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评“青春终将逝去”_致青春论文

中国青年--评“青春终将逝去”_致青春论文

中国式青春——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而当下遭遇最剧烈“生长痛”的莫过于一批而立之年的中国人。影片三分之二的情节发生在大学校园,目标是观众们记忆犹新却又恍如隔世的时光,怀旧的感伤是这部电影的王牌之一,也使之与其他国家的青春电影迥然有别,中国式青春仿佛没有当下,只有过去。

青春故事与女性视角

名演员赵薇亲执导筒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简称《致青春》)吸引公众瞩目的最重要原因,本片的导演手法可以说达标以上。若论可圈点之处,故事层面功不可没。编剧李樯一向偏爱描绘如火焰般灼热的理想和理想之火的燃烧殆尽,这使得《孔雀》、《立春》都染上了冷峻甚至阴郁的色彩。相比前作,《致青春》貌似鲜艳明快得多,但青春段落之后,剧情又被冷色调占据,直到结尾,可见编剧特色的延续。

本片中“青春”与“爱情”是一对绑定的同构概念,无论片中人物主观态度为何,失去青春的同时,爱情也必定失去,爱情作为年少轻狂时特有的产物,无法在成长后继续存在。很罕见地,这是一部没有任何人物获得爱情幸福的青春片。

根据人物对青春/爱情的态度,可以分成几组:

1.献祭——阮莞

阮莞是青春/爱情/理想的有形化身,她在任何方面的表现都堪称完美,无论外表、学业、友情,还是爱情、婚姻。男友赵世永懦弱、自私,禁不起诱惑,导致他人意外怀孕,阮莞像母亲一样安抚痛哭流涕的世永,后者则像个做错事撒娇的孩子。两场等候流产的戏构成了呼应,阮莞具有温柔包容的母性,男友两次拒绝成长为父亲,自私地维系着两人之间不对等的情感付出。绝望的阮莞表面上割舍了爱情,按照她完美主义的个性,总是做好该做的事——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始终没有真正结束自己的“青春/爱情”,以生命成就了青春的祭坛。Swede演唱会的设计别具深意,阮莞赴赵世永之约,是为了通过两人痴迷的乐队完成终结青春/爱情的仪式,她的意外车祸却让青春永久定格。

影片为阮莞设定了一个影子般的隐性对仗人物——男生张开,他一直以不思进取、落魄潦倒的面目出现,直到结尾揭开谜底,这个多年来默默送花给阮莞的人,同样无法成长,留恋着残存的青春/爱情。这种隐性对仗人物的设置,是本片剧作的一大特色,每个核心人物都有一个影子,互为参照。

2.成长——郑微

影片的核心线索是女主人公郑微的成长,对待青春/爱情,从勇敢坚持到冷静放手,这个过程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从女性视角分析,郑微不失为一位拥有鲜明主体性的女性角色,自始至终是一位行动者,两次主动追求爱情,两次在失去后重新振作,两次遭遇失而复得,两次拒绝诱惑。相对始终无法成长的阮莞,郑微在短暂的迷惘之后,直面成长已然发生,青春/爱情已然逝去的现实。

虽然失去了爱情,但郑微是片中唯一一个在成长的同时,没有付出人格代价的人物,是本片肯定的对象。她不曾遗失真实的自我,忠于内心,不妥协,不迁就,没有爱,毋宁孑然一身。在学校联欢大会上登台高歌一曲,是本片最彰显人物个性和青春质感的细节,主人公作为独立的个体,挑战试图同化一切的体制,校长的《北国之春》和校长千金曾毓的刻板表演是官方体制的代言,郑微凭借粤语流行歌曲《红日》,展现出的是本真的、未被体制所规训的青春激情,迎来满场喝彩的同时,打动了陈孝正的心。那种本真,是顺从体制、自我规训的陈孝正所缺失的,他曾经鄙夷郑微的另类,但这一刻也不得不承认,与青春伴生的叛逆让郑微充满魅力,即使自制如他也无法抵挡。

