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李玉如[1]2004年在《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氏Ⅲ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颌、(牙合)、面的生长发育,影响口腔功能及颜面美观,病因机制较为复杂,是正畸临床矫治的重点和难点。其中,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要畸形表现的患者,临床常采用矫形力牵引上颌骨向前进行矫治。但是对上颌前牵引是否能促进上颌骨发生适应性生长改建,其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而且较深入的相关基础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临床,建立了模拟上颌前牵引的SD大鼠动物模型,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的改变进行实验研究,以了解上颌骨及其骨缝在矫形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从而探讨上颌前牵引的矫治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上颌前牵引装置,以生长发育期5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施加85g的矫形力,建立了模拟上颌前牵引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施力4周后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同一力值作用不同时段下TGF-β_1在上颌骨的额颌缝、腭颌缝的表达,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每张切片中阳性染色细胞的平均灰度值,结果采用SPSS 11.0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如下:在模拟上颌前牵引矫形力作用下,(1)生长发育期大鼠上颌复合体在矢状方向生长加快,长度明显增加,并表现出向前向上的逆时针旋转;(2)上切牙唇倾,下切牙的唇倾度没有明显变化,颅脑的形态与大小不受影响;(3)额颌缝和腭颌缝中TGF-β_1的表达,同一时段实验加力组要强于手术对照组与自然生长组,而手术对照组与自然生长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说明:模拟上颌前牵引矫形力能加速生长发育期大鼠上颌的向前生长,能促进上颌骨周围骨缝的积极改建,TGF-β_1在上颌骨缝的改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生长发育期SD大鼠上颌前牵引动物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临床上颌前牵引矫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曹真胜[2]2004年在《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周围骨缝组织改建的动物实验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发育不足的病人常采用上颌前牵引治疗,但是前牵引后上颌骨周围一骨缝内发生的改建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以生长发育期的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模拟前牵引大鼠上颌骨后,大鼠上颌骨周围骨缝的形态学改建特征,初步探讨前牵引对大鼠上颌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上颌骨周围骨缝在应力下骨改建的生物学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本实验方法为1、采以模拟上颌前牵引的方式前牵引大鼠的上颌骨,建立前牵引大鼠上颌骨动物模型。以面具式前牵引矫治器为原理制作特殊的前牵引支架,以外科方法安装支架挂在大鼠颧弓前端,在实验加力组大鼠头颅上打孔,安放挂钩,通过弹性牵引提供支架向前牵引的支抗。2、以该动物模型为基础,选用90只五周龄的Sprague—Dawley健康雌性大鼠作实验动物,随机分到实验加力组、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分别在前牵引后第3、7、14、21、28天时每组处死大鼠六只。将大鼠上颌骨的额颌缝,腭颌缝的组织标本制作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图象分析技术分析观察骨缝宽度和骨缝内的细胞密度指数。3、对额颌缝的组织切片行SP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PCNA,然后图象分析技术测量PCNA阳性细胞在骨缝内的分布密度指数。本实验的结果是(1)大鼠实验加力组在85g前牵引力作用下,在3天起实验组骨缝宽度大于两对照组,与对照组比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别(P<0.05)。第7天组、第10天组实验动物的骨缝宽度显着增加(P<0.05),其后骨缝宽度保持相对稳定,但高于对照组。(2)腭颌缝内细胞密度在3、7、14天增高(P<0.05),在21、28天下降至正常。额领缝细胞度在3、7、14、21、28天均比对照组增高(P<0.05)。(3)大鼠实验加力组加力第3天骨缝内PCNA表达增强(P<0.05),第7天实验加力组动物的骨缝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最高(P<0.05)。在14、21、28天组有所下降。本实验的结论为1、本实验所采 昆明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用的前牵引动物模型对于前牵引骨缝改建的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有一定意义。2、在上领前牵引的作用下,大鼠骨缝内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骨缝增宽,血管增生,新骨不断形成,说明骨缝内发生了显着的改建。3、大鼠上领在前牵引作用下,骨缝明显增宽,提示上领骨周围骨缝发生了明显改建,骨缝改建是上领前牵引后前移位作用机制重要组成部分4、愕领缝、额领缝内的细胞密度在前牵引后3、7、14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前牵引上领促进骨缝内的细胞增生。而在21、28天时间点两个骨缝与对照组相比在相同时间点增长程度明显不相一致,提示我们不同的上领骨周围骨缝在前牵引作用下改建方式过程可能不一。5、在上领前牵引作用下,上领骨的额领缝内的PCNA的阳性表达一直高于对照组,提示前牵引促进上领骨周围骨缝内细胞增殖活动增强。

