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情感判断与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_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论文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研究论文,情绪论文,道德论文,模式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道德心理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本世纪20年代,皮亚杰主不运用对偶故事法开创了该领域的实证法研究。如果说早期的道德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认知方面的话,那么后期的研究者们则从多维的角度探讨了儿童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1]。 研究者企图探索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境作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即对道德情绪判断作出归因。按照情绪机能主义者理论的观点,“情绪被概化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监导系统,旨在评价客观事物和激发人们的行为”[2]。 一个违反道德准则的人在他被禁止的行为获得成功时会体验到愉快,同时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又会感到羞愧和内疚,或者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感到害怕、恐惧。因此,研究者们认为,从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更能有效揭示儿童道德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

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研究始于“快乐的损人者”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年幼儿童对成功的犯过者的情绪体验是高兴而不是难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情绪判断中逐渐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并作出消极的情绪判断,因此这一现象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尽管不同研究所获得的判断及归因模式不同,但是“快乐的损人者”现象在儿童道德情绪发展中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3]。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具备了某些复杂的道德知识,他们能够区分道德准则与社会习俗的违规[4]。 而为什么幼儿的认知性道德知识并没有导致相应的情绪性产生呢(如期望犯过者感到难过而不是高兴)?对于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究竟该作如何解释?leon曾经指出,“年幼儿童有能力理解和组合刺激中的多维信息,这是一个基本假设”[5]。柯尔柏格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儿童不会将自律性因素整合到道德判断中去,他们的道德判断以享乐主义和内在的特性如服从权威与害怕惩罚为基础[6]。 这是否说明“快乐的损人者”模式并不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

基于上面的分析,本研究假设: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是一个“高兴—害怕—难过”的三级判断,其归因模式为“个人定向—惩罚珲向—道德定向”。通过综合考察儿童对意图的理解及其对道德的认知,首先,年幼儿童认为犯过者将为其成功的行为结果感到高兴,其情绪归因为结果依存[7]。其次,在作出难过、 内疚等消极的情绪判断前有一个过渡期,儿童认为犯过者会为其行为结果而感到担心或害怕。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理论表明,年幼儿童道德发展遵循服从惩罚与权威定向的规律,6 岁左右的儿童在道德情绪判断中既受行为结果影响又要考虑行为者的意图,在意图与道德冲突中儿童选择了折中的方法。最后,年长儿童在判断与归因中全面考虑道德因素,因而对犯过者会作出难过、内疚等消极的情绪判断,在归因中以道德定向为主。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实验被试分别为4、6、8岁儿童各20名,各组平均年龄为4岁3个月、6岁5个月和8岁6个月,男女比例各半,从广州市两种普通幼儿园和小学随机抽取。

2.2 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的故事情境, 用临床访谈的方法进行。实验材料为Nunner-Winkler设置的小故事[8]。为了使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 我们给每个故事都配上三张相应的图片(15×10cm)说明,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出故事的全过程。同时,按道德侵犯的程度将故事情境人灵三类:①说谎情境,②偷拿情境,③身体伤害情境。现选择说谎情境举例如下:

红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家冰淇淋商店,她很想买一些冰淇淋吃,但是口袋里又没有钱,红红决定回家拿钱来买。在回去的路上正巧碰到好朋友兰兰。兰兰也正想买冰淇淋吃,于是就问红红:“你知道哪里有冰淇淋卖吗””红红知道今天那个商店里剩下的冰淇淋不多了,她很怕兰兰买完了自己非常喜欢吃的巧克力冰淇淋。想到这里,红红用手指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对兰兰说:“卖冰淇淋的在那边。”最后,红红从家里拿了钱,买了很多巧克力冰淇淋。

2.3 实验程序 主试向儿童讲述故事内容,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向儿童呈现相应的图片,以帮助儿童正确理解故事情境,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待儿童正确理解故事情境以后再向他提出测试问题,三类故事的讲述顺序随机安排。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先对儿童进行前测实验,主试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画讲故事以及识别不同的面部表情,待儿童熟悉实验要求后再开始正式实验。

主试在每讲完一个故事后,依次向被试提出如下测试问题:

①道德判断与归因任务: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为什么?

②情绪判断与归因任务: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③观点采择任务: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④突出道德信息: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应不应该有这种感受?为什么?

⑤你认为故事的最后结果将会怎样?

