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_科技论文

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_科技论文

关于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管理论文,理论论文,国家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是人类集体活动的产物,任何社会化的行动都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管理活动来达到共同的目的。战略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它是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与科学。战略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激烈竞争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日益增加。科技安全战略管理,是指国家相关高层决策与管理机构从总体上对国家科技安全全局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全程管理,从而统一建设标准、确定负责部门、明确实施步骤和进行全面评估的动态过程。加强科技安全战略管理,对于合理确定国家科技安全规划计划,正确制定科技安全政策法规,科学调度科技安全资源,确保科技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家科技安全战略

科技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定义。所谓国家科技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稳固、健康发展,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在国际科技活动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使国家利益免受来自内部和外部威胁的状态。国家科技安全战略,是战略术语在科学技术安全领域的延伸和推广,特指国家科技安全领域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国家科技安全战略事关国家科技安全的全局。一个国家科技安全状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科技安全战略正确与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科技安全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科技安全战略是随着国家安全战略内涵的不断拓展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战略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以军事为主的国家安全战略正在悄然转为以经济、科技、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综合安全战略。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性也更加突出。由于各国间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拥有科技优势的强国通过科技封锁、技术讹诈、知识产权争议等方式威胁与控制他国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安全,进而威胁与控制他国安全的能力呈增强之势,如有的技术强国利用其所把握的科技优势,以进行技术“转让”、施加技术封锁或技术讹诈等手段,或谋取高额经济利益,或遏制对手的发展,使其技术依附或依赖于强国。这不仅会限制一国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威胁到一个国家的科技利益和科技安全,更以其附带效应直接作用于国家对其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军事利益的维持与获得。

正因为如此,国家科技安全战略才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战略家们的高度关注。尽管各国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科技安全战略,但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先后开展了与科技安全战略问题有关的研究活动,国家科技安全概念开始逐渐融入到这些国家的国家战略或政府政策之中。例如,1995年9月,美国政府公布了《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战略》,阐述了科学技术在保持军事实力、控制军备和防止大规模破坏性武器扩散、对付全球性威胁、增强经济实力等方面的核心作用。2002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发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危险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2003年2月,美国出台了《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电脑网络安全国家战略》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资产的实地保护国家战略》等3份有关科技安全的国家战略文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技人才大量流失。为了保障科技安全,俄通过制订面向21世纪全球安全的国际科技战略,在多边、双边科技合作中加强有关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基础,建立对外政策和国际法律环境。日本在2000年出台了《信息安全基本方针》以及《信息安全对策基准》,拨款24亿日元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止非法存取技术、查明黑客来路的跟踪系统、病毒检测与消除技术及数据密码技术等。我国台湾地区也于2002年出炉了“科技保护法”草案,限制“敏感科技”的输出。

2科技安全规划与计划

制定科技安全战略,最终是要以科技安全规划和计划的形式体现出来。规划是指比较全面或长远的计划。计划则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未来一段时期的活动所作的部署和安排。

2.1科技安全规划

科技安全规划是从战略的高度对完成科技安全战略目标或战略任务进行的计划,它是国家科技安全战略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的核心在于规定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原则。科技安全战略规划应把科技安全战略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进一步作数量化的规定,并考虑这些条件之间的综合平衡。规划还应依据战略目标和战略途径,确定若干重大的项目措施,并明确规定其进行的步骤和条件。这样既可使战略落到实处,又可对战略的可行性作出进一步的论证,以至对之进行必要的修正。

科技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未来行动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规定所要执行的活动;②制定出建立、选择和实施目标的方针;③确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④决定实现目标的战略策略。

制定国家科技安全规划的着眼点是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从总体设计入手把握综合性,要客观地反映各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协调平衡的安排,要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避免重大失误。科技安全规划必须在科技安全战略方针和目标指导下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科技安全规划与国家安全规划、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之间也要成为一个协同的系统。