刘红[3]2003年在《改良固定反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前牵引矫治儿童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夜间前牵引治疗15例8-14岁AngleⅢ前牙反(牙合),通过X线头颅侧位片、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测量与改良反式TBA组及前牵引组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了联合组肌电图研究。以期从颅面硬软组织、TMJ及咀嚼肌的改建上来探讨反式TBA联合前牵引的作用机制,并对矫治疗效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1)硬组织:联合组对上下颌骨的作用均较大,SNA、A-VertT、Pr-vertT、U1-NA、ANS-VertT增加具有显着性,认为联合组发生了上颌基骨前移,但对上前牙及上牙槽的作用相对大;SNB、B-VertT、Pg-VertT、NPg-FH的减少及Go-VertT、ML-SBL的增加均具有显着性,说明下颌骨发生了明显的后下移位;CondAx相对于参考系统的向上向前是最重要的骨生长改形。反式TBA组对下颌的作用大;前牵产生的主要变化在上颌,主要是牙槽改变和较少的骨矫形改变。 (2)软组织:联合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较快改善了侧貌外形。反式TBA组对下颌软组织的影响较大;而前牵引后侧貌改善较慢,一般需要半年以上。在矫治后上唇前移明显,下唇基部无明显后移。 (3)TMJ:临床矫治过程中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 第。*医大会硕士学位伤大A值及P值的变化均较明显。说明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少,躲突明显后移位,踝突位置基本居中。反式TBA组踝状突发生明显后下移位,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少。适当的持续性矫治力不会对颗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而前牵组踝突后移位不明显。 (4)咀嚼肌:矫治结束后姿势位TA、*A、*M肌电值明显下降:反矜时下颌前伸运动TA及DA存在异常的肌电活动,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退运动MM、TA及DA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大,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结束后明显下降;反牙合解除后紧咬MM、TA及DA肌电水平明显增加;矫治后双侧咀嚼运动MM、DA及TA肌电水平与矫治前相比明显增加。结论: 反式TBA的作用机制是以后退下领为主,其缺点是夜间导斜面接触差,影响疗效。仅适用于下颌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的功能性前牙反不细 而前牵引的主要变化在上颌,对下颌的作用较小。反式TBA联合夜间前牵引的作用特点是通过增加二合接触时间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适用于下颌有一定后退能力的功能性一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方合。临床研究表明:改良后的反式TBA对患者的依赖程度低,反式TBA与夜间前牵引共同作用可以相互弥补缺点,使患者全天处于下颌后退、上BN6iJ伸状态,形成 Twin七lock矫治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加疗效。对颌产生的代偿性变化,既可协助快速解除反胎,又可促进面中部的生长发育,限制了面下部的过度生长,产生了快速的矫治效果,为二期矫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前牙反锁结的解除并结合将前伸的踝突、下颌诱导后退,使TMJ、神经肌肉及相关骨骼发生适应性改建,恢复并稳定于正常的关节位,有利于恢复和建立后牙的正常ICP。真正实现牙位、肌位、关节位的协调一致,此对于矫治前牙反路、防止复发具有重大意义。

