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张建花

论“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张建花

张建花?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内涵,适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重要性;措施?

众所周知,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Schumann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isjustoneaspectofacculturationandthedegreetowhichalearneracculturatestothetargetlanguagewillcontrolthedegreetowhichheacquiresthesecondlanguage.”(Schumann,1978)(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归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包括: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英语中常见典故和传说;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呢?? 

一、通过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dragon(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AsianFour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AsianFourTigers。比如在学习第二册Unit10,Lesson39时,可就汉语里的“酒”字进行文化渗透。英语中不同的酒类有独自的名称,如spirit,wine,beer,brandy,champagne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汉语里没有分别表示不同酒类的单独名称,而要在统称的“酒”字前加上其他的词来区分种类,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中外不同的饮酒文化。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toshedcrocodiletears(掉鳄鱼泪,猫哭老鼠),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DoinRomeastheRomansdo(入乡随俗),Pennywise,Pound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等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二、在对话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自然对话教学中的语言呈现、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际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的交际方式上,更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交际技巧,诸如语言的场景、说话者的交际风格、交际策略、交际意向等。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 

三、在阅读课文学习中了解英语文化?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语言、饮食、音乐、媒体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B.Kaplan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外围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胡泓,175)。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除了对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外,对课文中出现的习语、典故等需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了解言外之意。? 

四、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操练,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的教学,引入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事半功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汾西一中?

邮政编码:031500

论文作者:张建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4

标签:;  ;  ;  ;  ;  ;  ;  ;  

论“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张建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