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对比急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论文_陈诚

衡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200

【摘 要】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 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上都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为28.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预后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手术效果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属于肝胆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肝胆细菌感染或者胆囊阻塞引起的胆囊病变。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后期延伸到右肩和整个背部区间歇性疼痛,患者胆囊区有按压痛。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本研究对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 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5-75岁,平均(58.23±10.1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4-74岁,平均(57.89±10.55)岁。诊断标准:患者有明显右上腹或者右肩部、背部间歇性疼痛、发热、肌肉痛等症状,超声检查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急性病者;有上腹部手术史者,其他肝胆重大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禁食,给予抗感染、补充电解质、营养液治疗。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行全身麻醉,患者行仰卧位。自右上腹直肌处选合适位置取一切口,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结束后,使用间断性缝合伤口,放置引流管。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全麻,仰卧位。在患者脐部使用三孔法穿刺,建立气腹。压力保持在12-14mmHg。在腹腔镜下分离胆囊黏连部位,露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切除胆囊,用一次性组织闭合夹分别夹闭后切除胆囊,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

1.3.2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

1.3.3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胆漏和术后黄疸几项。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和t值计算;计数资料用(%)和x2计算,若P<0.05,则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有2例切口感染,1例胆漏,1例黄疸,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有5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2例胆漏,2例黄疸,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4,P=0.044)。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由胆囊管阻塞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这种疾病发病比较急,患者感觉到右腹部急剧的疼痛,严重者可延伸至右肩甚至整个背部[1]。患者上腹部疼痛可表现为肌肉痛、反跳痛或者按压痛等。针对急性胆囊炎,需要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胆囊摘除术进行治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是胆囊摘除术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在患者上腹部直肌旁侧取切口,进腹后,对患者体内胆囊病变进行观察,再采取相应的摘除措施。这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长,胃肠道长期暴露,容易出现血肿,不利于术后恢复,还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在患者体内建造人工气腹,将患病部位置于腹腔镜下,通过腹腔镜监视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对患者肠胃的伤害[3]。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本研究对78例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上都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为28.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预后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经济负担轻,并发症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廖重五,马苏,宋涛,等.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6):5135-5137.

[2]吴志强,王卫东,刘清波.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 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3):2173-2175.

[3]皮儒先,龙玉屏,樊惠菱,et al.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安全性及预后评估[J]. 重庆医学,2018,47(2):198-199.

论文作者:陈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观察对比急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论文_陈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