制定科技安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科技安全规划是一种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因此,科技安全规划的制订,首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确立战略思想,提出长远的科技安全战略规划目标和措施,并进行战略部署。二是要注重国情分析。科技安全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国家科技安全状态分析,要把“把握趋势”与“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目标确定在可达到的范围之内。三是要具有可操作性。科技安全规划虽然是一种长远规划,具有全局性和未来性等特点,但科技安全规划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对国家科技安全实践的总括性指导作用,不能忽视操作性,并能进行总体性检验与评价。

2.2科技安全计划

科技安全计划是根据业已确定的科技安全战略和科技安全规划,对未来一定时期科技安全全局所作的预先安排。它是科技安全战略决策的具体化,是制定科技安全战略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解决国家科技发展中涉及的重大科技安全问题,确保国家科技安全活动围绕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目标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科技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如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就是以“基础研究计划”、“国防科学技术领域计划”、“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三个计划为支撑,勾画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构想、战略计划和目标的。

制定科技安全计划,首先应进行需求分析与制约因素分析,其中需求分析应包括科技安全威胁分析、现状分析、需求构想等,制约因素分析应包括科技能力、经济能力分析等;其次应在发展方向、重点论证的基础上,将有关内容进一步具体化,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拟制科技安全计划纲要;最后应在发展任务论证和计划纲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科技安全项目,对项目进行综合平衡,提出实现项目计划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安全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平衡法、目标法、定额法、比重法和模型法。综合平衡法是从科技安全的全局出发,在各项安全平衡、部门平衡、地区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统筹协调,实现科技安全有机平衡的思路和原则。目标法是依据科技安全总目标,来分解各个具体科技安全活动部门的发展目标,各个科技安全活动部门的计划就是根据目标的分解来编制。定额法是在计划编制过程中依据权威性的定额系数来决定涉及到的人、财、物分配和调拨。比重法是通过相关科技安全活动部门、环节、要素相互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来编制有关计划方案。模型法则是借助于数学模型来编制科技安全计划。

3科技安全政策与法规

科技安全涉及国家、军队、地方诸多部门和领域,其组织领导和协调关系十分复杂。要保证科技安全战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以确保科技安全战略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1科技安全政策

政策是战略与行动之间的纽带。国家科技安全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科技安全战略目标所制订的主要行动纲领,它是有关部门具体工作中所应该遵循的行动准则。科技安全政策是科技安全战略的具体化,是实现科技安全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确立发展途径的有效保证。科技安全政策通常可分为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具体政策则应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从实现科技安全战略目标来看,涉及的主要政策有:科技研发政策、科技保密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技术出口政策、专利政策、科技安全投资政策、科技安全人才政策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独立要素,从而使科技安全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显得日益重要。科技安全政策体现提高科技安全水平的目标及其重点,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针。科技安全政策特别是重大的政策,必须通盘考虑、慎重决策,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发展进行必要的适应调整,以便抓住机会,争取更大的效益。在制定科技安全政策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它的可行性,特别是与国家安全战略的一致性,与经济、科技发展状况的适应性和具体实施的可能性;二是要强调它的稳定性,政策应力求在尽可能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政策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变化,但应防止出现大的反复,避免朝令夕改;三是要追求它的系统性,要使科技安全的各项政策形成有机的整体,科技安全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政策要相互衔接,配套成龙,形成完善体系;四是要把科技安全政策的制定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注意与相关领域政策和法律规范的接轨和有机组合,实现科技安全建设的法制化。

3.2科技安全法规

科技安全法规,是一切有关国家科技安全问题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的总称。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多个门类,如组织领导、决策程序、规划计划、经费管理、技术基础、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技术革新以及人才培养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科技安全法规体系。科技安全法规同一切法律规范一样,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它既是国家依法管理科技安全工作的工具,又是规范人们维护科技安全的行为准则。

建立科技安全法律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规范性。即应当全面体现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当前科技安全的态势,加快推进信息科技安全、生物科技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立法进程,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有关信息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兼容性。即应当与现行的法律体系保持良好的兼容性,使法律总体系变得更加科学和完整。三是可操作性。即应当从维护科技资源及其合理使用,维护科技正常交流,维护用户正当权益出发,制定出便于当事人起诉、便于司法机关办案的科学的法律体系。

