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范围也逐渐扩大,同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了城市人口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不足。文章主要总结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城市的发展也将有效地突破传统的城市规划局限性,进而实现智慧的城市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商;城市的改变
1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作用分析
1.1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所以需要干预,关键在于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使用活动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在各项建设中,私人开发往往将外部经济性利用到极致,而将自身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推给了社会,从而使周边地区受到不利影响。外部不经济性是由经济活动本身所产生,并且对活动本身并不构成危害,甚至是其活动效率提高所直接产生的,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情况下,活动者为了自身的收益而不断提高活动的效率,从而产生更多的外部不经济性,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是市场本身所无法进行调整的。
1.2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城市规划通过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的分析,结合未来发展的安排,从社会需要角度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安排,并通过土地使用的安排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基础,通过开放控制保障公共利益不受损害。比如根据人口的分布等进行学校、公园、游憩场所以及基础设施等的布局,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并且使用方便,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能使设施的运营相对比较经济、节约公共投资。
1.3 改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涉及许多方面,既包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乡关系、各类聚居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各级聚居点内部的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划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各个方面,从城市与区域等方面入手,合理布局各项生产和生活设施,完善各项配套,使城市的各个发展要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互协调,满足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提高城乡环境的品质,为未来的建设活动提供统一的框架。
1.4 传承城市文化
城市不仅是现代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从古到今城市也是我们历史文明的主要载体,而不同历史阶段诞生的城市又被赋予不同的城市文化特色,比如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市、又或如记载殖民特色的上海市,以及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深圳市,那是各有特点、各有文化,放眼世界就更加的缤纷多彩,这些色彩就是城市各自的印记和文化。城市规划肩负传承宣扬城市的文化的使命。
2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任务分析
2.1任务分析
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遵循原则分析
2.2.1整合原则
(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3)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21世纪中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短期建设是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保持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经济原则
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加大投资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处理好土地批租单元的改进、产权分割下成片开发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3安全原则
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
3 城市规划和开发商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3.1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1)过分的追求城市化、现代化,导致旧城颠覆性的毁灭。
高楼大厦成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建成了2000多座高层建筑。西安旧城中原有的建筑以低层为主,市中心钟楼、鼓楼、城楼以及城外大小雁塔等均突出于城市轮廓线上,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而今市内层出不穷的中高层建筑破坏了传统的城市轮廓线,重要的古建筑之间的“通视走廊”受阻。
(2)政府常任意改变城市规划,是规划的严肃性受到严重挑战。
《城市规划法》中规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只须报同级人大和原批准机关备案即可,只有“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才须重新审批。因此,很多城市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将“百年楼”变成“短命楼”,这属“局部调整”,官员们自行决定即可。再如,对其他单位违反规划的行为已有所追究,恰恰对执行规划负有最重要职责的当地政府改变规划的行为,却没有任何追究条款。以至于出现官员任意改变规划的严重现象。
3.2 开发商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1)开发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开发商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竞争,较少合作。开发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他们拿出的产品总是想比周围的产品更好,而不会将自身融入已经存在的产品及其环境中,他们追求特别、新颖,以吸引客户的眼球。这就导致了相邻的居住小区或者建筑物的风格迥异,甚至相互冲突,缺乏一致性和统一性。
(2)社会责任感不够强。从整体上来看,房地产商从社会获益颇丰,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却有待加强。他们囤积闲置土地,将土地增殖据为己有;国家出现灾难时,他们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开发房产是不按照城市规划的规定,欺骗购房者和政府。
(3)社区、建筑的风格缺乏亲和力。
开发商建造了一大批没有花园的“花园别墅”密不透风的混凝土森林式的“都市广场”。有时建筑师也推波助澜,大手大脚地花钱堆砌,建筑亲和力荡然无存,只令人感觉其高贵威严而无法接近。
结语
我国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对于建设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是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一项重大挑战,城市为城市发展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新的方向,这将需要城市中的各个功能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自上而下的形成以政府以及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高效的城市管理和运营模式,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对城市规划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保障城市获得更稳定、更高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四东,欧阳东,钟源. 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 规划师,2013,02:5-10.
[2]王广斌,范美燕,王捷,张文娟.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J]. 上海城市规划,2013,02:11-14.
[3]周妍琳. 智慧城市解读与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J]. 建筑与文化,2014,08:134-136.
论文作者:郑雪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经济论文; 文化论文; 关系论文; 社会论文; 开发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