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探析论文_王淑琴

关于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探析论文_王淑琴

兰州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定西市人民医院 743000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T细胞介导的炎性、增殖性和复发性皮肤病。随着对银屑痛发病 免疫学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具有靶位特异性的生物制荆相继出现,包括融合蛋白、单克隆抗 然、重细描胞因子等,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靶向特异性、毒副作用少并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本 文对镶餍病的免疫学基础、生物免疫治疗学机制及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综述。

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疗

引言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反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病率约为1%~3%,病情顽固,常需终生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常用的系统治疗方法有甲氨蝶呤、环孢菌素A、维A酸类、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光疗等。长期应用,因药物缺乏组织特异性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或不方便(光疗)而受到限制。目前公认银屑病是由CIM+Thl淋巴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生物制剂能靶向性阻断T淋巴细胞活化,阻断特异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等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1 银屑病的免疫学基础和生物免疫治疗学机制

1.1 T细胞的生物学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T细胞在诱发和促进银屑病的发展中起作用,其机制可能是:①T细胞活化,将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种植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提取小鼠体内活化T细胞注射到移植皮肤上,小鼠皮肤出现银屑病样皮损,表明活化T细胞能诱导银屑病易感皮肤。抑制或清除活化T细胞和炎性细胞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新靶点,氨甲喋呤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②T细胞迁移皮肤;③效应T细胞在皮肤分泌细胞因子和免疫放大效应。T细胞活化需要3个步骤:①结合:T细胞瞬时可逆性黏附抗原呈递细胞,由表面黏附分子介导包括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T细胞表面CD2分子、细胞黏附分子1和LFA一3;②特异性抗原活化进程即信号1,T细胞特异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给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的抗原;③非抗原特异细胞与细胞相互作用(指信号2)或协同刺激。银屑病免疫学进程的最后1步是由T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变化,由T细胞、局部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参与,这些纲胞分泌Thl型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和自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a)。表皮生长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形成细胞因子“瀑布效应”,进而调控新的炎性细胞移至进入皮肤,增加T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活性,导致银屑性斑块形成。

银屑病生物学治疗药物根据银屑病免疫学进程而设计的:①减少或清除局部和(或)循环病理性T细胞数量。靶药物能够结合特异性受体在T细胞表面,通过自然杀伤细胞或巨噬细胞的直接信号机制诱导T细胞凋亡。

融合蛋白和人Ig GlFc部分结合在T淋巴细胞:受体表面,因而阻断LFA--3和CD2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T细胞活化②阻断特异性细胞一细胞间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迁移。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需要3种信号:信号1为T细胞受体,c职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肽相互作用;信号2称为共刺激信号,包括CD,Ia和CD;。(LFA—1)与CD5、cDM与B7、CD40与CD。L的相互作用;信号3由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产生。这3种信号均为T细胞活化和增殖所必不可少的,缺乏任何1种T细胞就不能有效的活化。依法利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结合人LFA.1和阻断LFA一1/细胞间黏附分子l间相互作用,因而能潜在阻断T细胞活化和迁移u。③恢复Thl/Th2细胞因子平衡。银屑病以Thl型细胞为主1,恢复银屑病患者体内TM/Tk2细胞因子平衡能使银屑病皮损消失。④阻断炎性细胞因子活性。

1.2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消银解毒饮,每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外用凡士林软膏或水杨酸软膏等非激素类药膏。用药周期统一为两个疗程。

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指标:皮损情况、瘙痒、全身症状等变化。

另外,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了传统的银屑病的内治方法进行治疗。一是血热风盛证:银屑病初起时,散发红色斑丘疹,小如粟米、大如蚕豆。日久可以扩大成片,有的可相互融合、此时颜色鲜红或肉红色,表面鳞屑不多、有“同形反应”、痒而不甚。全身症状可见咽干口渴、咽痛,大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治疗则应清热凉血,祛风解毒。已故名老中医朱仁康研究员曾研制一方,名“克银一方”,药味: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北山豆根10克、板蓝根15克、草河车15克、白鲜皮15克、威灵仙6克、甘草6克(《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大便干加大青叶10--15克。皮疹红而热口干加生地15-30克、丹皮15克。尿黄加白茅根15克。二是风热挟湿证进行治疗。进行期及初步稳定期的寻常型银屑病皮疹红或淡红,皮疹表面有鳞屑,而其周围有0.2--0.5cm宽的淡红色晕(Woronoffring)或肿胀,舌胖淡红,苔白腻,治宜清热解毒。方用凉血解毒汤(《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或龙胆泻肝汤(《和济局方》)加减。凉血解毒汤:犀角(临床上凡用犀角之处,犀角均用水牛角、羚羊角或羚羊角粉代替)、生地、银花、莲子心、白茅根、天花粉、地丁、栀子、蚤休、甘草、黄连、生石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皮疹红而肿(浸润)甚者可加萆薢、白茅根;舌苔腻黄者加藿香、佩兰、砂仁、苡米等;风盛鳞屑多而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皮疹红甚者加紫草、槐花、生地榆;兼有扁桃腺炎者加板蓝根、射干、牛蒡子;大便秘结不爽者加大青叶、苍术等。