丁永林[4]2007年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矫治时机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行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治疗的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病例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将其分为3~6岁组、7~10岁组、11~13岁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矫治前、矫治结束时及矫治结束两年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描绘、测量、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的最佳矫治时机以及矫治结束后的长期稳定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与矫治前相比,矫治结束后叁组患者上颌骨均向前移位,下颌骨向后、下旋转,A点、ANS点明显前移,B点、Pg点后下移位,下颌平面角、下面高增大。上下颌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ANB角值显着增大。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上、下磨牙近中移动,异常的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得到纠正。叁组间比较:叁个不同年龄组患者在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后,上下颌骨都发生了改变,但叁组间ANB值改变无明显差异;11~13岁组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度均较前两组大,3~6岁组最小,叁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11~13岁组下面高、下颌平面角增加较前两组显着,3~6岁组相对较少,叁组间有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与矫治前相比,矫治结束两年后,上下颌骨均明显向前向下生长。A点、ANS点、B点、Pg点明显前移。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上下颌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ANB角显着增大。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明显改善。叁组间比较,11~13岁组上颌骨前移相对前两组较少,3~6岁组与7~10岁组较多,11~13岁组与3~6岁组、7~10岁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3~6岁组与7~10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1~13岁组下面高增加相对前两组较多,3~6岁组最小,叁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3、与矫治结束时比,矫治结束后上颌骨继续向前生长,但是下颌骨生长的速度和生长量明显超过上颌骨,上下颌的矢状关系有复发的趋势;B点、Pg点明显前移,SNB角增大,ANB角变小;上下前牙牙轴的倾斜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叁组间比较,3~6岁组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向前生长量均较后两组大,11~13岁组最小,叁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上前牙唇倾度、下前牙舌倾度,3~6岁组较后两组大,11~13岁组最小,叁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上颌前方牵引结合上腭快速扩大对叁个不同年龄组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患者均产生了矫治效果: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下旋转,下面高增加,上下颌间关系改善,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改善。叁个不同年龄组矫治前后的骨组织改变3~6岁组相对后两组较大,但上下前牙代偿性改变11~13岁组较前两组大,3~6岁组最小。由此可见,上颌前方牵引的矫治时机选择在3~6岁时效果较好,即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获得较多的骨组织改变和较少的牙齿改变。2、叁个不同年龄组前牵矫治结束后上、下颌骨位置都发生了改变,颌间关系得到了改善,但前牵矫治结束后,上下颌之间的矢状关系有复发的趋势。颌间关系的复发3~6岁组较后两组大,11~13岁组最小,即3~6岁组矫治结束后的稳定性相对后两组较差。因此,我们正畸医生在选择3~6岁作为上颌前牵的最佳矫治时机时要考虑到其矫治后稳定性较差带来的不良后果;建议在前牵矫治结束后应采取积极措施限制下颌过度发育,防止复发。

