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布鲁姆掌握学习文集》有感论文_巴信妞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布鲁姆掌握学习文集》有感论文_巴信妞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 ,又译优势学习、熟练学习。这是一种研究课堂教学系列化和课堂教学管理结构化的一种个别化教学理论。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个改进课堂教学的综合计划。”他的核心思想是:“掌握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三个变量,一是先决认知行为。二是取决于先决情感特点。三是教学质量。

一、体验:是学生成功的生发剂,是进入历史学习境界的重要前提

布鲁姆认为,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教师为班上所有学生提供的教学指导并不是完全均等的。他发现,在一个典型的教室里,教师只希望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或是刚刚超过及格线,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一般,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的东西。

布鲁姆说:“这种期望是当今教育体制中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误差, 出现班内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而体验,却是学生获得成功快乐的生发剂,只有在学生体验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切尽在参与体验,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若为学习也,成败皆可抛。

1、在漫画中体验历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漫画教学就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它往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节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较恐怖的漫画:《山东青岛》。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受到醒目而新奇的材料刺激,他们或惊叹或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设问:

(1)画面上有“太阳”标记的骷髅象征哪个国家?

(2)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企图往下吞,是指什么?

(3)画面上中国的“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寇吞下肚去,又指什么事件?

可资利用的相关漫画还有《贪食小犬死不足惜》与《阿瞒请客,珍羞杂陈》同样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一节导入新课时,向学生展示蛮有趣味的《幽默的欧洲地图》,设问:你能否在图上找到与本课相关的几个国家?并上前指出。

2、在音乐中体验历史

音乐材料的合理运用,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效果。 在《九一八事变》一节的“引导”环节,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其曲调悲怆凄惨,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使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设计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中国人历来是把中华民族的安危看作是最主要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体现了这种认识,1931年9月18日,中国又一次来到民族危亡的关头,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就给每个阶层的中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办?请同学们结合这个问题自学本课内容。”

在《红军的长征》新课导入时采用媒体画面:长二丙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五号腾空而起。媒体音乐:歌曲《十送红军》悠扬响起。媒体同期声:当长二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时,全世界都看到了乳白色的火箭上两个红彤彤的大字——长征!发生在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大家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但长征的火种仍在繁衍,长征孕育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留下的接力棒仍在传递,长征铸就的民族之魂生生不息、烁烁闪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或质疑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或不确切的问题带入本课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体参与意识。引导环节的推进一定要警惕和规避认知交流中的“多媒体霸权”倾向。这样的课堂,教师虽然在行为上操纵着多媒体,但精神却被多媒体所操纵;学生视听虽然被媒体所吸引,但思维却被媒体所束缚,师生共同成为“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人”。

二、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是每堂课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布卢姆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布鲁姆还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那么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那么活动是低效的。

因此制订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教师如何才能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来源,有利于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第一个来源是学科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来源自然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其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毫无疑问,它对教材的编订、教学的实施和评价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归宿和灵魂所在,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所系。因此不论教材怎么编撰,不论教学怎么设计,不论评价怎么实施,都必须围绕这一核心,为它服务。

2、教学目标的第二个来源是学科教材的实际内容。

教材是课标深刻内涵的具体表现,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编排体系、前后关联以及各年级、各单元、各篇目的具体要求,从教材的实际要求出发,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比如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标题是《繁荣与开放》,它还是整个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在制订新课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展开,而在复习课的时候,更是一条重要的基本线索。

3、教学目标的第三个来源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特征。

“不同类型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类型相似的目标可能要求相似的教学方式”。反过来说,特定的教学方式更能促进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风格、方式和水平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制订目标,选择教学方式。自己能否有效的运用教育机智,驾驭各种类型的课堂,妥善处理各种教学矛盾?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教学有哪些特色,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等等。对这些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因为只有当教师真正了解自己时,制订符合自己实际教学水平的目标时,教学才不会强求,不会做作,才能扬长避短,游刃有余,才能得心应手,实现高效课堂。如果一味求新求异“赶时髦”,教学目标“高大全”,而自己又不擅长,或者力有不逮,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固步自封,不要创新,不要发展。发展创新也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4、教学目标的第四个来源是学生。

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而学情是最大的实际。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实现高效的教学,必须在“知己”的基础上做到“知彼”――了解学生和学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培养哪些情感,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会有针对性,真正的因材施教。如果对学生的实际把握不准,再好的教学设计都只是在做无用功。

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想成连就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正是他那正确的目标引导,体验式的教学,俞伯牙才能在以后创作出《高山流水》这样感情丰富的经典之作。因此,相信只要把目标正确、体验性学习融入到学习当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就能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这样的每一堂课都能使每一位学生知识得到充实,情感得到愉悦,精神得到升华。

论文作者:巴信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布鲁姆掌握学习文集》有感论文_巴信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