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综述(一)_语言学论文

认知语言学综述(一)_语言学论文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学论文,认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00)05-0022-05

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表明了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莱考夫(Lakoff)在他的巨著《范畴》(简称)前言中宣称:“我们正处在思维研究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纠正两千年来关于思维的错误观念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Lakoff:1987,p.xvi)国内语言学家王福祥、刘润清在谈到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热时也断言:“二十年后,认知语言学将是最热门的课题。”(王福祥,刘润清,1995)那么,什么是认知语言学?它的认知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又是什么?本文将作一概述。

一、经验主义认知观

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和摇篮。语言学派的分水岭最终可以追溯到不同的语言哲学和认知观。语言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对语言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是长期统治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客观主义。客观主义不是单一的哲学观点,而是莱考夫对多种相同或相似的哲学流派的统称。(注:“客观主义”不同于马克思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莱考夫用“客观主义”来统称以前的所有西方哲学。根据我本人的考察,他的“客观主义”包括了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东西,因为根据莱考夫(1980)的论述,客观主义从前苏格拉底时代一直到现代西方文化和哲学中都占有统治地位。他说:“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石是认为人们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绝对真理的观点”(p.195),认为“客观主义”源于西方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传统,来源于笛卡儿唯理主义和二元论,而康德对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综合也属于客观主义,并且一直延伸到后来的逻辑实证论、弗雷格和胡塞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并一直到乔姆斯基的新理性主义。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主义不过是唯心主义和客观理性论的大杂烩。在一个极端,理性主义认为,人的先天的推理能力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客观的知识;在另一个极端,经验论者认为世界的知识来源于人的感知经验。莱考夫之所以将它们都称为客观主义,是因为这些理论都相信“人们可以获得关于世界普遍正确的、绝对的真理”,获得真理的方式一方面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经验主义的遗产),另一方面是人的普遍理性抽象的推理(理性论的遗产)。与客观主义相对的是主观主义。按照莱考夫的论述,主观主义属于浪漫主义传统,即认为情感、想象和艺术才是到达真理的手段。“非客观主义”是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中间道路,认为知识、真理是相对的,是世界与心灵互动的结果,认识世界的“心”不能脱离其所在的“身”,对世界的认识来源于人本身对现实的经验,推理有其形体与物质基础,不是完全任意的、抽象的。)按照莱考夫的观点,客观主义始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和德国哲学家康德。笛卡尔主义和康德主义被后来的各种客观主义思潮继承和发展,出现了20世纪初的逻辑实证论和弗雷格哲学。客观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但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由相互对立的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另一部分是理念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身/心、感知/概念、形式/内容等,即一方面是物质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理性的心智。他们承认人是世界上唯一有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虽然来自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但理性不受人自身的生物功能和外部世界特性的制约,人的思维和推理是大脑中概念和理念(ideas)之间的关系运算,是绝对抽象的,无形体的(disembodied)。他们错误地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截然分开,认为理性、思维、观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质环境的制约,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超验的,不依赖认识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种认知观支配下,他们将语言视为抽象的符号,抽象符号可以独立于任何机体的特性直接与世界上的事物对应,语言符号之所以获得意义是通过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如此将符号与意义严格分割开来,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思维看作是抽象符号及其规则的逻辑运算。

按照莱考夫和约翰逊(Johnson)的论述,客观主义的主要论点如下:

1.符号的意义来自与外部世界的对应,意义是符号与客观现实之间的抽象关系。思维是由规则支配的抽象符号的机械运算。

2.理性的核心是形式逻辑,是纯心理过程。

3.概念是外部世界的抽象的心理表征或逻辑实体,思维是无形体的,可以独立于人的生理、感知系统和神经系统。

4.对意义的研究是描述其真值条件和与世界的对应关系。任何对意义的客观分析最终都要简化为“字面”概念和命题。

总之,客观主义认为通过人的感知觉可以感知客观世界及其关系,比如人通过观察、触摸、移动一块石头而认识它。语言中的词语、概念、命题与客观事物的特性相对应,语言可以直接准确地表达客观现实,也只有运用语言,人们才能作出关于世界“真”还是“假”的陈述,才能准确交流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想象和隐喻使人脱离现实,因而是不可靠的,主观的,个人的。

