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航向-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论文

“心”航向-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论文

“心”航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

杨韫嘉,牛奔,贾慧敏,郝娜,唐汉程

(北京农学院,北京)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热点,探究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干预指导研究生减压减负及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图书宣传等方式,分析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形式,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社会文化格局发生突变,对于高学历、高智商、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加大,各院校纷纷加大研究生招生力度。最近统计,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达285万人,研究生人数的攀升使得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明显加剧,高压的成长环境造成大部分研究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如何正确的引导研究生走出心理障碍,成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

一 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 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

相关研究表明,29.07%的研究生新生存在心理困扰,其中有中度困扰的人员占5.75%[1]。新生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与本科相比,研究生更偏向于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清晰,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茫然,进而引发焦虑。并且由于不同专业对实验的要求不一样,可能导致同寝室舍友作息时间不一致,生活习惯差异较大,更容易引发矛盾,长期积累下来,造成学生自卑、抑郁、不合群、不与人交流,引起缺少支持和关爱、被孤立的痛苦感受。

哈希函数是密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输入变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且不可逆的单向密码体制。哈希函数主要运用于数字签名和消息完整性验证。

(二) 就业、经济带来的高压

研究生群体年龄普遍在23-30岁之间,正是就业、经济和情感三大重要因素集中爆发的阶段。在就业方面,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研究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和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容易形成心理落差,造成焦虑,并且由于农科类专业过于传统,就业岗位较少,容易造成僧多粥少的困境。经济方面,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缴纳学费、生活费等都需要经济支持,国家助学金及导师助研津贴仅能满足一日三餐,再加上研究生普遍年龄较大,即将面临谈婚论嫁,买房买车的巨额经济高压,更容易造成生活上的忧虑。

二 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是的,我看到很多人为减肥做出的最大努力就是,吃火锅、吃烤肉、吃蛋糕、吃冰淇淋的时候,配一瓶无糖饮料。”

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都会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该方法解决了综放工作面上端头三角煤难以采出的问题,只通过改造两个过渡支架,机尾底部三角煤连带运料巷的底煤都可以全部采出,如下图所示:

(一) 个体心理因素

利用研究生课余时间,举办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营造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帮助研究生走出实验室、图书馆,多亲近大自然,开阔心胸,缓解压力。

(二)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研究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环境大不同于以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研究生扩招的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并没有增加,研究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前景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焦虑等问题。并且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更新换代加速,新生思潮和观念不断出现,在培养研究生自强、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研究生信仰缺失,三观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问题。

(三) 学校和家庭因素

高校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足,主要因为总是认为研究生多为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实则不然。近些年网上频繁出现的研究生、博士不堪重负轻生自杀的事件告诉我们,研究生在承受着比正常成年人更多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学生与心理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能有效预防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定期进行心理测评,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QQ等多元化网络交互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检测工作[2],拓宽师生咨询沟通渠道,建立更快捷、更隐私的咨询途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发现,及时联系心理专家进行干预,周期安排心理讲座、师生情感交流,有效预防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导师、学校、家庭等共同疏导和管理。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是压力,压力过大,就会负面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维,轻则影响实验进度和学习效率,重则造成抑郁,产生消极避世,甚至轻生的念头。因此,有效疏导和排解研究生来自学习、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压力至关重要。

三 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氛围对研究生阶段心理的影响远大于本科阶段。不正常的家庭氛围极易造成研究生多疑、自私的性格,长期孤僻,无法与他人交流。温馨的家庭氛围更容易排解研究生的心理压抑,也能及时沟通,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悲剧。

(一) 完善心理咨询工作,提前预防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学研究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需要不断的独立克服难关,因此长期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钻研是常有之事,这就造成研究生的生活圈子小,遇到苦难无法舒解,长期压抑,难免出现心理问题。

(二) 推行心理培训工作,增强认知和承受能力

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相关制度文件,制定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价标准[3],建立一支由心理学教师、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组成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4],及时为学生进行辅导。运用微信公众号、学校宣传栏等方法推送心理健康的常识,开展心理健康专题的讲座,邀请心理专家讲解心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让学生有意识的了解心理疾病的产生原因及如何疏导,增强认知能力,帮助研究生从源头上找出心理问题的所在并疏导解决。

第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分配的欠缺合理性,没有有效的论证过程,有些学校虽课程里面设置有实验学时,但没有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与考核大纲,全凭任课教师的主观决断,实践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实践教学各个学期的安排不尽合理,有些学期实践内容过多,有些学期则基本没有,实践内容主要集中在5-7学期,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实习内容不全面,主要集中在旅行社、景区和酒店,且主要以服务实习为主,几乎难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第四,课程之间以及实习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全面性有待加强。很多学校还没有理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尚未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 举办课外活动,缓解心理压力

个体心理因素首先体现在研究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积极地认知,对现实行为方式的自信,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其次,研究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对自己采取欺骗式的自疗方法,并且由于研究生科研压力大,往往没有时间与人交流,在心理压抑的时候无人倾诉,无法排解,长期如此就会产生病态心理,甚至抑郁。

开采地的地质结构、岩层组成以及各岩层硬度、稳定度等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巷道掘进的效率。开采中的影响因素有工作面煤岩的硬度、涌水量、瓦斯涌出量、层理发育和顶底板稳定情况等地质条件等。一般来说,只有煤矿巷道顶板稳定、支护条件和层理发育良好,煤岩硬度合适才能保证煤矿巷道的有效掘进;而如果这些地质条件恶劣,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煤矿巷道的掘进进度和质量,无法提高掘进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

1.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运动比赛,例如羽毛球、篮球、足球比赛。通过运动,让研究生减压减负,释放压力,调节身心健康平衡。

2.召开就业动员大会,引导研究生拓宽就业思路,规划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就业观,了解就业前景和就业渠道,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打破就业焦虑综合征。同时,研二研三阶段帮助并引导研究生有计划、统筹安排好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找工作、准备答辩等一系列需完成事宜的时间,以缓解毕业答辩前的压力。

3.举办心理健康专题阅读活动,让研究生自由阅读或分享心理书籍,通过了解心理学家的生活和心理活动,学会疏导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例如,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弗洛姆《爱的艺术》、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等书籍,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对待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有效途径。

4.利用学校的大礼堂定期免费放映心理类电影,或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趣味游戏、心理情景剧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和深化研究生的积极心理体验[5]。从而舒缓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激发研究生的勇气、诚实、感恩、乐观、希望、毅力等正能量。

四 结语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对研究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考量,也是对研究生学校、家庭健康成长环境的一种要求。在国家深化研究生综合教育改革的重大历史背景下,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6]。建立健全心理问诊平台,提高专业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解决心理问题,帮助研究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晓路,胡志峰,张继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2015.

[2] 谢晓庆.地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9):85-86.

[3] 王金祥,卢绍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2,(07):111-114.

[4] 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8):168-169.

[5] 林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10):84-86+92.

[6] 赵小芳.导师与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育人合力的实践路径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6):147-149+153.

本文引用格式: 杨韫嘉,牛奔,贾慧敏,等.“心”航向——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J].教育现代化,2019,6(67):298-29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7.140

标签:;  ;  ;  ;  

“心”航向-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