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彭冬先[1]2003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以下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多发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有的研究表明内异症可能是由多位点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遗传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内异症与环境毒素特别是二恶英的暴露存在明显相关性,但二者相关的分子机制不明。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是最典型的二恶英应答基因,广泛分布于肺、胎盘及子宫等肝外组织。主要受二恶英等诱导,其产物又是活化二恶英等环境毒素的主要酶类,同时参与内源雌激素的代谢。另外,CYP1A1基因存在多态性,导致CYP1A1酶的活性表现个体差异。近年来,随着内异症与二恶英相关性的深入研究,CYP1A1在内异症发病中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CYP1A1基因与内异症的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 1、研究CYP1A1 mRNA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及非内异症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CYP1A1基因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 2、研究内异症患者及非内异症妇女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和第七外显子A4889G位点多态性,探讨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和结果 1、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内异症患者35份异位内膜组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7份、宫骶韧带结节8份)及28份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YP1A1 mRNA的表达。以20例非内异症妇女的20份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结果显示异位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CYP1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9±0.15、0.40±0.12、0.38±0.11,异位内膜CYP1A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P均<0.05)。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之间CYP1A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Ⅲ、Ⅳ期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CYP1A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尸<0.05)。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子宫内膜中CYPIAI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尸>0.05)。 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检测76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80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的CYP IAI基因MsPI位点和A4889G位点多态性,并分析CYPIAI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风险的关系。两组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发现CYP 1 Al基因A4889G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着(xZ=7.49,尸<0.01;xz==6.92,尸<0 .05),其中等位基因G使患内异症的相对危险度提高了1.%倍。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患内异症的风险是从基因型的3.44倍(尸=5 .43,尸<0.05)。cYPIAI基因MsPI位点基因型m lml、mlmZ、mZmZ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xZ=3.08,P>0.05)。但MsPI变异基因型与A4889G变异基因型之间有协同作用,携带CYP 1 Al GG/mZmZ基因型个体发生内异症的风险是AA/mlml基因型个体的11.57倍(尸<0 .05)。结论 1、CYP IAI在内异症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表明内异症发病与二恶英暴露相关可能是通过CYPIAI基因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上调实现的。 2、CYPIAI基因A4889G突变可能是广东汉族妇女内异症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CYP 1 Al基因MsPI多态性的单独存在可能与内异症无明显关联,但它与A4889G位点突变基因型之间有协同作用,两位点突变同时存在能显着增加内异症的发病风险。

彭冬先, 何援利, 丘立文, 杨芳, 林敬明[2]2003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A4889G突变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 P4 5 0 1A1(cytochrome P4 5 0 1A1,CYP1A1)基因 A4 889G突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 ,研究了 76例 EM患者和 80名正常对照 CYP1A1基因 A4 889G位点碱基突变。两组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  CYP1A1基因 A4 889G位点等位基因 A、G在 EM组和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有显着性 (χ2 =7.4 98,P<0 .0 1) ,其中等位基因 G使患 EM的相对危险度提高了 1.95 7倍。CYP1A1基因 A4 889G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 (χ2 =6 .915 ,P<0 .0 5 ) ,GG基因型与 AA基因型相比患 EM的危险度高3.4 37倍 (χ2 =5 .4 30 ,P<0 .0 5 )。结论  CYP1A1基因 A4 889G突变等位基因与 EM有一定的关联 ,突变基因型增加了 EM的发病风险。

