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_三农论文

论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_三农论文

试论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农论文,试论论文,邓小平同志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的“三农”(即农业、农民、农村)思想,是我们党领导我国农村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邓小平文选》三卷共222篇文章中,有约四分之一的文章阐述到“三农”问题,其中有多篇是专论“三农”问题的重要论文,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切实贯彻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三农”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基石

第一,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

对于农业的基础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新鲜经验,予以深刻的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农业连年丰收,有些同志不大重视农业了,农业投资减少,农产品比价偏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导致农业连续两年徘徊,国民经济陷入因农产品供给不足引起的工业化进程停滞的“李嘉图陷井”。邓小平同志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在1986年6月10日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及时指出:“我想,是不是有两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会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①在谈到农业和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时,他指出,不能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而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始终是我们经济发展、国家自立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要求,发展工业,发展其他非农产业,都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②他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③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同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关系的理论,以及建国以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鲜明地告诉我们,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只有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才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基础不牢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厦就可能倾覆。农业问题的基础性和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我国农业问题论述的积极性,奠定了邓小平同志“三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石地位。

第二,农民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农民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依靠农民的力量,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依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12亿人口,有9亿多是农民,其中有2亿是文盲半文盲,有8000万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有8000万农民没有解决饮水问题。1978年以来,全国人口增加了2.3亿,耕地却减少了6880万亩,人均耕地从1.5亩降至1.19亩。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④

应该看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国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但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年农民收入存在着两个不相适应:即就农业收入而言,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增长不相适应,进入90年代以来,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长了几个百分点,不少农民增产不增收;就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而言,两者增长也不相适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1978年为2.4:1,1985年为1.7:1,1994年达2.6:1。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就会严重影响其发展农业、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积极性。鉴于农民问题的特殊性,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发展与否,首先要看“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⑤九亿农民不富,中国就不能强大;九亿农民不富,农民就没有积极性。因此,最近几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一再强调,农民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民问题真正解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大有希望。农民问题的根本性和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我国农民问题论述的透彻性,加强了邓小平同志“三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石地位。

第三,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

农村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将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世界公认的现代化标准上,要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装备农村,用现代科学管理农村,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农村二、三产业,整体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村社会经济全面繁荣,将广大农村变成城乡融合,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人间乐园。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农村腹地深广,人口众多。这对于发达国家,是一个风水宝地的大市场,而在我国实际上还是一块刚要涉世的处女地。这个农村市场,现有50%的农户其土地产出仅可维持生存,商品率等于零,有了5%的农户其土地总产出商品率低于30%,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只有15%的农户商品率高于30%(摘自1994年1月15日《农民日报》)。同时,中国农村的地区差距很大。1994年,东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达1617元;中部地区农村人均收是1087元;而西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仅有852元。随之派生的一个问题是农民购买力下降,农村市场缩小。1985年,全国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总数的35%,到1994年,这个比重下降到25.4%,即是说,农村9亿人口的大市场,其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的四分之一,10年中农村市场占比萎缩了近10个百分点。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建国以后长期实行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战略,使农村的落后面貌长期依旧。

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关注着农村的现代化问题。他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而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首先又取决于中国农村稳定与否。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⑥而他又指出,要实现农村长期稳定,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他说:“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⑦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把农村的发展、农村的现代化放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他多次强调,农村工作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必须真正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小平同志对新时期我国农村问题的论述的科学性,进一步确立了小平同志“三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石地位。

二、邓小平同志“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三农”思想的突出贡献,是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不束缚于前人关于“三农”理论的个别结论,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出发,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许多重大的“三农”问题,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思想。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本质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上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有时甚至把农业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作为目的加以追求。邓小平同志突破了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上的传统观念,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农业的本质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农业的目的就是要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⑧在1980年的一次谈话中,他强调,农村政策要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根本目的服务。”⑨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⑩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的许多重要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农业的目的、任务和实现目的途径。

第二,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框框,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容、目标、道路等一整套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思想。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小平同志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城市可以帮助农村搞一些机械化的养鸡场、养猪场,这一方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能改善城市的副食品供应。”(11)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突破了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农业机械化的传统观念,包含了大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事业发挥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农业“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2)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既鼓舞人心又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这样既有科学性又有现实性的农业现代化目标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既不同于马、恩对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预见,也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而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工业同步发展、农业全面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子。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3)小平同志并进一步细致入微地分析:“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14)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的一大创新。

