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思考-基于蒙台梭利的早教理论论文

关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思考-基于蒙台梭利的早教理论论文

关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思考
——基于蒙台梭利的早教理论

王 平/苏州市职业大学

摘 要: 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研究者如过江之鲫,也有许多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蒙台梭利的早教理论对家庭早教的现状做了解析和思考,希冀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蒙台梭利 早教理论 状况思考

一、蒙台梭利理论的启示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 ssori,1870-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者。蒙台梭利通过研究提出了尊重儿童独立性;注重肃静与活动;强调精神胜于方法;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这样的独具特色的早教理论:

她认为,在人是成长过程中,0—6岁的儿童处于“儿童敏感期”的阶段,儿童敏感期”。这一阶段,他们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如果能够很好地加以利用,应该可以轻松地学会每一样事情。在这阶段,儿童的个体独立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活动的内在动因。成年人对此不能随意的进行干涉。当然所谓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并非让其为所欲为,成年人应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个性,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并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探索世界的工具,让儿童借由具体操作来感知大千世界,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儿童顺应自然的探索面对的未知世界,其身心亦就健康发展了。

在蒙台梭利早教理论体系中真正老师就是儿童自己。她强调:“解放儿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儿童个人自由,应列为优先考虑。”

蒙台梭利的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而在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应该说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从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将成就孩子的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讯的畅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重视。到处都在谈论如如何对儿童进行家庭早期教育。可是,在实践中能够真正知晓、理解并正确科学地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家长却不多。

二、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状况

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严格的说是一项具有相当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如若运用得当,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反之,运用不当,则适得其反,甚至影响儿童终身。所以正确把握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方向,严格遵循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规律,科学的运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方法,摒弃错误之举,走出误区也就有了现实的意义了。

相比较而言,外在的恶杀伤力简单而微小,创伤面也有限。而内在的恶,有时候能蔓延万里。在当代生活中,善意是最好的身份证与通行证,也是最有效的“精确武器”。《道德经》中有句话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没有亲人的,它们孤立运行,相互依存和制衡,从不偏倚,它们只是向那些遵守天道的人和事物自觉倾斜。

(一)夸大或忽视早期教育

对于儿童早期教育,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极端。对于有一定教育背景且生活在城镇的许多家庭在从众心态的驱使下,盲目跟风,误读早期教育及其关键期的重要性,过多地关注婴幼儿的发展和行为,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其结果除了徒增家长的敏感度和紧张感之外还间接的打破了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与此截然相反的另一群体亦就在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的或者是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生活条件、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则对家庭早期教育基本上采取忽视的态度,不愿乃至拒绝对儿童进行任何早期教育。

(二)忽视婴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

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家庭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有的经济条件拮据;有的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祥和,有的关系剑拔弩张;有的家长知书达理,受过良好的知识教育,有的家长愚昧无知,没有或极少接受过知识教育等等。尽管这些特征迥异,对于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家庭早期教育的原始动因应该放在对孩子人格和心理培养,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三)偏重智育教育而轻视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掌握知识的多寡已成为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重视儿童智力的开发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现在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儿童的学习和身体状况,他们往往将早期家庭教育等同于提前教育,不顾儿童的智力发展规律,片面的将识字、计算、拼音、外语及其器乐、绘画、舞蹈等知识教育视为早期教育的全部。而对于儿童知荣明耻、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的养成却在无形中忽视了。

有学者五年前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父母在如何养育儿女方面相对过去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诸如隔代养育、过度溺爱等不正确的养育行为和方式仍然广泛存在;同时,社会在对儿童家庭指导方面还刚刚起步,并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与标准。”[1]

三、对策

首先,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和构建完善的家庭早期教育服务体系,树立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并非单个家庭而是全社会都应参与其中的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家庭早期教育正是培养人的起点,是每个个体接受全面教育的开端,所以全社会都都责任也有义务为家庭早期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外部支撑。从国家层面逐级加强管理,增加早期教育的投入,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符合其实际状况的服务,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在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早期教育教育监测与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儿童家庭早期教育,通过政策的支撑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为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家庭提供家庭早期教育的社会公共资源,正面引导家庭对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认识,逐步扭转早期教育必须也是唯一的目的是要让儿童的智力优先发展的观念和心理,真正发挥家庭早期教育应有的效应。

儿童家庭早期教育在我国作为社会予以高度关注的热点在其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状况。这些状况如不加以切实的重视就会使儿童家庭早期教育走入歧途。简单的说以下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加以警惕的:

尽管蒙台梭利早已离开我们,但如果我们对蒙台梭利的早教理论进行认真的研究还是会觉得她所阐述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这个领域,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