在客观主义观念支配下,产生了相应的语义观。客观主义语义论的早期代表是弗雷格(Frege)。他认为语言符号(sign)有一个客观的“意义”(sense),通过这个意义,词语可以“指称”(refer,reference)某一具体事物;其它的观念、想象和思维过程都是主观的,与意义和指称毫无关系。后来的真值条件语义学即是受到客观主义的影响,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以客观真假值为条件的。语义特征分析法、转换一生成理论都认为自然语言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意义,是与客观现实相对的,语义研究即是研究语言符号的客观意义,研究语言表达如何与客观世界相对应,其它认知、思维过程是纯心理的,与语言研究无关。从传统的符号三角形语言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认为语言通过概念和指称关系反映客观世界,如图所示:

语言→概念/指称关系→客观世界

近些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对“概念范畴”(conceptual categories)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在大量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范畴、意义、思维和推理与以前不同的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t)观点。他们将这种新的观点称为经验现实主义或简称经验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experientialism)。这里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这里的经验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认知观的主要观点如下:

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人类认知结构来自人体的经验,并以人的感知、动觉、物理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对直接概念和基本范畴以及意象图式进行组织和建构。

2.思维具有想象性。间接的概念(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思维方式的结果,并以此超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映象或表征(literal mirroring or representation)。就是这种想象力才产生了“抽象”的概念。

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意义与推理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

4.概念结构和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gestalt properties)。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形结构,而不是抽象符号的机械运算。

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与外在实体的对应,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所谓“经验”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同时也认为认知对经验能动的组织作用。

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其结构与功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所以,语言能力不是独立于其它认知能力和知识的一个自主的形式系统,而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句法也不是自主的、任意的,而是有理据和动因的,是由认知、语义、语用等因素促动的。

经验主义还强调理解和想象的作用。理解是解释意义和推理所必需的。想象不仅在发现、发明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意义、理解和推理的中心。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在《心中之身》一书一开始就说:“没有想象,世界上的一切将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想象,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的经验;没有想象,我们就不能推断关于世界的知识。”(1987:preface)

经验主义因此特别重视隐喻(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一词不仅指语言中的隐喻修辞,而且指人们以一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从广义上讲,“隐喻”可以包括隐喻和转喻两个概念,因为,它们具有类似的认知规律。有时也用“比喻”(figurative)来统称隐喻和转喻。)对人类认知体系和语言形成的作用,因为隐喻将理性(reason)和想象结合起来。理性涉及范畴化、包含和推理,而想象是以一事物对待另一事物,是隐喻思维过程。人类日常思维大部分是隐喻,推理也运用隐喻思维,所以人的理性本质上是想象的、隐喻的。隐喻是人们理解不能直接理解的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没有真理,而是说对世界的认识不能独立于人和人的认知体系。

二、对语言基本问题的重新认识

认知语言学就是在上述认识论、语言观及其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一代的语言理论。在上述信念指导下,认知语言学在对大量语言现象,特别是对隐喻语言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传统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解释,现总结如下:

1.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之间是由大脑中的概念相连接,而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种连接纽带,没有中调人的认知对概念形成的作用。所以,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有对应的关系。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心生而言立”,其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概念→语言符号

2.语言的任意性问题

长期以来,索绪尔的“任意性”被看作是语言的特性之一,因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或者联系是不可论证的,即符号对现实中跟它没有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后来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理论将任意性观念推到了极致,认为不仅单个符号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其排列组合构成的语言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也是任意的。既然语言的结构无法找到外在的动因,就只好把语言说成是任意的符号系统。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似乎证明了这一点。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任意性提出了疑问,认为语言的共性说明语言决不完全是任意的创造,而是受认知环境(包括人的生理环境、人的认知能力等)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有一定的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经丧失了理据,但是在构成上位或下属范畴的词或词组的过程中,在构成更大语言单位——短语和句子中,是有动因的,有理据的。但其动因和理据不在于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事物,而在于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即语言形式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语言是由客观世界、人的认知、社会文化及其语用因素促动的象征符号系统。可见,认知语言学虽未完全否定语言的任意性,但语言的任意性被大大地降低了。

3.范畴与概念

过去的观点认为范畴是由所有成员共有的(也只有范畴成员才具有的)客观特性来定义的、有明确边界的集合。而最新认知科学研究表明,虽然有些范畴符合古典的范畴模式,但大多数范畴是围绕原型建构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边界模糊的辐射状结构,因为其成员的属性不是完全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涉及理解和认知结构,如完形图式、意象、隐喻和转喻。这样,范畴以人类认知结构为基础,不是与外部世界直接对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念不是由客观世界的直接关系所定义,而是基于人的感知、动觉能力和认知能力。为此,语言符号的意义代表一个互相关联的认知范畴和语义范畴,是变化的,动态的。