在上述测试问题中,①②两个问题的呈现随机安排,④⑤属于探查问题。主试将整个谈话内容一并记录下来,最后将其转换成书面材料。

2.4 结果分类 按照Lourenco(1997)的分类依据, 我们将被试的归因分为五大类:

①结果定向——情绪判断为积极的体验(如高兴、开心、幸福等),认为犯过者达到了他(或她)想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②道德定向——情绪判断为难过或其他消极的情绪体验(如难过、羞愧、后悔、伤心等),判断中已经考虑了道德准测在内;

③惩罚定向——情绪判断为消极体验(主要是害怕或担心),儿童将行为的结果归咎于行为本身的客观价值,反应偏向于结果,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外部惩罚;

④移情定向——儿童表现出对受害者身体伤害及损失的关心或者对故事情境的关心;

⑤无效判断——儿童在道德情绪判断中没有给出理由或给出与故事情节无关的理由。

3 实验结果

3.1 道德判断任务

向乎所有的儿童(95%)都认为犯过者是个坏孩子,他们在道德判断中倾向于行为结果的价值方面,一致认为犯过者的行为违反了道德准则。

3.2 情绪判断任务

表1结果显示,有92%的4岁儿童和62%的6 岁儿童判断犯过者感到高兴或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但是在8岁年龄组中, 这一判断比例仅为15%;在上述三种不同的犯过情境中,各年龄组情绪判断类型之间的差异都非常显著(χ[2](6,60)=24.142,P<.001;(χ[2](6, 60)=28.19,P<.001;(χ[2](2,60)=33.731,P<.001)。从表1还可以看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情绪判断类型逐渐多样化,在6 岁年龄组中,有20%的儿童判断犯过者感到害怕,13%判断为难过; 在8岁年龄组中,害怕和难过的判断比例分别为30%和40%,这种多样性在偷拿情境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考察同一年龄组内不同故事情境之间在判断类型上的差异我们发现,故事情境的侵犯程度并不影响儿童的情绪判断,亦即无论在哪种犯过情境中,上述各年龄阶段儿童的情绪判断都遵循同样的发展趋势((χ[2](6,60)=6.207,P>.03;(χ[2](6,60)=8.083,P>.20)。

表1 不同侵犯程度的故事情境中儿童对犯过者的道德情绪判断

情绪说谎情境 故事类型及年龄伤害情境

类型 偷拿情境

4 6

84

6 8468

高兴 18 15

517 12 2

20

102

难过

1 110

0

3 9045

害怕

1 333

5 7048

混合

0 120

0 2025

如上图1、2所示,当儿童假定自己是犯过者的,其情绪判断与对他人的情绪判断有差异。尽管4岁组儿童仍有77 %认为犯过者会感到高兴,然而在年长儿童身上,“高兴”反应的比例有明显减少,并代之以更多的负面情绪,这一变化在6岁儿童身上较为明显。通过检验发现, 无论在哪种道德情境中,4 岁组儿童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判断均无显著差异(χ[2](3,40)=1.029,P>.75;(χ[2](3,40)=2,433,P>.25;χ[2](3,40)=5.714,P>.10。在6岁年龄组中,除偷拿情境外(χ[2](3,40)=5.575,P>.10), 儿童在欺了两类犯过情境中对自己和对于他人的情绪判断之间有显著差异,即消极的情绪判断明显多于积极的情绪判断(χ[2](3,40)=11.754,P<.005;(χ[2](3,40)=7.543,P<.05);8岁组儿童与6岁组大致相同(χ[2](3,40)=8.286,P<.05;(χ[2](3,40)=4.887,P>.10;(χ[2](3,40)=9.611,P<.025)。这一结果说明,对于年幼儿童来说,他们还难以区分故事中的行为者和自己作为行为者在情绪体验上的差异,而在年长儿童身上,这一分辨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

3.3 情绪归因任务

表2 不同侵犯程度的故事情境中儿童的情绪归因定向

情绪

说谎情境 故事类型及年龄伤害情境

类型 偷拿情境

46 84 6 8468

结果定向 15 12 5

1412 2

19

111

道德定向 1

2 100 2 6039

惩罚定向 1

3 23 5 7048

移情定向 1

2 31 1 5022

无效判断 1

1 02 0 0100

表2的结果表明,4岁儿童在道德情绪归因中以结果定向为主(80%),而年长儿童则以惩罚定向和道德定向为主(分别占28%和42%);在归因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归因定向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在每种道德情境中,各年龄组之间的归因定向类型有显著差异,其中伤害情境中的差异尤为显著(χ[2](6,57)=17.624,P<.005;(χ[2](6,58)=21.605,P<.001);(χ[2](6,59)=36.488,P<.0001)。组内分析结果还表明,行为者犯过的程度与儿童的归因定向之间相互独立,亦即无论哪一年龄组的儿童,犯过程度都不影响幼儿的判断及归因(4岁(χ[2](6,55)=7.189,P<.25;6岁(χ[2] (6,59)=1.136,P>.95;8岁(χ[2](6,60)=8.53,P>.10)。

4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道德判断任务中,即使4 岁幼儿也能对犯过者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并提供合乎道德准则的归因,如认为犯过者“不对好朋友说真话”、“因为他偷了好朋友的糖吃”、“因为他把好朋友从秋千上推下来”,等等。这一结果足以证明4 岁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规范知识,且具德在现实中运用这些知识以判断他人道德行为的能力,幼儿是“直觉的道德哲学家”。无论是年幼儿童还是年长儿童,行为者的消极性后果在道德判断中起了主导作用。