高峰[5]2012年在《经缝牵引成骨矫正唇腭裂面中部发育不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本研究观察记录分析经缝牵引成骨技术在治疗唇腭裂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牵引适用年龄、最佳牵引力及经缝牵引成骨机制等问题。2.建立叁维测量体系,对部分患儿牵引前后CT叁维重建影像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测量数据,评估经缝牵引成骨后上颌骨复合体的整体变化。3.并以发育期犬为研究对象,验证一种内置式自动持续经缝牵引成骨装置的可行性,观察不同牵引力的牵引效果。[方法]一.临床研究1.观察记录52例经缝牵引成骨术治疗的唇腭裂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咬(?)关系和面型的变化情况,重点观察记录2009年以后的29例患儿。患儿年龄8岁至15.8岁。牵引过程做了一些改进,牵引力增加至平均4.5kg。2.对其中20例患者牵引前和牵引结束后一个月内的64排螺旋CT的DICOM数据,应用Mimics10.0软件进行叁维影像重建,并利用Mimics10.0软件的测量模块建立测量体系。根据颅脑解剖标志点建立冠状面、水平面和正中矢状面叁个测量平面,并测量了27个解剖标志点相对于这叁个平面的垂直距离。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分析。3.应用Geomagic Qualify11.0软件中进行治疗前后叁维重建影像的色差分析。二.动物实验以生长期犬为实验动物,设计并手术安装内置式自动持续经缝牵引成骨装置,并放置标记尺和标记钉。根据牵引力大小分为800g组、1500g组和2000g组。术后定期拍摄犬头颅照片、X片和叁维CT重建,验证自动持续经缝牵引成骨装置的可行性,观察记录犬面部和咬(?)关系变化,并测量标记钉位置变化情况。[结果]一.临床研究1.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了牵引治疗。患儿的面型得到显着改善,面中部凹陷畸形消失,前牙反(?)关系得到矫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根据牵引治疗中临床观察,经缝牵引成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期,相对停滞期,牵引快速期和维持稳定期。3.不同的患者及同一患者左右两侧治疗过程中存在差异。4.叁维测量体系在牵引前后位置恒定无偏斜。5.绝大部分的测量点,相对于测量体系中的冠状面,都有较显着的位置变化。而且相对于冠状面平均移动距离,上切牙接触点>上颌尖牙颈缘中点>上颌第一磨牙颈缘中点>颧牙槽嵴点>颧突点>眶下点。6.相对于水平面和正中矢状面,各解剖测量点也有位置移动。7.色差分析显示相对位移较大的面颅骨骼与相对位移较小的脑颅骨骼之间存在一界限,大体位于鼻骨、眶内侧、眶底、上颌骨颧突、和翼突基底位置。二.动物实验除一例犬因气道受阻死亡外,其他所有犬均耐受了手术。牵引支架稳定、牵引顺利,牵引后犬面型和咬(?)关系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X线测量发现2000g组尖牙牙根后标志点牵引效果大于其他组。叁维CT重建影像发现了犬面中份骨骼活跃的骨重塑活动。[结论]一.临床研究1.经缝牵引成骨术适用年龄在以往研究中最大为12岁,本研究适用年龄范围发现可以扩大到接近16岁。牵引力量的适当增加能够提高牵引效率。2.经缝牵引成骨治疗存在个体差异。同一患儿左右两侧也有差异。3.将经缝牵引治疗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初始期,相对停滞期,牵引快速期和维持稳定期,该分期能较全面的反映牵引过程中不同病人的临床特点,有助于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4.以脑颅解剖标志点建立的面颅叁维测量体系位置较恒定。该测量体系的稳定性不会因经缝牵引后上颌骨复合体的变化而受影响,结果较准确,误差较小。5.经缝牵引成骨术能够使患者上颌骨复合体在叁维方向生长。治疗后面部变得协调、对称。6.上颌骨复合体前后方向的牵引能增加上颌的宽度。7.通过叁维CT测量认为经缝牵引成骨应包括缝重塑和骨重塑,薄弱区骨重塑程度大于非薄弱区,距牵引力作用点近的部位骨重塑程度大于较远部位(即:上颌骨复合体下部和前部的骨重塑程度大于其上部和后部)。二.动物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内置式经缝牵引装置的犬实验模型,为将来临床上的将颅外支抗引入体内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也为应用大动物进行经缝牵引成骨的研究提供了动物实验模型。动物实验也发现经缝牵引成骨除了缝组织的重塑外,骨组织也有活跃的重塑活动。

