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线形CO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

应用线形CO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

赵荣[1]2002年在《应用线形CO_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小血管的吻合修复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小血管的吻合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题采用低能量的CO_2激光器和血管内支撑物对家兔的颈动脉进行了焊接吻合,观察了术后血管的远期通畅率和动脉瘤发生率,对血管的物理学特性和血管壁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本实验采用健康成年家兔104只,两侧颈动脉自身对照,于不同时间比较激光吻合与缝线吻合的血管在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血管物理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并比较两者血管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 实验结果:1.术后血管吻合口的即刻通畅率,两组均为100%;远期通畅率,激光吻合组为98.08%,缝线吻合组为94.23%。2.动脉瘤发生率,激光组为2.88%,缝线组为0。3.术后血管的物理学特性改变,耐压强度测定,术后1w内激光组显着高于缝线组,2w后两组之间无差异;抗拉强度测定,2w内,激光组显着低于缝线组,4w后两组间无差异。4.术后血管组织形态学改变,激光吻合组,血管内膜损伤小,管壁各层次结构清晰,炎症反应轻;缝线吻合组,血管内膜损伤重,管壁各层次结构紊乱,有断裂损伤,炎症反应重。术后激光吻合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早,弹力纤维含量多,平滑肌细胞排列有序;缝线吻合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晚,缝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管壁有肉芽组织增生。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本实验表明:l低能量CO。激光吻合小血管是可行的。2.低能量CO。激光吻 合的小血管,在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术后血管物理学特性方面都取得 了令人满意的结果。3.低能量CO。激光吻合的小血管,术后血管壁的损伤小, 炎症反应轻,恢复快。

赵荣, 杨继庆, 蔡振杰[2]2002年在《应用线形CO_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应用线形 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撑物进行小血管吻合 ,观察术后血管吻合口的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物理性质 .方法 家兔 10 4只 ,随机分为 8组 ,每只家兔的左颈动脉离断后用激光进行吻合 ,右颈动脉则用缝线进行吻合 .在术后 1h,2 4 h,3d,1,2 ,4 ,8和 12 wk时分别再次麻醉动物 ,解剖颈动脉 ,观察血管通畅情况 ,并测试吻合口的耐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结果 术后血管吻合口的即刻通畅率均为10 0 % ;远期通畅率 ,激光吻合组为 98% ,缝线吻合组为 94 % ;动脉瘤发生率 ,激光组为 3% ,缝线组为 0 .耐压强度测定 ,术后 1wk内激光组显着高于缝线组 ,2 wk后两组之间无差异 .抗拉强度测定 ,2 wk内 ,激光组显着低于缝线组 ,4 wk后两组间无差异 .结论 应用线形 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撑物进行小血管的吻合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它在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血管物理性质几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陈东[3]2007年在《环形CO_2激光及医用生物胶吻合小肠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课题目的:应用临床丝线缝合修复和重建损伤的组织是外科医生一直采用的一种技术,这种缝合常导致感染、产生肉芽肿并抑制组织的自然修复过程,为此需要一种较精密且损伤小的组织重建方法。而医用生物胶及激光的组织焊接技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达到组织的吻合)的发展正使这种理想成为了可能。近年来医用生物胶及激光的组织焊接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题分别采用医用生物胶及低能量环形CO2激光器和丝线对家兔的小肠进行激光焊接吻合和单层丝线缝合,测定激光焊接及丝线缝合吻合口耐压强度,并对两种吻合方法进行了术后肠管愈合情况的大体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探讨医用生物胶加CO2激光焊接小肠的可行性。采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家兔叁十只,分为短期试验组和长期试验组,取距回盲部10cm以上回肠作为实验肠管,环形切断肠管并分别采用医用生物胶加低功率(500毫瓦环形)CO2激光焊接和外科常规单层丝线缝合,随机决定激光焊接吻合口及常规单层丝线缝合吻合口。短期试验组测两种吻合口爆裂压力,长期试验组比较丝线缝合和医用生物胶加激光吻合的肠管在不同时间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短期试验:医用生物胶加激光焊接吻合口爆裂压力理想,可耐受小肠峰值压引起的破坏。长期试验:两种吻合方法均能达到肠管的愈合,但愈合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大体观察:两种吻合术后愈合早期(3d、1w)均有纤维组织或不同程度的肠粘连。手术愈合晚期(2w、3w),医用生物胶加激光焊接吻合的肠管与正常肠管几乎难以分辨,而线缝合的肠管可以发现残余的缝隙和白色的线状疤痕。病理组织学观察:医用生物胶加激光焊接吻合术在手术后愈合早期(3d、1w)炎症细胞比线缝合吻合术后愈合早期的炎症细胞浸润少,无粒状缝隙。术后晚期(2w、3w)有较少纤维组织增生及疤痕形成,未发现缝线肉芽肿。实验结论:1.激光组织焊接加医用生物胶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缝合外科手术技术,以其无缝合吻合、无针创以及不留残余缝隙、弱炎症反应、减少伤口的感染和收缩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潜在价值。2、低能量CO2激光加医用生物胶吻合的肠管在吻合口爆裂压力和远期病理观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3、医用生物胶加低能量CO2激光焊接小肠及其它组织是可行的。