叶茂芳[3]2017年在《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和疗效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在应用以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时UGT1A1基因多样性与毒性和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进行UGT1A1基因检测并接受以伊立替康为主化疗方案的87例病人,均为肿瘤转移、不能手术根治、已经病理活检或细胞学确诊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者,临床分期为III~IV期,ECOG评分为0-2分。病人分别接受两种化疗方案(FOLFIRI和SIR)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本试验观察的主要终点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次要终点是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治疗过程中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 3.0毒性分级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疗效,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87例,年龄范围20-79岁,不同基因组患者在病种、年龄、性别、ECOG评分、治疗线、化疗方案、早期治疗、治疗周期数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1、UGT1A1*6基因野生型GG,杂合突变GA和纯合突变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66.7%(n=58),31.0%(n=27),2.2%(n=2);UGT1A1*28 基因野生型 TA6/6和杂合突变TA6/7基因频率分别为85.1%(n=74),14.9%(n=13)。2、第一周期严重的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为8.0%,整个化疗周期严重的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3.8%和12.6%。UGT1A1*6基因突变与严重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未见明显的相关性。而UGT1A1*28基因突变可显着提高短期化疗严重迟发性腹泻发生率(P=0.047),多周期化疗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也有增多的趋势(P=0.066)。除此之外,在整个化疗周期中,UGT1A1基因型、伊立替康剂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都与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显着相关。3、患者总体有效率(RR)为5.4%(3/56),疾病控制率(DCR)为57.1%(32/56),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反应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RR有明显相关性(比值比=0.863,P=0.031)。尽管UGT1A1突变基因携带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与野生型患者相比稍有延长,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包括性别,ECOG评分,方案,剂量,与预后之间也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UGT1A1基因频率与其他人种存在明显差异。2、UGT1A1*28基因与第一周期Ⅲ/Ⅳ级迟发性腹泻显着相关,且在长期治疗时UGT1A1*28基因突变患者迟发性腹泻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而UGT1A1*6与迟发性腹泻未见明显相关性。3、携带突变基因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而UGT1A1基因型、伊立替康剂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都只与整个治疗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显着相关。4、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总体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有效率有明显相关性。尽管UGT1A1突变基因携带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与野生型患者相比稍有延长,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李益格[4]2007年在《CYP1B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G-T)、外显子3密码子432(C-G)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12.1—2006.8.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经剖腹或腹腔镜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内异症的住院患者55例(内异症组),选择同期因功血、要求绝育及输卵管吻合术等在我院行盆腔手术而术中未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者45例(对照组),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进行CYP1B1基因密码子119(G-T)、密码子432(C-G)突变分析,分析其是否受CYP1B1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结果:CYP1B1基因密码子119中等位基因G、T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等位基因T使内异症发病风险提高2.061倍。CYP1B1基因密码子119G/T各基因型分布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纯合突变(T/T)基因型、杂合突变(G/T)基因型与野生型(G/G)基因型相比,患内异症的危险度分别为2.625倍和3.214倍。以CYP1B1联合野生型GG和CC个体的OR值为1相比,CYP1B1基因密码子119杂合型突变(Ala/Ser)合并密码子432野生型个体的OR值为2.976,95%Cl(1.129~7.848),P<0.05。结论:1.CYP1B1基因密码子119突变等位基因与内异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突变基因型增加了内异症的发病风险。2.CYP1B1基因密码子119杂合型突变(Ala/Ser)联合密码子432野生型能增加内异症的发病风险。

李益格, 王新[5]2007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环境毒素及代谢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对其病因和发展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有关动物实验及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环境毒素二恶英可能与其发病相关,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致病。综述二恶英及环境毒素代谢酶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有关依据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曾飞, 薛敏[6]2007年在《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以下简称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并与22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芳香化酶在EMs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增殖期与分泌期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芳香化酶在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的表达可能在E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芳香化酶表达与EMs的严重程度无关。

