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论文_张伟,刘立国 卢志刚 杜学军

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论文_张伟,刘立国 卢志刚 杜学军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总医院 158100

【摘要】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神经外科病例共42例,行常规CT、CT灌注成像(CTP)检查。计算出 CBF、CBV、MTT 及最大峰值时间 TTP( 指对比剂首次到达扫描层面内大动脉与到达脑组织的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等参数.结果:CT灌注检查可一次性获取脑组织结构、血管及血流灌注等方面信息,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指导临床制订手术及治疗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CT灌注成像;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 perfusion imaging 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were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CT and CT perfusion imaging (CTP). CBF, CBV, MTT and maximum peak time TTP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contrast agents reaching the peak of the large artery and the brain tissue for the first time). Results: the CT perfusion examination can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rain tissue structure, blood vessel and blood perfusion for individual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two level prevention provides an objective imaging basis. To guide the clinical formulation of surgery and treatment.

[Keyword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T perfusion imaging;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1],以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占所有卒中的65%~80%[2],早期诊断、治疗及病因预测至关重要。急性缺血性卒中34h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3],但由于时间限制,真正获益的人群较少。CT灌注成像指导下的溶栓治疗被认为是可以扩展时间窗的有效方法,以其方便、快速、经济、可操作性强的优势成为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初步探讨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材料与方法:搜集我科2016年01月~2018年06月经诊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0~85岁,平均68岁。 病程为3h-72h。

一般方法是先行常规 CT 扫描,之后立即进行 CT 灌注扫描。选定重点观察层面( 大多为单层) ,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成人对比剂注射总量一般为 40 ~50 m L 体质量; 注射速度一般为 4 ~ 20m L / s; 连续扫描 40s,获得兴趣区 TDC( TDC 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注药后增加的 CT 值,其变化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组织器官内血液灌注量的变化) ,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根据 TDC 可计算出 CBF、CBV、MTT 及最大峰值时间 TTP( 指对比剂首次到达扫描层面内大动脉与到达脑组织的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等参数。

结果:40例患者有38例发生了灌注异常,其中急性缺血早期患者6人,4人进行了支架取栓手术,发现烟雾病2人,均行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讨论

急性脑缺血的早期,或称超急性期,指的是发病 2到6 h 内的这一段时间,脑组织的变化主要是水和电解质含量的变化,常规头颅 CT 显示正常或仅能观察到脑沟消失、血管高密度征等间接征象。 CTP 能清楚地显示超急性期脑缺血的病灶[4],缺血 2h 后,在缺血灶边缘区和相对正常区,CBF 显著下降,MTT 明显延长,CT 灌注图像显示病灶中心信号明显降低,周边逐步增强的“阶梯样”改变,这正生动地反映了供血动脉栓塞后,梗死区血供的急剧减少.Murphy 等人也通过缺血 4h内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缺血 10 min 的梗死区 CBF 就发生了明显的降低,鉴于应用 CT 灌注成像技术能早期显示脑缺血病灶的特性,故可以用来判定缺血半暗带,指导溶栓治疗。

CT 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检查方便易行、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设备普及率高,经济实用,CT 值的变化与局部对比剂浓度线性相关,能够定量获得多种灌注参数并进行多参数成像等优点,反应的是生理功能的变化,是一种功能性成像技术,因而在评价脑缺血和脑储备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 CT 灌注成像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如对碘过敏的患者不能应用;存在放射线损害;缺乏标准的后处理计算方式;CTP 的感兴趣

区及感兴趣点需要人为选择,因此需放射诊断医师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CTP 成像需双侧对比,故在大脑双侧均有病变时或后循环病变时其敏感性下降以及不同供应商所提供的软件所产生的 CT 灌注结果存在变异性等。随着 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目前存在的这些缺点与不足将被逐步改进与克服,CT 灌注成像技术将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几率及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1]谢庆伦.DR与螺旋CT检查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3,10(11):9-10+62.

[2]彭志强.胸部创伤诊断中16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03):95.

[3]陈荔川,周鹏,高雪梅.数字化成像技术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0,32(04):75-76.

[4]周晟,梁改琴,贾有福.DR结合64排螺旋CT扫描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05(06):118-119.

论文作者:张伟,刘立国 卢志刚 杜学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论文_张伟,刘立国 卢志刚 杜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