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审核研究论文

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审核研究论文

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审核研究

罗梦莎,刘建英

(长沙理工大学,长沙 410076)

摘 要: 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它的推行使得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会计审核是经营者对融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的把控,其有助于企业的直线性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在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下,会计审核模式也应与之相随着适应。通过研究和分析新潮流的PPP模式的优缺点来进一步调整会计审核策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现在潮流PPP模式下会计审核的可运作方法。

关键词: PPP模式;会计审核;重要性;具体做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国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不仅与国家出台的发展经济政策有关,同时国有、私营企业也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占据首位,同时,投资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出台规避风险政策,PPP模式的公私合营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今世界的经济关系密切,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世界经济的共同体,我国或多或少会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时候就需要国家政府出来维持和稳定经济政策,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国家财政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和税收,PPP模式的出现可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在风险、投资、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背景下大力推行了PPP公私合营的新型市场模式。

一、PPP模式概述

1.PPP模式的定义。PPP模式的全称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它是政府推行的一种政策,是政府和私营企业或个体户之间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它是有相关的法律合同来保证双方的利益,明确双方责任的一种市场运行方式。

2.PPP模式的具体内容。PPP模式大都现身于公共设施建设。一个大的项目的运行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在资金有紧张的情况下会向社会企业融资,以达到项目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运转。所以,PPP模式的发起者是政府,参与者是企业或个人。它是政府授予企业经营权,企业与政府签订经营协议,保障企业本身的利益,经营期满之后企业将完整无偿地移交政府,政府财政补贴给企业,最后达到互惠共赢,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二、PPP项目中会计审核的内容要求和重要性

1.会计审核的定义。审核,即审查核定。会计审核是指企业审核部门对经济运转的审核,复查和监督的风险把控手段。一个完整严谨的审核部门就像大河的堤坝可以使大河河水稳固。如果审核部门不严谨有错漏,企业的经济命脉就会像大河决堤,公司企业就会面临着倒闭,在竞争中被淘汰。

2.PPP项目中会计审核的内容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办法》第17条也做了明确规定,PPP项目合同审核时,应当对照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及采购文件,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发生实质性变更,并重点审核合同是否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合同应当根据实施方案中的风险分配方案,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并确保应由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风险实现了有效转移;二是合同应当约定项目具体产出标准和绩效考核指标,明确项目付费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三是合同应当综合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核算范围和成本变动因素,设定项目基准成本;四是合同应当根据项目基准成本和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参照工程竣工决算合理测算确定项目的补贴或收费定价基准,项目收入基准以外的运营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五是合同应当合理约定项目补贴或收费定价的调整周期、条件和程序,作为项目合作期限内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执行补贴或收费定价调整的依据。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如何对PPP项目合同的进行实质性审核,是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的,因为只有对以上实质性条款提出专业性的意见,才有可能有效防范和规避政府在PPP合同中的风险,这就对政府法制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腐后继”之所以屡禁不绝,那是因为后继者并没有从前腐者的犯罪行为中吸取教训,没有做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权力催发了贪心,膨胀丧失了底线。有的人,“前车之鉴”“吸取教训”之类话语,那是放在台面上说的,是说给别人听的,心里并不以为然。如今捞钱的机会来了,照样伸手,照样做交易。结果伸手依然被捉,咎由自取。“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个“传统观念”,至今仍在左右着不少腐败的后继者。但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交易做好,定时炸弹埋好。时辰一到,就要爆炸。后任和前任到监狱里碰头了,彼此一脸的无奈,一脸的后悔,尽在不言中。

4.PPP模式与会计审核的关系。PPP模式是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以公私合伙办理经营的一种模式。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存在的一种盈利机构,而PPP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规避了一部分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经营利润。所以,企业要抓住政府大力推行的PPP模式争取发展经济的机会。

三、会计审核在PPP模式下的具体做法

3.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当今社会是一个有法制的社会,在法律范围内所有活动都是自由的,但是一旦越限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从事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必须要明确了解法律。PPP模式是一种并非广为人知的模式,有很多因为不透彻研读PPP模式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而导致后面合作失败。所以,想要在PPP模式下大力发展经济,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严审法律法规必须层层把关,总结前人的失败经验,严格遵守法律条文,做到合法,可行。

由表3可以看出,增设磁选机后,生产系统介耗大幅下降,平均降到了1.8 0kg/t左右(2012年1~3月统计)。

2.明确资金流向。资金是企业的发展根本,必须要把握好自己的资金流向。在PPP模式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会计审核更应该关注自己企业的资金流向,随时预知风险,做好一切避险的准备,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充足准备。明确资金流向,会计审核应及时地咨询合作方的方法及投资方式,透明他共同资金流向。