国家科技安全法规的实施,是指科技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执行和遵守。适用主要是指它的效力范围,包括时间、空间和对象的范围。执行是指科技安全工作管理机关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部门、单位,在其职权范围内,将法规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一种活动,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人或组织给予一定的制裁,从而保证科技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遵守是指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科技安全规章办事。为保证国家科技安全法规的顺利实施,在适用、执行和遵守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奖惩分明。

4 科技安全战略实施与评估

人们制定战略,目的是为了实施。一个战略的正确与否,也要通过实施才能得到检验。另外,战略的实施效果如何,需要运用一定方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战略进行适时的调整。因此,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几个部分。

4.1科技安全战略实施

科技安全战略实施,是国家科技安全主管部门贯彻、推行既定战略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科技安全的全过程。科技安全战略实施的中心问题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战略决策、战略规划和计划以及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组织和运用科技力量,以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完成各项战略任务,实现总的战略目标。科技安全战略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把实施战略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合理的配置。

在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在制订战略时未估计到或者不可能完全估计到的问题,因此在战略实施中要把握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适度合理性的原则。由于科技安全战略在制定过程中,受到信息、决策时限以及认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很准确,加之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战略的某些内容或特征有可能改变,但只要在主要的战略目标上基本达到了战略预定的目标,就应当认为这一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是成功的。

二是适当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应当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进行,只有这样,资源分配、组织机构调整、安全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法规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处置等各方面才能相互协调、平衡,才能使国家为实现科技安全战略目标而卓有成效地运行。

三是适时调整原则。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的制定是基于一定环境条件的假设,在战略实施中,事态的发展与原先的假设有所偏离是不可避免的,战略实施过程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如果国家内外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以至原定战略的实现成为不可行,就需要把原定的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方法主要是运用各种科技安全管理手段,包括科技安全政策、科技安全立法,以及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的手段。在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一是要提高领导者的战略意识,加强领导。二是要强化科技安全管理部门职能,对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加强监控。三是要定期分析科技安全战略的实施情况,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四是要做好科技安全战略的动态研究。五是要知人善任,紧密围绕战略实施凝聚和合理使用科技安全人才。

4.2科技安全战略评估

所谓战略评估,就是对战略实施进行监控,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从战略管理的整体来看,战略评估主要是建立一种反馈机制,是整个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科技安全战略规划和计划付诸实践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只有在实施过程中经过系统、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战略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1)检查战略基础。为了把握科技安全战略基础的状况,可以对下述关键问题进行评估:优势是否得到加强?弱点是否还是弱点,在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弱点?机会是否变化,是否有新的机会?威胁是否存在,是否有新的威胁等。以此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基础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为进行战略的适时调整奠定基础。

(2)衡量战略绩效。将科技安全战略规划中的目标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实施战略规划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通常,科学地衡量战略绩效,有赖于确立明确的并尽可能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战略绩效衡量要通过对成绩的评估回答下述重要问题:组织的结构是否与战略的要求相一致、战略是否与外部环境要求相一致、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是否达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战略涉及的风险程度是否合适、战略实施的时间表是否恰当等。

(3)战略的修正与调整。这是一个对已有科技安全战略进行重新决策的过程,即通过战略基础检查和战略绩效评估,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战略,或是调整战略,或是重组战略甚至终止战略。

科技安全战略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综合评估方法和单项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通常采用一组科技安全指标,进行必要的加权处理和计算,得出一个综合值。对这个综合值进行排序或前后比较,就能反映出战略方案实施期间科技安全的实际变化情况。单项评价是就科技安全战略方案中提出的某些特定目标和任务进行重点评估。这些评估必须根据战略方案要求,紧密围绕专项要求进行前后对比或者是横向比较。科技安全战略评估应该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以定性分析为主。

战略评估结果的发布和应用,是整个评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要使评估的结果及时地反映到计划管理和政府的决策之中。

标签:;  ;  ;  ;  ;  ;  ;  ;  

国家科技安全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