郭龙辉[4]2003年在《CO_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自1983年Mirhoseini首次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 TMLR)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以来,世界上已行了20000多例。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对那些不能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冠心病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单纯应用CO_2激光进行心肌血运重建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观察,并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患者的疗效对比,从心绞痛级别、心肌灌注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叁个方面综合评价单纯应用TMLR治疗终末期冠心病,严重心绞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自从1999年以来,抽取我院20例无法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终末期冠心病,严重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组一患者为药物组,入院后采用正规内科药物治疗,并进行长期正规药物维持治疗;组二患者为TMLR组,入院后经完善检查,使用国产850瓦高功率CO_2激光心脏激光治疗仪(北京梅曼公司HL—100型)进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住院前,住院后1月、6月、1年及3年心绞痛级别评价;住院前,住院后1年、3年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测定(~(99m)Tc—MIBI心肌灌注扫描);住院前,住院后1年、3年心功能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心绞痛级别、心肌缺血面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 结果:(1)TMLR治疗组:手术后1月、6月、1年及3年心绞痛级别均比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1);~(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显示心肌缺郑州大学2003硕士论文co: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的临床研究血面积,TMLR手术后1年,3年均较手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3年比术后1年心肌缺血面积仍有减少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年,术后3年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着性(P<0.01)。(2)药物治疗组:心绞痛级别出院后1月、6月、1年及3年与住院前无明显变化;心肌缺血面积出院后1年、3年与住院前无明显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出院后1年、3年与住院前相比有改善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两组间对比:出院后1月、6月、1年及3年TMLR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心绞痛级别明显减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出院后1年、3年TMLR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心肌缺血面积减少,有显着性差异(P<0.01);出院后1年、3年TMLR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TMLR做为单独手段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绞痛效果明显。结果显示TMLR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心绞痛,能够改善缺血心肌血供,使心肌缺血面积明显缩小,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从而明显提高手术患者的运动耐量与生活质量。

