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袁江涛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袁江涛

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具有统一的性质,其修建状况对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应用,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应用提供可参考的资料。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实施策略

引言

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及实际情况,注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可使相应的施工计划实施更具科学性,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风险,丰富施工中的技术内涵。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足够的重视,促使相应的施工作业开展效果更加显著,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结构使用功能,为施工计划的按期完成提供技术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特点

相较于普通的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涉及面极广,且工程量也十分巨大,加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使得工程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仅如此,因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诸如地质、岩层及土质等诸多因素均将对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在具体的施工之前,需要全面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环境,避免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针对不同的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

(1)决定建筑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与其他建筑施工项目不同之处在于交叉施工、一次性施工等环节相对较多,且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具体工作多开展于地下或水下,如果基础处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必然会影响工程结构的坚固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地基处理与基础环节两部分,其中地基处理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对资金、技术、设备、工艺、人力等资源皆有较高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对地基处理加强重视,基于先进的施工工艺、完善的建设基础、充足的投资资金等条件,不断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优化基础处理技术,以此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与成效。(2)建设施工注意事项。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在应用基础处理技术开展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深入调查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地质气候等基础施工条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文件要求,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施工人员要秉承基本原则开展工作,比如按照基准灰线的切割原则调整工程轮廓和水位,确保地下水管道始终维持在最适当的准线上;第三,在应用基础处理技术处理地基时,施工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多方能够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同时对地基地质条件进行甄别和分析,如此可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3.1锚固技术及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一定的环境要求,选址一般都在山区,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导致基础施工难度较大,为提升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在基础施工中合理应用锚固技术,通过锚固施工有效消除地形地势给水利水电工程的负面影响,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防止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与质量问题。在应用锚固技术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详细勘察施工区域内的地形地势,掌握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地基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施工参数,做好锚固技术的差异性应用,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锚定与加固作用,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抗滑能力弱、对抗稳定性不足等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与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水泥土加固处理技术的应用

为了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选用更具科学性,能够高效地完成施工计划,则需要对水泥土加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思考。①在水泥土形成过程中,应控制好其材料配比,处理好中间的技术环节,促使水泥土在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应用中有着良好的结构强度,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基础结构稳定性;②运用水泥土加固处理技术完成基础处理施工计划的过程中,也需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及人员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设置好相应的施工流程,提高对水泥土应用价值的正确认识,促使其在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效率提高、结构稳定性状况改善的目的。

3.3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开展处理工作时,可以大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分为预张处理与后张处理两种方法。目前我国多采用管桩沉降法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常用法主要有静压法、锤击桩法、预钻法等。以静压法为例简述该处理方法的应用方法,静压法是指应用顶压式静压机或抱压式静压机对地基施加压力,通常情况下,性能优良的静压机最大压力在5000~6000kN,直径多在50~60mm。又因为该方法成本费用消耗较少,所以颇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青睐。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后,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对混凝土管桩进行检查,一般条件下,施工人员会采用高应变法、低应变法等检测法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核验,由此可以得出影响预应力管桩承载力的因素。现阶段,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多应用在沿海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建设中,该处理技术不仅保证了管桩基础处理质量,还增强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

3.4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就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最常用的防渗手段当属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机理是借助如液态水、浆液一类的高速水流来切割地层结构,而后将事先预调好的泥浆同样以压力喷射的方式关注到前期切割留下的缝隙中,以促使泥浆与土层的充分混合。当混合了泥浆与土层的地层完全凝固后,地层整体的坚固整体便会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如此,因泥浆在实际运用前经历了高压压缩的处理工序,切实保证了材质的物理性能,这样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水利水电工程的内部机构受到损坏。即便水泥在受到较为强力的外部冲击时,还可形成结构体来进一步强化保护力度,这样不但能够保证良好的放射效果,而且还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3.5换填土处理技术

在应用换填土处理技术开展基础工程处理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采用专有设备将地基中不符合施工文件要求的土壤全部挖出,然后使用碎石、砂石、粗砂、鹅卵石、矿砂等材料打底,利用石灰土、平原土进行垫层,如此可实现增强地基承载力、强化结构稳定性、提高地下渗透性等目的,为水利水电工程其他工程环节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以强有力的施工方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做好基础性施工工作,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避免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实施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为社会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靳翔,李继珍,普忠波.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12-113.

[2]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3]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

论文作者:袁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袁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