3.追悔——陈孝正、林静

郑微的两位爱情对象构成了另一组对仗关系,陈孝正与林静,一显一隐,互为表里,他们主动放弃了青春/爱情,又在同一时刻开始竭力追悔。从剧作来看,林静的故事线偏弱,有模糊和牵强之处,这条线索与主线之共性在于,两位男性放弃爱情的理由都是社会化/体制化的,因为道德或经济的因素,逼迫自身成长,宁愿以爱情为代价。从这个角度看,郑微身上的主体性光彩,在两位男性身上是缺失的,他们的选择与其说是自我的选择,不如说是体制的诫命,例如导致陈孝正作出决定的契机,是体制的代言人——校长千金促成的。

两人对郑微的重新追求,源自丧失自我之后的空虚和不安,能够将他们破碎的青春/爱情添补完全的只有郑微,这种迫切疗救创伤的欲望,如同过速成长之后的逆反退行,是一种多少有些扭曲的情感状态。郑微也经历了成长之痛,但她的自我始终健全,拒绝昔日恋人意味着真正的成熟。

编剧在处理本片中男女两性的关系时,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女性主义的话语方式,核心女性角色几乎都把情感放在首位,站在制度(社会/家庭/学校)的对立面。郑微向来漠视学校规章,对于母亲的婚外情持宽容态度;与郑微屡屡挑衅体制的不妥协姿态对应,阮莞尝试着与体制共存,却无奈失败。

制度作为一种男权意识形态的产物,约束着男性角色,也被男性角色所维护。赵世永为父母之命放弃阮莞;林静为传统家庭伦理而逃避郑微;陈孝正为了获得社会认可的物质利益和身份地位割舍郑微。唯一在内心抵制制度,遵奉情感行事的男性人物张开,与他功成名就的同学们相比,是一个失败者。

林静和女友施洁的关系,是本片剧作薄弱之处,这段戏与其说是情节需要,不如说是意念表达需要,施洁作为“阁楼上的疯女人”,某种意义上是郑微的影子,是女性内心非理性激情的具象化。经过成长之后,变得理性、冷峻的郑微从施洁身上看到了昔日自己的放大,看到自己心灵中已经被割除的一部分。她提醒林静,他想要寻回的青春在别处。

片中女性的友情比爱情更加坚固,男性之间的情谊却没有多加强调。设计阮莞陪伴“情敌”流产,并非赞美她对于男性的大度隐忍,而是女性之间的默契和宽容。片中女性面对青春/爱情的丧失,结成了一个联盟,这种姐妹情谊超越了时间,是成长之后唯一留存下来的真实情感。

4.随波逐流者

以上人物之外的其他角色,许开阳、曾毓、胖子等人相对平静地度过了成长期,不得不承认,随波逐流是人生常态,不曾轰轰烈烈,便不曾痛彻心扉。影片似在用其他人青春的庸常,对比主人公青春的激烈,而所有人共同之处在于——终将失去。

在青春/爱情的主题之下,本片的阶层意识极度鲜明,阶层分化是1980前后一代“中国式成长”绕不过去的话题,他们的三十年几乎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完全重叠,社会转型带来的大小问题点缀着他们的青春,其中最尖锐的就是阶层分化的加剧。而今进入任何国内门户网站或社交网络,甚嚣尘上的话语是男女“屌丝”与“高帅富”、“白富美”的对立,这种貌似简单武断的身份归类,对于人们的心理认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当下的中国——一个房屋成为奢侈品的国家,物质因素是笼罩在一代人青春/爱情之上的巨大阴影。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本片的肖像学,低阶层人物多少带有人格缺陷,上阶层因为受到现实冲击较小,未多作描绘,两位被寄托了理想情怀的女性——阮莞和郑微,都处于中间阶层,立足中间层的姿态是各国主流电影的共性,本片用怀旧的感伤柔化了批判,拯救的是中间层的价值观。