周江妍[7]2018年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RD14基因突变及其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且相当数量患者合并不育,严重影响中青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EMs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和复发性,是妇科难治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学说众多,目前普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均能影响EMs发病。研究发现,EMs与卵巢癌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的癌前病变。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该假说且发现EMs患者异位病灶组织中包含较多的基因体细胞突变,其中包括KRAS、TP53、PTEN、BRCA2和ERBB3等肿瘤相关基因,提示基因突变在EMs发病中可能扮演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与EMs发病密切相关:EMs患者异位病灶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浓度明显升高,且这些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与患者体内孕酮水平降低有关。人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家族成员14(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family member 14,CARD14)基因(NM_001257970)是胞内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上游成员,通过解除下游抑制物IKK alpha(IKKα)的解离,促进转录因子65(p65)的磷酸化而转运入核,进而激活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考虑到EMs含较多体细胞突变且炎性因子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我们拟检测EMs患者异位病灶中是否存在CARD14基因突变,进而可能激活炎症相关信号,促进EMs发病。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检验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1例,每位患者收取其异位内膜病变组织和外周血。分别提取组织及血液总DNA,经PCR扩增、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找出CARD14基因的潜在体细胞突变。1)由Origene公司获得pCMV6-hCARD14-DDK野生型质粒,随后定点诱变构建pCMV6-hCARD14-DDK突变型质粒,然后包装成病毒;2)将病毒感染至HEC-1B细胞,分为3组:(1)空载体对照(control,C),(2)CARD14野生型(wild type,WT),(3)突变型(mutant type,MT),Western blotting(WB)验证CARD14蛋白在细胞中表达水平;3)进行细胞生物学功能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成瘤能力;4)应用串联质量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技术检测CARD14野生型、突变型及空载对照的蛋白组学变化,分析CARD14突变可能影响的下游基因及信号通路。结果:1、10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变标本中存在2例CARD14 p.V239A(c.716T>C)体细胞突变(2.0%),引起第239位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239A),蛋白质结构模拟结果提示该突变可能会引起CARD14蛋白结构改变。随后,将CARD14突变与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未发现与突变显着相关的临床指标。2、细胞学功能检测中,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到CARD14的突变型(p.V239A)能够增强HEC-1B细胞的成瘤能力(P<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突变能够增强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周期等无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3、TMT技术检测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CARD14突变过表达的HEC-1B细胞的上调差异表达蛋白质有177个,下调差异表达蛋白质155个。经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后表明:CARD14野生型与突变型过表达HEC-1B细胞之间存在38个免疫相关蛋白表达存在差异,提示CARD14可能通过这些基因/信号通路促进EMs发病。结论:1、本研究中首次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发现CARD14 p.V239A(c.716T>C)体细胞突变(2.0%),且该突变能够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2、CARD14 p.V239A突变能够增强HEC-1B细胞的成瘤及迁移能力,但是对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周期等无明显影响,提示CARD14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的成瘤及迁移能力而促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3、TMT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表明CARD14野生型与突变型过表达HEC-1B细胞之间存在38个免疫相关蛋白有表达差异,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分析表明CARD14可能通过参与免疫及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EMs发病。