纪忱杞[6]2017年在《手术辅助单侧前颌骨扩展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颌发育不足是临床常见的骨性错合畸形,包括横向发育不足及矢状向发育不足。严重的骨性发育不足,通常需要等待患者成年后采用正颌手术治疗。牵张成骨术与常规的正颌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较为便捷、术后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不受影响、无需额外植骨、长期稳定性较好、可为后期正畸排齐牙列提供更多间隙等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以往有关颌面部牵张成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长骨及下颌骨,对上颌骨的矢状向牵张成骨实验研究较少,且缺少成熟的动物模型。而上颌骨在解剖结构特点上与长骨及下颌骨有着显着不同,其新骨形成机制还未阐明。目前临床上进行上颌骨牵张成骨治疗时仍沿用长骨及下颌骨的相关牵张策略,其对于上颌骨是否同样适用还不得而知。基于以上现状,本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牵张装置建立了小型猪单侧前颌骨扩展模型,观察了装置及小型猪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对牵张区内成骨情况进行组织学、影像学检查,观测新骨骨微结构以评价其质量,并从分子水平研究新骨形成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规律,为了解上颌骨牵张成骨愈合过程及促进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全文分为3部分:1.小型猪手术辅助单侧前颌骨扩展模型的建立实验采用10月龄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利用自行设计牵张装置,行单侧前颌骨牵张成骨研究。结果显示,牵张装置固位良好,小型猪对麻醉及手术耐受性好,牵张组所有实验动物单侧上颌骨均被牵张延长。随着固定期的延长,牵张区逐渐被新骨填充、新骨不断成熟。新骨形成的特点是:从牵张区两段截骨线处向中央延伸、融合、改建。固定期8周时牵张区骨的改建仍在进行。其影像学密度仍低于对照侧正常上颌骨组织,表明上颌骨牵张成骨后固定期应长于8周。2.牵张成骨新骨质量的显微CT研究于不同固定期:2周、4周及8周分别获取获取牵张侧及对照侧小型猪上颌骨样本,进行Micro-CT检查,探究不同固定期形成新骨的质量。结果显示牵张成骨愈合过程中,新骨骨矿物质密度随固定期延长而升高,牵张侧腭侧新骨矿化速率高于颊侧。固定期前8周,新骨骨质不断形成,骨小梁自骨断端向中心区域逐渐生长、融合,随固定时间延长骨小梁由杆状重塑为板状。固定期8周时,形成新骨的“质”与“量”均低于正常上颌骨,提示上颌牵张成骨固定期应大于8周。3.小型猪上颌骨牵张成骨血清BMP-2水平变化的研究分别于术前、间歇期末、牵张期末、固定期1周、固定期2周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牵张组及对照组小型猪血清BMP-2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其表达规律。结果显示,牵张组血清BMP-2浓度整体高于对照组,间歇期末牵张组血清BMP-2浓度增高,在牵张期末进一步增高达到峰值;随后在固定期一周时其浓度迅速降低,对照组各时间点血清BMP-2浓度无显着性变化。