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建设的启示论文_赛音

游牧文化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建设的启示论文_赛音

赛音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710062)

【文章摘要】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此地带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区域甚至在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中都尤为重要,生态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环境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明蒙古族游牧文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对比农耕文化都更具优势,有利于草原和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结游牧文化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对该地区生态重建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半农半牧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

蒙古草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家园,游牧文化是本区的主导文化。从清代开始由于清政府推行的移民政策,使得大规模的汉族农民移居到南部草原,于是这一地区逐渐破碎成为游牧和农耕互相交错拼缀,该地区被学者们命名为农牧交错带或半农半牧区等。一般来说,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 向南至内蒙古通辽市和赤峰市,再沿长城经河北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向西南延伸,直至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南部的交接地带。它包括降雨量在300-450mm,干旱度为1.0-2.0范围内的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总面积为654564公里。[1]该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致使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严重,草地明显退化。尤其是近年来,人口压力大,气候灾害频繁,加上目前的放牧压力和农耕方式,加速了环境恶化进程,成为阻碍此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农牧业的环境适应性及现实状况

面临特定的环境,人类做出了最适合他们生存和发展选择。由于草地上的松散的沙质土壤,使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的草原地区不太容易遭受水蚀,但如果地表受到侵扰,春秋季的强风和干旱气候就会造成严重的风蚀,因此,草原环境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游牧畜牧业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是蒙古族牧民的长期文化选择。而一直以来生活在雨量充沛的华中平原地区的农民,他们在土壤耕种,不用担心风蚀危险,深耕和积极抑制野生植物是常规的农业作业。因此,不难理解农牧业是从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产生的,他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发展的优势。但当农耕文化进入到一个与之前条件截然不同的北方草原时,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对比使矛盾不可避免。

一定程度的降雨量决定了在半农半牧区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这里因为缺乏水源和有效的田间管理使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撂荒耕地”和“安息地”的做法是当草原开垦为农田时,养分水平相对较高,但经过几年的耕种,农田养分急剧下降,作物产量也相应下降。结果,农民不得不放弃开垦的土地,搬到新开垦的草地上。由呼伦贝尔草原当地居民讲述关于海拉尔西侧草原反复开垦和弃耕的经历,可以确定本区分布的风蚀坑,以及弃耕地中的裸地型风蚀坑集中发生应当是机动车和机械化大型农机具大规模引进草原之后。[2]翻耕所造成地表土壤及植物根系层的破坏,其恢复进程是非常缓慢的。沙质草原区的土层中的粗化层,使失去地表植物根系层保护的草原特别容易遭受风蚀沙化的侵害,为风蚀坑的形成创造条件。[3]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对土壤和根系层的强烈干扰,使风蚀沙化的抑制性因子失效,破坏性因子作用大大加强。在这些草地种植具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草地原有植被大规模退化甚至消失,造成土壤和基层生态系统的全面破坏。

在保护草原生态时,土壤和根系层的保护至关重要,这可能也是游牧民族在其不成文的法律、风俗习惯等方面对土壤及根系层保护最为强烈的根本原因。必须承认,几个世纪以来的蒙古族牧民已经成功的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可持续的管理,但是历史政策和土地不合理利用方式,生态环境遭到持续恶化,在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农耕的扩展是一个不幸的错误。

二、游牧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启示

游牧文化尊重自然生态体现对草原生态的保护而不是建设。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处,[4]不仅在蒙古族传统宗教萨满教中,在大蒙古国,四汗国,元帝国和北元时期颁布的法典,在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文献的记载中,都体现了游牧民族对生命的理解和信仰,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大臣们提议为他建造大罕宫殿和花园,成吉思汗却说:“有我自古崇尚的、先世可汗们镇座施政的白色大毡房(蒙古包),这是抗拒天灾地祸,易于迁徙的吉祥住所。若不戳破金色大地的神圣皮肤,若不改变广袤草原的天然容颜,她就是天然的大花园!”[5]蒙哥汗在继位诏书中宣布:“要让有羽毛的或四条腿的,水里游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禽兽免受猎人的箭和套索的威胁,自由自在地飞翔或遨游,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骚扰,流水不为肮脏不洁之物所玷污”[6]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他们把草原生态环境看作第一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游牧文化起源于草原和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是世界上最恶劣和最不可预测的。他们频繁地、深刻地感知和理解自然界的力量,直接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敏感和脆弱。随着千百年来不断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尊重自然的蒙古族游牧文化就这样形成了。人类需要发展,但是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如果人类对自然环境任意破坏,大自然最终是会通过惩罚人类来重建生态平衡。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游牧民族就会对调整自身行为,及时作出反应,以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游牧文化有着独特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它是一个高度综合草原生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文化”[7]。而蒙古族游牧文化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原则,促进人类与世界其他所有生物的和谐共处,这几乎是最接近生态文化内涵的。

