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论文_王凯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

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儿科80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治疗后所有患儿HR、RR均有所下降,PaO2、SaO2均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患儿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纠正代谢异常,对改善患儿的预后有益。

关键词:机械通气;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应用效果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患儿年龄小、免疫力差、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进展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进而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1]。目前临床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以抗病毒、氧疗、控制喘憋等为主。本研究分析了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儿科80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对象,均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气急喘憋、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烦躁拒乳等临床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细小水泡音等,X线胸片可见支气管周围炎症影象,双肺纹理增粗,有小阴影。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道先天发育畸形者。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40例,包括男孩22例,女孩18例;年龄1岁~6岁,平均年龄(2.78±0.65)岁;体重9kg~20kg,平均体重(12.76±3.22)kg;病程3d~7d,平均病程(5.24±1.32)d。

实验组患儿40例,包括男孩21例,女孩19例;年龄1岁~5岁,平均年龄(2.72±0.63)岁;体重9.5kg~19kg,平均体重(12.65±3.14)kg;病程3d~7d,平均病程(5.33±1.27)d。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抗炎、平喘、雾化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2]。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呼吸机SIMV模式机械通气,设定潮气量为8mL/kg,吸入氧浓度21~60%,氧流量4~10L/min,压力3~5mmH2O,应用少量咪唑安定镇静减少人机对抗[3]。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口唇、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结果,对比治疗前、治疗后24h两组患儿HR、RR、PaO2、SaO2的变化。。

1.3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治疗后所有患儿HR、RR均有所下降,PaO2、SaO2均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患儿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特有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侵犯患儿的毛细支气管,引起炎症反应,可导致气道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脱落,局部组织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大量气道分泌物形成黏液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均可导致毛细支气管堵塞,临床表现为喘憋、气促、三凹征等。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大量炎性分泌物减弱肺的通换气功能,造成患儿体内CO2潴留,血氧分压明显下降。机体组织、器官严重乏氧后发生酸中毒,导致心率加快,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在临床处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时,应重视改善患儿的通换气功能,保证氧的供应[4]。

机械通气是通过呼吸机的辅助作用改善自主呼吸障碍,在整个呼吸过程中给予一个持续的气道扩张压力,使患儿的肺泡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张,可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大面积的肺泡塌陷。同时还可增加肺泡的换气面积,增加氧合能力,从而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呼吸肌作功,迅速缓解缺氧症状[5]。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少量咪唑安定镇静以解除气道痉挛,使人机合拍,减轻人机对抗。但镇静剂的应用可能抑制咳嗽反射,使气道分泌物发生潴留,易导致肺不张、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在应用时应注意控制镇静剂的用量[6]。

本研究中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者治疗后HR、RR、PaO2、SaO2等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者,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纠正代谢异常,对改善患儿的预后有益。

参考文献:

[1]陆日舰,李燕.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30例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5):1150~1152.

[2]陈召金,黄敏辉,姚慧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54例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790~1791.

[3]叶滨,胡元生,邹柳燕.呼吸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84~86.

[4]金茹,张丹如,黄凡.机械通气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1):187~188.

[5]费宝敏.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244~2245.

[6]王建忠,李学超,吴春青,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2):1403~1405.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论文_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