,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当前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外来文化和经济大潮冲击,许多民间艺术在衰退,其中,落后的被淘汰,这合乎规律,但优秀的也在衰退,就令人担忧。许多艺术为文化人和“老外”所喜爱,而在民间却受到冷遇,农村许多青年一直在接受学校教育,便认为外来的总比自己的好。优秀的民间文艺需要弘扬,或加以保护,像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那样保护优秀传统文艺,要从政策、组织、制度、领导、经费、舆论导向等方面优化民间文艺的生态环境。

三、自然环境与民间文艺

自然环境是民间文艺发生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文化和艺术的。自然环境提供人类劳动的对象,也提供人类创造美欣尝美的对象。最原始的人类使用石器为工具,也从中发现美,欣尝美。不同的自然环境提供不同的劳动对象和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艺术内容和风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人的艺术。山区,草原,海湖,地理环境不同,气候不同,产生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乐记·乐本篇》)“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泳。”(钟嵘《诗品》)由物(环境)生情,情形诸舞乐,便是艺术。山区的山歌,海河地区的渔歌、船夫号子歌,江南稻作区的田歌,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山区的神话、传说、故事,就与平原和海湖地区的不同。

地理环境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间接的影响就是自然环境通过生产力和社会结构来影响人和文化,然后再影响到文学艺术。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学艺术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自古以来,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不同,文化和文学艺术也不相同。北方寒冷,多为草原和沙漠,宜牧,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的游动生活,开放性格,争战较多;南方温和,山青水秀,宜于农耕,人民守土,求稳平和。南北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南北不同的艺术内容和风格。岩画:北刻南画,北方刚劲朴质,南方华丽、柔和、妩媚。绘画:北宗水墨苍劲,南宗淡彩柔和。音乐:北音刚健质朴,南音婉精抒情,“南曲如抽丝,北曲如轮轮……南曲柳颠花摇,北曲水落石出;南曲如珠玉落盘,北曲如金戈铁马。”(魏善伯语)舞蹈:北方刚健豪放,以秧歌为代表,亚运会上农民表演的秧歌突出表现这种风格;南方主要是花灯、采茶、花鼓等舞蹈,欢快、活泼、柔和。史诗:北方多英雄史诗,表现战争,歌颂战争英雄;南方多创世史诗,表现古代农耕生活、生产劳动、婚丧习俗和宗教信仰歌颂劳动英雄。

四、社会文化环境与民间文艺

对于人类的“自由自觉的”艺术活动,自然环境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社会文化环境则起着决定性影响。

社会文化的范围很广,它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即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生产生活,它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人们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精神文化,创造艺术。许多生产技术就是艺术,技艺合一,或艺在技中。艺术生产受物质生产的影响和制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受制于物质生活条件。狩猎、渔业、农业、畜牧业生产生活不同,艺术也不一样。我们要承认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对文艺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又要承认两者存在“不平衡关系”。马克思以希腊神话史诗为例,说明这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只有在艺术的不发达阶段才有可能产生。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的民间文艺的繁荣,正是以传统的自然经济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在中国广大汉族地区,南北朝以前有大量叙事诗流传,唐宋以后,工商业和城镇发展,叙事诗向戏曲演化,戏曲繁荣了,叙事诗衰落了。少数民族地区仍是小农经济,戏曲不如汉族繁荣,而叙事长诗抒情长诗却非常丰富。

