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干预研究&以南京市柳河区XQ小学为例_留守儿童论文

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社工介入——以南京市六合区的XQ小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工论文,南京市论文,为例论文,农村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09)12-0004-05

农村留守儿童是“打工经济”的伴生现象,即使打破目前众多的政策性壁垒,中国社会也无法在短时期内消除“农村留守儿童”这种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怎样风险、社会工作该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南京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的课题组对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一所留守儿童人数比较多的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个案访谈、与该小学领导及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座谈,希望了解留守儿童在成长中所面临的风险,并思考应对这些风险的相关社会政策建设与制度安排。

一、对象与方法

龙袍镇位于南京城市化相对比较滞后的“郊区”六合区南20公里,与南京主城区隔江相望,目前从该镇到南京主城区的行车距离约60公里。龙袍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该镇经济以电子、轻纺、化工、外贸运输四大支柱行业为主,镇内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了早出晚归式的工作方式。此外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了南京、苏南、上海和浙江等地。该镇留守儿童数量也比较多,在XQ小学的250多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约70人。作为南京郊区的龙袍镇农民收入比较高,2007年该镇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为7026元。该地的留守儿童与我国中、西部农村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差别,其面临的成长风险也会不同。本次调查只涉及被调查对象成长中存在的部分风险。

本次调查选取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XQ小学为调查点,在三至六年级的留守儿童中按年级与性别进行配额随机抽样,抽取5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同样的抽样方法,抽出作为参照对象的5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两份问卷中,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除7个专门涉及留守儿童的问题外,其余18个问题与非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是一致的。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将“留守儿童”定义如下:因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家外出打工时间半年以上而被留置在户籍所在地的未成年(本次调查仅涉及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人。如果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半年以上而把孩子留置在户籍地,这样的孩子是“完全留守儿童”,如果父母只有一方外出打工半年以上而把孩子留置在户籍地,这样的孩子则是“准留守儿童”。本次调查所涉及的留守儿童包括“完全留守儿童”和“准留守儿童”两部分。作为定量调查补充的个案访谈涉及19名儿童,其中留守儿童10人,非留守儿童9人,个案访谈是在被访者的家中进行的,访问员还对被访者的监护人进行了访谈。除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外,调查者还与XQ小学的校领导、各年级班主任围绕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进行了座谈,调查者在入户调查前,还与XQ小学的全体留守儿童共同举办了一次以“迎新年,手拉手”为主题的联谊活动。

本次调查发放50份留守儿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9份,被访者中男生26人,占53.1%,女生23人,占46.9%。在全部被访的留守儿童中,半留守的儿童即父母只有一方外出务工的24人,占49%,完全留守的儿童即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25人,占51%。向作为参照对象的非留守儿童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被访非留守儿童50人,男生、女生各25人(见表1)。

在收回有效问卷的49名留守儿童中,年级和性别分布比较均匀(见表2)。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

专门涉及留守儿童的问题包括留守时间、外出务工的大人回家的频率、留守儿童对外出大人工作的了解程度、留守儿童与家长的联系频率等。由于龙袍镇是南京的郊区,外出务工者主要流向苏南、上海和浙江等地,交通、通信都比较方便,大人回家的频率及与留守孩子的联系频率比较高,将近有一半的孩子(46.9%)留守时间不到一年。在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大人保持联系的问题上,答案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高年级的学生与大人联系比较密切,其中女生多是每天与大人联系一次,男生多是两、三天联系一次。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大人在外的务工情况是“知道”的占57.1%,“一点也不知道”的只占12.2%。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被问及的共同问题

问卷涉及儿童生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如按时起床、准时上学、按时就寝与洗、漱等;学习的动机、兴趣以及功课的难易,如感觉作业多不多、难不难、是否能按时完成、上学是否快乐等;遇到问题或麻烦如何求助、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如学习上遇到问题如何求助、在学校和校外是否遇到麻烦、如果遇到麻烦如何求助等;自我感觉与意愿,如愿望是什么、担心是什么、最想在假期中做什么以及是否感到孤单等。

