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UML案例教学研究论文_王,吉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一门重要学科。UML是一种可视化的,可以对项目进行详述、构造,并可以文档化的图形语言。UML既能为很好描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提供标准化的方法,又能详细到具体的每一项事物。由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特殊性,本文提起探索一种便于教学和实践的案例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和培养创新的目的。

1UML案例教学

1.1 总体结构

高职高专的UML课程教学可以运用"大案例,一案到底"的方式进行。本文以大专生学生熟悉的"大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规划以及具体实现为引导,串联该门课程知识要点。围绕"大学生选课系统"开发实现,将课程分为8个案例项目,其中,每个项目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进行。为实现学习效果加强和巩固,配备对应实训内容于每个项目之后,让学生现学现用,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目的 。

本文将高职高专的UML课程教学分别分为8个大案例:1)用例图;2)Rational Rose安装配置;3)类图;4)顺序图;5)构建图;6)实施图;7)状态图;8)协作图。UML案例教学结构图如表1所示:

1.2 详细阐述用例图案例内容

第一个案例,用例图,可以分为3个任务。1)参与者确定;2)用例建立;3)参与者与用例之间关系建模。

"大学生选课系统"主要服务于教师授课申请及成绩填报、在校生课程及教师选择、课程和学生信息维护及教学评价,是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

"大学生选课系统"的用户群体主要有学生、教师和教辅人员。3类。即该系统的参与者有3类人员:教辅人员、教师和学生。

用例方面,每一个用例即为每个参与者所参与的操作,它包括3类参与者所执行的任务。第一类参与者即教辅人员:该类参与者主要职责是完成"大学生选课系统"中有关信息的维护,如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专业信息等,并完成选课及教学统计报表生成工作,因此这类参与者是作为"大学生选课系统"的管理人员身份。第二类参与者即教师:该类参与者可以申报开设课程,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查看课程被选情况。第三类参与者即学生:该类参与者可以查询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可根据选课规则进行课程选择,并可对任课教师进行课程评价[1]。

参与者与用例关系建模即建立用例建模。用例建模是将参与主与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使用图表 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案例的用例建模如图2:

总之,该案例可以通过参与者确定、用例确定及最后参与者与用例之间关系的确定实现用例图建模。

1.3 简要其它案例任务内容

第二个案例,Rational Rose安装配置,可以分为2个任务。1)Rational Rose介绍;2)Rational Rose安装配置。

第三个案例,类图,可以分为2个任务。1)类的确定;2)系统各个类之间关系模型的确定。

第四个案例,顺序图,可以分为3个任务。1)对象模型确定;2)对相间对话信息;3)和对话信息关联返回值。

第五个案例,构建图,可以分为2个任务。1)构建及借口的确定;2)构建之间相互关系。

第六个案例,实施图,可以分为2个任务。1)系统应用配置;2)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单元的部署。

第七个案例,状态图,可以分为2个任务。1)系统状态的确定;2)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八个案例,协作图,可以分为2个任务。1)交互的对象的确定;2)对象之间交互的信息流。

2结束语

本文探索高职高专UML教学中的一种简要而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即案例教学法,本方法结构紧凑,形式新颖,使用一案到底的方式,始终围绕一个大案进行教学,同时每个小案分为多个任务和示例,丰富的示例演练,确保理论成效, 注重实践教学,语言简练易学,其可操作性、实用性均较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很大促进作用,可全面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2]。

本文所述的案例教学的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 培育职业人才的重要方式。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理实一体,参与性、互动性以及灵活性均较强,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历练技能。通过案例教学同时,辅以其他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改善学生厌学局面均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冰.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案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4).

[2] 王红梅. 案例教学在职高财会专业课程中的实施[J].高考(综合版).2013(02).

论文作者:王,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高职高专UML案例教学研究论文_王,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