4.隐喻

隐喻一直被认为是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其意义可简化为字面的命题意义。然而更多的证据证明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隐喻语言也是正常语言的一部分,应当纳入语言研究的范围。

5.多义现象

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具有互相关系的意义的语言现象。然而,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包括不同义项和不同词性)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隐喻、转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6.语言的形式与意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完全是形式的东西,不是一套规则系统,不能用生成和转换以及对形式描述的方法来对语言共性进行解释。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都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是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象征符号,具有真实的认知地位。句法的不同形式来自并反映不同的语义。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对应于认知结构。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部,而是植根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的认知,植根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和信念。因此,语义知识和语用知识是不可分的,语言形式是认知、语义、语用等形式之外的因素促动的结果。

7.推理

推理不是关于命题“真”或“假”的逻辑判断,也不是脱离形体的抽象符号之间的逻辑运算,而是以人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模式为基础的。认知是人的生理进化的产物,受其所在的形体和对世界感知的制约。推理也不能脱离大脑所在的身体与外部环境,不是抽象的,而是主客体互动基础上的理性的推理,是基于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和认知。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推理是基于由此形成的想象能力。

对以上语言基本问题的重新认识使得语言学家认识到对语言研究的客观主义的态度应得到彻底纠正,任何对意义和理性的充分解释必须以既有生理和物质基础又有想象结构的认知为前提。

三、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及研究范围

目前,“认知”是很时髦的词,往往有一种倾向,很多语言研究都贴上“认知”的标签。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首先澄清和限定“认知”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认知是与人的智能与知识有关的,所以,它具有广泛的含义。认识和命名一件新事物是确定其范畴的认知过程,学会一项技能是认知的结果,解决一个问题是认知能力的体现。认知语言学中讲的“认知”只局限于与人们学习、运用语言有关的认知,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对语言系统规则掌握的认知。传统的语言学满足于建构与生成符合语法和语义上可接受的句子的规则,对语义则用“客观”的语义特征来描述,认为这些句法规则和语义特征存在于人的大脑记忆中,因此,也是“认知”的。F·昂格雷尔和施密德(F.Ungerer & H.-J.Schmid)称这种观点为逻辑观(the logical view)。与此不同的是,认知语言学理论采取了两种语言认知观:经验观(the expeiential view)和突显观(the prominence view)。经验观主张语言研究不仅要建立逻辑规则和客观定义,还应采取更符合人的经验的方法。实验证明,对于“小轿车”的概念,人们不仅可以说出它的客观特征,而且还能把他们有关车的经验中的联想和印象也加入进来,尽管有些纯粹是个人的经历,但有些如“舒适”、“速度快”、“显示社会地位”等是人们共同的经验,而这些都超出了过去语言学的客观描述。这些特征反映了人们感知世界和与之相互作用的方式。

对世界完形经验使人们从两个基本层面上认识世界:一是基本范畴,也就是说,人是从具有完形的中间层面开始,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的;另一个基本层面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如此,人们对具体的,可以直接理解的事物的经验,为我们认识更复杂的概念和抽象的事物提供了基础。经验观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提供对语言和意义更丰富、更自然的描述。为了探索经验的秘密,我们必须超越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研究语言非客观的意义及隐喻意义。非客观意义和隐喻意义是人们对事物认知的结果,在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超越逻辑推理和客观性的另一方面是对所表达的信息的选择和安排。每个事物的发生都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而语言描述不可能是连续的,而只能是选择重要的点,其它部分由受话者去填补,这就有一个选择哪一部分进行表达的问题。以车撞树为例,我们脑海里可能会想象车如何失去控制,怎样冲出道路,撞在树上,而发话者只选择了最后一部分,这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最后的关键时刻。此外,我们对最后阶级的描述也可用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说"The car crashed intothe tree",也可以说"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前一句是描写事物较自然的方法,这是因为移动的车是事故最突显的方面,所以,我们选择车为主语。当我们想说明树的状语时,我们可能选择后一句,因为这时突显的是树,而不是车。可见,同一事件可以选择不同的句子形式来表达,而句子形式的选择是观察事物不同的方式中突显不同的方面决定的,这就对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句型作出了解释。突显原则对句法分析的相关性不亚于句法逻辑规则。