王安亭[5]2008年在《液氮冷冻联合Nd:YAG激光对兔耳静脉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液氮冷冻联合Nd:YAG激光照射对兔耳背中央静脉的作用,探讨冷冻与激光联合所产生的冷热逆转效应在治疗血管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5只(130侧耳),随机分为A组(冷冻及激光联合组)、B组(冷冻组)、C组(激光组)、D组(空白组)四组。其中A组20只,采取液氮棉签接触法冷冻兔耳中央静脉(冻结),然后即刻采用Nd:YAG激光扫描照射静脉冻结段(能量密度为2547.8J/cm~2);B组20只,仅采取液氮棉签接触法冷冻兔耳中央静脉(冻结);C组20只,仅采用Nd:YAG激光扫描照射兔耳中央静脉(能量密度为2547.8J/cm~2);D组5只,不予任何因素干预。分别于实验处理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随机选取并处死A、B、C叁组白兔各4只和D组白兔1只。取兔耳背中央静脉制作组织切片,应用HE法染色,光镜观察各组静脉的组织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在各组静脉血管内膜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将实验后第1和第3天采集的部分标本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静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肉眼大体观察显示:A组静脉多数出现闭锁,其血液回流障碍表现比其他各组明显。(2)HE染色显示:与其他各组相比,A组静脉血管周围出血更早,其炎症反应、循环障碍及血管壁结构破坏的程度均最为严重。(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各时间段,A组静脉血管内膜的CD31阳性表达面积比始终最小,并呈持续性递减趋势,与其他各组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透射电镜观察显示:A组静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结构均出现破坏,同期标本破坏程度比其他各组严重。【结论】(1)与单一的液氮冷冻或Nd:YAG激光照射相比,冷冻联合激光照射能明显加重对兔耳静脉损伤并导致其闭锁,其损伤机制可能基于冷热逆转效应。(2)液氮冷冻联合Nd:YAG激光照射对表浅静脉有较好的迭加损伤作用,如果应用于临床静脉畸形的治疗,应能提高治愈率、减少治疗次数和缩短治疗时间,并能减轻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钱丽芳[6]2011年在《防止喉部前连合手术后粘连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激光手术治疗喉部前连合疾病时,既可以切除病变,同时又可以避免术后前连合粘连、喉狭窄及呼吸困难的较理想手术方法。方法将12只实验犬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A组分两次手术切除实验犬前连合,间隔时间为2周;B组一次性切除实验犬前连合,同时以硅胶膜片缝合固定于前连合处,2周后拆除硅胶膜;C组一次性切除前连合,术后前连合创面蘸涂丝裂霉素-C(MMC)按压5分钟;D组一次性切除前连合,术后创面不做其它处理。4周后电子喉镜下观察各组创面恢复情况,并且术前、术后分别测量各组实验犬声带长度及声门面积,比较其变化;各组前连合标本制作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及VG染色比较其组织学差异。结果全部实验犬均在激光下顺利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后4周创面观察:A组创面有新生粘膜覆盖,炎症反应轻,前连合无明显粘连;B组创面粘膜覆盖,局部见暗红色慢性炎症改变,前连合轻度粘连;C组创面粘膜覆盖,术区水肿,前连合中度粘连;D组术区肿胀,前连合明显粘连。A、B、C、D四组犬吠均有不同程度的声嘶,A组最轻,B、C组次之,D组最重。4组实验犬声带长度资料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A、B、C叁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声带长度术后较术前缩短不明显,D组P<0.05,说明声带长度术后较术前明显缩短;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说明不同处理组间声带长度变化有差异。经两两比较,认为A组效果最好,B、C组次之,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4组实验犬声门面积资料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A、B两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声门面积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C、D两组P<0.05,说明声门面积术后较术前明显缩小;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尚不能认为四组之间声门面积变化有明显差异。病理切片观察,常规HE染色显示:A组组织水肿,粘膜下层有裂隙状血管,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B组、C组间质内透明变性比较明显,可见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新生毛细血管增生;D组见粘膜下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伴多量小血管增生。VG染色显示:损伤后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其中A组最少,B组中等,C组含量较多,D组最多。结论激光手术切除实验犬前连合,通过4种不同的术式比较,A组防止术后粘连效果最好,B组、C组次之,D组最差。本实验结果对临床中应用激光治疗侵犯至前连合病变的术式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田莉[7]2011年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矽肺纤维化相关基因的体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矽肺是发病率高、死亡危险性大、对劳动者危害严重的一类职业病,其患者人数已经达到我国职业病患者总数的叁分之二。研究表明,矽肺的形成是众多细胞和分子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相关基因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协调,进而影响矽肺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关基因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筛选出调控该过程的关键基因,揭示在基因水平上矽肺发病的本质,这对明确其分子机制及研究新的防治手段具有深远的意义。王献华教授长期从事矽肺纤维化分子病理学的研究,相继开展了白细胞介素-lβ(interleukin-lβ, IL-l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 NF-κ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等因子与矽肺纤维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的表达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确有所变化。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对某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单独分析,不能全面地显示基因的差异与矽肺的关系。测定基因组序列工作的完成,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对基因的研究重点也从基因的发现转变为基因功能的发现。