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息肉在鼻内镜下手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赵晓红

鼻窦炎鼻息肉在鼻内镜下手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赵晓红

宝清县人民医院 1556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66例患者,内镜组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进行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传统组通过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患者的鼻窦炎鼻息肉症状是否复发。结果 内镜组患者手术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痊愈率为95.45%,传统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83.4%,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传统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3~6个月的跟踪随访调查后发现,内镜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仅有1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现象,而传统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现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鼻内镜进行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使患者真正意义上的达到治愈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效果对比

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在耳鼻喉科的临床治疗中受到极大的重视[1]。因为鼻窦炎鼻息肉的病情复杂,具有季节性发病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2]。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难点在于,患者通过常规的用药的复发率较高,无法做到完全治愈,失常出现复发现象。临床上针对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方法除药物治疗外,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开鼻腔手术,将患者的所有鼻窦部位和鼻息肉进行切除,但这种方法对患者的鼻腔结构伤害较大,即使患者能够在手术后治愈其鼻窦炎鼻息肉的症状,但也失去了患者自身鼻窦和鼻窦功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损害,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鼻内镜下进行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这种手术方法的创伤小,并且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鼻窦,保证患者的鼻腔结构,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少,且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通过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时,手术效果和治疗效果都十分可观,手术过程中操作简单。视野清晰且合并症少。本文通过对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鼻内镜在治疗中的临床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13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66例患者。其中内镜组患者中男32例,女34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8.5±3.6)岁。传统组患者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9.6±3.9)岁。对所选患者进行分型:Ⅰ型1期患者12例,Ⅰ型2期患者18例,Ⅰ型3期患者26例,Ⅱ型1期患者18例,Ⅱ型2期患者24例,Ⅱ型3期患者14例,Ⅲ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过治疗前均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鼻窦炎鼻息肉,并在手术前做好心律血压等检查,确认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

传统组患者通过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待麻醉显效后将患者的各部分鼻窦依次打开,打开的部位分别为蝶窦口、上颌窦自然口、筛窦、额窦等。然后进行切除,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所有鼻窦组织和鼻息肉切除。患者在手术后通过碘纱条和凡士林棉条进行止血和防止感染工作。

内镜组患者通过鼻内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手术,主要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手术前进行局部麻醉和表面基础麻醉,待麻醉生效后,根据患者的鼻窦炎鼻息肉病情程度进行相应的部位切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患者出现鼻中隔歪曲现象,则在进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如患者出现鼻甲肥大现象,则对患者同时进行鼻甲的手术治疗。争取能够在同一次手术中将患者的鼻部分的病症尽量的解决。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术腔膨胀海绵进行止血和扩大鼻腔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是否出现变化,并对患者进行1 w左右的手术部位消毒清洗。

1.3观察指标 主要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3个阶段。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手术部位并未发现脓性物或新的息肉的产生,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好转: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内窥镜检查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产生,随访6个月中有复发现象;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有新的息肉产生且在手术部位出现术腔粘连和脓性分泌物产生。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内镜组患者手术后治疗痊愈患者为63例,痊愈率为95.45%,传统组患者中治疗痊愈患者为55例,痊愈率为83.4%。

2.2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后的复发情况 经过随访,内镜组患者1例术后复发患者,传统组患者中16例术后复发患者。经药物治疗内镜组复发患者得以痊愈,传统组患者中10例无法通过药物治疗痊愈。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上治疗难度非常大的疾病,因为该症的病情复杂且极易复发,而使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的痛苦[3]。患有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如治疗不当,极易引起患者其他五官的病变,特别是中心性视网膜炎,是鼻窦炎病变中较为易发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患者经常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由于鼻窦炎鼻息肉单纯靠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痊愈的效果,极易复发,使患者长期受到鼻窦炎鼻息肉的痛苦。鼻内镜是通过内镜技术在鼻腔手术中的应用进行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在临床上,鼻内镜的使用在鼻腔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渐渐成为医生与患者共同关注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之一。鼻内镜的手术方法在手术效果和手术方式上,都与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非常大的区别,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将患者的鼻腔打开,依次的将患者的鼻窦组织全部切除,最终使患者由于鼻窦炎鼻息肉而导致的临床症状和生活不适消除,传统的手术能够非常有效的消除患者的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症状,但是对患者的鼻腔结构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患者的鼻窦功能消失,对患者其他的鼻腔疾病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患者在经过传统手术后,极易产生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鼻腔结构保持和康复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而经过临床上将内镜技术引进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医生能够通过鼻内镜的使用增大了手术期间的视野,手术创口小、时间段、麻醉药物使用量少。对患者的身体和手术康复效果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优势,而鼻内镜的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对患者的身体损害最小,并且能够一次手术治愈多出鼻腔病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随着鼻内镜在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增多,鼻内镜手术的临床优势也逐渐为医生和患者所认可[4]。鼻内镜手术能够将患者鼻腔内部的病变部位清除和治疗,使患者能够通过一次手术治疗患者鼻内部的多种疾病,避免了患者由于病情不同而需要多次手术的情况,并且在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治疗中,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留患者的鼻窦组织,使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做到了身体部位的完整,对患者之后的康复具有很大的作用[5]。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非常高的治愈效果,是现代临床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晓宇.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0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35:118-119.

[2]孙峰.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5:128-129.

[3]胡跃馨,张红春,农国田.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637-638.

[4]黄学勤,程学仕,王俊芳,杨洋,崔会新.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8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8,03:315-317.

[5]何倩.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25:5438-5439.

论文作者:赵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鼻窦炎鼻息肉在鼻内镜下手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赵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