制度文化对民间文艺也有很大影响。民间组织(家族宗族组织和社团组织)始终把文艺作为自己的手段和内容,家族宗族的各种活动如祭祀、立法、庆典、仪式等,都要唱歌、跳舞、演戏。侗族鼓楼是家族宗族的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文艺活动中心。家族之间经常走访,当外家族集体来访作客时,本家族为东道主,在鼓楼接待,唱歌、跳舞、演侗戏。苗族鼓社祭(又叫吃牯脏)是家族祭祖活动,除祭祀外,还要唱大歌、吹跳芦笙,跳铜鼓舞。这些活动是家族组织的,由鼓头总管领导,下设活路头、芦笙头、祭师、治安、财务等人员分管各种事务。民间文艺活动也就有专人(芦笙头)来组织领导。民间文艺活动及其传承,都有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人生各阶段都要通过一定仪式,如诞生礼、成人礼、丧礼等这些礼仪都有歌舞。节日活动多为家族或社区统一组织开展。现在,有的地方文艺活动仍由家族社区组织,但不少地方的家族和社区组织不存在了,这些活动都由乡村政府组织,如乡村政府不去组织,活动也就停止了。贵州节日很多,为全国之冠。节日活动内容,有祭祀、庆祝等,而文艺活动是少不了的。节日成了民间文艺大会演,大展示,唱歌、跳舞,演戏,丰富多彩。节日盛装,集挑花、刺绣、蜡染、银饰等艺术于一身,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姑娘们长时间勤学苦练,精修技艺,精制这些艺术品,平时不着,仅在节日里展示,供人观尝。节日文艺活动,大大促进民间文艺的发展繁荣。

精神文化包括教育科技、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等,以文学艺术为主体,其他方面的文化就是它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以某一种艺术为主体,其他艺术也成了它的环境、语言文字是艺术的符号和载体。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是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语言艺术和表演艺术。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运用,使民间文学和戏曲富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民族民间文学和戏曲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其特色和魅力就减少了许多。语言与音乐关系很紧密,最初的音乐的乐音和语言的语音是同一的,现在的民歌和戏曲,其音乐旋律和语言声律大体相谐。再看民间教育与文艺的关系。过去民间教育主要是家教,兄姊教弟妹,父母教子女,师傅教徒弟。除了教做人(道德教育)外,还教生产知识,还教唱歌跳舞,挑花刺绣,培养创造美欣尝美的能力。有了学校教育以后,有的学校把民间艺术作为一门课来传授(现在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艺术专科学校都有侗族大歌班、苗族芦笙班),对民间文艺的发展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宗教信仰对民间文艺的影响就更大了。艺术起源于宗教之说虽还有争议,但它以大量的考古学民族学资料作证,故很得势。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紧密相连,甚至合二而一。有人说原始社会“祭坛就是文坛”,有一定道理。原始神话与原始宗教实为统一体。原始宗教观念就是神话,讲神的故事就是文学,跳神的就是舞蹈,画神像塑神像就是美术。欧洲旧石器晚期洞穴壁画,中江内蒙古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其内容与功能都与宗教有关。进入文明社会后,宗教艺术盛行。欧洲的中世纪是宗教的世纪,也是宗教艺术的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随之盛行,西藏、新疆、甘肃敦煌等地寺庙和石窟的壁画,成就之高,令人惊叹。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对民间文艺产生深刻影响,各地传播情况不同,对民间文艺的影响也不同。贵州各民族的古歌、祭祀歌、傩戏傩舞,是民间祭祀活动不可残缺的组成部份。布依族的摩经实为古歌(史诗),而它却是摩教的经典。云南纳西族东巴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非常丰富,这是东巴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其表征。仡佬族古歌只有在丧葬仪式中才由祭师演唱。有的艺术虽不直接为宗教服务,但仍受宗教的影响。总体看,宗教信仰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是很深的,当然,具体到各个艺术门类和艺术作品所受的影响有深有浅,或者没有影响,这需要具体分析。

