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研究论文_陈秀金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研究论文_陈秀金

广东省韶关航道事务中心武江航标与测绘所 广东省韶关市 512000

摘要:在我国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中,内河航道岸线科学合理规划以及综合利用能有效规范港口建设,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推动经济腹地的发展。本文就内河航道岸线进行综合利用和规划进行了分析,而后就内河航道岸线综合规划案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提质增效,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港口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大环境,内河航道岸线的利用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内河航道岸线的综合利用、科学规划能促进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港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本文拟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枢纽布局、航道条件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内河航道岸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和规划影响因素

(一)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各区域的发展规划发现以及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港区主要为腹地的地区临港产业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在进行内河岸线区域利用规划时必须针对当地区域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要落在该区域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经济腹地发展节点的优化设置上,要依照城市总体规划情况、产业结构等合理规划内河航道岸线,做好港区规划。使岸线布局能够真正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例如一些制造业相对密集区域的内河岸线在进行规划设置时就可以偏向区域发展规划需求,建造一些港口以及工业区域仓储设施,来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活力。而一些生活与经济要求较高的区域则可以在生态旅游等行业方面进行布局,凸显内河岸线区域的文化特点以及历史特色,为内河岸线区域添彩。通过把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与内河航道岸线规划设相协调才能使内河岸线规划更具科学性。

(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布局

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由各自的优缺点,规划岸线位于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达的地区可为货物的运输,中转等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水运在货物运输上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但运输时间往往比较长。如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优势。在陆上交通等受限地区中,水上运输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沿河两岸布局,综合规划岸线,促使水运发挥最大效益。

(三)航道条件

航道条件通常对内河航道岸线选址有着重大影响。港口规划选址应布置于河势稳定、水流条件良好、河道顺直、水域开豁、水深足够的地方,根据航道岸线的长度等进一步确定港口规划的大小。航道功能划分对岸线要求也不同,一些航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货运,而一些航道的主要功能则是展示当地景观、实现文化旅游展示功能,所以在针对内河航道岸线进行综合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对航道等级以及功能特色进行分析,要根据航道本身的功能侧重点对其岸线进行规划。针对Ⅴ级以上承担较重航运任务的干线航道,必须对其货运功能给予重视,重点要对一些区域发展有利的港口以及工业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置,提升岸线的航运效率,而针对一些Ⅶ级以上航道则要对其货运以及生活、生态旅游功能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通过合理规划强化其生产货运功能,同时还应对其生态旅游以及生活环境优化功能进行强化,使之功能性得到多样性发展。

二、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内河航道岸线

按照岸线性质的不同,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特点,从城市及岸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水产养殖区、湖区等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地段,应严格确保生态岸线的规模;对于港口、临河的工业及仓储企业等岸线的布局,则应从产业布局的角度,优化生产型岸线的布局;根据航道沿线城市、城镇的规划发展,振兴沿线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合理布置生活、旅游岸线;充分考虑跨河设施、沿河水利、市政设施、防洪等工程设施对岸线的利用功能,合理布置工程设施岸线;同时考虑到未来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做好预留岸线的储备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岸线规划的主要原则

(一)整体协调

在进行内河航道岸线相应功能以及建设规划的时候应该确保规划与岸线区域相应的土地利用以及交通水利等市政相关设施的规划布局相协调,同时还要符合当地农田保护政策,要保证内河航道岸线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与当地的综合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二)做好分类

在规划设计工作中,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规划才是提升规划科学性与适应性的重要保证,针对内河航道岸线进行规划设置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相应的情况进行分类思考,要针对不同发展区域、各种航道等级、性质不同的河道岸线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来对各航道岸线进行规划,规划的前提就是确保当地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岸线区域土地规划政策以及航道所承担的功能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利用模式合乎当地发展需求。

(三)科学合理

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同,岸线以及航道区域的综合利用要求不尽相同,进行规划设计时要首先对当地环境以及生态进行保护,同时要对岸线上的绿化带、防护带进行科学规划,在航道岸线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进行保护,却不能因为规划不当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的情况。

(四)发展趋势可持续

岸线与航道综合利用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岸线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近期建设与发展需要进行思考,还综合考虑其远期发展战略,要通过科学规划进行远期与近期发展利益的融合,确保岸线与航道综合利用的可持续性。

四、案例分析

韶关市地处粤北,外接湘赣,内联珠三角。韶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三铁五高一航”为主骨架的公铁水综合交通网络。韶关境内北江干流主要支流分东西两源,东源是浈江,西源是武江,两江汇合于韶关市市区始称北江。北江干流出韶关市区后折向南流,至三水思贤窖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目前北江港区为韶关港区核心港区,北江港区岸线利用为1300m,现有300吨级泊位28个,其中集装箱泊位4个。在北江港区规划调整方案中,规划岸线为24800m,现有利用岸线仅占5%。近年来,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等,使得岸线的功能布局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将于2020年建成通航,届时千吨级船舶可通航至韶关市区,但目前韶关辖区内无一可供千吨级船舶停靠的港口,可见航道岸线规划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韶关港区的规划落后主要因为岸线统筹规划不足,港口规划、岸线功能布局不够长远,未能根据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进度及时调整岸线规划,同时存在岸线规划审批流程、涉批备案单位不清楚、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致使出现岸线功能分区杂乱,港区码头规模小,违规占用优良岸线等问题。现韶关市已启动韶关港规划调整工作,拟结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岸线功能布局,加强岸线资源的保护,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束语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的重要路径就是科学规划与严谨的建设管理,通过各项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调配为内河航道运输、仓储以及生态发展提供助力为生态建设、航道运输等提供保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生态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媛,张凌,张旭. 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研究[J]. 水运工程,2013(04):117-121.

[2]刘洪义,曹一中,吴加红.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研究[J]. 水运工程,2009(09):63-66.

[3]刘怀汉,杨胜发,曹民雄. 长江黄金航道整治技术研究构想与展望[J]. 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49(02):17-27.

[4]曹玮. 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7.

[5]王淮. 生态航道的建设研究与应用[D].苏州科技大学,2016.

[6]钱登锋. 张家港市内河航道发展评价与规划[D].南京农业大学,2015.

[7]韶关港北江港区规划调整方案.韶关市交通运输局,2018.

论文作者:陈秀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研究论文_陈秀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