游牧文化是以游牧民族在干旱半干旱草原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从与自然灾害斗争中获得的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它是游牧民族及其生存的环境相互影响和选择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迄今为止,游牧文化在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手段已证明,在保持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的前提下,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游牧文化的这些特点,证明了它在北方草原地区的优越性。为了减轻生态压力,促进中国北方半农半牧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我们需要从游牧文化中吸取经验,增长智慧。

三、在生态建设中汲取游牧文化的精华

北方半农半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复杂的,要走出传统思维与农牧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打破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对立态度,纠正文化冲突导致的不合理土地利用。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其他生物物种为代价。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具有与人类相同的地位。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建立环境和生态的价值体系。通过评估人类消费需求的能力,或通过评估破坏生态系统的代价来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但是人类无法承受破坏全球生态系统的所带来的恶果。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其维持生命的功能为代价。

3.切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避免蛮干。土地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和生存空间。草原生态系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有效的环境保护方式。游牧经济可能不会带来高收益,但可以主动合理的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草地资源利用。农耕在短时间内可能带来较高的生产,但这只能快速耗尽土壤肥力,造成土壤侵蚀和难以控制的沙漠化。换言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是一种养分和有机物的开采,沙漠化和沙尘暴频发也证明了农耕的不可持续性。

我们可以看到,在半农半牧区保护草原和游牧文化不仅是为了保护区内的剩余草原和自然生态的重建,也是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游牧文化应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和主导地位,这些经验可以用于政策的改革和多学科综合解决方案的推进。

四、对中国北方半农半牧区生态重建的建议

针对半农半牧区的社会现实状况,考虑任何可能的严酷自然条件同时,为生态重建提出如下建议:

1.应该根据过去几十年环境的不同改变对草场进行重新规划。制定出本地区荒漠化防治法规。根据不同草场的生态地质情况,征收土地使用税。禁止在沙质草地和草原退化区耕作,保护剩余的森林地和草地。为了加强对草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养率和草场承载力应该与当地牧民协商并确定。为了管理草场上牲畜的总量,每户要定额分配。牲畜数量应该及时统计并定期进行调整,如哪种牲畜数量需要增长,游牧轮转的规模和集中放养的持续时间和频率。禁牧区域和时间需要根据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变化和牧民一起商讨并决定。

2.改变传统粗放的畜牧业和农业种植方式。号召和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方法,同时减少一年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牧草和多年生草的种植,关注农业和造林相结合,开展农业生态保护。这不仅降低了对平原地区沙尘暴的影响,也增强了水分的输送,支持并促进生态系统的复原。提高家畜的质量和饲养效率,优化畜群结构,发展区域合作现代畜牧业产业。促进高科技饲料大农场以满足畜牧业饲料的短缺。以减少生态压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鼓励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的生产性活动

3.保留充足的生态用途土地。生态用地应该被定义为有着法律地位的国家土地分类中的一项。生态用地应该包含水资源保护土地,森林土地,容易受人类破坏的草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土地和自然保护区。这将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禁止在生态用地上进行商业性质的伐木,开采或耕种,只允许非盈利性质的渔猎,育种,采集等,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

4. 改变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的传统方式以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草原植被的生物量生产率很低。牧民常用牛羊的粪便作为燃料使用,与此相反,农民多依靠草木作为燃料,而这些燃料的燃烧效率低且对环境破坏大。令人遗憾的是,草原上大量的太阳能无法转化为生物能,风能却导致水土流失和沙尘暴。这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开发更高效的转换技术,扩大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的比例,使太阳能和风能从直接的破坏源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目前运用风能进行发电很有潜力。

5.嘎查或乡村各级政府成立生态保护组织。要鼓励农牧民参与到重要生态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更深刻理解领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成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根本力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介绍传播现代科学生产技术,促进现代与传统知识技能相结合,保持游牧文化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而切实提高农牧民在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中的能力。

文献参考:

[1]赵哈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2(10).

[2]张德平.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的初步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

作者简介:赛音,1992年生,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民族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论文作者:赛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游牧文化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建设的启示论文_赛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