表明BMP-2在牵张成骨愈合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牵张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内源性BMP-2的合成,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周艺杰[7]2013年在《前方牵引致上颌骨改建压力侧骨缝周围组织中护骨素及Wnt-5a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以微螺钉种植体为支抗的兔上颌骨前牵引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在正畸骨改建过程中护骨素(OPG)及Wnt信号通路中的信号因子之一Wnt-5a的表达情况,研究不同牵引时间对二者在压力侧骨缝周围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在正畸骨改建中的作用及在口腔正畸过程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15只发育期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麻醉动物后行支抗种植钉植入术,部位为上颌骨硬腭部,两侧各植入一枚种植钉,待种植钉达到骨结合后,随机选取12只作为实验组,安放自制颅骨坚强外固定架,固定于兔双侧前肢形成稳定支抗,将Ni-Ti牵引弹簧连接于微种植体与固定架面具之间,并施以100g的牵引力进行牵张,建立上颌骨前移模型。其余3只为空白对照组,只植入钉但不牵引。每日观察动物饮食等健康状况,于牵引第10、20、30d处死4只动物,分离上颌骨,取以前颌缝为界的前部5mm处上颌第叁上臼齿所对应的腭盖水平部即压力侧骨缝周围组织块标本,其中每组2只用于组织形态学研究,2只用于RT-PCR测定。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各处死1只。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兔骨缝周围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方法检测骨缝周围组织中OPG及Wnt-5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HE染色显示,随着牵引时间的递增,加力10d组,骨形成层成骨稀少形态不规则,有少量断裂的纤维,可见破骨细胞,形成骨陷窝;加力20d组,成骨活动明显,骨缘可见较密集、排列呈链状的成骨细胞和新骨。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加力30d组,某些区域的成骨细胞被周围基质和纤维包埋,并可见与牵引方向平行排列的新生骨小梁伸向骨缝区,前端部分相连接,周围分布着大量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骨缘不平,呈蚕食状,可见破骨细胞。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OPG、Wnt-5a目的蛋白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细胞呈棕黄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浆。OPG阳性细胞表达部位集中于压力侧骨吸收部位。加力10d时,OPG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呈弱阳性表达;加力20d时,压力侧OPG表达进一步增强,并可见新骨形成;加力30d时,OPG的表达呈现逐渐减弱趋势(P<0.05)。Wnt-5a阳性细胞表达分布不集中,散在分布于压力侧骨缝周围成骨细胞内。未见其阳性细胞表达与加力时间有明显线性关系(P>0.05)。③OPG、Wnt-5a在RT-PCR中出现了目的条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一致。结论:在正畸牵引过程中,OPG参与了正畸骨改建的过程,它在正畸骨缝周围组织压力侧的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Wnt-5a于骨缝周围组织压力侧在蛋白和分子水平亦均有表达,但本实验中并未见其与牵引时间长短有明显相关关系,因此Wnt信号途径与正畸骨改建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年龄因素对正畸力作用下骨组织改建产生的影响以及幼、成年个体成骨细胞对正畸压力的反应机制是否存在区别与联系,这些都尚需进一步探讨。