一个流行的说法,“在社会腐化时,底层最先堕落,因为缺乏抵抗堕落的资本”,本片隐约重复着这一判断,低阶层人物虽不至于卑鄙堕落,却极度重视现实功利。陈孝正家境贫寒,一心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了实现阶层的跃升,他可以牺牲爱情甚至人格;类似的还有女生黎维娟,当年信誓旦旦为了学业不谈恋爱的尖子生,很务实地选择了老夫少妻式的富贵人生;率性直爽的朱小北,在遭遇挫折之后,永远地戴上了面具,埋葬了那个可爱的“假小子”,从卖包子时坦荡笑对同学到成功后完全否认身份,变化背后是巨大的心灵创伤。低阶层人物中,只有张开仍然保留着原初的自我,而他的人生最为落魄。影片似乎暗示低阶层向上流动必然以遗失自我为代价。

以郑微为代表的中间层人物拒绝了来自上阶层的物质诱惑,试图挽救低阶层人物的人格,并且在遭遇伤痛之后,始终保留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因此,当陈孝正衣锦还乡,他的成就和富有并不能打动郑微,青春/爱情在他选择离开的瞬间分崩离析,无论如何弥补,也无法还原。影片在海豚馆的闪回段落戛然而止,陈孝正对驯兽员说出“我要向她求婚”——青春/爱情如琥珀中的昆虫一般永远凝固在那里,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如何并不重要,即便破镜重圆,也不过是抱残守缺,无法改变“失去”这一事实。

片中两位上层人物——“富二代”许开阳和“官二代”曾毓的结合既在意料之外——一个是浪荡子,一个是尖子生,又是理所当然。他们的安逸生活早已得到保证。他们的青春并非没有伤痛,但相比受现实冲击更加剧烈的同辈们,只留下了浅淡的疤痕而已。

在表现中国大学校园的现实感方面,《致青春》尚嫌不足,对于80后观众而言,片中的校园气氛与他们的大学生校园生活偏差更大,男女主角的表演也多有过火之处。可贵在于人物情感表达的细节,在同题材影片中凸显功力,更加细腻、真切、不少新颖的桥段和对白,有青春的气息和质感。

《致青春》的开局设定,让人想起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后者是公认的日本纯爱电影经典。两部影片的叙事契机都是暗恋学长的小师妹为了爱情考入远方大学,都把大学生活作为重头戏,后来的剧情发展却是天壤之别,中国电影的“青春叙事”貌似无法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泰国的青春纯爱电影那样讲述无现实功利制约的爱情,爱情片特色的私人情绪表达总是要让位于时代和现实。早于《致青春》上映约半月的爱情偶像片《分手和约》,在现实质感和精细程度上远不如《致青春》,也在打这张“阶层牌”,再追溯还有《80后》等等,国内电影里的年轻恋人们纷纷因为物质因素而分道扬镳,又在功成名就之后追悔莫及,老同学聚会是这一类影片中必有的怀旧仪式。与其说这一类“青春叙事”唤起的是对于年少时光的温情回忆,不如说是在哀悼一代人在现实遽变中遗失了的自我和理想。

“中国式青春”的创伤感并不单纯是时间造成的,在《致青春》中,僵化体制的约束、阶层流动的障碍、两性之间的权力政治比年华老去的伤感沉重得多。从这个角度看,《致青春》算是一次在青春偶像剧与社会问题剧之间的成功游走,影片的叙事基调是悲观的:这一代人的成长必然是断裂的而非延续的,青春也好,爱情也罢,与此后的成熟、婚姻之间,横亘着巨大的裂谷,将人生一分为二,说不清哪一段更真实。而银幕之外的现实或许会让这一创伤主题延续相当长久的时间,不断在中国式青春叙事中闪现。

标签:;  ;  ;  ;  ;  ;  

中国青年--评“青春终将逝去”_致青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