船舶不同的吃水和不同的吃水差都会对船舶的航行性能产生影响。如果船舶的艏倾过大,其首部甲板易上浪,舵叶和螺旋桨入水深度相对减小,如果遇到风浪,舵叶和螺旋桨易露出水面,形成飞车,导致船舶的航行稳定性变差,推进效率也降低。如果船舶的艉倾过大,不仅使首部底板容易受波浪拍打,船舶的操纵性会变差,驾驶台瞭望的盲区增加,还会使航速降低。

其次,理性定位早期家庭教育目标,理性定位早期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早期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受内外因的影响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行的,同样的道理,人的成长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无论是生理的发育,智力的开发以及行为品德的形成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因如此,对于实施早期家庭教育的家庭而言,必须摒弃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拔苗助长的心理,实事求是地理性的在全面分析家庭自身条件、儿童发育状况以及学校社区等外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儿童培养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使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多年的数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列举我在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供大家参考。

我们面对的社会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发展变化迅速,给人的直接感觉就是竞争大,压力重,由此就带来了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容易浮躁、急功近利。反映在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上就是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冲动下许多家长在没有真正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的情况下漠视儿童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直接以强力的手段实施不切实际的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由此使得许多儿童出现好奇心与求知欲减退更有甚者出现厌学、弃学、辍学甚至离家出走等心理问题。

关于分寸感,现象学强调在“间际”的“分寸间”直观与入思,如内意识总是由聚焦意识随附着背景意识,两者间际有着微妙的分寸;时间总是在当下中滞留着过去,也前摄着未来,这三者间际也交叠着微妙的分寸;意向对象,也是在诸多可能之物的网织背景中呈现出来,对象与背景间际中,亦存有着分寸。并非巧合的是,思想家、美学家李泽厚,也指出实践、经验必讲“度”,并立其为“第一范畴”,他直言“美是人对‘度’的自由运用”㉛;其实他所谓“度”,也就是分寸感。由此,可见分寸感原理在当代思想中的重要性。

再次,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无论从身体还是心智上都在生长之中,如同禾苗方才出土,对于外界基本没有体验。这就要求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家长给予正确的教育。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会对家长如何教育儿童也提出了许多要求。

SF6断路器的检修和维护一方面要以断路器维护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对断路器内部组件和外部情况进行检查,以确认其是否存在受潮问题。

在这里,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论中也非常详尽的提出了家长在实施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时明确并践行这些原则。

1.内寄生虫的长期存在,必须考虑其对养猪生产的经济影响。传染病在猪场内传播迅速,并因引起猪的死亡而容易被认识,内寄生虫,尤其是线虫也能引起动物死亡,但常见的症状是缺乏食欲、增重下降、饲料报酬降低及继发其它感染等。寄生虫的危害程度与地理区域、饲养方式、管理状况、营养水平、猪只品种和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有关。有关文献对猪寄生虫的作用、研究的必要性及寄生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进行了综述。因寄生虫感染所造成部分或全部胴体的废弃是明显的,因而容易验证。但寄生虫所造成的损失更主要地表现在其内在的抑制作用,如采食量下降,增重减少,饲料报酬降低等。

四、结语

孩子都从身处的环境中学习;孩子若常被批评,自然学会如何怪责别人;孩子若常被称赞,自然学会如何看重别人;孩子若常被不友善对待,自然学会打斗;爸妈若诚实对待孩子,孩子自然学会公平的真谛;孩子若常被嘲笑,自然变得害羞;孩子若常有安全感,自然学会信任别人;若令孩子感觉自卑,他自然做任何事都觉是错;孩子若常受到鼓励,自信心自然大增;若孩子常被谦逊对待,自然学会有耐性;孩子若常得到支持,自然充满信心;孩子若活在一个友善的环境,并感到别人需要这种环境,自然学会如何寻觅爱;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不应该讲孩子的坏话;集中精神培育孩子的长处,他们的内在就没位置发展坏东西;只要孩子走近你想跟你聊天,你便应聆听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和要求;即使孩子犯错,亦要尊重他们,这将令他们快速纠正自己的错误;当孩子需要帮助时,爸妈要永远作好淮备。而当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你要站在一旁支持他;及早帮助孩子掌握各项技能。这事要能成功,需要环绕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慈悲、和平和爱的;经常向孩子展示好行为,向他们说出他们可以如何变得最好。[2]

表面上看,儿童家庭早期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事。然而,从宏观的角度实际上也间接的对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只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积极正确而理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那么我们的儿童家庭早期教育应该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琪.发达国家儿童家庭指导计划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15-3-23.

[2]育儿师.蒙台梭利博士留给家长的19 条忠告 .http://k.sina.com.cn/article_56 06242558_14e2878fe00100755n

作者简介: 王平(1972-),女,江苏涟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儿童心理。

标签:;  ;  ;  ;  

关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思考-基于蒙台梭利的早教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