第三,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精辟地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趋势,在1990年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极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5)邓小平同志的这个重要论断,第一次清晰地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个飞跃,是农业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巩固第一个飞跃成果的客观要求。第一个飞跃主要得益于政策的力量,而第二个飞跃则主要依靠科技和管理的长久作用。正因为如此,农业第二个飞跃比第一个飞跃意义更伟大,任务更艰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要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围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的,既要坚持条件(诸如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比较雄厚、非农产业有相当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稳定地得以转移、农业比较效益基本合理等),又要创造条件;态度要积极,工作要稳妥;既要讲究规模,又要注意适度(追求最佳效益),把这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富民工程”切实抓好,把农业经营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四,关于农业经济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突破传统的单一农业观念,站在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高度,系统地提出了农业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新思想。他指出:“农业翻两番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牛、羊、鸡、鱼饲养业,国家给予帮助,要供给优良品种,供给饲料。全国都要注意搞饲料加工,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工厂。”(16)邓小平同志的这个重要思想,纠正了人们长期形成的单一农业的传统思想,确立了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各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农业思想。

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同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生产密切相关。他早在1980年就明确指出:农业“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17)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使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农民与农民、农民与非农民、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经济关系成为商品经济关系。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些商品经济关系必将日益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邓小平同志还认为,农业综合经营,全面发展要同因地制宜,区域专业化生产相结合。他指出:“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18)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原则在指导农业生产上的科学反映,充分体现了经济学的比较利益原则。

第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

我国有9亿多农民,有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是一个跨世纪的严峻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实际上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问题。建国以后的长时期里,我们走了一条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发展道路,结果连城市自身的新增劳动力都消化不了,而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被长期强制性地滞留在14亿亩土地上,全国工农业产值之比已达7:3,而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之比却是倒三七开,形成一种畸形的城乡人口结构,成为农村乃至全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新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应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树的一座极为重要的丰碑。邓小平同志认为,乡镇企业是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型蓄水池。他指出:“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

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认为我国现有大中城市很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极多,现有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因此,我国农村必然要走以乡镇企业为主干,以农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决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大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20)他非常满意地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虽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21)

第六,关于始终注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

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任何问题都无法解决。邓小平同志对此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22)

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认为,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独立的农村商品经济主体地位,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说:“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23)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进一步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24)

第七,关于坚持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思想。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对传统的僵化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然选择。小平同志指出:“除了走改革的道路,中国没有别的道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导致中国发达。”(25)小平同志总结了建国以后30多年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26)因此,他十分强调农村改革和整个改革的紧迫性:“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7)

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农村改革的深远意义。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农村改革的实质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决生产力。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28)把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农村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又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同解放生产力联系起来。作了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

邓小平同志指出,因为农村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革命,所以推进农村改革要有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他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象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9)

三、以邓小平同志“三农”思想为指导,开创上海郊区工作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九十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30)因此,尽管上海郊区的工作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我们要从郊区的特点和与整个上海发展战略全局相一致的发展观出发,科学地构筑郊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继续深化郊区改革,实现郊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健康发展,为在全国农村率先实现一流农业、一流乡镇工业、一流第三产业、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流农民生活的要求,把上海郊区建设成有上海特点的“米袋子”(郊区农民口粮自给,为市民提供一部分质量上乘的粮食),“菜篮子”(市民吃菜依靠郊区建成一个与上海大工业大城市相匹配的布局合理的新型大工厂),“绿园子”(即把上海郊区建成一个遍地绿化,环境优美,清洁舒适,生态良好,供上海城乡人民过上高质量生活的大公园),“好脑子”(即把上海郊区400多万农民逐步教育培养成为较高素养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而不懈地奋斗。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在以后一个时期里,拟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要举措:

第一,加快建设高标准都市型农业。

上海大都市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要求上海郊区不仅为大都市提供量多质优的农副产品,使“米袋子”丰盛,“菜篮子”丰满,而且要为大都市提供新鲜空气、优美环境、良好生态等特殊产品。上海城乡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就越需要这些特殊产品。这也对上海郊区发展都市型农业,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都市型农业是一种城乡双向服务,相互促进,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生态型持续农业。它的主要特点是,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手段设施化,动力生态化,资源持续化。为了加大上海郊区都市型农业发展力度,我们必须加快六个转变:即由传统农业向高优农业转变,由平面农业向立体农业转变;由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由气候农业向稳产高产的设施农业转变;由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由化学农业向生物农业转变。我们要适应郊区农业面向市场的新形势,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新路子,积极发展适用农机、适用农艺、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使上海郊区的都市型农业成为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最广泛的集约化产业,成为同上海大都市先进工业并驾齐驱的强大的基础产业。

