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论文_阮伟汕

深圳市祺盛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中小学图书馆是配合学校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在学生知识的获取、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和思想品德的形成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中小学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进行学习和教科研活动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场所。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中小学图书馆则成为全体师生提供和传播信息的“信息港”。而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网上阅读、演算机借阅等正盛行。因此,做好图书馆室内设计也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室内设计

引言

中小学图书馆是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阵地,亦是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其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使它为我国教育培养造就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指出“ 中小学图书馆(室) 的现代化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各地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由此可见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它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形态。

1 数字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形式出现了,它有着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原本静态的、平面的文献信息,变得动态、立体,呈现图、文、声、像俱佳的效果。这种新型的图书馆形式就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又称为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电子图书馆(Electronic Library),它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纸张不再是文献的主要载体。对学校而言,数字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基地, 更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学校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还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原则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当然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如果让各个学校自己开发显然是不适宜的,这样势必造成资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因此我们必须突破学校之间“各自为政”的运作模式,站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建设。我们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以及在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服务和运营,提升本地区整体的数字化阅读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因而需要对本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进行顶层设计,而技术上如何实现,可与专业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完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建设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与实用性

从先进性角度考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引入先进的云图书馆计算技术,资源整合技术采用基于元数据的整合方案,可实现学校资源与区域内中小学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无缝对接。从实用性角度考虑,要为所有学习者和教师提供最优秀的学习资源和以学习为中心、自主开放、双向交互的学习环境;同时,把学术视频、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统一集成整合,确保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完整和统一。

(2)规范性与开放性

规范性是指数字图书馆系统要符合当前实际需要和国际数字图书馆标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开放性是指灵活容纳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资源和服务,健壮地支持它们动态集成与定制,有效保障整个数字图书馆体系和具体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以及可持续性。

(3)通用性与安全性

通用性是指本地图书馆能与其他数字图书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安全性是指异构图书馆平台安全系统间的安全信息互操作、授权管理可保持用户信息在各系统中的一致性、作业与同步系统能确保数据业务操作安全。

图1 智能还书箱

3加强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室内设计

3.1图书馆室内设施设计的人文关怀

第一,引导标识牌的设计;当读者进入图书馆内部空间中,一眼就能看到明显的图书馆平面设计图及各项引导和标识牌,能够让初次来图书馆的读者,很快找到目标和方向。在馆内公共区域设些富含人情味的温馨提示、警示标语,可以很好地提醒读者不要乱扔纸屑、不要在阅览区域大声说话等,使和谐与管理交融在每一个学习的空间里,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愿意把自己融入到图书馆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来。第二,增设阅览区及功能区等;可以在每层空闲的走廊空间里及阅览室外,合理地摆放着一些阅览桌,供师生们在阅览室外阅读自习,这样既利用了不少空间又增强了学习氛围。而在馆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设置比如:影像资料室、学术报告厅、学术交流区和展览厅等一些重要的功能区域。除此之外,在馆内适当增设休息厅、文印中心、书店、网络室等,可以为读者提供电脑检索工具、饮水机、电话、舒适美观的沙发等,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自由的交流和获取知识的空间。第三,图书馆一楼是非常重要的区域,读者还书台、检索区、办借书证等都尽量要布置在读者一进图书馆就能看到的地方。一楼还应设置有读者自习室、采编室等。

3.2图书馆室内环境色彩优化设计

阅读行为过程属于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无论是人们因为长期阅读学习所引起生理上的不适而引发的疾病,还是由于部分建筑空间本身或功能属性不足所引起读者的心理不适,除医疗、心理治疗外,还可利用色彩优化设计搭配,使读者获得良好的色彩系统印象,形成舒适的环境知觉空间,缓解所引起的生理、心理不适。首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极易产生视觉疲劳、阅读焦虑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映,从而影响读者阅读情绪,造成阅读心理障碍,影响读者阅读学习进度。由此通过色彩视觉、心理特性进行色彩搭配,可融入像黄绿色、绿色、蓝绿色等不易引起视觉疲劳的色调;其次,可利用色彩位置、面积对比,形成色彩心理暗示,缓解建筑空间本身或功能属性的不足所引起的心理不适,比如在室内空间狭窄时,可利用像深重色的退后色加大空间感觉,或是选择单一色,增加室内扩大感;还可从亮度或纯度入手增进颜色的重量感,调整室内空间的高低等。色彩性能对人情绪反映起重要影响,室内色彩环境则通过物理、生理原因反映影响了读者,营造良好的绿色阅读环境,优化色彩搭配,调整读者情绪,将积极情感的建构与认知建构相融合,以此缓解来自心理、生理上的压力、疲劳与焦虑,使读者以愉悦、积极的情绪进行阅读。

3.3图书馆室内绿色装饰设计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室内的绿色植物装饰,是以自然为特征的环境空间设计,但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的仿造,而是效仿自然并高于自然。同装饰画不同,绿色植物的装饰是四维立体的,在其布局上需注重季节的变化和多样性的统一协调。

(1)以人为本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室内受场地限制,植物装饰应采用以少胜多、以小胜大、高低起伏的方式发挥其本身的姿态特点。例如将造型雅致的盆景独立布置在桌边、窗台等处,形成独立的景观;对于空间较高的建筑体,可以充分利用藤蔓植物枝条下垂的特点,将其悬于天花板、壁间,形成随风飘动的自然姿态;如果窗台光线充足且附近是通道,可以布置成观赏植物的小型区域;很多图书馆内部都有楼梯,可以在阶梯两侧陈列小型盆栽植物,也可以在楼梯平台和转角处进行点缀,扶手外侧可悬挂小型绿色植物。应注意的是,楼梯区域因为容易积尘,绿色植物的数量不宜多,以免影响清洁工作的进行;盆的大小也要适宜,避免读者在行进过程中把植物碰出栏杆之外。

(2)色彩调和

由于色彩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对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室内不管时色彩设计还是进行绿色植物装饰设计时,也要注意色彩的调和与变化。图书馆作为一个以阅读和学习为主的建筑空间,读者在室内的时间较长,在对绿色植物进行选择时特别要注意色彩淡雅,避免对视觉的过度刺激;而在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植物的选择可以对比鲜明、明快偷悦,能够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室内绿色植物的色彩应与图书馆整体装饰风格相符,和墙壁、窗帘、家具整体上协调一致,细节上有一定的变化,避免产生杂乱感,从而创造安静的阅读环境。

4 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枢纽,数字化的核心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准确、迅速地向读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建设数字图书馆,不但是信息网络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更是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利用,使网络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能够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学校信息资料和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但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难度高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一朝一夕”或“一步到位”,应循序渐进,由小到大,从具备基本实用功能到开放全面服务。由此迈向数字化图书馆的宏伟目标。中小学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量力而行,抓住数字化建设的机遇,并做好数字化图书馆室内设计。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道路,提高网络时代的信息服务能力。

参考资料

[1]浅析中小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全浮.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2]对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安月欣.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5)

[3]信息技术对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影响[J].陈长英.商2014(15)

[4]数字化图书馆[J].顾春笑.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

[5]认识数字化图书馆[J].陈榕虎.文献信息论坛.2001(2)

论文作者:阮伟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论文_阮伟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