然而,在情绪判断任务中,绝大部分4岁儿童和大部分6岁儿童都认为犯过者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对该情绪进行归因时,年幼儿童多半基于行为结果考虑,如“因为她买到了她喜欢吃的糖”、“因为他偷了糖没有被人发现”,等等。从这些归因中我们看到,尽管幼儿已经获得了某些道德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的判断,但他们却并不认为犯过者会因违反道德准则而感到“难过”,“快乐的损人者”预期对于年幼儿童来说仍然比较普遍。幼儿这种道德判断与情绪判断相脱节的现象进一步说明,道德判断只是一种价值判断,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只要行为结果的价值是消极的,他们都可能判断犯过者为“坏孩子”;然而,情绪判断不仅要求幼儿考虑行为结果的价值,而且还要求考虑行为者的意图,当且仅当犯过行为成功时,幼儿才会判断行为者感到高兴,反之则会感到难过。

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除一部分6 岁儿童判断犯过者感到“高兴”以外,另有38%的6岁儿童对犯过者作出了消极的情绪判断,其中20 %认为犯过者会感到“害怕”,他们似乎已经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外部惩罚,如有些儿童在归因中认为犯过者“怕老师发现他偷了同学的糖,然后罚站”,“他怕好朋友告诉他妈妈,妈妈知道了会打他”。在8 风儿童身上,“害怕”的判断比例有了进一步增加,由此可以断定,服从与惩罚定向在幼儿道德发展过程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结果与Lourenco(1997)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后者认为,无论4岁、6岁还是8岁儿童,外部惩罚定向在儿童归因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我们推断这种差异很可能是因文化差异引起。实验中大部分8 岁儿童判断犯过者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并做出合乎道德准则的归因定向。

在观点采择任务中,仍有相当一部分4 岁儿童认为犯过者会感到“高兴”,但是在6岁和8岁儿童身上,这一判断比例有明显减少,年长儿童在假定自己是犯过者时,一般都认为自己会感到“难过”或“害怕”。该结果一方面说明年幼儿童是“快乐的损人者”,只要有意的侵犯行为获得成功,即使是侵犯行为产生了消极的结果他们也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证明幼儿在道德情绪中的观点采择能力有一个不断发展过程,4岁儿童很可能仍处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0级水平[9], 他们不能区分与别人的观点,同时也难以区分故事中的损人者和自己作为损人者的情绪预期。分析中还发现,对于年长儿童来说,不同的故事情境对其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不同,在有的情绪中差异较明显,而有的情境差异则不太明显,这也证明年长儿童在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预期中分辨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当回答探查性问题时,大部分年长儿童都认为犯过者不应该感到高兴,而且还认为高兴的犯过者比不高兴的犯过者更坏。在描述故事的结果时,他们仍旧考虑惩罚因素或道德因素,如认为犯过者“应该向好朋友道歉”、“不应该推别人,应该等别人玩完以后再玩”等。总之,探查问题使幼儿在判断中倾向于考虑到更多的因素,早期的一些研究之所以效果不明显,有可能受方法论上的制约,这些研究在实验设计中往往强迫儿童选择单一性情绪结果,致使儿童难以作出客观的判断[10]。

通过综合考察幼儿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结果我们发现,4 岁儿童在判断中以结果定向为主,这一判断主要以行为结果的价值为依据,即只要有意的犯过行为成功,幼儿就会判断过者感到高兴;年长儿童在判断中则以服从惩罚定向和道德定向为主,6 岁是幼儿由结果定向到道德定向发展的过渡期。8岁时儿童已能全面考虑道德因素, 他们能够将行为者的结果和意图结合起来分析,并提供比较复杂的情绪类型,如“后悔”、“害羞”、“内疚”等。这一结果也有别于西方一些研究者的结果,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较西方儿童早[11],道德情绪判断作为一种复杂的观点采择任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差异。

从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无论在哪一种犯过的道德情境中,犯过程度并不影响幼儿的道德情绪判断。换言之,对于年幼儿童来说,不管是说谎行为、偷拿行为还是伤害行为,只要犯垸得的有意行为获得成功,他们都倾向于判断行为者感到高兴;而对于年长儿童来说,虽然犯过程度不一,但都对受害者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判断损人者不高兴。幼儿在不同道德情境中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与其日常行为表现极为一致,无论在何种情境中,幼儿总倾向于寻求一种比较简单的判断和评价,他们对道德情境的分辨能力还较低,侵犯程度并不影响他们的情绪判断和归因。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1)在不同侵犯程度的道德情境中, 幼儿的道德情绪判断经由高兴到害怕再到难过的发展趋势,其归因定向为“个人定向—惩罚定向—结果定向”;

(2)不同年龄组儿童在道德情境中的观点采择能力不同, 这种能力受制于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

(3)探查问题的引导促进了幼儿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

(4)道德情境的侵犯程度不影响儿童的判断和归因。

标签:;  ;  ;  ;  

儿童道德情感判断与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_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