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基因表达差异进行高通量、大规模的分析,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此技术对矽肺发病过程中的完整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筛选出矽肺纤维化相关基因。本研究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利用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35K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初步筛选出了与人矽肺纤维化发病相关的候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类。目的1对矽肺体外细胞模型肺成纤维细胞与正常肺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类。3检验上调基因IGFBP-5和下调基因MMP-3在矽肺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从而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方法1筛选矽肺纤维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1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选用矽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株(THP-1)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HFL-I)作为实验研究材料。1.2收集矽肺患者BALF中的AM,用含SiO2(50μg/ ml)的培养基刺激18 h后收集条件培养上清。1.3用含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 PMA)160nmol/L的培养基刺激THP-1 48h,诱导成功后换成空白培养基培养18h后收集上清。1.4实验分两组:利用AM条件上清,与HFL-I共同孵育建立矽肺体外细胞模型(S组);利用PMA诱导的THP-1上清,与HFL-I共同孵育建立正常肺体外细胞模型(C组)。1.5将两组条件上清与HFL-I共同孵育36h后,提取两组HFL-I总RNA,送往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筛选两组的差异基因。2差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类:运用MAS3.0系统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类。3利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技术验证基因芯片的部分结果3.1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验证IGFBP-5和MMP-3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孵育时间点为6h、12h、24h、36h、48h、72h。3.2采用RT-PCR技术验证IGFBP-5和MMP-3 mRNA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孵育时间点为6h、12h、24h、36h、48h、72h。4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对基因芯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效基因8999条,差异基因84条,其中43条上调基因和41条下调基因。2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类结果:依据MAS3.0系统中GO数据库提供的3种本体论(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类,得到107个功能簇,主要涉及细胞骨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和增殖等分子功能;依据MAS3.0系统中的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涉及的生物学通路进行分类,得到31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涉及Jak-STAT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P5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3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技术验证基因芯片部分结果3.1 IGFBP-5蛋白及mRNA在矽肺体外细胞模型肺成纤维细胞及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IGFBP-5蛋白及mRNA在两组中的表达,12h以后各个时间点S组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芯片结果吻合。3.2 MMP-3蛋白及mRNA在矽肺体外细胞模型肺成纤维细胞及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MMP-3蛋白及mRNA在两组中的表达,12h以后各个时间点S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芯片结果吻合。结论1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矽肺纤维化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这在国内外实属罕见,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84条,其中43条上调,41条下调,说明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基因表达异常,这些差异基因为研究肺纤维化分子机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2系统水平上的功能分类和信号通路分析,可能会有助于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对矽肺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再认识。3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中选取上调基因IGFBP-5和下调基因MMP-3,运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技术验证二者在两组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证实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应用线形CO_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D]. 赵荣. 第四军医大学. 2002

[2]. 应用线形CO_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J]. 赵荣, 杨继庆, 蔡振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

[3]. 环形CO_2激光及医用生物胶吻合小肠的实验研究[D]. 陈东. 第四军医大学. 2007

[4]. CO_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的临床研究[D]. 郭龙辉. 郑州大学. 2003

[5]. 液氮冷冻联合Nd:YAG激光对兔耳静脉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安亭. 昆明医学院. 2008

[6]. 防止喉部前连合手术后粘连的动物实验研究[D]. 钱丽芳. 宁夏医科大学. 2011

[7].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矽肺纤维化相关基因的体外实验研究[D]. 田莉. 河北联合大学. 2011

标签:;  ;  ;  ;  ;  

应用线形CO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