民俗文化基本涵盖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它是民间的群众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传承文化。民间文艺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把文艺作为主体,民俗文化其他方面就是它的环境。民俗文化环境与民间艺术关系极为紧密,有人把民间文艺叫民俗文艺,这不无道理。民间文艺成活于民俗文化之中,它的产生发展与民俗文化分不开。在传统社会中,情歌非常丰富,艺术成就很高,它是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民俗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歌仙刘三姐是壮族歌圩民俗培育出来的。苗族的“游方”,布依的“浪哨”,白族的对歌,这些谈情说爱习俗是情歌的最佳生态环境。现在,唱歌谈情的习俗在演变,口耳相传的情歌不多了,而主要见诸书刊。过去,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要唱古歌,这是习俗,现在很少唱了。劳动歌也产生了劳动习俗。许多民族在劳动结束休息时要唱劳动歌。黔东北各民族都有唱“打闹歌”的习俗,这就是集体劳动(换工)时,主人家请两个歌手边打锣鼓边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道真仡佬族的“打闹歌”已搜集编印了一个集子。婚礼中要唱婚俗歌、婚姻歌(婚史歌)。在婚仪整个过程中,主客双方都有歌手对歌,唱几天几夜。酒席场上,送往迎来,要唱酒歌、礼俗歌。侗族作客,进客寨时,主人拦路唱歌。有设几道关卡的,有设十几道关卡的,主人唱“搭路歌”,客人唱“开路歌”,主客对唱,方能过关。进屋后要唱赞美歌,开席、取筷子、敬酒、敬席,都要唱歌,最后离别也要唱歌,人们说“不会唱歌难作客”,真是如此。少数民族习俗活动,是民歌的最佳生态环境。

五、民间文艺生态系统

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前面从环境的各个方面阐述它们对民间文艺的影响,这只是一种理论上分析,实际上,环境的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文艺是个系统,文艺内部又有许多子系统,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环境也是个大系统,包括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文化环境系统,两个系统中又包括许多子系统,子系统内部又包括更小的系统。各个系统(大系统、子系统、小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文艺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一个大的文艺生态系统。

有的艺术与环境的关系比较简单直接,即线性关系,如侗族“蝉歌”是直接模仿蝉声的。各民族都有劳动舞,它受环境的影响是:自然环境(劳动对象)→劳动方式→劳动舞。这就是生态作用链。环境对文艺的影响更多的是生态作用网络,而生态作用链也在网络之中。劳动舞的生态关系从主要方面和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其实,除劳动对象外,其他环境因子也通过舞者的审美心理而影响舞蹈,这种深层的影响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生态环境是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形成生态网络,各种大大小小的因子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或大或小地、程度不同地影响艺术。因此,我们进行生态分析时,要分清哪些因子直接影响,哪些因子间接影响,哪些影响较深,哪些较浅。同时,各生态因子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环境系统,协同作用,产生整体的影响,也就是1+1+1>3这样的整体效应。

苗族古歌非常丰富,直到五十年代仍广为流传,这是因为它有适宜成长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的生态因子有:第一、苗族历史悠久,蚩犬时代和“三苗”时代就创造了丰富古老的文化,后来不断被打败而不断被迫迁徙,苦难深重,使得人们更加怀念祖先,不忘历史。第二、祖先崇拜、家族祭祖(鼓社祭)的习俗常盛不衰。第三、原始信仰和巫文化盛行。第四、过去无文字,民族的古老文化只有靠口头传承,大歌成了民族的“根谱”。其次,唱歌习俗,家族制等等也对大歌的传承发展有影响。上述这些都属社会文化环境,而这些又受封闭山区这一自然环境影响。综合起来看,苗族古歌生态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半封闭的山地自然经济农业社区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区是民间文艺生态环境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区有大有小,区域界线也很模糊,只能相对划分。大的划分,中国有南北两大区;小一些划,有青藏高原雪域文化生态区(或叫藏族文化生态区),新疆西域文化生态区,内蒙古草原文化生态区,陕甘高原文化生态区,西南文化生态区,中原文化生态区,海洋文化生态区,等等。有的作更小的区分。一个民族居住较集中的也形成一个文化生态区,民族内部支系不同,方言土语不同,姻亲和经贸的疏密不同而形成小的文化生态区。不同文化生态区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区域文化艺术。西域文化艺术很丰富,成就很高,很有特色(区域特点),这与其生态环境有关。新疆四周多高山,天然封闭,但东部与河西走廊和中原相接,西部与中亚南亚相接,自古为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区。广纳中原和印度、波斯、埃及、希腊等文化艺术之精华,受印度和中亚的宗教影响,形成了介于中原和印度之间的独特艺术,其艺术又对中原产生深远影响。外域传入的宗教文化对西域的绘画、雕刻、乐舞等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新疆土地宜牧,哺育了众多的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创造了马背上的文化艺术。游牧的生活,开放的性格,豪迈的激情,促进人们对艺术的渴求。“国尚乐音,人好歌舞。”(玄奘《大唐西域记》)高亢的歌声,摸拟猛兽和奔马的舞蹈,倮体的绘画、歌颂跃马横刀、叱咤疆场的英雄的史诗,等等,装点着西域艺术殿堂,建构于西域特定生态环境之中。中国汉族的民歌与歌舞有许多“色彩区”,大的分两方与北方两大片,细分,北方有华北东北色彩区和西北色彩区。南方有江南色彩区(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闽粤台色彩区、湘鄂色彩区和西南色彩区。各色彩区的民歌与歌舞各具特色。这是由不同生态环境造成。