在“每天能按时上学”这个问题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有一定的差别,回答能准时上学的非留守儿童占90%,而留守儿童对此问题的回答只有75.5%(见表3)。

在“每天早上是否都能主动起床”、“是否每天早晚都自己主动洗脸、刷牙”的问题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的回答差异很小,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对“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吗”、“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吗”、“你觉得现在的功课难吗”、“你觉得上学是件快乐的事情吗”等问题的回答,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尤其在回答“上学是件快乐的事情吗”时,留守儿童的答案(95.9%)和非留守儿童的答案(96.0%)几乎是一致的。

在问及“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会向谁求助”时,两者的回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留守儿童向老师求助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而求助“同学”的比例又远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4)。

与此类似的问题是“在学校里遇到麻烦你会向谁求助”,对此问题的回答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比较相似。虽然求助于老师仍占第一位的,但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多是求助于家里的大人,对完全留守儿童来说,“家里的大人”可能只是其隔代长辈(见表5)。

当问及“在村里或学校里有人欺负你吗”时,非留守儿童回答“没有”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回答“偶尔有”和“经常有”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6)。

在回答“如果有人欺负你,那主要是什么形式的欺负”时,“在玩的时候骂你”和“在玩的时候打你”是主要的欺负形式。由于这是一个后续问题,应该是回答“有人欺负”时才填答这个问题,但从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部分在“在村里或学校里有人欺负你吗”这个问题上回答“没有”的留守儿童,也填答了这个问题(见表7)。

在问及“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会向谁求助”时,大部分留守儿童还是主要求助于老师,其次才是家里的大人,而向同学求助的就很少了(见表8)。

在问及“你有时候会感到孤单吗”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9)。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想爸(妈)回来跟自己一起生活(见表10)。

在问到“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留守儿童首选答案是“成绩好”(38.8%),其次是“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36.7%)。非留守的首选答案也是“成绩好”(88.0%),并且相对集中,其余答案都很分散。考虑到非留守儿童没有“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这个问题,所以,尽管两者在可比性上存在差异,也可以感受到与父母一起生活对儿童是何等重要(见表11)。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所担心的事情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见表12)。留守儿童担心“被人欺负”的比例(14.3%)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2.0%),这也与表9、表10的数据相吻合。

因为留守儿童感觉“孤单”的人比例高、担心“有人欺负”的比例高,所以,暑假里最想做的事就是“和爸爸、妈妈团聚”(见表13)。对于没有这个问题的非留守儿童来说,答案就相对分散的多。

在留守儿童的问卷中,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学校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她)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你们的学习、生活,和你交流,帮助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像一位‘代理妈妈’,你觉得需要这样的‘代理妈妈’吗?”,回答“非常需要”的占20.4%,回答“有些需要”的占46.9%,两者相加超过67.0%。

三、调查结论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的主动性、自觉性方面差异很小,留守儿童的准时到校率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两者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对功课难易的感觉上也没有差别,这说明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几乎没有影响。如果留守儿童接受和肯定留守生活方式,并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留守生活”就不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就不会产生消极作用。

(二)在遇到“困难”或“麻烦”向谁求助的问题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求助老师都是第一位的,但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倾向于求助于“同学”和“家里的大人”。留守儿童中“没有惹过麻烦”的比例(28.6%)远高于非留守儿童(14.0%)。留守儿童求助于老师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表明留守儿童更容易形成内向、自卑、拘谨的性格。这也印证了父母外出时间越长,艾森克人格问卷表示“内外向性格”的E维分越低,而代表“掩饰度”的L维分越高,孩子就越容易形成孩子的个性内倾。留守儿童的这种性格倾向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要少于非留守儿童,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社会交往与支持的发展训练难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张小屏,2007)

(三)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偶尔”被别人欺负的比例(40.8%)远高于非留守儿童(24.0%),“欺负”的主要形式是“玩的时候骂你”(53.0%)和“在玩的时候打你”(20.4%)。留守儿童回答“担心有人欺负”的比例远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感觉到被别人欺负,大多数情况下都并非真正的“欺负”,更可能是被同伴排斥,这种排斥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小学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及其他社会机构。如果他们能在邻居、亲友及学校的同伴间成功地获得肯定,就会发展勤勉感,反之则会产生自卑感。由于留守儿童的性格倾向,使得他们在同伴交往中更容易成为“被拒斥的儿童”。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接纳的主要因素,青少年时期普遍受欢迎的决定因素是社会能力,而这种社会能力的缺失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是相关的。