第二,全面推进郊区工业园区化、农村城市化进程。

工业园区化发展,是郊区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节约大量工业用地;减少基础建设成本;提高工业集约经营水平,有利于吸引外商大规模投资;有利于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保护郊区生态环境等等。各县都要切实办好一个市级工业区,若干个工业分区,打破地域限制,高起点地吸收企业入园开发,优化配置工业生产要素,下决心改变村村冒烟,处处点火,工业布局散而乱的不经济状况。一、二年以后,这些工业区将逐步成为郊区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其潜力极为巨大。

培育、组建郊区乡镇企业的“集团军”。抓住仅占郊区乡镇企业总数中不足5%的A类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就抓住了郊区乡镇企业产值和利税的大头,稳住了郊区经济的大局。对那些小型、微利、亏损企业则可以通过兼并、租赁、产权置换等多种形式盘活其存量资产,搞活经营,提高效益。

上海郊区要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位、人才、技术、资金、信誉等多方面优势,保持和发展郊区外向型经济的好势头,走大规模、高层次、双提高的新路子。所谓大规模,即是以郊区的市级工业区和工业分区为主要载体,大量吸引外商进区投资,在引资的单个规模和资金总量上都有大的突破,实现郊区外向型经济和工业园文化同时大发展;所谓高层次,即是要引进大批国际著名的海外大公司来园区开发,多数项目属于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所谓双提高,即是郊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提高,实现新的飞跃。不久,中外合资企业将成为郊区乡镇企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外向型经济将成为郊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要加快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应将全面大步推进郊区城市化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以此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切实组织好上海郊区城市化的实施进程。我们将选择一个二级市,若干个中心城镇,若干个乡镇民居作为郊区城市化建设的典型,按照全新的思路,在这些典型中加快步伐,大胆创新,在全国农村率先走出一条上海郊区城市化的新路来。

第三,不断提高郊区农民的生活质量。

前三年,郊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增长3-5%,农民负担始终控制在国务院规定的占人均纯收入的5%收入;农民生活方式逐步趋向城市化,出现了一批经济工业化,农业生态化,住宅别墅化的新农村;农民的精神文明出现了新的面貌,一代“四有”新型农民正在茁壮成长。在今后的农村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列为最主要的任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充实农民精神生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四,用新思路深化郊区改革。

在以后一个时期里,上海郊区改革拟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不断深化:

一是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改革步伐,经过二、三年努力,在郊区逐步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导,骨干企业为龙头,三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的企业组织结构。要扩大股份合作制的范围,将股份合作制从工业向农业、社区、流通领域延伸。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郊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巨额的建设资金,因而,客观上要求不断发展完善郊区的资金要素市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此,要根据中央的一贯要求,满腔热情地支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成长,边发展,边规范,要积极改革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机制,使之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适度规范经营。按照坚持条件,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分步推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郊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分两步走的具体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争取到本世纪末,郊区种、养业全部实行规模经营,作为交给21世纪的一份贺礼。

四是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体系。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发育完善的今天,如何使分散的农民小生产有序地进入大市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得到实惠,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的目标是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流通,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逐步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系列的上海郊区农业市场体系。另外,在加强郊区农业市场体系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重视抓好农业市场体系的软件建设;抓好农业市场的各种配套改革,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规则,保障市场秩序,优化农业市场体系的政策环境和其他外部环境,提高农业市场体系的运行质量。

第五、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种投资环境。上海郊区要真正建设成全国第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促进郊区经济不断跨上新台阶的同时,将郊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地提高到新的水平。

郊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实事实办,讲求实效。为此,应当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主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上海郊区特色的“抓庭院建设,建文明家园”的群众性活动;掀起农村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的“三学”热潮,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结合农村城市化建设,把城市文明导入农村,加快农村精神文明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科教体卫事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切实搞好郊区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持久地抓好郊区的社会风气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科学向上的社会氛围,展示上海郊区农民无愧于迈向21世纪的上海大都市文明公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来稿日期:1995年5月11日)

注释:

①⑤⑥⑦⑧⑩(12)(13)(15)(18)(19)(20)(21)(22)(23)(24)(26)(28)(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9、78、65、77-78、255、373、224、275、355、238、251-252、213-214、238、213、65、238、149、78、372页。

②④⑨(11)(17)(2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8-29、164、315、28、315-316、15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页。

(14)(16)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11-12页。

(25)转引自1985年10月23日新华社电讯。

(30)转引自江泽民同志在武汉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2年12月28日《文汇报》。

标签:;  ;  ;  ;  ;  ;  ;  ;  ;  ;  ;  

论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