童海洲[8]2016年在《经缝牵引成骨术矫正青少年唇腭裂患儿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机制研究和长期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面中部骨骼、骨缝结构以及牙弓叁维形态改变情况,探索经缝牵引成骨术促进面中部骨骼生长前移的机制,进一步优化其在临床中的应用。2.分析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面中部骨骼位置变化情况,探讨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长期骨骼稳定性和复发情况,提出有效预防牵引术后复发的相关策略。3.通过建立犬面中部骨骼内置式经缝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对其术后长期成骨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上预防牵引术后复发策略提供生物学依据。与此同时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初步研制出临床上矫正青少年唇腭裂患儿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内置式经缝牵引装置系统。[方法]1.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缝牵引成骨术矫正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青少年唇腭裂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对牵引前后头颅骨骼叁维CT影像进行拟合,直观分析面中部骨骼、骨缝结构以及牙弓在叁维方向上的形态学改变。同时进一步在头颅拟合影像上建立叁维测量坐标体系,定量分析各骨骼标志点到叁维平面的距离变化。2.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缝牵引成骨术矫正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青少年唇腭裂患儿术前以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头颅侧位X线影像资料,采用头影测量方法对比分析面中部骨骼位置变化情况,评价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长期骨骼稳定性。3.以叁月龄生长发育期比格犬为实验动物,应用内置式自动持续缝牵引装置建立面中部骨骼经缝牵引动物模型,并通过头颅X线测量和CT检查评价其牵引面中部骨骼前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外,在牵引结束后1年对犬大体头颅进行CT检查和颧上颌缝区骨组织的Micro-CT检查、生物力学检测以及组织学分析,评价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长期成骨效果。与此同时以动物实验为基础,在临床上结合患儿头颅骨骼叁维影像初步研制出个性化全面贴合局部解剖结构的内置式经缝牵引装置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结果]第一部分:1.共计有26例患儿符合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并进行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11.5岁,牵引过程中平均最大单侧牵引力为4.45kg,平均牵引时长为40.0天,在牵引结束时所有患儿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显着改善。2.牵引前后头颅骨骼重迭拟合影像直观分析结果显示翼上颌缝区受力改变最为显着,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整个面中部骨骼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呈现出自上而下的渐进式不等量前移,同时骨骼自身形态也发生改变。3.对拟合影像上面中部骨骼各标志点进行叁维定量测量的结果与直观形态学改变基本保持一致,分析显示整个面中部骨骼呈现不等量前移,在前后方向上各区前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上颌骨区、颧骨区、眶下区和鼻骨区;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颧骨颞突和上颌结节下部的明显下移,鼻旁区的明显上移;而在横向上则表现为鼻背和鼻基底的增宽,上颌骨宽度也有少量的增加。相应的牙弓叁维测量结果显示上颌结节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发生显着的增长,而各段牙弓长度变化微小;前段牙弓和中段牙弓宽度明显增加,而后段牙弓宽度相对变化较小;在垂直方向上牙弓各骨骼标志点均表现出向下移位,但下移量自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二部分:1.对共计76例患儿进行临床随访,结果显示在牵引结束时2例患儿牵引失败,4例混合牙列期双侧唇腭裂患儿仍存在前牙开颌畸形,其余所有患儿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均得到良好改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儿失访,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上颌回缩复发。2.共对66例患儿进行了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在牵引结束时上颌骨A点在水平方向上明显前移,SNA角度和ANB角度也显着增大,而相应的上颌骨A点在垂直方向上则无明显改变,SNB角度和MPA角度维持稳定。在术后随访各时间点上,上颌骨A点在水平方向上维持良好,而在垂直方向上则表现出向下移位趋势,相应的SNA角度、SNB角度、ANB角度和MPA角度均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对比之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第叁部分:1.在犬面中部骨骼内置式经缝牵引成骨中,大体观察结果显示牵引结束时实验组犬表现出面中部变长、眼球内陷和骨性Ⅱ类咬合的特点,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上颌骨前移明显,且在颧上颌缝与上颌骨前壁区显示出活跃的骨质代谢。当继续观察至牵引结束后1年,头颅CT影像结果显示实验组犬面型逐渐恢复协调,咬合关系也恢复为骨性Ⅰ类咬合,但在上颌骨前壁区依然可见呈筛孔状的变薄骨壁。进一步对颧上颌缝区骨组织进行检测,Micro-CT结果显示实验组缝区骨组织微观结构表现更为松散,骨小梁排列无序紊乱,相应骨体积分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屈服力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模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染色结果则显示实验组缝区结构中仍可见较多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以及被拉伸的胶原纤维,沿缝的两侧为呈带状分布的骨基质矿化不全区域,其内可见较高密度的骨细胞分布,破骨细胞活跃于骨质与缝组织连接处。2.在临床上选取了1例9岁男性唇腭裂术后继发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头颅叁维CT影像初步研制出基于颅骨支抗的内置式经缝牵引装置系统,采用头皮切口经颧弓下方进入口内的路径成功施行手术,临床结果显示患儿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改善。[结论]1.经缝牵引成骨术可以实现整个面中部骨骼的生长前移,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缝生长重塑伴新骨形成,同时还有骨骼自身重塑。2.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长期骨骼稳定性良好,其上颌骨在水平方向上位置可基本维持,且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向下生长趋势。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预防复发策略应包括适度的牵引矫枉过正处理、及时的正畸治疗和适时的面弓弹性牵引维持。3.基于颅骨支抗的内置式经缝牵引成骨装置可在临床上用于青少年唇腭裂患儿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矫治,但牵引装置系统设计及各项技术要素偏有待进一步研究优化。对犬经缝牵引成骨术后长期成骨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骨缝区生长潜力依然保持,这为临床上预防牵引术后复发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学依据。