(四)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略高于非留守儿童。本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小学中、高年级的留守儿童,而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加,儿童与周围人,特别是同学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减少了孤独感。”(任宁、沈莉,2008)尽管如此,大部分留守儿童还是希望外出务工的大人能和自己一起生活,有36.7%的被访留守儿童的“最大愿望”是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这一比例只是略低于“成绩好”(38.8%),因此暑假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爸爸、妈妈团聚”。

(五)如果学校里有这样一位老师,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像一位“代理妈妈”,被访留守儿童觉得“需要”和“有些需要”这样的“代理妈妈”的,两者相加超过67.0%。这表明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新的制度安排。

四、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制度创新——学校社工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学校为主要服务场所、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学校—社区—家庭良性互动来帮助学生成长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领域。我国港台地区都已经引入了学校社工制度,在中国大陆,上海浦东新区也已经开始引入学校社工制度,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在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引入学校社工的尝试。为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可以考虑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机制来加以应对。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巨大,其成长过程的诸多风险应该认真应对。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农村留守儿童为586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6~14岁)的农村学龄留守儿童约为3264万人。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如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等,广东、江苏等因为省内劳动力流动频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比较多。其中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六省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半数以上,达52%,重庆、四川、安徽和江西等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40%(段成荣、杨舸,2008)。

引入学校社工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农村社会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基层政府(乡)和村民自治组织无暇、也无能力应对这个问题。(2)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教学任务重的现象,同样无力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大多数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工作压力已经是尽其所能,如果班内留守儿童众多,在没有家庭教育配合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责任分散、工作超负荷、推诿的情况。”(段成荣、杨舸,2008)(3)大部分双亲都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顾,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并非“年老体弱”,但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祖父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5和4.16年,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这些祖父母在教育留守儿童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段成荣、杨舸,2008)(4)农村各种社会组织数量少、发育缓慢,缺乏应对这个问题所需要各种资源。

(二)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新出现的问题,应考虑用新的制度安排应对新问题。本次调查的数据也表明留守儿童的生活自主性、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非留守儿童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距。但本调查也印证了已有部分调查结论,即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偏高、性格内倾性强、胆小怕事等等,这些问题多是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弱化而产生的,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的父母角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学校社工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所缺失的父母角色,更重要的是学校社工将会是一个很有效的协作平台,架起沟通学校、社区、外出务工的父母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桥梁。

(三)学校社工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育。学校社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将承担多种角色:服务传递者、资源动员者、教育者、倡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等,这些角色正是农村学龄儿童(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在成长所需要的。在本次调查活动中,N学院社工四年级的学生与XQ小学的全部留守儿童举办了一次联谊活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不少孩子问这些大姐姐们是否还会来、什么时候再举办这样的活动、能否去参观大姐姐们的学校等。那些无法进入联谊现场的非留守儿童只能站在窗外,“参与”这次活动。毋庸置疑,学校社工的设立将会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认知自我、探索社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育。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推动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就读,并在这些中小学设立学校社工,也许是目前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学校社工并不承担日常的教学工作,而是担负起学校—社区—家庭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环境与资源的协调者的角色。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寄宿制中小学引入学校社工,在取得经验、时机成熟后可以将其推广至所有的农村中小学。

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可以应对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所面临的家庭功能弱化问题,而且还可以为这些中小学校的教师、非留守儿童服务,同时,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引入学校社会工作,还能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的有南京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的晏凤鸣副教授、崔效辉副教授、孙唐水讲师,还有南京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2009级学生吴芳慧,王建花,范彬彬,周志平,李桃,张雅婷,李娜,祁玉英、周晶、葛珊珊等10人)

标签:;  ;  ;  ;  

社会工作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干预研究&以南京市柳河区XQ小学为例_留守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