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流程的改良方案论文_胡运梅1,李秀荣2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流程的改良方案论文_胡运梅1,李秀荣2

1 湖北省宜城市鄢城卫生院 441499 ;2 湖北省宜城市小河卫生院 441401

摘要:目的 改进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流程中的弊端,提高注射率。方法 对我院1000例破伤风注射患者从皮试液的配制,皮试量,阴性注射及脱敏注射这几个方面的改进。结果 改良组阳性率比传统组低20%,注射率提高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改良方案组降低皮试的阳性率,提高了患者注射率及安全性,节约患者时间及经济支出,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脱敏注射;注射率

TAT是门诊外伤后常规注射药物,它是预防破伤风感染最方便快捷,最经济有效的药物。破伤风致死率高!而临床中TAT皮试阳性率高,脱敏注射过程既繁琐又耗时,同时增加病患痛苦,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造价高,如今医患为了自保这些因素导致TAT注射率低。这给病患感染破伤风留下隐患,让每一个外伤病患尽量注射TAT。这些年我查阅资料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摸索出一套TAT注射改良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1000例门诊使用TAT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同事使用传统流程注射550例为传统组,男300例,女250例,年龄5-75岁,我使用改良方案注射450例为改良组,男250例,女200例,年龄3-70岁.

1.2方法

1.2.1皮试液的配制 传统组按教材抽TAT原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1].由于各厂制剂不同(0.5-1 ml),1 ml注射器无效腔量的影响,这种方法皮试液浓度〉150IU/ ml。改良组用5 ml注射器抽TAT原液加生理盐水至1 ml,再用1 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0.9 ml加抽稀释后的TAT原液0.1 ml,最终皮试液浓度=150IU/ ml。

1.2.2皮内注射 两组选取注射部位相同,皮试液量传统组0.05-0.1 ml,改良组0.05 ml[2].

1.2.3皮试判断 两组方法一致,20分钟观察结果。阴性:皮丘不增大,红晕<1cm,无硬结无自觉症状。阳性:有硬结皮丘增大≤1.5cm,红晕≤4cm,有轻微自觉症状。强阳性:有硬结皮丘>1.5cm,红晕>4cm,有水泡及全身自觉症状。

1.2.4脱敏注射 阴性:皮试液剩余量加TAT原液一次肌注,观察30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强阳性:建议改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特别是伤口高度可能感染破伤风者。阳性:传统组,第一次把皮试剩余量肌注,观察20分钟,第二次抽TAT原液0.2 ml加生理盐水0.8 ml肌注,观察20分钟,第三次抽剩余量原液加生理盐水至1 ml肌注,观察30分钟;改良组根据皮试结果决定注射次数,第一次把皮试液剩余量皮下或者肌内注射,观察 20分钟,第二次弱阳性者且第一次注射后无反应,或者阳性症状减轻者,把原液余量加生理盐水至2 ml肌注,阳性症状明显或者第一次注射后有轻度自觉症状者,抽原液0.2 ml加生理盐水0.8 ml皮下或者肌内注射,观察20分,第三次无自觉症状或者减轻者,原液余量加生理盐水至2 ml肌注,仍有轻微自觉症状抽原液0.3 ml加生理盐水至1 ml皮下或肌内注射,观察20分钟,第四次没有严重全身症状可把原液余量加生理水至1 ml皮下或肌内注射,观察30分钟。

2.结果

2.1 皮试结果 传统组阴性137例,阳性413例,阳性率75%。改良组阴性203例,阳性247例,阳性率55%。均无强阳性。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脱敏注射 传统组220例,脱敏注射率40%,改良组203例,脱敏注射率45%。脱敏注射率无差异。脱敏注射时间传统组平均70分钟,改良组注射2次102例,3次97例,4次5例,平均时间61分钟。时间无显著差异。

2.3 TAT注射率 传统组65%,改良组90%。总注射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清从中提取的生物制品,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由于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率高,据文献报道破伤风皮试阳性率为71.6%-99%,假阳性率为61.7%-75%[3].导致患者失去一次性注射TAT的机会,而选择脱敏注射或免疫球蛋白造成患者身体和经济的伤害。一部分病患放弃破伤风免疫,给破伤风感染留下隐患。在教材指导原则下,根据各厂家TAT剂量不同,在配制方法上做了改进,降低皮试阳性率。

3.2 皮试液注射量改进,根据说明书指导,结合制剂厂家调查报告,每个厂家实际有效TAT含量在1500-3000IU之间。皮试液量0.05 ml更准确些。

3.3 皮试结果判断,在教材中阴阳性之间有空白,也就是假阳性没有给出判断标准。临床做了改进,判断标准更细化。

3.4 脱敏注射改良组根据个体皮试结果决定TAT脱敏次数。在TAT试验阳性时,采用小剂量间隔连续多次注射的方法,其目的是用小剂量致敏原注射所引起生物活性介质释放量减少,不致引起临床反应,而短时间多次注射消耗体内已形成IgE,故最终可以大量注射TAT而不致发生过敏反应,使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4].

整个TAT注射流程的改进,降低皮试阳性率,提高病患TAT注射率及用药安全性,减轻病患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8

[2]国家药品监管局.破伤风抗毒素使用说明书[EBIOL].(2008-03-05)[2014-05-20].http://www.sda.gov.cn/swsms/11.htm

[3]郑艳,涂华,王玲等.空针死腔对TAT皮试结果影响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79

[4]姚堃,陈慎安,孙邦华.医学免疫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101

论文作者:胡运梅1,李秀荣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流程的改良方案论文_胡运梅1,李秀荣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