原料:面粉3杯,水1杯,鸡蛋1.5个,盐不足1汤匙,肉(猪肉、羊肉或牛肉均可)250 g,用油煎过的洋白菜250 g,葱1棵,方糖 0.5块,水0.5杯,盐和胡椒粉各适量。

3.会计审核的重要性。会计审核部门是企业运营的风险把控部门,是企业“行军打仗”的“先头部队”,它的准确、正确与否,关系着整个企业经营的生死存亡。首先,会计审核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时态的把控研究,分析营业盈亏指标,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说分析盈利的指标,包括营业利润、总产值、生产成本、毛利率等可以得到企业盈利水平,以及管理经营水平的高低。其次,会计审核工作可以为公司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依据。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份基础工作是会计审核,它的审核信息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它可以保证原始材料的正确性,因为它可以依据《会计法》进行审核,一个会计审核工作基础的好坏会直接对使用者对内外的形式做出正确的判断。

1.把握时态。时态,即当时事实存在的客观存在。从古至今,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活动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把握好当时经济的客观存在,了解当时经济发展的态势,从而可以主动地把握发展的机会。把握时态应更多地进行市场调研,关注祖国大政媒体信息,关注学习当时的新模式,要有透彻的认识,不可模棱两可。基于当前PPP发展的火热态势,作为PPP项目主要发起人的政府方会有大量的PPP项目不断涌现,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规范性文件对政府法制部门对此提出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建立法治政府的重要体现。如何有效地防范风险,防止未来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政府法制部门任重而道远,应当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政府法制部门对PPP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的审核是和其他主管部门的审核一样的重要,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实质性要求。其次,对PPP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的审核不能像审核其他普通的商务合同或其他合同一样,要结合PPP的专业特点和项目本身的特点去审核。

PPP模式的推行,使得部分想依靠政府合营发展的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一定的规避风险下大力发展经济。虽说降低了一部分的风险,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在国内外都有PPP模式下发展失败破裂的案例。所以,我们也不能放松了会计审核对风险的把控。那么,具体会计审核该怎么做呢?

4.合同明确详细。合同是保证合作双方利益的法律条文,一旦双方签署,合同法律立即生效,任何一方违反了都必须要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合同也是一个保证合作的安全性的必要文案,只有详细地签写合同,双方的合作方式才得以安全有序地进行。在PPP模式下,经济的发展更加要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查,明确详细内容,条理清楚。在PPP模式下审核合同企业会计必须要熟悉透彻合同需要严格审查的内容,做到有针对性、全面、详细地审查合同,确保万无一失。

5.重视人才培养。要做好PPP模式下的会计审核工作,首先,政府法制部门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应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了解PPP的有关专业知识,按照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和掌握,日积月累就能胜任。其次,可借助其他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如有PPP专业理论及实务经验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可聘请其为专门处理政府PPP项目的专项专业顾问,这样就能有效解决短期内无法全面了解掌握PPP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困惑。

结语

PPP模式是当代时态下发展的一种经济合作发展方式,它可以给企业大力的发展经济,规避一定的风险,但是并非没有风险。总结前人运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透彻研究会计审核问题,从而知道PPP模式下会计审核应该如何进行,企业如何规避风险,运用PPP模式发展理应注意什么,以及遇到问题当如何解决等会计审核研究问题。本文从定下题目到书写完成整整历时了两个月,其间笔者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反复地推翻、建立再修改。在本文的探讨中,我对国家推行的PPP模式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理解,也为未来从事的会计事业做好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会计审核的问题,让自己与会计审核事业更接近一步,也为未来面对相关的问题事先想好理应具备的解决方案,当然,一切问题还是从实际出发,结合问题根本,发挥已掌握的会计知识去解决问题。

(3)而且你底妹妹对我的情义,叫我用什么来接受呢?心呢,还是两手?我不能拿理智来解释与应用的时候,我只有逃走之一法。

参考文献:

[1]吉富星.中国PPP模式的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7:118-134.

[2][美]尼尔.S·格里格.PPP与基础设施融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35-136.

[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外PPP法律文本解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90-130.

[4]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案例分析[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150-153.

[5]孙进丰.合同法原理与应用[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23-127.

[6]王永辉.基于PPP模式下会计核算的初步探讨[J].财会研究,2016,(15):9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04-0131-02

收稿日期: 2018-10-08

作者简介: 罗梦莎(1994-),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会计研究。

[责任编辑 刘 瑶]

标签:;  ;  ;  ;  ;  

PPP融资模式下的会计审核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