李玉如, 徐芸, 曹真胜, 李松[9]2005年在《模拟上颌前牵引对SD大鼠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模拟上颌前牵引的动物模型以进行其基础研究。方法:18只生长发育期SD大鼠随机分为 实验加力组、手术对照组、自然生长组各6只,采用自行设计的上颌前牵引装置建立动物模型,X线头影测量分析, 观察施力前及施力4周后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动物模型。大鼠上颌复合体在矢状方向 生长加快,并呈现向前向上的逆时针旋转。模拟上颌前牵引能加速生长发育期大鼠上颌向前生长。

史聪翀[10]2008年在《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上颌骨动物实验CT影像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螺旋CT叁维重建观察颧骨种植体支抗向后牵引上颌骨及上牙弓在叁维方向上的变化,分析评价颧骨种植体支抗向后牵引上颌骨及上牙弓的矫形作用。[材料和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选用混合牙列期雄性恒河猴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只,1.5月实验组2只,3月实验组2只,采用植入颧骨体部的微钛板种植体作为支抗,通过连接在钛板与上牙弓夹板拉钩之间的钛镍拉簧对上颌骨施加150g/侧的向后牵引力,牵引方向与(牙合)平面平行,定期检查力值维持力值稳定;对照组不加力自然生长。2.形态学大体观察:所有实验动物均于矫治前后制取口腔模型、照片,实验结束后取其头颅标本,对实验结果进行大体观察,初步评价矫治效果。3.CT影像学研究:所有实验动物均于矫治前后行螺旋CT扫描及叁维重建,动物头位、扫描范围、拍摄电压及时间设置条件均相同。选择基准点建立测量用叁维坐标系,选取有代表性且易定位的标志点进行观察分析,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及比较研究,评价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上颌骨及上牙弓的改变。[结果]1.种植体情况:实验期间,颧骨种植体保持稳定,无松动、移位、变形。2.形态学大体观察:通过照片、模型及头颅标本的观察,所有实验组猴(牙合)位出现明显变化。对照绢前牙覆(牙合)、覆盖及第一磨牙关系矫治前后无明显改变;1.5月、3月实验组切牙由切(牙合)变为反(牙合),反覆盖距离分别约为3mm、5mm;双侧磨牙关系均由Ⅰ类变成Ⅲ类关系,其中1.5月为轻度近中关系,3月组呈完全近中关系。3.螺旋CT影像学观察:对照组实验前后自身对比上颌骨及牙弓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上颌骨及牙弓各测量点矢状向均发生后移,1.5月组上牙弓测量点UI、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分别后移3.18mm、1.7mm,上颌骨测量点ANS、PNS、Zm分别后移1.69mm、0.12mm、1.45mm;3月组矢状向后移更为明显,UI、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分别后移4.67mm、3.38mm,ANS、PNS、Zm分别后移4.13mm、1.49mm、2.27mm。表现为上颌骨前界后移,以切牙及其基骨处最为明显,上颌骨的改变量具有从前向后逐渐减小的趋势。上颌中切牙主要表现为舌向移动及唇倾度的减小,1.5月组、3月组上颌中切牙舌倾分别约为3.3°、4.48°。硬腭平面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发生了轻度顺时针旋转,1.5月时为0.98°,3月时为1.4°。经统计学分析,和对照组相比,1.5月组上牙弓向后移位明显(p<0.05),垂直向、水平向及上颌骨叁维向均无明显变化(p>0.05),1.5月组矫治前后自身对比,结果一致;和对照组相比,3月组上颌骨及上牙弓矢状向后移明显(p<0.05),上牙弓的变化较1.5月组更加显着(p<0.01),上颌骨及上牙弓垂直向、水平向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月组矫治前后自身对比,结果一致。[结论]1.颧骨钛板种植体支抗能有效后牵引上颌骨及上牙弓,抑制上颌发育而不伴有垂直向的抑制或刺激生长作用;对后牙使其向远中移动而不伴有伸长或压低作用。避免因矢状向改变而引起其他方向的不调。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颧骨微钛板种植体支抗未发生松动、移位、变形,能为正畸颌骨矫形治疗提供有效和稳定的支抗。3.螺旋CT及叁维重建能够产生高精度影像,并可从任意平面、任意角度观察实验前后上颌骨及上牙弓的形态与位置关系,应用螺旋CT可以对上颌骨及上牙弓叁维位置变化进行详细研究。

参考文献:

[1]. 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 李玉如. 昆明医学院. 2004

[2]. 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周围骨缝组织改建的动物实验观察[D]. 曹真胜. 昆明医学院. 2004

[3]. 改良固定反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前牵引矫治儿童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D]. 刘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4].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矫治时机的相关研究[D]. 丁永林. 第四军医大学. 2007

[5]. 经缝牵引成骨矫正唇腭裂面中部发育不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高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6]. 手术辅助单侧前颌骨扩展的实验研究[D]. 纪忱杞. 首都医科大学. 2017

[7]. 前方牵引致上颌骨改建压力侧骨缝周围组织中护骨素及Wnt-5a的表达[D]. 周艺杰. 桂林医学院. 2013

[8]. 经缝牵引成骨术矫正青少年唇腭裂患儿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的机制研究和长期稳定性研究[D]. 童海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9]. 模拟上颌前牵引对SD大鼠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玉如, 徐芸, 曹真胜, 李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10]. 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上颌骨动物实验CT影像学研究[D]. 史聪翀. 昆明医学院. 2008

标签:;  ;  ;  

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