2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的分类

2.1 抑制T细胞活化和迁移的药物

依法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CD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LF'A--l是T细胞的表面分子,它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膜表面的CD。相互作用,为T细胞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这对于T细胞的活化以及向皮肤的迁移、T细胞与血管内皮和角质形成细胞的黏附均发挥重要的作用。CD、a和CD。是组成LFA.1的亚单位,抗CD、a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T细胞表面的ⅡA—l与抗原呈递细胞、血管内皮和角质形成细胞表面CDs4的相互作用,减少T细胞向皮损内的迁移、抑制皮损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㈦。有两项随机双盲安慰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所有患者为中重度银屑病,PASI≥12.0,皮损面积≥10%体表面积,394例患者每周接受1.0mg/kg,连续12周,409例患者每周接受2.0ms/妇,连续12周,292例每周接受安慰剂治疗,在治疗84d,1.0nag/(kg-周)组29.2%的患者和2.0mg/(kg·周)组27.6%患者PASI改善≥75%,而安慰对照组仅3.4%;此外,1.0rag/组55.6%的患者和2.0rag/(kg·周)组54.5%患者PASI改善≥50%,而安慰剂对照组仅15.1%。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头痛、恶心、寒战、疼痛和发热。

2.2 减少或清除局部和(或)循环病理性

T细胞数量阿法赛特是人融合蛋白,含LFA--3膜外第1区融合lgGl铰链CH2和CH3序列,是第1个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生物制剂,其治疗机制为作用于T细胞上CD:的人融合蛋白阻断刺激信号和选择性诱导活化记忆T细胞凋亡;同时,阿法赛特结合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FcTRmIgG受体,刺激自然杀伤细胞释放颗粒酶B,再与穿也素共同作用下使桥联的CDz+靶细胞发生胞内级联反应,最终使靶细胞凋亡;此外,阿法赛特结合记忆T细胞(CD4+CD45RO+和CD。+CD45RO+细胞),并引起其降解。一项51个中心Ⅲ期临床试验:553例银屑病患者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静脉注射阿法赛特或安慰剂12周和随访12周为一个疗程,553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接受2个疗程阿法赛特7.5mg/周;第2组先接受1个疗程阿法赛特7.5rag/周,再接受1个疗程安慰治疗;第3组先接受1个疗程安慰治疗,再接受1个疗程阿法赛特7.5mg/周。24周后,接受阿法赛特7.5rag/周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平均积分下降≥75%和350%者分别占28%和56%,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01);在48周后,患者PASI平均积分下降≥75%和≥50%者分别占40%和7l%;大多数患者病情缓解丽且安全性极高,不增加引起感染和恶变的概率,病情缓解期平均在10个月,有的患者缓解期超过1年。阿法赛特起效缓慢,约第18周药效达高峰,然而阿法赛特相对于目前的免疫抑制治疗剂具有几个重要的优势:长期缓解无需维持治疗、疗效持续提高和安全性好。

2.3 促使免疫偏向血小板生成素,一种重组人IL-11,可以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从而减少TNF.a、IL-18、IL-12及p40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抑制IL-12诱导的干扰素7产生,阻断Thl型反应,加强Th2型反应,恢复Thl/Th2细胞因子平衡。一项I期开放临床试验: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下注射2.5rag/(kg·d)或5mg/(kg·d),一共治疗8周,结果表明,7例患者的PASI积分有20%一80%的下降;组织学表明表皮增生改善、表皮角质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正常化、病灶区T淋巴细胞浸润减少,IL-12、干扰素7和IL-8mRNA表达下降。

2.4 阻断炎性细胞因子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患者为斑块型银屑病,病程>6个月,皮损面积≥5%体表面积,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无效,11例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11例患者接受英利昔单抗5m∥kg,11例患者接受英利昔单抗10mg/kg,在第2周和6周重复1次剂量,首剂治疗后每2周评估临床效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一共5次,结果在第10周,5mg/kg组82%患者和10mg/kg组73%患者的PASI评分下降≥75%,而安慰对照组仅18%;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安全性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副反应是头痛和上呼吸道感染H“。2.4.2阿达里单抗一种特异性TNF-a重组全人IgGl单克隆抗体。一项Ⅱ期随机双盲安慰对照试验:148例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阿达里单抗每2周40mg组、40rag/周组,治疗12周后,每2周40rag组24%患者、40mg/周组48%患者的PASI积分下降≥90%,每2周40mg组53%患者、40mg/周组80%患者、安慰剂组4%组的PASI积分下降≥75%,所有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高剂量组的发生率比低剂量组的高)、头痛、恶心、鼻黏膜充血、疲倦和血三酰甘油升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制剂临床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展示了强劲的疗效,为银屑病患者更大限度的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也不乏存在诱发感染、肿瘤等安全性隐患。笔者认为对于轻中度银屑病患者建议应用绿色疗法如局部外用药、光疗等治疗,对于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系统应用免疫抑制剂存在禁忌症,或出现严重副作用必须停止使用时,建议考虑应用生物制剂。

参考文献:

[1]王刚,刘玉峰.治疗银屑病的一个新的药物作用靶标--角蛋白17[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2):753-754.

[2]要少茹.银屑病的生物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

[3]李红文.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新进展[C].//2008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治疗学组会议暨中南六省皮肤性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4-46.

[4]张希琳,顾军.银屑病生物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8(6):366-369.

论文作者:王淑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  ;  ;  ;  ;  ;  ;  ;  

关于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探析论文_王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