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航油石化储运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204
摘要: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通过对安全文化建设与宣传,可以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形成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生产经营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推动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实施)第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因此开展相关标准化应用工作尤其对于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同时如何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将其与企业原有的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更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况
1、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以及安全行为文化四大方面。
安全理念文化不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心,更是企业职工的安全文化理念的集中表现,更是企业职工安全愿景的传达,是企业职工行使安全使命的根本性准则。安全物质文化不单单是企业外在物质形象的体现,也是企业安全视觉形象的呈现,表达着企业职工甚至社会大众对于企业安全工作的整体性认知,这包括了企业安全标志、企业安全场所、企业安全环境等一系列安全因素。安全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安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着重依法建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制度责任到人,安全责任到岗位。安全行为文化具体包括企业安全行为准则、安全思维方式、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代表着企业职工安全法律法规的共同遵守,安全承诺以及安全操作职责的共同完成。
2、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达成企业安全价值共识,不断以正确的安全理念为指引规范企业职工安全行为,健全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精神支撑。具体可以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水平,获得企业职工的广泛认可和认真落实。第二,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安全工作操作技能,落实安全行为规范要求。第三,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企业生产发展条件,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完善与落实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
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具有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而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就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之间关系
从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方案到行业安全标准化体系、制度,考评办法我们都可以看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以落实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强化安全生产“双基”(基层、基础)为重点,是基于安全物态文化、安全制度管理层面的安全建设,通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要求的开展和落实来引导、规范员工行为,通过各种技术流程和操作标准来规范设备管理和操作,与安全文化结构层次相对比就可以看出企业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安全文化结构中安全物态层和安全制度层文化事业的建设和进步。
1、安全标准化建设起源于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生产核心还是人的安全规范行为,通过探索良好的安全管理方法,以人为本,来制定安全规范制度和准则,改变人的观念认识,提高规范行为意识,增强规范行为综合素养。换句话就是说用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来指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大势所趋,因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也就应运而生。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心也是人,是培养、引导和规范人的意识和思想,要让每个员工都从思想观念和内心深处明白、认可安全生产标准化,从而获得较高的安全生产自觉性和潜在意识,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完成企业员工思想认识的提升和跨越,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只有提高每个员工文化素养和安全行为,才能够提高整个企业安全文化,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2、安全标准化建设内容映射了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建设事业普通分解不同,安全文化建设是需要建立以人为本,创新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培养方法手段,以完成实现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性目的的文化建设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映射、体现了安全文化建设内涵。
第一,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管理标准规范化主要是关注企业基础内部管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原始记录,要求企业建立准确系统的原始记录、形成扎实牢固的安全管理基础和完善全面的规章制度,从而实现企业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管理。第二,安全生产现场标准规范化。安全生产现场标准规范化则主要注重企业生产作业现场要标准、规范,要切实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条例和行业生产标准,确保其现场整洁卫生、作业文明有序;各种安全口号和标志警示鲜明齐全;各种预警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运行可靠;各种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完善,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在一个安全防护度高、环境良好的工作场所下作业,这种和谐的安全文化艺术作业环境还能够起到强烈的潜移默化提醒、警示、渲染作用和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自觉性和相互监督性。第三,安全生产操作的标准规范化。企业安全生产操作标准化就需要每个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都有科学可行和严谨的操作动作标准和流程,每个岗位员工都必须要严格落实相关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长久下来能够培养员工正确的安全生产操作习惯,能够体现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而严格执行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过程也是员工实践、教育和自我提升学习的过程,也是员工不断提高其操作规范准确性和安全素养的内化提升过程,这一行为标准和管理过程不仅规范员工操作,还培养提高了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意识和完全文化素养。
3、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培养和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性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载体,其内容兼顾了员工思想和行为,还关系到企业人文环境,也就是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了人的行为、物的标准和管理环境的要求,这种从安全防范本质上三位一体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管理文化,而这种管理文化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施安全文化建设通常采取的有力手段。因此,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就是将各种管理制度、现场环境、操作规程等按优化高效的原则进行提炼和宣贯,并以员工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呈现和表达,而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则是其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反应和体现。
四、安全标准化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1、企业主动进行安全承诺
企业在向员工发布公司的管理手册中,需要向员工进行安全承诺,并且制定每年的安全目标,同时还要将具体的目标任务下发到每个部门,具体到每位员工的工作任务之中。只有这样进行安全承诺,企业才能够向员工起到示范作用。企业还需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实践自己的安全承诺,引导员工严肃认真地对待安全问题。
2、规范企业内的相关行为与程序
在企业内部,企业应该划分出十分清晰的组织结构,将安全相关的责任划分到个人,从而有效的控制企业所有员工的各种工作行为。因此,企业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程序,用以实现对于在企业内部与安全相关所有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企业应该要按照安全生产目标,建立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3、引导和激励安全行为
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状态是由每个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所组成的。因此,要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就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激励员工,实施安全的工作行为。所以企业在评估员工绩效时,除了要将员工正常的工作成绩纳入考核之外,还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安全行为的建设中,例如积极参与现场6S管理,及时反映不安全的行为和现场隐患。企业将给予这样的员工一定的安全奖励,由此来提高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
为了扩大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成熟的安全信息传播系统,借助于当下已经成熟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增加安全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以此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并且提供给员工良好且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完全打开能够十分方便地进行关于安全问题的有效沟通。
5、提高管理质量,加强安全文化的执行水平
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实,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转变要从制度的管理到文化的管理进行过渡,因此一定要从精细化管理来做为切入点,做好员工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逐渐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首先,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进行层层的细化管理,分解到员工个人,保证安全责任的明确。其次,要控制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各个人员都要根据安全的目标与任务,把安全的具体要求与实际的生产现场具体操作流程结合起来,要细化到各个细节和过程,使得每个操作流程都可以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可以参考,还有对执行力进行完善和建设,让安全目标可以有效完成。最后,要构建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这样来激发员工的安全行为养成的积极性,保证安全的执行力可以发挥出来。
6、增大员工在安全事务中的参与度
员工是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所以企业应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员工参与安全事务的积极性。例如企业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为员工参与安全事务提供机会,组织员工参与岗位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参与风险辨识活动,参加查找企业内部不安全行为或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活动并设置一些奖励,来激励员工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安全事务之中。,等。,
7、加强审核机制,完善评估流程
企业在进行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定期的全面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对安全性的考核,还可以依据官方公布的评价指标,来增加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工作的要求。企业可以设计评估调查问卷,在企业内部展开互相评价,出具一份评估报告,发布给每一个员工。由员工进一步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以保持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
结束语: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更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与包容,当前各行业开展的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更侧重“管理标准化”、“人员行为标准化”,更加注重工作质量,要求各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的理想境界,同时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外延和内涵。因此,安全标准化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的有效载体,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本要求。以安全标准化做为抓手来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才能有序和长效的管理,才能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以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毛海峰,郭晓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及其多维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38.
[2]万邵平,马良军.浅谈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对医院安全管理的作用[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6(02).
[3]潘昱,张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关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7(10):104-106.
论文作者:王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企业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员工论文; 文化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标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