六、民间文艺信息流程

民间文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途径和方法是信息流程。符号是信息的载体。符号有逻辑符号(科学符号)和审美符号两种。审美符号是“有意味的形式”。原始艺术符号还不是单纯的审美符号,它有审美、认知和实用多种功能,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艺术符号仍具多功能性,但却以审美功能为主。艺术符号(审美符号)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就是信息流程。民间文艺信息流程是:环境(信源)→信息输入→信息储存→信息处理(思考、创作)→作品→信息输出……反馈。民间文艺主体是人,信息流程是通过人的实践来现实。环境传出的信息,不管是物理的信息(信号),还是语义的信息(科学符号和审美符号),都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尝产生积极影响。环境提供的信息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民间文艺的特点和兴衰。

民间文艺信息流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传承性。民俗文化环境作为信源,就是集体的创造而以符号的形式世代传承。各种符号,都是群体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表征。中国民间世代传承的艺术符号,如龙、鱼、葫芦、鹿、桃、神等,可谓“一级符号”,它是集体的创作,又反馈于集体,并与新的环境(信源)输入的新信息,一起储存于人的大脑中,经过加工制作,形成认知方式,思想观点和艺术情趣,进而对各种符号进行联想、筛选、加工、改造,创作出新的艺术品——“二级符号”。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比较,民间艺术的传统因素更多一些,因为它是集体的创作。在集体创作中,民间艺术家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他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体现者,其创作是集体智慧和个人天才结合的产物,是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表现。一件艺术品可以说是某人创作的,但相似的“异文”不少,同是“一个作品”。民间艺术虽也为个人欣尝和宣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大众观尝,只有在大众观尝中才体现其价值。这“一个作品”在流传中,群众不断进行加工修改,使之不断发展提高,成为人民群众审美理想的结晶。

七、民间文艺生态学的方法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方法是手段,是为学科目的服务的。民间文艺生态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民间文艺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探索民间文艺的本质和规律。我们需要宏观的研究,哲学的抽象,而更需要微观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和描写研究是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如以某一种艺术或某一艺术品作为考察对象,就需要到它流传的地方去实地考察。如以某一民族的艺术或某一地区的艺术作为考察对象,就需要到该民族该地区去选几个点进行考察,这些点对于该民族该地区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考察要与描写研究结合。要考察和描写文艺本身的形态、功能、流传等情况,考察和描写文艺与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2、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生计方式,3、物质文化,4、制度文化,5、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的种种精神文化,6、环境系统中各生态因素对文艺的影响(直接的、间接地、综合的),7、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初步进行规律性的探讨。

单独一个点的考察,很难作理论性的概括。需要调查更多的点,进行比较,或把一个地区同另一地区进行比较,把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进行比较,并参照其他资料,以探求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要探求艺术发展规律,还需要运用历史的方法,借助古籍、文物、古文化遗存资料(口碑和文献的)以及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历史的研究,了解其历史概况和发展脉络。如果我们重点考察某个点的民间文艺,并与另一个点进行历史的比较,那么,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就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标签:;  ;  ;  ;  ;  ;  ;  

民间文学艺术生态概论_文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