基于以上原则,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的方式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在同样符合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意义,这就是目前认知语言学关于“认知”的含义。尽管有人认为这样的理论未免过于深奥,难以进行形式化的研究,但这毕竟是语言的一个方面,它是解释性的,是传统语言学的规则描写所解决不了的。

总之,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F.Ungerer & H.J.Schmid,1996.Introduction)也就是说,认知语言学研究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的产生、获得、使用、理解过程中的一些共同规律及其与思维、记忆有关的语言知识结构模式。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是难以区分的,语言的产生是对世界认知的结果,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过程,所谓语言知识只不过是关于世界的知识固化于语言符号而已。所以,对语言认知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这涉及基本范畴与认知图式、意象与隐喻认知模式等。另一方面是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这涉及语义结构中的突显与选择。下面就将认知语言学具体的研究领域做一介绍:

1.范畴化与原型理论

语言的基础是范畴化的能力,即对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进行分辨、归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没有这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人类就不能了解周围的一切,就无法对经验进行处理和推理,就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在语言研究中,范畴化指的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括,归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过程。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维根斯坦以前的古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具有必要和充分的客观特征的成员所定义和组成的,范畴来源于客观世界既定的分类,与进行范畴化的主体无关;范畴有明确的边界,其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基于古典的范畴理论,以前的语言研究一方面认为词的概念与客观的范畴是对应的,是可以明确定义的;另一方面还抽象出一些特征来定义各类语议范畴,如音位、语义、词类等。

近二三十年来的认知科学发现概念范畴和语言范畴不符合传统的理论。哲学家和认知人类学家对颜色范畴以及其它事物范畴(拉博夫对cup、mug、bowl,罗施对furniture、vehicle、bird的辨知试验)的研究都证明范畴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人通过身体及心智对真实世界的特性进行能动处理的结果,是客观因素与生理、心理、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互相渗透的,其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其中与其它成员有更多的共性的成员具有中心成员的地位,即范畴的原型。范畴研究还分离出认知的一个重要层面,即基本范畴。新的范畴理论认为人们是以原型为核心,以基本范畴为基础认知世界的。既然语言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范畴化认知也充分体现在语言符号中。语言中的词代表的事物范畴中有中心的和边缘成员之分,词义范畴也是不断变化的。其内部结构具有其本义项和非基本义项。语言中的词汇又可分为基本范畴词、上位词和下属词,基本范畴词具有最突显、最重要的地位。这对研究词汇如何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范畴化,以及研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隐喻概念

认知语言学产生的催化剂之一就是对隐喻语言的重新认识。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因而是修辞学、文体学、文学等研究的对象。真正从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隐喻并将其纳入语言研究领域的是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他们对日常语言中的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们以一事物认识、理解、思考、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是概念性的。昂格雷尔和施密德也指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有力的认知工具”。(1996:114)

隐喻既然是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它就不是零散的,而是具有系统性,表现为由源认知域(往往是具体的或先认识的)向目标认知域的映射,如此形成了隐喻概念。除了大量的空间隐喻概念,莱考夫(1980)还列举了多个隐喻概念,如TIME IS MONEY、LIFE IS A JOURNEY、ARGUMENTS ARE WARS、IDEAS ARE OBJECTS,等等。隐喻语言现象都是这些隐喻概念的具体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解释一词(或更大的语言单位)多义现象背后的认知动因,能更好地解释语义产生、发展和演变的理据,这样就能将字面(literal)语言和比喻语言放在语言研究统一的理论框架下。

3.意象图式

隐喻的过程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映射,这一过程不是具体的丰富的形象之间的映射,而是将源认知域的具有抽象结构的意象图式用于构筑目标域的概念。意象图式是人们从与外部世界多次的互动经验中抽象出来并运用于类似的经验的一个具有高度组织的概念结构,如容器图式是由里、外和边界组成的容器概念,路径图式是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路线来体现的。

意象图式在认知语言学里是重要的认识模式,它是在人的身体与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基本的认知结构,是联系感知与理性的桥梁。莱考夫的意象图式理论强调了以下三点:

a.意象图式来自人身体的经验,强调了经验的生理与空间基础。

b.意象图式存在于概念产生之前,并独立于概念,强调了语言的认知基础。

c.意象图式为我们理解抽象的经验和概念提供了结构。

莱考夫(1978)总结了12种意象图式,说明了语言的意义,人的推理和创造力的来源,为我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和经验赋予了一致性和结构性。

收稿日期:1999-11-03

标签:;  ;  ;  ;  ;  ;  ;  ;  ;  ;  

认知语言学综述(一)_语言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