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工疗养院开展居家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苏巧兰

衡阳职工疗养院 湖南 衡阳 421008

【摘要】目的:分析职工疗养院开展居家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护理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60例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法,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有12例;糖尿病患者有22例;帕金森患者有10例;脑偏瘫患者有16例;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法,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有10例;糖尿病患者有20例;帕金森患者有15例;脑偏瘫患者有15例。对这些患者展开居家护理疗养模式,并对护理之后他们恢复能力进行记录,探讨分析。结果:有责任护士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后的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几种评价,对本次护理进行打分。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再计算出总有效率。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职工疗养院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保持身心愉悦,帮助患者恢复病情,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居家护理;疗养院;临床价值

患者在家里接受护理,因为患者对自己家的了解可以帮助患者的进行康复治疗,根据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自身病情的讲解,让患者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在患者病情发生时可以判断并得到疗养院的及时支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护理模式[1]。这篇文章就对职工疗养院的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法进行服务,并对其展开结果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护理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60例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法,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有12例;糖尿病患者有22例;帕金森患者有10例;脑偏瘫患者有16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0.38±4.68);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法,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有10例;糖尿病患者有20例;帕金森患者有15例;脑偏瘫患者有15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2.38±5.68)。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成立居家护理组,对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法,先对其患者展开健康宣导,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居家护理小组应当包含主要负责医师、药剂师、心理治疗医师、个性化营养师、康复理疗师以及护理人员。护理小组和医务小组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才有加入资格。

1.3效果判定

有责任护士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后的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几种评价,对本次护理进行打分。对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再计算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均以SPSS20.0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护理满意度、有效率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现,以X2作为检查标准。P0.05进行数据分析证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责任护士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后的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几种评价,对本次护理进行打分。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对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再计算出总有效率。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对职工疗养院的患者展开居家护理服务,让患者在舒适自在的环境中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对患者讲解病情情况,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在患者病情发生时可以判断并得到疗养院的及时支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护理模式[2]。成立居家护理组,对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法,先对其患者展开健康宣导,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居家护理小组应当包含主要负责医师、药剂师、心理治疗医师、个性化营养师、康复理疗师以及护理人员。护理小组和医务小组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才有加入资格。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加强患者康复的信心,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3]。失眠等情况,造成病情加重,难以康复的后果。通过专业的护理水平,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且定期检查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及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进行治疗,患者每天的饮食也会由专业的营养师进行搭配,保证患者的饮食均衡[4]。最后根据护理结果,由护士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后的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几种评价,对本次护理进行打分。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再计算出总有效率。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职工疗养院患者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保持身心愉悦,帮助患者恢复病情,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美金. 居家护理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29):43-44.

[2]周莉. 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 2018, 25(5): 80-82.

[3]刘敏, 管旌旌, 王海凤,等. 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膀胱全切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4(2): 358-360.

[4]王冉, 李妍. 护理质量分析对提高疗养院护理工作水平的作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v.9(19):73-74.

论文作者:苏巧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探讨职工疗养院开展居家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苏巧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