王玉凤[8]2011年在《中国南方妇女环境毒素代谢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性异位症易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身体其他部位(不包括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在育龄妇女中EMs的发病率为15%左右,且其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的患者有明显痛经,或(且)不孕,严重地影响了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但EM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有争议,传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学说:(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3)淋巴和静脉播散学说;(4)免疫学说。但这些观点作为主导理论的经血逆流学说,实际上不能解释为什么多数人都有经血逆流而只有15%左右的妇女患EMs。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Ms是一种多个基因位点致病作用积累,在环境因素继发作用下产生疾病表现型的多因子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发现环境毒素二恶英类化合物(Dioxin)可能使得EMs的患病风险增加。目前普遍认为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过程为二恶英类化合物与芳香烃受体(arylhydrocarbon receptor,AhR)(?)结合,使AhR激活,复合体进入核内再与ANRT结合形成一个杂二聚体的“转化”了的AhR复合体,该复合物与特异基因上游部位二恶英反应元件(dioxin responsive element,XRE)结合生成细胞信号转导,然后结合DNA激活转录而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目前发现AhR的靶基因主要有细胞色素P450基因组(包括CYP1A1,CYP1A2,CYP1B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GSTT1、GSTP1)、N-乙酰基转移酶2(NAT-2)等,它们是体内重要的Ⅰ相和Ⅱ相代谢解毒酶,调节人体毒素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环节,据已有研究表明,EMs的发生可能与其相关。目前,国内外关于二恶英致EMs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AhR信号转导通路的后半部分即下游基因(CYP1A1、CYP1A2、CYP1B1、GSTM1、GSTT1基因),针对AhR、ANRT, GSTP1基因及其多态性的研究仍较少。目的意义1观察中国南方妇女与环境毒素代谢相关因子(AhR1661G/A、ARNT567G/C、GSTP1 313A/G)的基因多态性与EMs易感性的关系,寻找其易感基因。2探讨AhR1661G/A联合ARNT567G/C、AhR1661G/A联合GSTP131A/G基因型与EMs发病是否相关。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子宫内膜性异位症患者434例,对照组50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空腹抽取外周血2mL,柠檬酸钠抗凝置于-20℃低温冰箱中保存2.实验方法2.1 DNA提取按E.Z.N.A.E-Z 96 Blood DNA kit的说明书抽提血细胞基因组DNA。2.2以定量PCR为基础的HRM分型,根据仪器本身自带的软件,分析熔解曲线,得出基因型。2.3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各组基因型频率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x2检验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crg平衡定律。两组之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碱基频率比较用x2检验。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结果1 EMs组及对照组中的AhR1661A/G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0.000,P=0.983;x2=1.367,P=0.242)。EMs组和对照组中AhR1661G/A以GG基因型最为常见(45.7%、46.1%),其次为GA型(44.5%、41.9%),AA型(9.7%、12.0%)比较少见,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83,P=0.476)。2组间A与G碱基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664);是否含有G或A等位基因两组并无差异(x2=1.230,P=0.267)、(x2=0.014,P=0.907)。2 EMs组及对照组中的ARNT567G/C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0.194,P=0.659;x2=2.106,P=0.147)。EMs组和对照组中ARNT567G/C以GC基因型最为常见(47.8%、51.7%),其次为CC型(38.7%、32.7%),GG型最少(13.5%、15.6%)。3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66,P=0.145);两组C与G碱基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3.296,P=0.069);是否含有G或C等位基因两组无差异(x2=3.736,P=0.053)、(x2=0.876,P=0.349)。3 EMs组及对照组中的GSTP1 313A/G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3.581,P=0.058;x2=1.291,P=0.256)。EMs组和对照组中GSTP1 313A/G以AA基因型最为常见(60.4%、65.7%),其次为AG型(36.6%、31.6%),GG型比较少见(3.0%、2.6%),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7,P=0.248);2组间A与G碱基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2.237,P=0.126);是否含有A或G等位两组并无差异(x2=0.117,P=0.732)、(x2=2.786,P=0.095)。4 AhR1661G/A、ARNT567G/C的联合基因型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 AhR1661G/A、GSTP1313 A/G联合基因型与EMs风险的分析中发现,以AhR1661G/G联合GSTP1 313A/A为参照,AhR1661 GG型联合GSTP1 313AG型的OR值为1.833,(95%CI,1.233~2.747)。结论1、在南方汉族妇女中AhR1661G/A、ARNT567G/C、GSTP1 313A/G呈多态性分布,且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说明纳入的样本具有人群代表性。2、研究中发现各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EMs组和对照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单个AhR1661G/A、ARNT567G/C、GSTP1313A/G多态性与EM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3、在AhR1661G/A和ARNT567G/C的9种联合基因型与EMs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此两种基因联合可能与EMs患病无明显相关。但在AhR1661G/A联合GSTP1 313A/G与内异症发病的分析过程中发现,AhR1661GG联合GSYP1 313AG比AhR1661GG联合GSTP1 313AA发病风险高1.833倍。这再次明证EMs是一种多基因联合致病的疾病。

高桂芹, 林琬君, 李宝森[9]2010年在《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P450arom)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EM患者、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中P450arom蛋白的表达,并结合EM患者的临床分期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450arom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中无表达;在良性疾病对照组中阳性检出率为17.50%(7/40),表达水平(0.22±0.16);在EM患者子宫内膜中阳性检出率为81%,表达水平(0.57±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450arom蛋白表达在增生期与分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450arom蛋白表达随EM临床分期增加呈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26,P>0.05)。结论:P450arom在EM患者子宫内膜中的高表达与EM的发生有关;检测P450arom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可作为诊断EM新的参考指标。

杜亚飞[10]2009年在《细胞色素P450及GSTs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P450)参与雌激素代谢的Ⅰ相代谢酶,代谢产物儿茶酚雌激素可诱发癌症的发生,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属于Ⅱ相代谢酶,为一族具有解毒功能的蛋白超基因家族酶系,GSTs可与儿茶酚雌激素的代谢产物醌类化合物结合形成无毒性的共轭化合物排出体外。研究表明,编码CYP450酶的基因在一些位点上存在碱基突变,和GSTs酶基因的缺失多态性可以导致相应酶催化活性的增高或减低,因此被认为与一些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易感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CYP1A1 Ile→Val多态性,以及GSTs家族的GSTM1,GSTT1基因的缺失多态与中国北方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171例子宫内膜癌和201例健康对照个体的静脉抗凝血5ml,同时记录其病史,个人相关资料及妇科肿瘤家族史。以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CYP1A1多态基因型频率分布;采用多重差别PCR(Multiplex differential PCR,MD-PCR)技术检测GSTM1,GSTT1缺失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版软件包(SPSS Company,Chicago,Illinois,USA)进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分布比较均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1初潮年龄及是否绝经在对照组与病例组的比较因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初潮年龄平均值为15.24岁,故本研究将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初潮年龄<15岁和初潮年龄≥15岁组,病例组中为32.2%和67.8%,在对照组中为43.4%和56.7%。病例组初潮年龄≥15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在初潮年龄<15和初潮年龄≥15组,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8)。根据是否绝经将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已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并进行分析,两组比较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2 CYP1A1基因Ile→Val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健康对照组中的CYP1A1基因Ile→Val A→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57)。CYP1A1基因Ile→Val多态野生型(Ile/Ile)、杂合型(Ile/Val)和突变型(Val/Val)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1%、37.4%、3.5%和59.7%、36.3%、4.0%,病例组杂合型和突变型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A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也无显着差异(χ2=0.01,P=0.978),合并杂合型和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病例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901)。根据初潮年龄和是否绝经进行分层分析的统计学结果均未发现CYP1A1基因Ile→Val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有明显的相关性。3 GSTM1,GSTT1基因缺失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比较3.1 GSTM1和GSTT1的基因型分布GSTM1阳性基因型(GSTM1+)和GSTM1缺失基因型(GSTM1-)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3%、63.7%和43.3%、56.7%,两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GSTT1阳性基因型(GSTT1+)和GSTT1缺失基因型(GSTT1-)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1%、40.9%和45.8%、54.2%,病例组GSTT1+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与GSTT1-相比,携带GSTT1+基因型个体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OR=1.709 ,95%CI=1.132~2.582)。3.2根据是否绝经进行分层分析在已绝经和未绝经组,GSTM1的缺失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相比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T1在未绝经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中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已绝经的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相比,GSTT1+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1,P=0.013,OR=0.522,95%CI=0.313~0.870)。3.3根据初潮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在已初潮年龄<15和初潮年龄≥15组,GSTM1缺失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T1在初潮年龄≥15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中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初潮年龄<15组,病例组GSTT1+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0,P=0.011,OR=0.399,95%CI=0.196~0.811)。3.4 GSTM1,GSTT1基因缺失多态联合作用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分析本实验数据的统计将GSTM1+和GSTT1-视为非暴露因素,将GSTM1-和GSTT1+视为暴露因素,进行联合分析。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P=0.02),同时将GSTM1-和GSTT1+基因型人数分别与GSTM1-和GSTT1-,GSTM1+和GSTT1+以及GSTM1-和GSTT1+基因型各组比较,其OR分别是1.797(0.962~3.356) , 2.402(1.230~4.690) ,和2.455(1.333~4.521)。4 CYP1A1、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之间联合突变在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将CYP1A1、GSTM1和GSTT1基因进行联合分析,结果发现CYP1A1突变基因型(包括杂合和突变)以及其他GSTM1-,GSTT1+的联合基因型与CYP1A1野生型/GSTM1+/GSTT1-的联合基因型相比,病例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26,OR=2.123,95%CI=1.093~4.127)。结论:1初潮年龄≥15的个体其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是初潮年龄<15个体的1.610倍,表明初潮年龄越晚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易感因素之一。2 CYP1A1基因Ile→Val多态中突变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根据是否绝经和初潮年龄分层分析也未发现明显关联。3 GSTM1基因缺失多态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根据是否绝经和初潮年龄分层分析也未发现明显关联。4 GSTT1基因缺失多态性中GSTT1+基因型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有关。根据是否绝经和初潮年龄分层分析发现,携带GSTT1+基因型可增加已绝经和初潮年龄早的个体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5 GSTM1和GSTT1联合作用的结果显示两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存在协同作用,且GSTT1+基因型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高于GSTM1-基因型。6 CYP1A1、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之间联合突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中具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D]. 彭冬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A4889G突变的相关性[J]. 彭冬先, 何援利, 丘立文, 杨芳, 林敬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3

[3].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和疗效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D]. 叶茂芳. 山东大学. 2017

[4]. CYP1B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相关研究[D]. 李益格. 中南大学. 2007

[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环境毒素及代谢酶的相关性研究[J]. 李益格, 王新. 医学综述. 2007

[6]. 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J]. 曾飞, 薛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7].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RD14基因突变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 周江妍. 南昌大学. 2018

[8]. 中国南方妇女环境毒素代谢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性异位症易感性的研究[D]. 王玉凤. 南方医科大学. 2011

[9]. 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 高桂芹, 林琬君, 李宝森. 天津医药. 2010

[10]. 细胞色素P450及GSTs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 杜亚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